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1)
- 2023(3640)
- 2022(3208)
- 2021(3170)
- 2020(2944)
- 2019(6959)
- 2018(7009)
- 2017(14751)
- 2016(7716)
- 2015(8652)
- 2014(8423)
- 2013(8650)
- 2012(8422)
- 2011(7799)
- 2010(8159)
- 2009(8066)
- 2008(8177)
- 2007(7506)
- 2006(6955)
- 2005(6658)
- 学科
- 济(34006)
- 经济(33963)
- 业(23393)
- 管理(23376)
- 企(19659)
- 企业(19659)
- 方法(16406)
- 数学(15005)
- 数学方法(14887)
- 财(11546)
- 中国(10696)
- 制(10023)
- 农(8132)
- 务(7601)
- 财务(7587)
- 财务管理(7576)
- 企业财务(7342)
- 银(6991)
- 银行(6972)
- 贸(6960)
- 贸易(6954)
- 易(6832)
- 体(6820)
- 行(6716)
- 融(6093)
- 金融(6092)
- 学(5938)
- 体制(5778)
- 业经(5694)
- 税(5658)
- 机构
- 大学(120043)
- 学院(117071)
- 济(51473)
- 经济(50453)
- 管理(44093)
- 研究(39566)
- 理学(37226)
- 理学院(36866)
- 管理学(36311)
- 管理学院(36083)
- 中国(32740)
- 财(29050)
- 京(25973)
- 财经(22505)
- 科学(21493)
- 所(20727)
- 经(20362)
- 研究所(18060)
- 北京(17475)
- 江(17391)
- 农(17346)
- 中心(17068)
- 财经大学(16867)
- 经济学(16071)
- 业大(15057)
- 经济学院(14594)
- 院(14191)
- 州(14181)
- 农业(13500)
- 范(13465)
- 基金
- 项目(65776)
- 科学(50957)
- 基金(48509)
- 研究(48308)
- 家(41865)
- 国家(41560)
- 科学基金(34623)
- 社会(30705)
- 社会科(29194)
- 社会科学(29187)
- 基金项目(25027)
- 省(23638)
- 教育(22381)
- 自然(21743)
- 资助(21337)
- 自然科(21229)
- 自然科学(21218)
- 自然科学基金(20872)
- 划(20487)
- 编号(19698)
- 成果(17582)
- 部(15830)
- 重点(14395)
- 教育部(13688)
- 课题(13362)
- 性(13356)
- 发(13112)
- 人文(13095)
- 创(12885)
- 科研(12767)
共检索到187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涛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关键词:
股票期权 伊利股份 激励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金钜
基于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行为视角,通过对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行为的系统性研究,观察股权激励过程中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动态博弈,并对股权激励授予实施期间上市公司的行为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在股权激励草案日、行权日和解禁日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均发生了上市公司业绩和管理层个人业绩取舍的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只有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规范和透明,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才能降低管理层择机行为发生的概率,保证股权激励制度本身的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行为 伊利股份 博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金华
股票期权:西方企业激励经营者的一种方法冯金华在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下,如何确保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符合国家的利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公司(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公司)实行的“股票期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海燕
股票期权在授予和行使的过程中会随着公司利益与高管自身利益产生矛盾,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利润的提高及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与高管利益和其个人所得税的降低处于对立状态。本文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什么情况下分别对公司和高管自身有利,其高管是否对股价进行了操纵或是有意地选择时点,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会计利润 高管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弢 韩德宗
股市全流通本质上就在于股权分置这个不合理制度及其派生的一系列不合理机制所造成的制度缺陷的改革,其中股权激励已成为股改后公司结构治理改革中最重要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国内证券市场上股票期权激励第一股——中捷股份的模式分析认为,作为“浙江模式”代表的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模式对解决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着特殊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浙江模式 定向发行 绩效考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雅萍 姜英兵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长期激励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其中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采纳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也缺乏个案公司层面的数据支撑。文章选取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股东—管理者—员工这一完整的委托代理链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促进高管增加研发投入,并且促进员工增加创新产出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婧
本文选取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信息含量、企业国际化经营和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的不断深入,股权激励有效性随之不断降低;(2)企业国际化经营通常会经过股价信息含量来对股权激励有效性形成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通过降低股价信息含量的手段来降低股权激励有效性,同时,股价信息含量在国际化经营与股权激励有效性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化 股价信息含量 股权激励有效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谷良 徐晓利
一、案例简介2006年年初,伊利股份经审议通过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公告在追加对价安排中有如下规定:参加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非流通股股东承诺,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若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经营业绩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将分别向流通股股东追送一次股份,否则把应向流通股股东追送的股份转送给公司激励对象,作为股权激励。并且分别对2006年和2007年进行以下两次追送安排:如果公司2006、2007年度报告正式公告时,出现下列两种情形之一:1、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肖飞 张摄 李欣
本文选取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大华股份和远光软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采用相同股权激励方式下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对这两家公司作对比研究,得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股权激励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给股东带来更大收益。但是,如果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合理,这样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增加,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本文以伊利股份和深振业A两家公司为样本,对比分析其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并从激励方案自身的角度分析了激励效应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针对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伊利股份 深振业A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王钰超
一、引言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都将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来增强创新能力,而企业的研发投资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由于专有性人力资本的投入,经理人相对于股东来说厌恶风险,对研发投资缺乏热情,授予高管以权益为基础的薪酬即股权激励被认为是缓解此类矛盾的有效工具。在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学者们对股权激励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长江 巩娜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以伊利股份为例研究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费用化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且股权费用摊销集中程度的不同,对公司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股票市场对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及公司业绩的变化有负向反应,而且反应的程度与激励费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成正比。同时股权激励设计有福利之嫌,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修改其股权激励的方案。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会计处理 经济后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王钰超
一、引言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都将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来增强创新能力,而企业的研发投资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由于专有性人力资本的投入,经理人相对于股东来说厌恶风险,对研发投资缺乏热情,授予高管以权益为基础的薪酬即股权激励被认为是缓解此类矛盾的有效工具。在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学者们对股权激励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栾毅
企业经营绩效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低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股权激励是解决股份公司委托代理矛盾的最好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对股权激励效应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国有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激励模式。
关键词:
股份公司 股权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