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2)
2023(5629)
2022(4852)
2021(4671)
2020(3939)
2019(8896)
2018(8829)
2017(17757)
2016(9314)
2015(10167)
2014(10084)
2013(9704)
2012(9354)
2011(8320)
2010(8875)
2009(7931)
2008(7972)
2007(7214)
2006(6620)
2005(6052)
作者
(25751)
(21480)
(21331)
(20325)
(13991)
(10283)
(9646)
(8150)
(8056)
(7930)
(7262)
(7167)
(6966)
(6942)
(6833)
(6643)
(6433)
(6395)
(6291)
(6231)
(5349)
(5308)
(5307)
(4976)
(4917)
(4897)
(4767)
(4688)
(4288)
(4215)
学科
(32778)
经济(32733)
管理(32288)
(31409)
(26577)
企业(26577)
(14237)
方法(14055)
数学(12464)
数学方法(12306)
(11938)
(11081)
(9871)
财务(9849)
财务管理(9828)
企业财务(9447)
(8982)
银行(8968)
(8749)
中国(8632)
(8622)
(8016)
(8002)
金融(8002)
业经(7841)
(7212)
贸易(7207)
体制(6968)
(6817)
农业(6720)
机构
学院(130574)
大学(127657)
(54698)
经济(53527)
管理(52609)
理学(44722)
理学院(44252)
研究(43725)
管理学(43628)
管理学院(43370)
中国(37423)
(30725)
(26878)
科学(24651)
财经(23173)
(22251)
(21088)
中心(20634)
(20545)
(19716)
研究所(19643)
北京(17304)
财经大学(17249)
业大(16429)
(16169)
(16034)
经济学(15736)
(15552)
师范(15425)
农业(15277)
基金
项目(80935)
科学(65301)
基金(60392)
研究(60218)
(52140)
国家(51684)
科学基金(45157)
社会(37917)
社会科(35948)
社会科学(35939)
基金项目(31465)
自然(30454)
(29849)
自然科(29825)
自然科学(29819)
自然科学基金(29346)
教育(27454)
(26007)
资助(25471)
编号(25243)
成果(20726)
(18789)
重点(17897)
课题(16896)
(16487)
(16483)
教育部(16223)
(16198)
人文(15940)
(15512)
期刊
(64580)
经济(64580)
研究(42548)
中国(25492)
(25044)
(20802)
金融(20802)
管理(20497)
(17525)
科学(16712)
学报(16592)
大学(12900)
学学(12266)
业经(12236)
经济研究(11919)
财经(11838)
教育(11679)
农业(11481)
(9964)
技术(9216)
商业(7682)
问题(7380)
(7086)
理论(6730)
财会(6393)
国际(6380)
现代(6087)
实践(6019)
(6019)
(5990)
共检索到204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奕  严晓宁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不再存在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界分,而代之以新的股东类别差异。这一深刻的制度性变革直接促使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行为发生了嬗变。本文以全流通后大股东类别及其行为特征分析为基础,围绕全流通后大股东行为变化的主线,分析了不同类别大股东行为的变化,并针对大股东行为的变化提出了引导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林祥  
股份全流通后,上市公司高管行为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出现滥用股权激励、变相管理层收购、利用内幕消息谋利、与强势投资者合谋操纵市场、设置金降落伞等过度保护条款、违规买卖本公司股票以及辞职套现等行为。为此,需创新高管行为监管的方式与手段,包括制定高管行为准则以明确高管行为规范、完善会计架构和财务舞弊责任制度以防范财务舞弊行为、重视股权激励合规性监管以限制股权激励的负面作用,以及完善处罚体系以提高处罚对高管的约束力等四个方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耿  陈秋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所持有的限售股取得了上市流通权。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大股东频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份减持。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大股东股权减持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主要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丰富大股东出售股票的渠道,严格信息披露,弱化大股东的信息垄断优势,建立健全大股东股份减持的制度规定等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超  刘磊  徐巍  
该文对大股东日常关联交易行为、资金占用行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检验,研究股份全流通对大股东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全流通时期,大股东减少了对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占,增加了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但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在股份全流通时期,应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强化股权制衡;引入外部利益相关者,构建多元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保护中小投资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晓平  
一、问题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并不是很长,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票市场规模、交易品种、交易手段、投资者数量以及监管规则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智  
公司股权的集中导致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大、小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享有共同利益,这促使大股东合理地使用手中的控制权扩大公司的价值,产生对公司的"支撑"行为;另一方面,控制权的集中使大股东通过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获得私利,产生对公司的"掏空"行为。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大股东掏空现象愈演愈烈的实际,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动机、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耿  杜烽  
本文基于大股东财富增值的角度,通过构建大股东的效用函数模型,研究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在股份增持活动中的利益倾向和可能的行为选择。研究表明,不管是通过二级市场,还是通过认购新股的方式增持,大股东均有操纵价格的动机,价格操纵的空间大小与操纵成本密切相关。并且,当大股东通过资产注入方式认购新增股份时,还会借助虚增注入资产价值的方式实现利益转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聪  孙红梅  
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洪  章仁俊  
在一个简单的框架下,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从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大股东与监管当局的博弈关系。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表明:监管当局的超额收益、正常收益、大股东的掏空金额、租金等初始条对博弈均衡的结果都将产生影响。借鉴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得出,不同的掏空金额会导致博弈双方出现多重均衡,但并非所有均衡点都具有安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燕  林晓华  王英琪  
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怎样选择减持行为是其对资本利得收益与控制权收益进行权衡后的博弈结果。文章引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以全社会大股东的收益分布作为考察对象,对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的减持决策进行讨论。大股东用以套现的股份获取的资本利得收益和维持控股地位获取的控制权溢价的弹性,内生决定了大股东收益的积累路径和大股东对最优股权结构的选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巴曙松  储怀英  郑弘  
本文通过一个经典的动态不完全信息信号博弈模型,分析当前中国股票市场解禁的非流通股股东与现存普通流通股股东的博弈行为。基于此,本文认为当前针对"大小非"减持的信息披露有其积极意义,同时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等也有助于估值信息的传递;本文认为,市场逐步走向更加合理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动的估值体系的预期有利于资本市场分离均衡的实现,并由此结合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场的相关特征,对我国股票市场未来即将出现的分化格局进行了判断,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深刻变革之后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将逐步增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  孙亮  刘娥平  
在将债务区分为直接债和间接债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债权人对于公司大股东掠夺行为的治理功能。研究发现,与直接债的软约束特质不同,作为间接债的可转换债券因其硬约束特质,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掠夺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进而提高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德芳  
当前大股东依然对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会利用定向增发的制度空间来通过选择定价基准日、操纵定价基准日前市场价、降低发行价、注入虚增资产等多种手段来为自己进行利益输送,因此需要对定向增发相关制度进行改进,从而抑制大股东行为。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秦志华  徐斌  
通过考虑第一大股东监管行为选择和股权制衡对第一大股东行为所施加的约束,扩展了La Porta等提出的关于大股东行为影响公司价值的分析模型。新的模型将大股东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正负作用以及不同股权结构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置于统一框架中,运用数学推理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得出企业股权结构对于公司价值影响的一系列命题。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价值与非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的集中度和法律环境对中小股东的保护程度正相关;在无进一步假设的情况下,公司价值与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无确定性的单调关系;当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其对第一大股东的有效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现有的众多实证研究结果与上述理论推断的结论基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