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5)
- 2023(3936)
- 2022(3352)
- 2021(3013)
- 2020(2781)
- 2019(6255)
- 2018(6109)
- 2017(12460)
- 2016(6507)
- 2015(6968)
- 2014(6803)
- 2013(6876)
- 2012(6330)
- 2011(5438)
- 2010(5588)
- 2009(5422)
- 2008(5759)
- 2007(5145)
- 2006(4502)
- 2005(4243)
- 学科
- 济(29534)
- 经济(29502)
- 业(25452)
- 管理(23034)
- 企(21035)
- 企业(21035)
- 方法(17792)
- 数学(16860)
- 数学方法(16775)
- 财(13278)
- 险(10837)
- 保险(10746)
- 务(10592)
- 财务(10590)
- 财务管理(10567)
- 制(10421)
- 企业财务(10311)
- 银(10120)
- 银行(10118)
- 行(9571)
- 融(9206)
- 金融(9206)
- 中国(7840)
- 体(6412)
- 体制(6026)
- 业经(4570)
- 制度(4507)
- 度(4507)
- 农(4491)
- 各种(4452)
- 机构
- 大学(92948)
- 学院(90703)
- 济(43600)
- 经济(42857)
- 管理(39298)
- 理学(33209)
- 理学院(32988)
- 管理学(32583)
- 管理学院(32426)
- 中国(26728)
- 财(26463)
- 研究(25316)
- 财经(20762)
- 经(19064)
- 京(17882)
- 财经大学(16060)
- 融(14610)
- 金融(14380)
- 经济学(14353)
- 中心(13228)
- 经济学院(13150)
- 江(12443)
- 商学(12030)
- 商学院(11951)
- 所(11641)
- 北京(11572)
- 科学(11450)
- 银(10723)
- 州(10293)
- 银行(10019)
- 基金
- 项目(56263)
- 科学(45883)
- 基金(44884)
- 研究(40035)
- 家(37681)
- 国家(37430)
- 科学基金(34006)
- 社会(28394)
- 社会科(27192)
- 社会科学(27183)
- 基金项目(23670)
- 自然(22405)
- 自然科(22013)
- 自然科学(22008)
- 自然科学基金(21699)
- 资助(19716)
- 省(19495)
- 教育(18165)
- 划(16723)
- 编号(14552)
- 部(13971)
- 教育部(12764)
- 人文(12531)
- 国家社会(12194)
- 重点(11997)
- 创(11429)
- 制(11401)
- 大学(11310)
- 科研(11307)
- 成果(11303)
共检索到13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喜和 周妙雯
本文以2006年至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价崩盘风险以及叠加内外监管压力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上升,不仅会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也能够改善公司投资不足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约束作用,在内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更为显著,在外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存在不确定性,表明当前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有效约束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应采取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重构外部监督机制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
非效率投资 股价崩盘风险 证券市场监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昆儒 孙瑜
选取2008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非效率投资行为可能引发的经济后果,并研究了审计监督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经济后果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的非效率投资状况越严重,就越有动机向外界隐瞒其代理动机和利益侵占行为等负面消息,造成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主体与保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代理成本,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防范和化解股市的风险需要从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源头上做起这一政策性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爱民 遥远
面对外部监督压力,隐蔽灵活的真实盈余管理逐渐成为经理人主要的盈余操纵手段,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程度、中介渠道和监督机制,与传统研究中关注的应计盈余管理有本质区别。实证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持续期远远长于应计盈余管理。基于Sobel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同时以信息环境和基本面为中介渠道影响崩盘风险,而应计盈余管理仅以信息环境为中介渠道。外部监督机制反而加剧了真实盈余管理对崩盘风险的影响,只有内部监督机制可以缓解,应注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宗庆莹 朱泽钢 郭佳
基于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考察了数字技术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可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数字技术应用通过激发股东治理动机、抑制管理层非理性决策行为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数字技术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的场景下尤为明显,且仅在数字技术介入的网络投票表决形式下才存在显著抑制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珊珊
针对"股价暴跌"这一金融异象,选取沪深两市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管理层权力强度的综合衡量指标,分析管理层权力强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内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强度越大,上市公司股价未来的崩盘风险越高;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和更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够抑制管理层权力强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但证券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仅在非乐观预期的样本公司中发挥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管理层权力强度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对于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曹丰 叶康涛
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究竟会导致大股东更有动力监督管理层,并降低其掏空动机,还是更有能力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为此,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这支持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但不支持"更多掏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同时通过"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不但深化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对于深入理解大股东在资本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焰朝 胡媛媛
文章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连锁股东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锁股东的存在显著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监督效应”假说;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能够降低管理层隐藏负面消息的动机和机会,进而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行业地位能够影响连锁股东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系,并且连锁股东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论为理解连锁股东这一角色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飞 薛金霞
内部控制评价是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内部控制评价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却存在分歧,最突出问题是管理层存在明显选择性评价,可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监督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后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上市公司发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而增加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发布无缺陷内部控制评价公司更明显;信息效率低、委托代理问题高、非效率投资程度大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显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会加剧分析师分歧度,进而增加股价崩盘风险;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监管部门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强化审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利益相关者也应正确对待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营造管理层愿意披露也敢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制度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昆儒 田雪丰
纵向兼任高管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对公司财务管理及决策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理论上纵向兼任高管对公司股价崩盘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监督效应"又有"侵占效应",究竟哪一种效应是更主要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表明,存在纵向兼任高管的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纵向兼任高管通过加剧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提高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了"侵占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大股东控制力较弱(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内外部监督机制较差(单一大股东、独立董事人数较少、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和法制环境较差)时,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高,这在逻辑上为纵向兼任高管的"侵占效应"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持。本文对纵向兼任高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领域的相关研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棉之 刘洋
以中国2008—2012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盈余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盈余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考虑外部监督因素,证券分析师跟踪及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公司外部监督力量,均能缓解信息不对称,抑制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使得盈余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减弱,但证券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仅在没有乐观预期的前提下存在。
关键词:
盈余质量 外部监督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宝华 罗宏 周微 杨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社会信任 隐藏信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陈伶茜 周先波
企业投放广告的初衷是增加产品知名度并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期频繁爆发的广告费过高引致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得学术界将广告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理论上适度广告投入可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而过度广告投入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寻求短期利益或掩饰经营不善的自利工具,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研究广告投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年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加剧次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广告投入不仅影响产品市场,还对金融市场具有溢出效应;广告投入对股票价格的这种溢出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企业规模大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广告投入增加会通过提高媒体报道数量和分析师跟踪数量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变更回归样本和核心变量测度指标后,广告投入的溢出效应依然稳健。
关键词:
崩盘风险 广告投入 股票价格 自利工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世农 尤博 王建勇 陈韫妍
中国在推动实施产业政策时通常采用三种政策工具: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银行优惠信贷支持。本文研究受惠于产业政策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及其股价崩盘风险,以及上述三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0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第一,受惠于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其投资效率显著下降。同时,产业政策一方面完全通过增加企业的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则部分通过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投资效率。第二,企业投资效率的下降显著地增大其股价崩盘风险,且相对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较少的企业,因产业政策支持而获得较多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企业,其投资效率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第三,相较信贷支持最高组和最低组的企业,信贷支持居中组的企业,投资效率与股价崩盘风险的负向关系最为显著。本文首次从产业政策工具的视角出发,分别揭示了产业政策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投资效率与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以及三种产业政策工具在其中的作用,为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以及评价和提高产业政策工具的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政策工具 投资效率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慧婷 张晓 刘莹
在市场机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个股股价崩盘的异象依然反复发生。文章以2012—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检验了过度投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在现金流充足的公司中,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二是过度投资在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减少过度投资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公司,现金股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果更显著。本研究对公司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并有效发挥这一政策的治理效用,以及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郝芳静 孙健 谢远涛
本文以险资介入作为切入点,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理。运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加大股价崩盘风险,二者呈正向关系;险资介入能够在投资者情绪过度高涨、股价有崩盘风险时稳定投资者情绪,在投资者情绪悲观时提高投资者情绪,防止发生股价崩盘风险,此效应在国企样本中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