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5)
- 2023(16464)
- 2022(14135)
- 2021(13439)
- 2020(11188)
- 2019(26035)
- 2018(25339)
- 2017(49050)
- 2016(26047)
- 2015(29309)
- 2014(28861)
- 2013(28315)
- 2012(25745)
- 2011(23050)
- 2010(22531)
- 2009(20700)
- 2008(20217)
- 2007(17098)
- 2006(14744)
- 2005(13013)
- 学科
- 济(106751)
- 经济(106631)
- 管理(80251)
- 业(76764)
- 企(66220)
- 企业(66220)
- 方法(52949)
- 数学(46190)
- 数学方法(45651)
- 财(30575)
- 中国(28038)
- 农(26988)
- 业经(23801)
- 务(21110)
- 财务(21037)
- 财务管理(21000)
- 学(20878)
- 贸(20145)
- 贸易(20135)
- 企业财务(20070)
- 制(19527)
- 易(19518)
- 农业(17527)
- 地方(17522)
- 理论(17465)
- 和(16911)
- 技术(16408)
- 环境(16220)
- 划(15387)
- 银(14963)
- 机构
- 大学(369693)
- 学院(365988)
- 济(153116)
- 管理(150671)
- 经济(150271)
- 理学(132150)
- 理学院(130821)
- 管理学(128723)
- 管理学院(128064)
- 研究(118735)
- 中国(89897)
- 京(77726)
- 科学(70518)
- 财(69816)
- 财经(57277)
- 所(57009)
- 中心(53397)
- 经(52506)
- 研究所(52167)
- 农(51589)
- 业大(51259)
- 北京(48988)
- 江(48385)
- 经济学(47080)
- 范(46322)
- 师范(45936)
- 院(43457)
- 财经大学(43243)
- 经济学院(42538)
- 商学(40474)
- 基金
- 项目(255500)
- 科学(203321)
- 基金(189539)
- 研究(187974)
- 家(164238)
- 国家(162935)
- 科学基金(141876)
- 社会(121332)
- 社会科(115125)
- 社会科学(115095)
- 基金项目(100440)
- 省(95824)
- 自然(91847)
- 自然科(89771)
- 自然科学(89751)
- 自然科学基金(88169)
- 教育(86242)
- 划(81338)
- 资助(77930)
- 编号(75538)
- 成果(59975)
- 部(57957)
- 重点(56484)
- 创(53493)
- 发(52992)
- 国家社会(50789)
- 教育部(50626)
- 课题(50477)
- 创新(49877)
- 人文(49129)
- 期刊
- 济(158096)
- 经济(158096)
- 研究(107262)
- 中国(61504)
- 财(54792)
- 管理(54746)
- 学报(53941)
- 科学(51398)
- 农(45787)
- 大学(42328)
- 学学(39882)
- 教育(36116)
- 农业(32400)
- 技术(30808)
- 融(28827)
- 金融(28827)
- 财经(28112)
- 经济研究(27401)
- 业经(25476)
- 经(24002)
- 问题(20351)
- 技术经济(17408)
- 业(17308)
- 图书(17182)
- 理论(17173)
- 贸(16810)
- 科技(16598)
- 商业(16500)
- 版(16237)
- 现代(15790)
共检索到515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悦
对已有文献的回顾表明,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权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责任大股东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由此引发了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缺陷。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股份全流通和股权的逐步分散化。这些变化在根本上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提升绩效,但是具体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股份全流通虽然能抑制"控股大股东控制"问题,但是如果出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随着全流通对资产定价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设计符合国情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截至2009年底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筛选出129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披露详细信息的公司,从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角度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特征,且股权激励方案关键要素的设计具有与国际市场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要素设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景胜 邓汉
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完成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利用我国2009年中小板制造类公司数据,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人持股等因素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高、制衡度高、债务融资能够降低代理成本,而管理者持股未能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关键词:
全流通 股权治理结构 代理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道勇
文章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从产权角度向上追溯,具体研究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四个方面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较高,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在资本市场制度发生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变革之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所有权、控制权比例上升但分离度变化不大。另外,实际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层级在逐渐增加。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控制权 所有权 金字塔层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明 贺国光 熊熊
文章依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回购动机假说并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号传递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在我国股票回购的动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财务灵活性假说及杠杆假说到目前为止尚不能解释我国股票回购动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份回购 动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文辉
本文借助西方成熟市场的估值体系,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充分考虑了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的价值,将并购中目标公司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壳价值"两个部分,并得出了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并购目标上市公司的估值公式。这个公式的创新点在于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同时我们也针对上市公司估值因素进行探讨,尤其在现有我国资本市场条件,估值因素问题研究,有效解决了我国在估值问题存在偏差。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将成熟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结合新兴资本市场制度体系特点,形成我国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估值体系,以此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活动参照;(2)通过"壳资源"估值问题研究,有助于我国...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 并购 价值评估 壳资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湃
股权分置格局下"一股独大"使内部治理机制扭曲,市场监控乏力,外部利益相关者监督缺位,导致外部治理缺失,使上市公司治理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然而,在股权全流通条件下,多层次代理所造成的治理问题依然存在。本文认为,构建有效的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应以内部治理为切入点.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外部市场监控,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只有通过有效改造影响治理机制的间接代理关系,加强对代理链条环节的有效监督,才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 股权全流通 委托代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息 汤志强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与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持股、监事会持股、经理层持股、高层管理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二次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公司绩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治理机制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灵桥 曾繁荣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评判。绩效评价在企业经营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利用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正确公允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助于正确选取投资对象,获得更高的收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马克思、恩格斯的股份公司理论研究林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以及其它一些著作和文章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上,特别是从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一般规律上,对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作了深入细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伯利和米恩斯的股份公司理论研究林忠1932年,小伯利、阿道夫、奥古斯塔斯(Berle.AdolfAugustus,Jr.)和加德纳.C.米恩斯(GardinerC.Means)合著的《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TheModernCorporation...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李维安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基于2003年和2004年的样本,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简称南开治理指数)及其所涉及的6个维度:控股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年度差异。2004年公司治理状况较之2003年有较大改善,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产生了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泽荣 黄文杰
本文以2000~2010年中国A股市场仅支付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并重点考察这一影响在不同股权流通环境下的差异性。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从股权属性来看,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在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进入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公司明显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本文结论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玲艳
文章以2009年底流通股比例达到100%且在2006年内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6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控股股东控制权的角度,对比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和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存在"侵害——趋同——掘壕"关系,58.46%的样本公司进入利益趋同区间;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变为"趋同——掘壕",89.23%的样本公司进入趋同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环境,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增强,上市公司绩效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全流通后,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依然存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一平
随着股改的结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为解决股票期权激励难题提供了有利时机。文章通过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在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激励方案的合理性还有待调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票期权 股权激励水平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