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3)
2023(9482)
2022(8568)
2021(8302)
2020(6979)
2019(16339)
2018(16379)
2017(32331)
2016(17661)
2015(19964)
2014(19956)
2013(19724)
2012(18057)
2011(16099)
2010(16084)
2009(14688)
2008(14355)
2007(12465)
2006(11016)
2005(9726)
作者
(50363)
(41423)
(41150)
(39290)
(26585)
(19941)
(18730)
(16322)
(15771)
(14937)
(14438)
(13829)
(13002)
(12941)
(12739)
(12673)
(12403)
(12402)
(11871)
(11791)
(10333)
(10183)
(9950)
(9530)
(9262)
(9211)
(9206)
(9201)
(8298)
(8132)
学科
(67833)
经济(67739)
管理(53445)
(51594)
(44604)
企业(44604)
方法(33403)
数学(28886)
数学方法(28515)
(19931)
(17878)
中国(16516)
业经(15152)
(14986)
(14131)
财务(14067)
财务管理(14043)
地方(13452)
企业财务(13427)
(13382)
农业(11827)
理论(11778)
(11637)
贸易(11633)
(11299)
(11285)
技术(10806)
环境(10443)
(9807)
银行(9775)
机构
大学(249029)
学院(246984)
管理(102920)
(93831)
经济(91584)
理学(89294)
理学院(88361)
管理学(86873)
管理学院(86436)
研究(78410)
中国(58723)
(53194)
科学(49413)
(44712)
(39422)
(36778)
业大(36302)
财经(36066)
中心(35728)
研究所(35560)
(35000)
北京(34159)
(32712)
(32536)
师范(32291)
(29255)
农业(28526)
(28390)
财经大学(26964)
商学(26535)
基金
项目(169017)
科学(132483)
研究(125003)
基金(122304)
(105351)
国家(104443)
科学基金(90340)
社会(76566)
社会科(72437)
社会科学(72414)
基金项目(66070)
(65683)
自然(59990)
自然科(58576)
自然科学(58564)
自然科学基金(57501)
教育(57091)
(55253)
编号(52248)
资助(50798)
成果(42643)
(37129)
重点(36913)
课题(34868)
(34843)
(34633)
项目编号(32709)
科研(32353)
创新(32335)
教育部(32004)
期刊
(103190)
经济(103190)
研究(73378)
中国(42757)
学报(37792)
管理(37221)
科学(34925)
(34543)
(33701)
大学(28512)
教育(27831)
学学(26621)
农业(23481)
(21614)
金融(21614)
技术(20607)
业经(17367)
财经(17293)
经济研究(15050)
图书(14918)
(14463)
理论(13936)
问题(13757)
实践(12931)
(12931)
科技(12046)
技术经济(11777)
现代(11315)
(11039)
情报(10852)
共检索到35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媛媛  
股权的权能能否部分转让,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股东均不能部分转让股权权能。股权的特征和股东的法律地位性质决定了股权的权能不能分离转让。股权权能部分转让不仅将导致自益权与共益权的分离,而且易引发公司履行义务的困难,同时也不具有实践可行性。股权的权能转让不同于一般民事权利的转让,它是一种集物权、债权为一体的复合性权利,只能是公司股东所享有的,仅可以概括转让、不能分离转让的权利。不能因为充分尊重股东个人的权利而牺牲公司的整体利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忠惠  
股权是股东的固有权利,股权转让自由是通行的原则,但亦有例外。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可以另行规定股权转让问题,即是对股权自由转让原则进行限制。但对股权自由转让的限制不能从根本上剥夺股东的股份转让权。修订后的公司法突出了公司自治,公司章程在公司自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公司自治应避免"多数暴政"问题。股东会决议强制股东出让股权,侵害了股东权益,应属无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利平  
股权对外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设计里蕴含着深刻的法学理论,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操作性不强、"书面通知"的规定欠妥以及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没有规定等诸多问题,因对其从"同等条件"的设置、意思表示多样化,确立法律责任并对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兵  王竹泉  张龑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当前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研究的新兴主题,既有研究增长迅速,但研究结论高度零散、矛盾甚至冲突。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研究逻辑和方法本身的问题,也有股权质押信息披露不完备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问题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将已有研究分为基础环境、融资决策和经济后果三个层面分别进行述评,剖析各个层面的研究逻辑、成果与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指出未来研究模式和方法上应向复杂性、整合式、多元化、关联式的方向转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陈延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出台,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量化分析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补偿的合理性是影响流通股股东对方案认可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并结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具体方案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嵘  王春峰  
本文选取2000~200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基于股权有偿协议转让发生第一大股东变更的79起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从价格行为和交易量两个角度,对该类事件信息披露前后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股市普遍存在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的现象。本文还从持股比例、股权的所有权性质和股权变更的程度等角度,发现对于市场尤为关注的信息,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的情况更为严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艳  魏连宾  李炜  
融资需求是上市公司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银行信贷和大股东减持受到限制、资本市场并不活跃的情况下,股权质押以其独有的灵活性、轻资产性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缓解融资约束的首选方式。本文实证分析2011-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比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更倾向于股权质押;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股权质押呈负相关关系,并受到股权性质的影响,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赌"意愿更加强烈,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绩效呈正向相关,这种相关性会因为股权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冰  陈锡娟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现象在资本市场愈演愈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在二级市场释放信号,引发股价异常波动。文章利用上证A股上市公司质押公告数据,考察股权质押公告披露后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会引发市场的负面反应,非国有企业质押公告会引发显著的消极反应,市场对国有企业质押公告没有表现出负面反应,下降行情中市场更早对公告做出反应,且反应程度更剧烈。因此,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严格审批并加强监管,削弱市场消极反应,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况培颖  谭燕燕  
文章从投资者利益保护视角,基于全流通大背景分析大股东占款行为是否会随着股权流通性的增强而有所抑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流通性对大股东占款行为有着显著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股东依然拥有较强的持股优势,大股东占款行为仍普遍存在,因此,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麦琼丹  吴水亭  
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该问题也日益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选取2014~2015年所有沪深A股上市的非金融行业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大股东隧道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防范大股东隧道行为的建议。一、引言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Johnson等(2000)证明,1997年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军  
本文检验了1994~1999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5年内由于增发或配股导致大股东股权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增发或配股导致的大股东股权稀释行为并不是与公司增长机会相关;股权稀释后未来3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94%,公司市场业绩下降9.4%;股权稀释与整个市场业绩正相关。同时,在股权稀释前政府倾向于提供补助,上市公司向母公司进行更多的关联出售,而股权稀释后上市公司则向母公司进行更多的关联购买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动态变化并不是出于融资需要,而是由于市场择机和代理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建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合理合法的补偿流通股股东。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股东应按照各自实际的出资比例享有股东权益。由于历史原因,中国A股一级市场股票都是高溢价发行,造成流通股股东通过购买股票实际投入发行公司的资金所形成的每股东权益(净资产)额,远大于未流通股股东实际投入公司的资金所形成的每股东权益(净资产)额,流通股股东理应得到补偿。根据流通股股东的两种不同的持股情况,设计出两种按股东权益比例进行补偿的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亚莉  李静静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减持的股权转让溢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均通过减持获取股权转让溢价,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水平显著高于非控股股东,减持成为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一种新途径。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受控制权程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和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与股权转让溢价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经营绩效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本文建议加强对非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监管,并积极推动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仇冬芳  刘益平  沈丽  周月书  
对92家引起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实证研究控制权转移、股东制衡与公司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宗股权转让是实现对上市公司控股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2)大宗股权转让引起控制权转移后,公司效率呈现波动态势,在短期有明显上升,但中长期的公司效率有所下降,公司效率改善持续性不足;(3)一定程度的股东制衡可以弱化控股股东的侵害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效率和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春梅  
房地产企业自然人股东通常采用股权转让方式而不是项目转让方式获得收益,为了税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12月7日下发了规范性文件对前几年的税收政策进行了整合。本文从分析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出发,对加强房地产企业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