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675)
2022(6612)
2021(6522)
2020(5378)
2019(12546)
2018(12365)
2017(23365)
2016(13272)
2015(14888)
2014(15423)
2013(14908)
2012(14016)
2011(12560)
2010(13324)
2009(12371)
2008(13346)
2007(11972)
2006(11053)
2005(10327)
作者
(37668)
(30993)
(30914)
(29892)
(20346)
(14860)
(14252)
(12022)
(11898)
(11782)
(10679)
(10643)
(10344)
(10098)
(9917)
(9486)
(9337)
(9311)
(9175)
(9147)
(8150)
(7930)
(7655)
(7372)
(7222)
(7171)
(7104)
(6899)
(6329)
(6228)
学科
(44463)
经济(44386)
管理(43139)
(41125)
(34699)
企业(34699)
(21212)
方法(17070)
(15698)
(14727)
财务(14691)
财务管理(14651)
(14114)
数学(14113)
企业财务(13825)
数学方法(13752)
中国(13280)
(11144)
业经(10744)
(10458)
(10323)
银行(10307)
农业(10225)
理论(9591)
(9554)
(9534)
贸易(9526)
(9261)
地方(8721)
(8515)
机构
学院(189025)
大学(185303)
(71827)
经济(69853)
管理(68545)
研究(62694)
理学(56686)
理学院(56063)
管理学(54933)
管理学院(54600)
中国(52463)
(45152)
(39545)
科学(36416)
(33178)
(32966)
财经(32610)
中心(29673)
(29165)
研究所(28458)
(28210)
(26306)
北京(25888)
(25775)
师范(25557)
财经大学(23549)
业大(22973)
(22380)
(21793)
农业(21527)
基金
项目(106803)
研究(83328)
科学(83101)
基金(74747)
(63662)
国家(63019)
科学基金(53669)
社会(49002)
社会科(46230)
社会科学(46219)
(42006)
教育(40087)
基金项目(38094)
编号(36762)
(35300)
自然(34386)
自然科(33563)
自然科学(33552)
成果(33281)
自然科学基金(32978)
资助(32432)
课题(26506)
重点(24196)
(23983)
(23676)
项目编号(22346)
(22301)
(22053)
(21640)
大学(20807)
期刊
(90764)
经济(90764)
研究(63583)
中国(43072)
(41330)
教育(27376)
(26547)
管理(26466)
(25531)
金融(25531)
学报(25134)
科学(23186)
大学(19387)
学学(17795)
农业(17310)
财经(16440)
技术(16420)
会计(15872)
业经(14839)
(13896)
财会(13365)
经济研究(13335)
问题(11483)
(10367)
(10236)
图书(10102)
(9745)
理论(9581)
通讯(8977)
会通(8935)
共检索到31344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姜彤彤  
第一,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允价值计量困难,估值模型难以选择。根据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规定,无论何种股份支付始终是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但公允价值的确认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贺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两个准则都规定,对支付给雇员的权益工具(如股份或股份期权)应作为费用进行确认,对取得的服务要以相关权益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估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对于以现金结算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等等。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伟  
本文在分析股份支付交易实质的基础上,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角度深入分析了IFRS 2和CAS 11在股份支付的确认方式、确认时点、计量日、计量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股份支付会计角度分析了现行概念框架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几个方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亦文  李涛江  
本文分析了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之间产生的差异,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这些差异的所得税纳税调整与账务处理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亦文  李涛江  
本文分析了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之间产生的差异,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这些差异的所得税纳税调整与账务处理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傅芳芳  
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准则)规范了企业按规定实施的职工期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但由于股份支付准则在我国执行时间较短,实际情况错综复杂,使得股份支付准则在初次计量、后续确认、取消确认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股份支付准则及其相关规定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一、公允价值难以确定的情况公允价值确定问题在股份支付准则执行中争议最大,也是公司最容易操纵经营业绩和进行盈余管理之处。下面分别以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文艳  
本文通过分析股份支付会计准则规定与修订的进展,对比股份支付的不同结算方式,研究归纳了我国会计支付准则在确认、计量、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确认方法更新、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股份支付效果披露等理论给出修订对策,提出具体可行的操作建议,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企业的日常正常运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赵健  
为适应股权激励机制的需要,财政部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由于财政部尚未出台股份支付相关会计准则的具体会计处理办法,给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邵丹蕾  
文章针对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现行规定,研究等待行权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的确认、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估计、预期能否达到规定业绩条件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计量属性、估计方式和确认前提等视角提出改进建议,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直观说明这种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卿固  赵洁  
本文通过分别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非可行权条件的相关内容,举例说明非可行权条件未满足时的会计处理,并分析非可行权条件对企业股份支付计划的影响,为完善我国股份支付准则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家亮  
与股份支付相关的会计准则主要体现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IFRS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3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修订)》和我国于2006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制定前述三个制度(以下统称股份支付准则)所基于的原理基本相同。笔者认为,其原理存在缺陷,应对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修订。(一)缺陷所在1.制度设计出发点存在偏差。现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健  赵康乐  安庆钊  
自从我国台湾地区于2013年起全面采用IFRS之后,海峡两岸便形成了当前均以IFRS为参照的会计准则趋同背景。该背景之下的两岸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岸在具体会计准则执行中的交流,但是两岸当前依然因各种原因而在多项会计具体准则的执行及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同。本文先通过将海峡两岸在当前趋同背景下一项近年来较为热门并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股份支付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初步对比,进而探析了其中的差异之处,后又以例解的形式对未来我国大陆地区股份支付准则的进一步完善给予了一定预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长银  
文章通过对盐城市范围内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调查,分析现行会计制度和准则本身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燕芳  王军会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对于授予后存在等待期的股份支付情况,不同支付方式下涉及的会计处理存在一定差异,如表1所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迎峰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指出了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缺乏明确的规范,特别是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方面,当前准则给企业留下了很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对于一次授权分次行权的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分摊规定不明确,企业存在费用分摊不合理的情况等。针对这些情况,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推广股份支付在我国的应用,达到激励的目的,需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股份支付实施过程中特殊事件和特殊时点的监督,规范和引导股份支付的健康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