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9)
- 2023(11145)
- 2022(9166)
- 2021(8815)
- 2020(7281)
- 2019(16800)
- 2018(17082)
- 2017(32654)
- 2016(17782)
- 2015(19684)
- 2014(19609)
- 2013(19054)
- 2012(16982)
- 2011(15449)
- 2010(16106)
- 2009(15164)
- 2008(15151)
- 2007(13532)
- 2006(12330)
- 2005(11293)
- 学科
- 济(75850)
- 经济(75744)
- 业(60742)
- 管理(50983)
- 农(49723)
- 企(40840)
- 企业(40840)
- 农业(33100)
- 方法(30292)
- 数学(27415)
- 数学方法(26865)
- 业经(23377)
- 制(22295)
- 财(20861)
- 中国(18538)
- 体(16417)
- 地方(13178)
- 银(13027)
- 银行(13018)
- 体制(12734)
- 务(12546)
- 财务(12501)
- 行(12489)
- 财务管理(12471)
- 农业经济(12458)
- 发(12160)
- 融(12096)
- 金融(12093)
- 企业财务(11929)
- 贸(11667)
- 机构
- 学院(248282)
- 大学(242779)
- 济(105560)
- 经济(103438)
- 管理(97826)
- 理学(84398)
- 理学院(83662)
- 管理学(82108)
- 管理学院(81671)
- 研究(80316)
- 中国(65308)
- 农(54882)
- 财(51393)
- 京(49726)
- 科学(45092)
- 农业(41287)
- 业大(39520)
- 所(39333)
- 财经(39022)
- 中心(38394)
- 江(38360)
- 经(35392)
- 研究所(34791)
- 北京(31022)
- 经济学(30851)
- 范(30470)
- 师范(30228)
- 州(30067)
- 财经大学(28562)
- 经济管理(28461)
- 基金
- 项目(159819)
- 科学(127499)
- 研究(121918)
- 基金(116501)
- 家(99589)
- 国家(98669)
- 科学基金(86203)
- 社会(78926)
- 社会科(74558)
- 社会科学(74539)
- 省(63963)
- 基金项目(61106)
- 教育(56649)
- 自然(53719)
- 自然科(52523)
- 自然科学(52513)
- 划(51866)
- 自然科学基金(51597)
- 编号(51388)
- 资助(47330)
- 成果(41728)
- 部(36398)
- 制(36052)
- 重点(35435)
- 课题(35020)
- 发(34131)
- 创(33779)
- 国家社会(32396)
- 教育部(31602)
- 农(31568)
- 期刊
- 济(124569)
- 经济(124569)
- 研究(74039)
- 农(60525)
- 中国(55958)
- 财(41006)
- 农业(40739)
- 管理(34709)
- 学报(33931)
- 科学(33261)
- 融(30335)
- 金融(30335)
- 教育(28854)
- 大学(28555)
- 学学(27068)
- 业经(26025)
- 技术(23134)
- 财经(19574)
- 业(18864)
- 经济研究(17042)
- 问题(16775)
- 经(16582)
- 农村(15344)
- 村(15344)
- 农业经济(15013)
- 版(13947)
- 世界(13171)
- 统计(12372)
- 技术经济(12352)
- 经济问题(11966)
共检索到382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修东 孟建斌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经历了浅层次的初步发育之后,随即进入进退两难、停滞不前的低潮状态。如何深化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十二年来,信用社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改革与全面展开三大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的群众性、经营的灵活性、管理的民主性)。恢复和健全信用社的民主管理组织,扩大信用社的群众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修东 孟建斌 丰学兵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经历了浅层次的初步发育之后,进入了进退两难、停滞不前的状态。如何深化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要课题。 一、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12年来,信用社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和全面展开三个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的群众性、经营的灵活性、管理的民主性)。但客观来看,农村信用社的初步改革并未深刻触动信用社体制本身,与改革的初衷和目标要求仍有较大的距离,信用社仍未摆脱困境。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学鑫 范群周 王葆秀
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同志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也就是说,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就是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那么,在与农业银行有着特殊隶属关系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在哪里呢?是维持目前现状,还是另起炉灶?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已经明确,经济形势的发展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已是车到山前,势在必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宏
本文对比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产权模式,结合我国现今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实行股份制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股份制 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吉礼 严芬芬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提出了几种方案,近年又推出建立股份制的改革。一个又一个改革方案,引起人们更多的争议,理论上的困惑也随之增加,现在试对此作些探讨。一、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产权在经济上最终表现为风险和利润。农村信用社50年代初建立时系入股社员按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勇 罗骏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建国初期曾有过短暂的合作制发展阶段,此后长时间一直背离合作制原则。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分析,认为合作制不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均衡模式,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
关键词:
合作制 市场化 农村信用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张翔 徐书杰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需解决以下问题:1.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方向;2.政策扶持;3.完善经营机制;4.加快立法;5.完善组织体系。
关键词:
合作制 农村信用社 市场定位 经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钟钦 冯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智 李由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进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当前,要拓展我国合作金融的存在空间,就必须进一步培育“合作”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必须有政策导向。在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就是“合作制”与“商业化”的组合和权衡,以及怎样把合作金融办成真正的农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等问题。
关键词:
农信社改革 合作制 商业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雪飞
本文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逻辑和经济条件约束的基础上 ,提出了合作制与股份制是并行不悖的两种制度选择的基本观点 :在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有必要 ,也有可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而其存在的可能性在于它已经存在。不应该把合作制原则或合作金融特征作为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衡量标准。互助融资是合作金融的基本目的 ,同时也应该是衡量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标准。在不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无必要 ,也无可能 ,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合作制 股份制 合作金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兰君 赵建武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已发展为自主经营型、内股外租型、社区型等不同发展模式。增强区域农业的竞争力是自主经营型土地股份合作的主要动因;内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长期收益的最佳选择;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稳定的农民股权收益增长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推进各类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春柱
近年来,股份制改革在不少地方推开,这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股份制在搞活企业经营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在国营大中型企业推行股份制经营的同时,作为群众性集体金融组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能不能实行股份制经营,怎样实行股份制经营,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卫霞 孟庆华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的改革成效与初期设想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制度安排脱离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忽视了合作金融的国际变化趋势。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而地方性、股份制农村信用银行应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模式。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合作制 合作金融 合作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岁林 谢琼 王雅鹏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将合作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农村信用社产权形式及当前银行组织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模式。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模式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