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4)
2023(4095)
2022(3514)
2021(3277)
2020(2763)
2019(6298)
2018(6295)
2017(12157)
2016(6562)
2015(7348)
2014(7125)
2013(7016)
2012(6389)
2011(5787)
2010(5701)
2009(5138)
2008(5328)
2007(4648)
2006(4205)
2005(3889)
作者
(19715)
(16432)
(16282)
(15433)
(10421)
(8008)
(7438)
(6315)
(6100)
(5868)
(5640)
(5532)
(5161)
(5093)
(5085)
(5049)
(4908)
(4895)
(4808)
(4766)
(4031)
(3982)
(3935)
(3715)
(3686)
(3678)
(3580)
(3575)
(3307)
(3235)
学科
(29219)
经济(29191)
(24154)
管理(23527)
(20159)
企业(20159)
方法(16935)
数学(15465)
数学方法(15351)
(10314)
(8819)
财务(8807)
财务管理(8802)
企业财务(8634)
(7135)
业经(6642)
(5178)
(5063)
农业(4985)
中国(4886)
信息(4770)
理论(4326)
技术(4170)
(3952)
(3899)
贸易(3899)
(3795)
(3584)
产业(3579)
环境(3564)
机构
大学(99747)
学院(97774)
管理(41657)
(40716)
经济(40066)
理学(36231)
理学院(35894)
管理学(35380)
管理学院(35191)
研究(30053)
中国(23025)
(20371)
(19804)
科学(17932)
(17884)
财经(16487)
业大(15864)
(15121)
(14948)
中心(14761)
农业(14266)
(13707)
研究所(13546)
经济学(12698)
财经大学(12615)
北京(12403)
经济学院(11665)
经济管理(11259)
商学(11142)
商学院(11038)
基金
项目(67041)
科学(53887)
基金(51529)
研究(46473)
(45636)
国家(45314)
科学基金(39695)
社会(31142)
社会科(29728)
社会科学(29718)
基金项目(27315)
自然(26593)
自然科(26088)
自然科学(26081)
自然科学基金(25730)
(24627)
教育(21520)
资助(21453)
(21155)
编号(18612)
(15265)
成果(15059)
重点(14573)
国家社会(13748)
(13652)
教育部(13326)
科研(13103)
人文(13045)
(12806)
创新(12788)
期刊
(37610)
经济(37610)
研究(24894)
(17342)
学报(17297)
中国(16530)
(14717)
科学(14048)
管理(13741)
大学(12564)
学学(11807)
农业(10182)
(8996)
金融(8996)
财经(8626)
图书(8240)
技术(7681)
(7317)
教育(7121)
理论(6435)
经济研究(6384)
情报(6262)
(5997)
实践(5926)
(5926)
财会(5580)
统计(5437)
业经(5419)
书馆(5400)
图书馆(5400)
共检索到138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胡兴存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当下,金融市场信息是否能有效作用于公司的生产效率呢?本文基于我国2010—2019年A股的非金融企业数据,检验了股价特质信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路径机制。研究发现:(1)股价特质信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2)信息的有效性依赖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脱虚向实渠道来实现;(3)该作用基于企业异质性产生了不同效果,在非国有、成立年龄较小、治理完善的企业中提升作用更为明显;(4)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助于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是资本市场改革的一剂良药。本文拓展了市场信息有效性的研究,为股市的信息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勇  黎鹏  
从时空压缩效应、通用目的技术、信息通信平台和网络效应四个功能维度,分析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利用2000—2016年东盟国家面板数据,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东盟国家的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东盟国家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属于技术进步主导型的东盟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对东盟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恩泽  邓玉萍  袁礼  戴鹏毅  
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信息披露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首先,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其次,机制检验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主要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效率来促进企业TFP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改善会提高股票流动性,所带来的资本市场压力会使企业进行“重数量、轻质量”的策略性创新,进而导致企业信息披露无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TFP。最后,当分析师关注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TFP的提升作用更强。本文研究为资本市场改革如何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小可  唐守廉  
信息资源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1990年~2010年间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贡献率较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2002年前且呈快速增长趋势,2002年后呈震荡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快速增长没能带动产出的同步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贺茂斌  刘小童  
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Romer (2001)"Growth Drag"假说构建一套新的区域信息贫困测算方法,利用2001-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区域信息贫困程度,并分析信息贫困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信息贫困程度会因劳动或资本产出弹性的增加而增加,因信息资源弹性的增加而减少。在技术中性条件下,2001-2013年,信息贫困导致区域经济增长降低0. 1246个百分点,信息贫困显著降低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该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区域技术效率来实现。因此,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亟需弥补区域信息化发展的短板,以提升其在资源配置效率中的作用,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米运生  邓进业  陈勋  
与工商业相比,银行有鲜明的产业特质性——以经营和管理风险为主要业务、高财务杠杆的商业银行非常脆弱;资产质量的模糊性又使其面临更严重的代理风险。产业特质性影响银行业的适应性效率。相应地,产权和市场结构影响银行效率的机理亦有其特殊性。本文构建"市场-组织-适应性"的效率分析框架并视"结构-产权-产业特质性"为核心因素,分析三类因素影响银行效率的内在机理。使用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安全性和创新性对银行效率的正向激励作用已初步显现;流动性制约着银行业的效率改善;盈利能力的提高对银行业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国有化程度过高和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制约了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改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支道隆  
核算全要素生产率支道隆ABSTRACTTheannualfulfactorproductionratearelistedsince1987anditscalculationmethodisexplainedindetail.一二次大战前,西方国家多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提升效益,中国经济也要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推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全要素生产率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的,因此又称为"索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澍  
污染防治是我国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积极采取环境规制措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TFP受环境规制的影响能够尽快进入上升阶段;机制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引起TFP的"U"型变动,但二者对TFP的提升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  陈海东  
基于“生产率悖论”研究视角,利用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了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周期内,信息技术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地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信息技术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消费水平,推动了要素合理配置和消费结构升级,最终提高了生产率水平;在模型中引入城市地理区位和人口规模等虚拟变量,结果表明中西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要显著大于东部地区,且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也要高于大城市,以上均证明“生产率悖论”并不符合中国地级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正  
日本在完成工业化后,经济结构服务化趋势明显,信息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日本的信息服务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始终较低,与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明显,影响了产业转型。发端于传统产业的系列承包体系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是日本信息服务业在产业组织上的重要特征,但是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在日本信息服务业之中是没有效率的。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与时间序列模型证实了日本信息服务业承包商风险规避程度高、对激励反应不敏感、生产成本变动幅度大,导致日本信息服务业存在着创新不足、市场开拓能力差、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以全要素生产率低的形式表现出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祝甜  
加大信息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物流数字化发展对推动物流降本提效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用面板因子分析方法对物流信息化水平进性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物流信息化对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物流信息化规模和物流宏观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的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直接效应中,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增的积极影响,且对周边地区均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从各分指标来看,在东、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规模及宏观环境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积极影响,但东部地区不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为正,西部地区宏观环境并不具有正向直接促进效应,但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为促进我国物流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从加大物流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政策协调力度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红   王露露   宋艺  
绿色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探究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通过资源集聚效应(聚集资金与人力资源)与效率改善效应(提高管理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两条路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属于自愿披露与重污染行业、企业信息环境较好、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丰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炜  张豪  王丰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及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总体上具有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但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电信网络基础表现为"负溢出";电信网络基础和信息服务水平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电信网络基础的影响更大;电信网路基础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中西部次之,信息服务水平则相反。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其空间溢出的特点,加强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适度考虑其内部结构,不仅要加强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应的服务水平也要同步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帆  孙琳琳  
文章基于我国2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国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外溢中的信息化(ICT)外溢是否促进了我国TFP增长。结论显示,由于进口贸易带来的ICT外溢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于同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