- 年份
- 2024(5682)
- 2023(8358)
- 2022(7117)
- 2021(6712)
- 2020(5640)
- 2019(13250)
- 2018(12704)
- 2017(24959)
- 2016(13361)
- 2015(14788)
- 2014(14496)
- 2013(14342)
- 2012(13514)
- 2011(12291)
- 2010(12786)
- 2009(12138)
- 2008(12469)
- 2007(11296)
- 2006(10491)
- 2005(9908)
- 学科
- 济(54692)
- 经济(54612)
- 业(46242)
- 管理(45795)
- 企(42456)
- 企业(42456)
- 方法(23653)
- 财(22580)
- 数学(19660)
- 数学方法(19375)
- 务(16441)
- 财务(16418)
- 财务管理(16396)
- 企业财务(15881)
- 中国(13737)
- 制(13547)
- 农(13117)
- 业经(11946)
- 学(11924)
- 策(11730)
- 贸(10277)
- 贸易(10269)
- 理论(10222)
- 易(9990)
- 体(9782)
- 地方(9277)
- 银(8999)
- 银行(8967)
- 融(8911)
- 金融(8911)
- 机构
- 大学(195603)
- 学院(192980)
- 济(81258)
- 经济(79533)
- 管理(73834)
- 研究(68480)
- 理学(62807)
- 理学院(62134)
- 管理学(61092)
- 管理学院(60725)
- 中国(54134)
- 财(44350)
- 京(41778)
- 科学(39243)
- 所(35248)
- 财经(33596)
- 研究所(31246)
- 经(30651)
- 江(30468)
- 农(30325)
- 中心(30226)
- 北京(27189)
- 业大(25322)
- 财经大学(25205)
- 院(24929)
- 经济学(24586)
- 范(24159)
- 州(23943)
- 师范(23854)
- 农业(23789)
- 基金
- 项目(118088)
- 科学(93613)
- 基金(87449)
- 研究(85628)
- 家(76601)
- 国家(75949)
- 科学基金(65109)
- 社会(54186)
- 社会科(51353)
- 社会科学(51339)
- 基金项目(44323)
- 省(43881)
- 自然(43363)
- 自然科(42411)
- 自然科学(42394)
- 自然科学基金(41716)
- 教育(40174)
- 划(38260)
- 资助(37934)
- 编号(33953)
- 成果(29851)
- 部(27371)
- 重点(26997)
- 发(24495)
- 创(24359)
- 课题(24288)
- 教育部(23701)
- 性(23245)
- 科研(22842)
- 创新(22632)
共检索到309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军
本文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查了股利政策和第一大股东持股以及企业成长性机会之间的统计关系,考察了股利政策的股权效应,并比较分析了企业成长性机会对股利政策股权效应的影响程度。作者发现,第一大股东具有发放现金股利的显著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受股东性质的显著影响。文章进一步观察到,企业成长性机会能够弱化第一大股东分配现金股利的激励,并促使公司保留更多的现金用于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本文的经验结果并不支持“掏空”理论,而更支持自由现金流理论:第一大股东能够迫使公司吐出多余的自由现金流,并能根据企业的成长性机会调整股利政策(在成长性高的公司增加投资,在成长性低的公司增加股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文章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探究了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度根源。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现金股利政策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即使大股东存在掏空的动机,第一大股东仍有较强的激励优化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资源配置;而且,第一大股东优化公司资源配置的激励随着其持股的增加而增强。第一大股东在决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的积极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亚民 姜诚
本文以2014~2016年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2013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作为年度数据,研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制衡程度对于现金股利支付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选择会受到内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程度的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不仅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还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比率,公司内部的股权制衡程度则会造成相反的影响。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股权制衡 现金股利 创业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普遍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第一大股东的治理动力随着其持股的增加而增大。无论控股股东的性质如何,大股东持股都能够强化控股股东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但是,激励效应的强度受其性质的显著影响:流通股股东控股比例的解释力最强,法人股股东其次,国家股股东最弱。流通股股东随着其对公司管理控制权的增大,其激励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消极的激励功能转化为积极的治理功能。作为控股股东的流通股股东所发挥的积极治理功能还表明,流通股比例的消极治理影响根本源于流通股股东的非控股地位及其所产生的权利弱化。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参与管理改善的动机和能力就越强。对于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而言,较高程度的集中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亮亮
文章采用2002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能源、公用事业、工业、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行业695家上市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观察值为样本,从行业竞争角度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持股性质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程度低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较弱,当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在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是非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
关键词:
行业竞争 第一大股东 公司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明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洁 王宗军
文章以2001-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4385个观测值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经营业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上升(Ⅰ)、下降(Ⅱ)、再上升(Ⅲ)、再下降(Ⅳ)四个阶段,并且,Ⅲ和Ⅳ两种相反趋势的分水岭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这个点。这个点的发现对于国有股减持和引入股权制衡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就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引入股权制衡对提升经营业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公司业绩 股权制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国有企业中,无论使用营业管理费用率还是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仅在以资产周转率为代理变量时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产权性质 第一大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东 陈小悦
本文以 1 997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 50 8个上市公司 1 997— 2 0 0 0年 4年间的2 0 3 2个观察值为样本 ,研究了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第一大股东的变更对公司治理效力和企业业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不同 ,其公司业绩、股权结构和治理效力也不同。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股东的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 ,在经营上更具灵活性 ,公司治理的效力更高 ,其高级管理层也面临着更多的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监督和激励。另外 ,本文的研究还发现 ,对于不同性质的公司 ,第一大股东的变更带来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都是正面的。第一大股东的变更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会芳
本文利用实际数据研究1999年至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一大股东变更对促进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改进上市公司绩效以及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效应。本文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逐年增长,这种增长增加了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性,有限地降低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但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绩效的提高。另外,国家股股权变更和法人股股权变更、横向变更与投资型变更及实业型变更、ST公司股权变更与总体变更公司的效应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是股东从公司获利的方式之一。本文以2004-2006年房地产行业、批发零售业和综合类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现金股利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现金流后果。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影响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并存在"超能力派现"现象,即公司派现后未分配利润和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说明大股东通过现金股利分派转移了公司现金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志辉 魏斌 陈海龙 季山
股东治理是股票市场运行的基石。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票三秒切片高频交易数据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对股票市场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能够加剧股票市场操纵,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稳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大股东掏空效应、降低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股票流动性,从而促进股票市场操纵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在分析师关注度低、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占比低等弱监督制衡机制的环境下,第一大股东持股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建议通过构建适度制衡的股权结构、加大股东监督力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操纵监控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雷 王家祺 宋顺林
本文采用曲线模型研究了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在1998年二次曲线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该模型既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也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在1999、2001年和2002年,幂函数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这些模型仅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不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资金侵占 第一大股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