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8)
2023(9639)
2022(7830)
2021(7200)
2020(6194)
2019(13824)
2018(14029)
2017(26681)
2016(14713)
2015(16043)
2014(15973)
2013(15669)
2012(14105)
2011(12331)
2010(12834)
2009(12591)
2008(13160)
2007(11838)
2006(10781)
2005(10392)
作者
(39199)
(32839)
(32839)
(31188)
(21234)
(15485)
(14755)
(12409)
(12391)
(11927)
(11264)
(11082)
(10884)
(10650)
(10484)
(9864)
(9700)
(9578)
(9408)
(9338)
(8260)
(8133)
(7985)
(7703)
(7513)
(7438)
(7395)
(7156)
(6498)
(6329)
学科
(80917)
(77282)
企业(77282)
管理(67267)
(63358)
经济(63239)
(29823)
业经(26838)
方法(25826)
(22699)
财务(22682)
财务管理(22658)
(22250)
(22050)
企业财务(21596)
数学(18063)
数学方法(17956)
(17064)
农业(16051)
技术(15930)
体制(15358)
(14256)
中国(14073)
(14003)
理论(12849)
企业经济(12494)
(12317)
经营(11918)
技术管理(10695)
(10659)
机构
学院(211949)
大学(206524)
(93035)
经济(91349)
管理(88334)
理学(74842)
理学院(74236)
管理学(73551)
管理学院(73132)
研究(63505)
中国(53898)
(51894)
(42424)
财经(39156)
(35443)
(34407)
科学(32663)
(31375)
(30730)
中心(29123)
财经大学(28762)
经济学(27747)
北京(26813)
研究所(26407)
商学(26369)
(26350)
商学院(26137)
业大(26100)
经济学院(24878)
农业(24115)
基金
项目(126643)
科学(102790)
研究(98500)
基金(93965)
(78491)
国家(77706)
科学基金(70054)
社会(65110)
社会科(61775)
社会科学(61760)
(49943)
基金项目(49464)
教育(45242)
自然(43268)
自然科(42306)
自然科学(42295)
自然科学基金(41662)
(39895)
编号(39639)
资助(37464)
成果(32446)
(31912)
(31813)
(30210)
(29274)
重点(27659)
创新(27239)
课题(27165)
(26937)
国家社会(26848)
期刊
(114054)
经济(114054)
研究(68401)
(47763)
中国(45193)
管理(40193)
(31070)
(25379)
金融(25379)
科学(24759)
学报(23031)
财经(21137)
教育(21016)
农业(20658)
业经(20481)
技术(20408)
大学(19784)
学学(18762)
(18132)
经济研究(17094)
财会(14466)
问题(14279)
(12995)
技术经济(12506)
会计(12465)
现代(11607)
世界(10889)
(10644)
经济管理(10545)
商业(10382)
共检索到335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如何认识股份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股份制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方面。对此,笔者难以认同。 认识股份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首先要认识国有制。国有制名义上是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中的“国家”并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指“政府”,因此,“国家所有”实质是政府所有,国有企业实质为政府所有的企业。政府所有,不免造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发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沈明高  
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实践表明,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过去围绕着“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的不彻底性在市场疲软的宏观环境中日益暴露出来,面对大量产品积压、巨额三角债,国营大中型企业步履维艰,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首先,由于价格控制、产业壁垒和地区封锁等行政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对企业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忠  吴兆华  
经过深圳、上海股份制改革的试验,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对股份制问题发表谈话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能不能搞股份制的问题,已基本取得了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经过什么样的途经去实现股份制改造。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意见。一、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制模式。所谓中国特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静  
作者认为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很多, 主要是产权不清和政企不分造成的体制困境, 致使企业缺乏活力, 而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推动大中型国有企业转机换制,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在于: (1) 有利于建立产权明晰, 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2)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3) 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资金困难及增强发展后劲; (4) 有利于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广第  
股份制与三个“两权分离”──谈理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关系张广第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十几年来,一直被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可是,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至今收效甚微,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要理顺产权关系,最好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江小涓  
改革中的"瓶颈":若干难点问题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问题头绪很多,但构成改革实质发生障碍的主要是若干体制问题。这些难点问题是企业体制转换中的"瓶颈"。 1、企业经济剩余分配:合理与认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始终是企业改革的中心问题。从利润留成、两步利改税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小惠  阎长乐  娄雪松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路黄小惠,阎长乐,娄雪松本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外部环境逐步改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束长星  
要彻底改变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经营机制不合理和运营低效率的状况,必须对其实行股份制改造。实行股份制,可使企业产权关系明确化和具体化,最终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可以有效地使用社会资金,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产业结构。实行股份制改造,既要遵循股份制规范化准则,又要认真研究其具体的对策和方案,如:国家对股份制控股以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问题,法入股相互参股和企业经营集团的形成问题,企业股的设置和法入股上市问题,个人股来源、作用及如何限制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吉  
“九五”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国家体改委政策法规司于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围绕着这一目标,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五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鞠国华  
日本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之比较鞠国华[关键词]日本国有企业,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改革,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逐步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回顾企业改革的历程,展望未来,企业改革应向何处去?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我们建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寿思华  
先抓管理 而后政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考广西社会科学院寿思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就是要改变国有企业原有的企业制度,建立起具有某些明显性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英  
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源头”改革是关键王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企业活力。但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走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在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吉  
一、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 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共一万多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而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国家利税占60%以上。这些国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