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4)
- 2023(15165)
- 2022(13206)
- 2021(12318)
- 2020(10392)
- 2019(23669)
- 2018(23653)
- 2017(45740)
- 2016(24891)
- 2015(27745)
- 2014(27509)
- 2013(26994)
- 2012(24543)
- 2011(22040)
- 2010(21885)
- 2009(20338)
- 2008(19681)
- 2007(17245)
- 2006(14998)
- 2005(13057)
- 学科
- 济(97582)
- 经济(97462)
- 管理(74712)
- 业(69818)
- 企(60017)
- 企业(60017)
- 方法(48171)
- 数学(42173)
- 数学方法(41761)
- 财(28882)
- 农(24218)
- 中国(24025)
- 学(20933)
- 业经(20677)
- 制(19709)
- 务(19477)
- 财务(19401)
- 财务管理(19371)
- 企业财务(18550)
- 地方(17957)
- 贸(17094)
- 贸易(17087)
- 理论(16649)
- 易(16538)
- 农业(15934)
- 融(15642)
- 金融(15633)
- 银(15262)
- 银行(15205)
- 和(14714)
- 机构
- 大学(347705)
- 学院(346158)
- 管理(138586)
- 济(135985)
- 经济(133051)
- 理学(120539)
- 理学院(119302)
- 管理学(117230)
- 管理学院(116614)
- 研究(111582)
- 中国(83407)
- 京(72724)
- 科学(68539)
- 财(65510)
- 所(55384)
- 农(54520)
- 财经(52931)
- 业大(51732)
- 中心(50919)
- 研究所(50337)
- 江(49361)
- 经(48204)
- 北京(45658)
- 范(43938)
- 师范(43473)
- 农业(42909)
- 院(40859)
- 经济学(40744)
- 州(40303)
- 财经大学(39649)
- 基金
- 项目(238980)
- 科学(187733)
- 研究(174095)
- 基金(173827)
- 家(151180)
- 国家(149955)
- 科学基金(129431)
- 社会(108926)
- 社会科(103249)
- 社会科学(103224)
- 省(92899)
- 基金项目(92164)
- 自然(85455)
- 自然科(83503)
- 自然科学(83482)
- 自然科学基金(81999)
- 教育(80878)
- 划(78386)
- 资助(72592)
- 编号(71287)
- 成果(57722)
- 部(52828)
- 重点(52823)
- 创(49690)
- 发(49220)
- 课题(48633)
- 创新(46283)
- 科研(46056)
- 教育部(45662)
- 大学(45027)
- 期刊
- 济(144663)
- 经济(144663)
- 研究(99976)
- 中国(62422)
- 学报(55763)
- 财(51079)
- 管理(50222)
- 科学(49456)
- 农(48361)
- 大学(42027)
- 学学(39721)
- 教育(38621)
- 农业(33278)
- 融(31644)
- 金融(31644)
- 技术(29068)
- 财经(26028)
- 业经(23929)
- 经济研究(23699)
- 经(22051)
- 问题(18446)
- 图书(17276)
- 理论(17111)
- 业(16955)
- 技术经济(16136)
- 科技(16012)
- 版(15759)
- 实践(15626)
- 践(15626)
- 商业(15524)
共检索到49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心丹 王冀宁 盛昭瀚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证券市场参与方之间博弈对于市场稳定发展的意义,回顾了有关个体投资者与机构间博弈研究的状况,分别基于股价的波动和交易量的波动对个体投资者和机构间的博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个体投资者和机构应采取的均衡策略,并给出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个体投资者 机构 股价 交易量 博弈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 范敏虹
文章以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与会计盈余信息关系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2004-2010年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持股因素在促进股价反映未来盈余信息中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反映未来盈余信息的程度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价中反映的当期盈余信息越少,未来盈余信息越多,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加速了未来盈余信息在股价中的反映程度。而QFII对股价中未来盈余信息反映程度的影响略高于证券投资基金,但是该种差异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心丹 王冀宁 傅浩
对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 ,是探究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 ,根据某证券营业部 7894位个体投资者在 1 998年 7月至2 0 0 1年 1 1月期间的交易数据 ,分别对我国个体投资者的“政策依赖性心理”、“过度自信心理”及投资者的“过度交易”是否损害个人财富等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我国的个体投资者确实存在上述认知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个体投资者 认知偏差 交易行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齐伟山 欧阳令南
以我国证券市场为背景,研究了机构持股与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之间的关系。与国外的结论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机构持股没有减轻价格漂移的程度,在较长的时间窗口内机构持股反而加重了价格漂移的程度,这与国外实证检验所假设的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精明或更富有经验的前提不符,对上述结论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盈余 公告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力 俞竞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 ,对财务年报公告后市场上的交易量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财务年报公布前后存在着超常交易量 ,说明财务年报确实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 ,超常交易量的产生就是由于投资者依据这些新信息对公司价值做出不同判断的结果。同时 ,我们还发现即使在财务年报公布期间 ,市场交易量仍对个股交易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说明中国股市上“跟风”现象严重。另外 ,我们也证实了超常交易量与超额收益率之间存在着不对称关系 ,即超额收益率大于 0时的超常交易量远大于超额收益率小于 0时的超常交易量。
关键词:
财务报告 股价反应 交易量 证券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彪 何天
采用TGARCH模型对机构投资者与我国股指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也均未起到稳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阳 李怀祖
传统观点认为,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能够增加股价信息含量。本文利用股价同步度指标测度股价信息含量,借助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中美两国基金规模与股价同步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壮大并未显著提升股价信息含量,而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却加剧了股价的分化。本文认为,政府对市场的过分干预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无法正常发挥职能的根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道宏 张华
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股价一直处于异常的波动中。本文通过构建机构和散户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机构操纵股价;构建机构和机构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机构联合操纵股价和股市泡沫的问题;并针对股价异动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异常波动 信息不对称 博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秋玲 朱宏泉
分别从个股层面以及市场层面探讨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证券市场股价联动现象的影响。实证揭示:(1)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股价联动效应。(2)投资者情绪对股价联动现象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3)个股层面的投资者情绪变量对股价联动的影响大于市场层面的综合情绪变量。(4)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行业的股价联动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永 李思昊
关联交易由于其双刃剑效应饱受争议,本文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关联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其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显著增加了其股价崩盘风险,其中流出型关联交易的"掏空"作用会加剧其股价崩盘风险。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能够抑制管理层的"掏空"动机,显著降低关联交易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和监管处罚力度较轻,本文对相关制度的修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
关联交易 机构投资者 股价崩盘风险 掏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杏盈 程振煌
本文以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对数、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代理成本、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比、费用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率为匹配变量,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出与机构投资者重仓"相似"的,但未被机构投资者重仓的股票,采用Shu (2008年)的动量交易模型来衡量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是否为动量交易及其动量交易程度,对机构投资者重仓组和机构投资者未重仓组分别建立模型,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收益率波动的"净影响",发现机构投资者有稳定股市的作用,但目前机构投投资者在中国并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英 郑妍妍
股价信息是中小投资者股票市场交易时机选择所依赖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作用,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4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0日沪市A股的日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选择的样本期间和范围内,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并且在机构高持股组,机构投资者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论文研究提供了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股价信息含量,促进中小投资者实现其投资利益的深入证据,并且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发挥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制度条件,同时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股价信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家财 苏冬蔚 刘少波
从股价信息含量角度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其中,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显著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而险资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交易行为则显著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机构投资者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险资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有助于提升股价的信息含量,只有继续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并规范其行为,才能充分发挥其公司治理职能,提高市场效率。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伟 成园园 王涛
文章采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反收购条款如何通过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渠道和交易渠道影响公司股价信息含量。实证结果表明,反收购条款会降低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和交易比例,进而降低股价信息含量。将机构投资者分为稳定型和交易型后发现,反收购条款对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持有渠道,对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渠道。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在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民营公司及法律环境差的地区,反收购条款的上述作用更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磊 李心丹
一直以来,国内学者从交易量视角研究信息如何影响交易行为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采用Bessembinder等(1996)定义的度量信息的代理变量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A股市场上750只股票构建组合的交易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层面的利好和利空信息对交易量有着非对称的影响,而公司层面信息的影响却是对称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交易量在牛市和熊市中受到上述两个层面信息影响程度也是不相同,最后本文尝试从我国特有的制度因素以及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上述实证结果给出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