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4)
- 2023(7407)
- 2022(5983)
- 2021(5538)
- 2020(4798)
- 2019(11144)
- 2018(11134)
- 2017(22122)
- 2016(11564)
- 2015(13230)
- 2014(13344)
- 2013(13113)
- 2012(12096)
- 2011(11290)
- 2010(11781)
- 2009(10971)
- 2008(10477)
- 2007(9412)
- 2006(8545)
- 2005(7932)
- 学科
- 济(77301)
- 经济(77251)
- 管理(33563)
- 业(31079)
- 方法(29577)
- 数学(27136)
- 数学方法(26632)
- 企(26494)
- 企业(26494)
- 地方(17670)
- 中国(14065)
- 农(13197)
- 业经(12653)
- 地方经济(12471)
- 财(12396)
- 学(10948)
- 制(10849)
- 体(9553)
- 农业(8901)
- 理论(8704)
- 融(8462)
- 金融(8460)
- 务(8358)
- 财务(8325)
- 财务管理(8311)
- 企业财务(8011)
- 和(7827)
- 环境(7712)
- 贸(7620)
- 贸易(7611)
- 机构
- 学院(172818)
- 大学(171529)
- 济(83404)
- 经济(81894)
- 管理(68124)
- 理学(58575)
- 研究(58542)
- 理学院(58006)
- 管理学(56838)
- 管理学院(56522)
- 中国(45503)
- 财(35981)
- 京(35054)
- 科学(31674)
- 财经(28740)
- 所(28642)
- 中心(26872)
- 经济学(26309)
- 经(26005)
- 江(25860)
- 研究所(25498)
- 农(23576)
- 经济学院(23247)
- 北京(22524)
- 业大(21643)
- 财经大学(21293)
- 范(20692)
- 州(20580)
- 师范(20543)
- 院(20516)
- 基金
- 项目(108680)
- 科学(86640)
- 研究(80438)
- 基金(79895)
- 家(68147)
- 国家(67622)
- 科学基金(59166)
- 社会(53093)
- 社会科(50458)
- 社会科学(50444)
- 省(42014)
- 基金项目(41132)
- 教育(38129)
- 自然(37232)
- 自然科(36442)
- 自然科学(36435)
- 自然科学基金(35780)
- 资助(34723)
- 划(34693)
- 编号(32423)
- 成果(26346)
- 部(24598)
- 重点(24258)
- 发(23609)
- 课题(22406)
- 创(22246)
- 国家社会(21990)
- 教育部(21848)
- 人文(21397)
- 大学(21018)
共检索到26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鲍光前 李克琳
宝安县万丰村自1984年以来实行股份制,最近成立了类似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联社。这个村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了共同富裕。被称做“万丰模式”的万丰经验,新颖、完整、科学、有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了一条新路。万丰村在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先后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对村民购股保本保息,定期五年。每股100元,股息每月6厘,五年内不能退股,股份企业纯利按三七分成,村集体提留三成,七成按股份分红;五年后留退自由,退股的还本,留股者继续享受股份分红,但停发股息。万丰村采用这种形式共集资25万元,对发展村办企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他们认为这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星 吴春梅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从"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的产权制度转变。为了对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进行系统阐述,通过构建分析其治理结构、机制及主要模式的框架,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构建外部地方政府协同、内部"三会"制衡的组织治理结构,完善股权设置与管理的股权安排、按股分红与激励的利益分配、责任与民主的监管监督等治理机制,创新以分散经营为突破口的"总社/联社—分社"、"分社→法人"、项目化公司、终止退出等治理模式,对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雪莲
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特别法人既具有进入市场获得收益的营利法人属性,又承担着为其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职能。在实现股权改革时,已是本集体成员的可自然地成为持股成员,而对于外部的社会主体,也可通过出资购股成为社会股东,享有区别于持股成员在集体内的权利。成员资格的认定,一方面可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另一方面也应给予成员集体自治的空间。按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应推进集体资产的分类化和差异化管理,而出于宪法秩序考虑,应将所有权法定排除在责任财产之外。集体经济组织不必同企业一样具有“三会”的内部机关,但应具有成员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和理事会作为经营管理机构。完善的内部民主决策机制能够保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规范有序运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端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部分农民转为市民,一些农户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土地。土地零星流转的高额租金造成严重的非粮化倾向。成都市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将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起来开发利用,在充分有效利用土地、确保粮油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双重委托—代理运行模式,在确保农民土地生产经营决策权和收益权、经纪人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合作社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以及各方权益协调平衡等方面探索了一些成功经验。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的创建与发展为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完善和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准确界定家庭承包地入股合作社的组织属性是确立其立法模式的前提。实践中绝大多数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合作社虽然冠名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却名不符实,背离了国内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国际股份合作社的典型特征。实际上,农地入股的合作社仅仅是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社会功能,在出资与产权性质、利益分配和亏损承担等方面,不得已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变异,但是并没有超出传统合作制的基本范畴。而且,基于专业服务的共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以及节约立法成本、提高立法效率的考虑,农地入股合作社的立法可以而且应当纳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框架,没有必要单独制定《农地股份合作社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央政研室农村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组农业部农研中心联合调查组
近年来,我国农村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迅速发展。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营组织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组织重构和制度创新。这种经营方式发展趋势如何,产生的内在原因何在,应采取什么方针政策?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湖北、河北等地进行了调查,对其它地方的典型材料进行了研究,联合《农村通讯杂志社》邀请有关研究单位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形成了以下基本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郎晓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传统血缘、地缘及宗族纽带的联结作用逐渐式微。面对社会利益分化和共同体瓦解的现实,培育适应转型格局的组织形式和整合机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集体经济发展为线索,选取具有一定集体资产规模的浙江省F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社区如何以利益排他性为基础,通过群体内部的结构调整、社区精英的再生产、"共有产权"回报机制的规范化等举措使社区成员得以有效组织。继而探索在集体经济相对发达的江浙农村,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来促进村民参与公共讨论、维护集体利益、增进自我利益并型塑现代公民意识,从而讨论构建乡村社区整合机制的价值及其可能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贵宸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问题一直是政策部门和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有些什么样的经验,存在哪些问题,总结这些经验和问题对于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丰岩综合经济合作社调查为例来回答上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合作社的相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兰家彬 李德根 徐开东
关于湖北省随州市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的调查报告兰家彬,李德根,徐开东目前,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已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社会资金融通也颇具规模。作为近年来农村改革的产物,农金会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资金运营中暴露出来的金融风险问题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錶 张和谐 林祚捌 章周仁
明晰产权落实经营权深化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尤溪县深化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调查报告杨金,张和谐,林祚捌,章周仁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在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中引入股份机制,形成兼有股份制资金(资产)联合和合作制劳动联合的新型企业制度;在农村是对政社合一的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德荣
目前,我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行政主导方式,而忽视了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激励作用。本文通过对山东蓬莱市南山王谷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特征、效率和创建条件的讨论和分析,指出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并同时认为保证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创建和有效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承认和明晰农村土地权益关系、土地资产专用性程度强以及政府有效的引导、沟通和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国臣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为农村各项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本文通过对抚顺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正日益显现,对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民 专业合作社 发展 调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楼栋 孙晓明 孔祥智
本文基于河北省三家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调查,探讨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的产生、运作机制以及土地流转合作社的优势和挑战。调查研究表明:第一,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是农产品价值链升级和土地单家独户经营收益下降背景下小农的理性选择;第二,合作社理事长在土地流转合作社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政府对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引导不可或缺,但其介入应当有度;第四,土地流转合作社可以在尊重社员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经营机制创新,并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合作社 调查报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