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9)
2023(5176)
2022(4145)
2021(3874)
2020(3370)
2019(7513)
2018(7051)
2017(14288)
2016(7242)
2015(7983)
2014(7712)
2013(7630)
2012(6927)
2011(6151)
2010(6448)
2009(6631)
2008(5814)
2007(5165)
2006(4591)
2005(4474)
作者
(18700)
(15294)
(15220)
(14537)
(9749)
(7406)
(7057)
(6158)
(5740)
(5571)
(5280)
(5197)
(5089)
(4840)
(4745)
(4670)
(4657)
(4487)
(4470)
(4166)
(3855)
(3707)
(3604)
(3593)
(3582)
(3481)
(3352)
(3223)
(3066)
(3063)
学科
(29304)
(27935)
经济(27901)
(26539)
金融(26537)
(24263)
银行(24256)
(23474)
(23219)
企业(23219)
管理(22184)
中国(17017)
(14352)
方法(14049)
数学(13161)
数学方法(13106)
(12431)
(11460)
财务(11445)
财务管理(11431)
中国金融(11186)
企业财务(11134)
(10757)
保险(10666)
(7181)
(7167)
地方(6608)
体制(6604)
业经(6508)
业务(5985)
机构
学院(96635)
大学(96095)
(44762)
经济(43888)
管理(38747)
中国(34564)
理学(32374)
理学院(32157)
管理学(31757)
管理学院(31591)
(27487)
研究(27291)
(21503)
财经(21443)
金融(21146)
(19572)
(19302)
银行(18523)
(18365)
(17366)
财经大学(16563)
中心(16366)
经济学(15669)
人民(14908)
经济学院(14421)
国人(14115)
中国人(14066)
中国人民(13511)
(13472)
(12537)
基金
项目(58952)
科学(47124)
基金(45344)
研究(43813)
(37604)
国家(37268)
科学基金(33561)
社会(29969)
社会科(28642)
社会科学(28633)
基金项目(23575)
(21818)
自然(20979)
自然科(20600)
自然科学(20593)
自然科学基金(20284)
资助(19798)
教育(19284)
(17872)
编号(17340)
成果(14171)
(13550)
(12857)
(12805)
(12771)
国家社会(12743)
重点(12729)
教育部(12507)
人文(12476)
(12276)
期刊
(43653)
经济(43653)
(36642)
金融(36642)
研究(33810)
(22983)
中国(17822)
管理(13759)
财经(11443)
(10903)
学报(10787)
科学(10082)
(9438)
大学(9166)
学学(9052)
理论(7479)
经济研究(7273)
实践(6833)
(6833)
财会(6792)
中国金融(6126)
技术(6073)
农业(5812)
业经(5750)
会计(5303)
问题(5172)
统计(4853)
国际(4628)
(4460)
(4386)
共检索到155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沐天  张文龙  
伴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日臻完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之间替代性逐渐加强,如何优化债务结构,有效、稳健地去杠杆,成为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错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2003~2020年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股价崩盘风险指标,分析股价崩盘风险、杠杆转移和金融错配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股价长期稳定和长期剧烈波动均并不利于企业债务融资和资源配置效率,适当的股价波动能够缓解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无论是考虑股价崩盘风险,抑或是股权所有制、企业规模的异质性,适当地提高杠杆率有助于缓解金融错配程度;杠杆向低股价崩盘风险、低杠杆率企业转移能够有效改善金融配置效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徐静  
以2007年—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内控自律"和"外审监督"对金融化催生的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抑制了金融化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两者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内部控制各要素中,内部环境和信息与沟通能够有效发挥治理效应,而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以及内部监督的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有助于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完善金融化催生的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楚有为  
我国企业去杠杆过程中,政策压力可能诱发杠杆操纵,从而造成一定负面效应。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考察了政策性去杠杆背景下,企业去杠杆幅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去杠杆幅度越大,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并且去杠杆压力越大,去杠杆造成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去杠杆通过增加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度,进而提高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注册地所在省份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媒体报道越多,去杠杆幅度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立彬  李莹  胥朝阳  
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热情依旧,加持杠杆的逆向之举是否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是值得讨论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利用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相比高成长性公司,低成长性公司二者的关系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投资者财富缩水,上市公司通过金融对冲可以缓解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的负面影响。研究揭示了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不仅损害公司价值,而且可能加剧市场大幅波动,触发金融系统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宝华  罗宏  周微  杨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陈伶茜   周先波  
企业投放广告的初衷是增加产品知名度并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期频繁爆发的广告费过高引致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得学术界将广告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理论上适度广告投入可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而过度广告投入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寻求短期利益或掩饰经营不善的自利工具,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研究广告投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年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加剧次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广告投入不仅影响产品市场,还对金融市场具有溢出效应;广告投入对股票价格的这种溢出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企业规模大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广告投入增加会通过提高媒体报道数量和分析师跟踪数量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变更回归样本和核心变量测度指标后,广告投入的溢出效应依然稳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坤海  
股价崩盘风险关乎经济运转,对股价波动资本现象的观察不应局限于理性框架下,也需要把视角关注到管理者的非理性因素上。本文主要探究管理层过度自信产生的认识偏差和行为表现偏差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将加剧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且财务杠杆和税收规避在上述关系间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赵仲匡  
资本"脱实向虚"及非金融企业利润越来越依赖金融渠道是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本文以非金融企业之间的"类金融"行为作为出发点,选取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示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逻辑及其潜在的捂盘动机。结果表明:(1)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每增加1单位标准差,其股价崩盘风险平均增加1.90%单位标准差,研究结论对于替换核心指标、改变参数估计方法、控制其他冲击和工具变量保持稳健。(2)企业投资影子银行业务会恶化信息质量;同时,该行为会降低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非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但总盈利能力下降。特别地,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短期投资者为主的股东结构和市场竞争更激烈的行业中尤为明显,这意味着企业出于迎合股东利益等动机选择短视性的影子银行业务,在主营业务利润下滑后进行捂盘。(3)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外部监督较弱、内部治理较差和投资机会较低的企业中尤为显著。本文为影子银行业务形成的企业捂盘动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加强外部监督和完善公司治理从而缓解管理层短视行为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林  陈锦涛  钱淑芳  
本文实证探究基金风格漂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资本市场开放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基金风格漂移行为会显著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而资本市场开放的调节作用能有效减弱基金风格漂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所发挥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牛市行情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基金风格漂移行为主要通过延迟负面信息融入股价和影响投资者情绪的机制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雅璐  
选取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样本,考察了制度变迁、股权再融资方式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开增发的实施会增加股价崩盘风险,但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制度的实施,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得到缓解。定向增发的实施可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定向增发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不明显。这表明,谨慎选择融资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股价崩盘风险;进行金融制度改革,有效的规范证券市场,也是一种治理股价崩盘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董永琦  宋光辉  许林  崔毅安  
本文基于投资者风险偏好视角,结合供需理论提出证券市场上风险结构错配的概念,并通过数理推导得出股价崩盘风险是风险结构错配的增函数。基于此,选取2007~2016年中国2 549家上市公司和882家股票型基金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风险结构错配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风险结构错配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风险结构错配是股价崩盘风险的Granger原因,且风险结构错配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熊家财  
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结合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剖析,发现股票流动性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国有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股票流动性较高的公司,这种正相关关系较弱。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并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增强市场流动性、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并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党论  郭蒙  
近年来,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监管层也出台新规从严规范股东减持。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数据为例,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被减持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地,从上市公司层面选取盈利能力和股价高估作为调节变量、从市场层面选取投资者情绪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可以起到"减速器"的作用,盈利水平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小;股价高估则起到"助力器"的作用,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大,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是"催化剂",投资者情绪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实证结果丰富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也为监管层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祖顺  王双微  刘浩思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随着金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金融服务也不断趋于完善和多样化,以满足企业日益剧增的融资需求,参与股权质押融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股权质押融资会不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使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融资确实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1)股权质押融资会随着杠杆率加大而加大股价崩盘风险;(2)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比非民营企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大。希望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微观证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袁有  危英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场化债转股企业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债转股企业相对于非市场化债转股企业而言,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较低,且市场化债转股后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债转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的中介作用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以上结论一方面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市场化债转股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另一方面对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对优化股权结构、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