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8)
2023(10376)
2022(8507)
2021(7447)
2020(6360)
2019(14191)
2018(13710)
2017(26906)
2016(14312)
2015(16032)
2014(16122)
2013(16034)
2012(14809)
2011(13463)
2010(13933)
2009(13794)
2008(14114)
2007(12928)
2006(11928)
2005(11433)
作者
(41330)
(34713)
(34515)
(33023)
(22356)
(16255)
(15666)
(13089)
(13044)
(12558)
(12048)
(11525)
(11486)
(11422)
(10996)
(10529)
(10295)
(10232)
(9955)
(9510)
(8767)
(8450)
(8333)
(8034)
(7865)
(7826)
(7682)
(7551)
(6927)
(6627)
学科
(88918)
经济(88793)
(77415)
企业(77415)
(73881)
管理(70354)
方法(32475)
(29940)
业经(25394)
数学(24377)
数学方法(24290)
(22869)
财务(22850)
财务管理(22829)
企业财务(21839)
(20652)
地方(16675)
(16412)
中国(15405)
技术(14757)
(14564)
(14141)
(13777)
体制(13692)
理论(12817)
(12718)
企业经济(12542)
地方经济(12108)
经营(11598)
(11476)
机构
学院(225866)
大学(223148)
(111204)
经济(109355)
管理(92897)
理学(78683)
理学院(78013)
管理学(77352)
管理学院(76899)
研究(70686)
中国(58321)
(56476)
(44839)
财经(43831)
(39475)
(35791)
经济学(35743)
科学(34940)
(34097)
财经大学(32274)
经济学院(31785)
中心(31575)
研究所(29562)
商学(28485)
北京(28356)
商学院(28216)
(27386)
(25039)
经济管理(24549)
业大(24177)
基金
项目(133057)
科学(108541)
基金(101341)
研究(100396)
(84813)
国家(84053)
科学基金(75622)
社会(70219)
社会科(66853)
社会科学(66833)
基金项目(52796)
(50639)
自然(45996)
自然科(44976)
自然科学(44964)
教育(44897)
自然科学基金(44278)
资助(41283)
(40626)
编号(38317)
(32166)
成果(31215)
(30806)
国家社会(29932)
(29319)
重点(29130)
教育部(28045)
人文(27904)
(27892)
创新(27407)
期刊
(137113)
经济(137113)
研究(73666)
(51185)
管理(43988)
中国(41959)
(26495)
金融(26495)
科学(26480)
财经(24866)
学报(24368)
经济研究(22153)
(21541)
(21423)
技术(21356)
大学(20634)
学学(20002)
业经(19647)
问题(16849)
技术经济(15274)
财会(14271)
(13258)
农业(13087)
教育(13014)
经济管理(12476)
会计(12058)
现代(11908)
世界(11711)
国际(11694)
统计(11245)
共检索到357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如何保证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不变,又使企业能够自负盈亏,这是企业改革一直面临的难点。股份制经济的推行有可能找到解决的途径。当前股份制试试点的主要问题在于认识有偏差、试点不规范、“重股轻制”、制度不完善、股市起伏过大。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理顺股份制改革次序,把握“改制”的主导目标;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保护股东和公司双方的利益;加强监事会作用;发展机构投资者;搞好各项配套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思祺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有企业的内部的因素,也有企业外部的因素,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但是要抓住和解决关键性的问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一次人大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是政企分开,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近几年改革的探索,我认为,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国有企业通过股份改组,真正成为“四自”的法人实体,实是加快国有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克浩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诸如“厂长、经理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等等。但是目前仍然举步艰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亏损,回天无术。症结是哪里?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来看,关键就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无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而实行股份制经济则是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形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勇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国有商业的改革经历了痛苦、无奈、彷徨的繁杂过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的多元化,国有商业企业一直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如何尽快摆脱这种局面,重振国有商业雄风,深化股份制,使产权分散化、多元持股,从而形成产权调控机制,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不失为国有商业改革的一条上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理论界和实业界似已将股份制作为一种主要的思路。从理论上分析,这一思路是从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假设前提出发,循着劳动者个人与产权相结合的分析角度设计的。我认为,股份制对于企业集资、融资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对于理顺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及利益关系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硬化企业的外部约束和增强企业的竞争意识具有一定的效应。但如将其作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主要思路,则与我国的经济关系及利益关系性质不尽适应,难以取得大的实际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泽山  
文章认为,国有企业能否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并不取决于是否实行股份制,以及是否确立“法人所有权”,而是取决于能否真正实现政企分离,能否彻底转换政府职能,以及国家如何在所有权意义上负亏。因此,在实行股份制的问题上,应当由企业自主选择,而不应由政府强制推行。只有这样,股份制试点才能维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彦  
本文提出股份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向性选择这一论点,并分别从企业资产经营的多种形式比较和理论上作了初浅的论证,最后对股份制的实施谈一些看法。一、企业资产经营多种形式的比较从一定意义上讲,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从企业资产经营的多种形式中,选择出企业能够灵敏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从最近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来看,企业的资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继光  
股份制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而出现的一种企业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类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股份制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社会主义中国同样能利用股份制创造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下面就如何积极推进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彻底转换农垦企业经营机制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虹  
我国在1979—1989年的经济改革中,走的是一条放权让利的路子,选择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现在仍然是主要形式。但是,实践证明,它并不是一个好的形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产权关系模糊,财产约束不硬。目前国营企业产权模糊并不在于人们无法从理论上确认—个产权主体,而在于:—方面,在现实中无法明确国营企业的财产存量和增量的具体产权归属,比如企业用留成利润扩大生产规模的形成的资产。另一方面,目前的各级政府部门实际上无法对国有资产负责,因而使国有资产在客观上处于无人负责的状况。再—方面,国营企业无法真正摆脱行政机关的直接控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企业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辉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就必须解决企业深层的矛盾,应从对国有企业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调整,转向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全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具有“四自”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兴初  
深化股份制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丹东粮油外贸公司总经理姜兴初丹东粮油对外贸易公司(以下简称“丹贸”)成立于1988年3月,当时仅有员工10人,资产不到10万元。经过5年艰苦创业,“丹贸”现已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年营业额达4.4亿元,成为一个由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子基  
一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代表着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国有企业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直接关系到缓解当前财政困难,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与经济建设的速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志有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种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范下,以某种形式的投入换取产出的经济实体,对这一点,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但从投入,到投入后的整个运行过程,再到产出的分配,中国的国有企业却面对着许多来自理论、政策、实践所提出的难解矛盾与争议。今天重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不仅应着眼于企业实际运行中被严重扭曲的经营手段和形式,还应深挖形成这一扭曲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二、关于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建国初,我国建立起了典型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社会运行机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在国家计划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首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成华  
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包含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1987年明确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以搞活企业。几年来,关于企业经营机制问题,报刊上发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文丽  
从1987年起,我国在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小型企业推行租赁经营责任制,并在深圳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个别企业推行股份制试点。通过改革,在增强企业活动力,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对承包制与股份制两种不同的经营形式加以比较,探讨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如何逐步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