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8)
2023(9035)
2022(7836)
2021(7247)
2020(6444)
2019(15015)
2018(14952)
2017(29591)
2016(16262)
2015(18728)
2014(18941)
2013(18953)
2012(17692)
2011(15822)
2010(16147)
2009(15411)
2008(15847)
2007(14606)
2006(12682)
2005(11706)
作者
(47358)
(39844)
(39743)
(37995)
(25417)
(19072)
(18278)
(15280)
(14850)
(14195)
(13460)
(13407)
(12701)
(12630)
(12624)
(12430)
(12232)
(11746)
(11684)
(11566)
(9844)
(9821)
(9690)
(9039)
(8977)
(8963)
(8952)
(8952)
(7985)
(7819)
学科
(67026)
经济(66911)
管理(57781)
(55537)
(48701)
企业(48701)
方法(33907)
数学(30032)
数学方法(29820)
(27472)
(21505)
(19519)
财务(19488)
财务管理(19440)
企业财务(18683)
(16947)
中国(15564)
(14908)
业经(14579)
(13681)
银行(13656)
(12916)
体制(12898)
(12792)
金融(12788)
(11942)
(11896)
贸易(11890)
(11578)
农业(10803)
机构
大学(241647)
学院(239242)
(100968)
经济(98829)
管理(93732)
理学(80155)
理学院(79360)
管理学(78240)
管理学院(77784)
研究(76535)
中国(62270)
(53762)
(50091)
科学(44217)
财经(41706)
(39121)
(38241)
(37732)
(36941)
中心(36429)
研究所(34725)
业大(33555)
北京(31568)
经济学(31505)
财经大学(31103)
农业(30053)
(28780)
经济学院(28570)
(27894)
师范(27610)
基金
项目(151069)
科学(119101)
基金(111152)
研究(110401)
(95520)
国家(94749)
科学基金(81764)
社会(70678)
社会科(67055)
社会科学(67032)
基金项目(59249)
(58124)
自然(52927)
自然科(51671)
自然科学(51655)
教育(51572)
自然科学基金(50802)
(48938)
资助(46023)
编号(44817)
成果(37664)
(35295)
重点(33959)
(32645)
(31327)
(30758)
教育部(30660)
课题(30384)
人文(29559)
(29511)
期刊
(110959)
经济(110959)
研究(70921)
中国(47563)
(47462)
学报(35561)
管理(34430)
(34200)
科学(32105)
(27864)
金融(27864)
大学(27341)
学学(25938)
农业(22104)
财经(21941)
教育(20600)
技术(19648)
(18542)
经济研究(17298)
业经(16841)
问题(14855)
财会(14215)
会计(12692)
理论(12686)
(12187)
(12112)
技术经济(12049)
(11574)
实践(11343)
(11343)
共检索到361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绵水  
本文分析了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机理和实质、并针对目前监督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的缺陷、提出了相应改进错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定核  
本文认为,股份公司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激励机制,以确保控制"代理风险"、降低"代理成本"目标的实现。而建立这套机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监督与激励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二是必须以物质的监督激励为主;三是必须考虑到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的作用。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激励机制实际上是由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激励与董事会对公司经理人员的监督激励这两方面构成的。激励中的股东行为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的方法之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蕾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结构性制因主要体现在高效实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管理人才选任机制的有机统一,因此应控制党组织选任人员的范围,实现法律监督方式与政治监督方式的妥善分工。从制度场景预设来讲,国有控股因素不会损害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无须在公司法层面作出特别因应。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无法实现制度竞争、监督协同,故审计委员会应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基本主体。对此,需要从公司法层面和操作性规则层面予以法制完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上海市《股份制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课题组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而又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在于: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达到企业法人化、产权企业化、盈亏自负化、责任有限化和经营自主化,其中核心是产权企业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晖  
股份公司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经济学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何晖一、股份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信息被认为是权力和利润的产生源泉,它在层级制组织的存在及本质原因的解释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manager)是信息的评价者和决策者,也是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郁光华  伏健  
本文要探索的问题是依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达到较高的效益。为此,我们首先讨论公司中的代理成本问题,然后分析降低代理成本的各种监督机制和公司法的作用,最后,论述目前中国经济中监督机制的缺陷。我们的中心论点是巨大的代理成本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益的主要原因。对公司中的低能或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员的不健全的监督机制,使得对代理成本控制的工作异常艰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定核  
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其最根本的一个特点在于实现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这种分离是通过不同资本所有人(股东)以购股集资的方式将属于自己所有的资本委托给股份公司的经理人员,由后者进行代理经营来实现的。因此,股份公司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股东是委托人,经营管理者是代理人。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对于产权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任何合作组织中的成员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股份分司中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当然也不例外。管理者在股东支付给自己的报酬一定的条件下,为了自己的利益,有可能采取一系列不利于股东利益的“败德行为”。管理者的“败德行为”会造成种种直接与间接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智  胡定核  
股份公司外部监督机制研究余智,胡定核199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是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实质是独立法人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而股份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小龙  
构建审计风险监督机制对国有股份制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芳芳  
我国现行仲裁法关于内部监督的规定较为抽象、笼统,未形成科学的监督规范体系,也缺乏监督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为保障仲裁制度的健康发展,应当完善仲裁的内部监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