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1)
- 2023(15747)
- 2022(13696)
- 2021(12942)
- 2020(10888)
- 2019(25210)
- 2018(24940)
- 2017(48631)
- 2016(26236)
- 2015(29616)
- 2014(29278)
- 2013(28726)
- 2012(26045)
- 2011(23368)
- 2010(23161)
- 2009(21272)
- 2008(20970)
- 2007(18171)
- 2006(15862)
- 2005(13934)
- 学科
- 济(101532)
- 经济(101382)
- 管理(86090)
- 业(79277)
- 企(69063)
- 企业(69063)
- 方法(49621)
- 数学(43347)
- 数学方法(42786)
- 财(33072)
- 农(25889)
- 中国(24681)
- 制(23241)
- 业经(23193)
- 务(22906)
- 财务(22827)
- 财务管理(22783)
- 企业财务(21770)
- 学(20398)
- 地方(18291)
- 农业(17153)
- 理论(17106)
- 和(16948)
- 贸(16680)
- 贸易(16670)
- 环境(16512)
- 体(16438)
- 技术(16291)
- 易(16213)
- 划(15376)
- 机构
- 大学(369669)
- 学院(366813)
- 管理(150289)
- 济(145042)
- 经济(141883)
- 理学(130781)
- 理学院(129419)
- 管理学(127219)
- 管理学院(126522)
- 研究(115634)
- 中国(87141)
- 京(77533)
- 财(70919)
- 科学(70416)
- 财经(56859)
- 所(56336)
- 农(53888)
- 中心(53332)
- 业大(53074)
- 江(52295)
- 经(51782)
- 研究所(51045)
- 北京(48516)
- 范(46397)
- 师范(45965)
- 经济学(43578)
- 财经大学(42752)
- 州(42408)
- 院(42360)
- 农业(41988)
- 基金
- 项目(254730)
- 科学(201519)
- 基金(186993)
- 研究(186621)
- 家(161695)
- 国家(160395)
- 科学基金(139756)
- 社会(118113)
- 社会科(112036)
- 社会科学(112008)
- 基金项目(99780)
- 省(98325)
- 自然(91835)
- 自然科(89657)
- 自然科学(89638)
- 自然科学基金(88029)
- 教育(86167)
- 划(82544)
- 资助(76890)
- 编号(76346)
- 成果(61047)
- 部(56958)
- 重点(56296)
- 创(53028)
- 发(52358)
- 课题(51021)
- 创新(49500)
- 制(49445)
- 教育部(49436)
- 科研(48823)
- 期刊
- 济(153790)
- 经济(153790)
- 研究(105163)
- 中国(66851)
- 财(57577)
- 学报(56138)
- 管理(55738)
- 科学(51534)
- 农(48052)
- 大学(43350)
- 学学(40703)
- 教育(37866)
- 农业(33103)
- 技术(31867)
- 融(31107)
- 金融(31107)
- 财经(28055)
- 业经(25028)
- 经(23770)
- 经济研究(23695)
- 问题(19962)
- 图书(19203)
- 理论(18233)
- 财会(17212)
- 技术经济(17045)
- 业(16994)
- 科技(16952)
- 版(16804)
- 实践(16670)
- 践(16670)
共检索到52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华 王斌 宋春霞
已有关于股东关系和控制权配置的研究大多基于股东的财务资本投入。基于股东资源并以民营上市公司雷士照明的控制权争夺为案例,分析民营企业股东间发生控制权争夺的原因,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大股东之间具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群体属性,维持其关系的核心在于股东资源及其相互依赖性。大股东间矛盾及其控制权争夺,源于股东资源投入与其期望回报间的"差异",当掌握公司实际控制权时,大股东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内在动机将可能显性化,最终导致公司控制权争夺。而这种控制权争夺影响着大股东间关系的再协调和公司治理的动态调整。
关键词:
股东资源 实际控制权 控制权争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安维东
家族企业引入机构投资者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以往研究大多认为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能够缓解代理问题,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通过对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的分析,发现在股权制衡下,机构投资者为改善企业的治理状况而采用引入战略投资者、更换管理团队、驱逐创始人股东等手段,却因为无法获得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支持而无法有效发挥治理效应。本文认为,在我国家族企业中,股权制衡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与家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容易引发控制权争夺;由于我国家族企业中存在的社会资本控制链,机构投资者发挥其治理效应仍存在困难;应注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邢亚丹 孙霈
风险投资者作为新兴的财务投资者,逐渐成为推动民营企业治理转型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创始人与风险投资者之间冲突不断,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风波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从企业契约关系演进的动态视角剖析了公司历经的治理变革,并围绕创始人的成功悖论以及风险投资的治理角色展开讨论。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股权结构逐步明晰、正式商业契约逐步确立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的个性化的隐形契约。因此,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应建立在这些正式与非正式契约系统的交互作用之上。从实践角度看,外资风险投资要学会理解与运用中国式契约,尊重企业家;而创始人则要跳出成功悖论,完成从草根英雄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公司治理 风险投资 控制权争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金叶子 王宁 何泽稷
民营企业的控制权归属与争夺是近年来国内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社会资本对于控制权争夺重要性日渐得到认可的情况下,这一重要资源的"黑匣"仍未被完全打开。本文借助雷士照明创始人多次被驱逐,成功或失败回归公司的经历,从个人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契合度以及资产专用性两个视角,具体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断裂与重构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并提出社会资本重构应遵从资产专用性由低到高的框架,以降低断裂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为中国背景下社会资本的后续研究及实务界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继高 王春飞
公司治理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以往研究大多假定大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一致,或将大股东定位为管理层的控制者,然而通过对国美电器的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国美电器中最为突出的委托代理问题为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对于处于相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黄光裕,其主要通过控制董事会来控制以陈晓为代表的管理层。但是,这种控制并非是稳定和有效的。管理层通过利用法律适用、引入外部投资者、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等途径和方式来摆脱大股东的控制。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大股东相对控股的情形下,股权资本控制处于不稳定状态,社会资本控制成为控制权的组成部分,并对股权资本控制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而且,法律制度会对股权资本和社会资本影...
关键词:
国美电器 控制权之争 大股东 管理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友雪 张波
文章以ST曙光的中小股东控制权争夺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股权相对分散的“大股东中心主义”治理模式下中小股东争夺控制权的原因、路径和障碍,并根据ST曙光的中小股东夺权案提出了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提供了一个中小股东控制权争夺的完整分析框架,丰富了中小股东治理的相关文献,也对有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浩 刘明
文章基于雷士照明股权争夺的案例,从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非正式契约的视角,深入的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动机和作用。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不仅能够更好的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很好的契合了当前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趋势并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对我国大股东控制权争夺博弈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控制权争夺的若干主要方式,并阐明了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本文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争夺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认为随着股东拥有的股份增加,企业经营者从公司内部进行控制的收益也在增强;股东趋向于提高本身拥有的股份份额,从而适度规避风险。应规范控制权争夺的法律与监管制度,使不良管理者得到替换,高效管理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相关利益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华 胡海川 卢颖
本文以万科"控制权之争"案例为背景,研究了从"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重构过程中,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影响。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重构前后控制权争夺动因、路径以及障碍的差异,提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层控制权维护与股东利益保护的路径和方法。本文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构源于股权结构的分散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公司价值创造中角色的转变。公司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造成了公司控制权的不稳定性,是引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动因。"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管理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和谐共生的利益关系是控制权争夺的主要障碍;进行管理层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构建"双重股权结构"以及实行"合伙人制度"是防范控制权风险的有效手段;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的监督制约作用是保持公司控制权稳定,保护股东利益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闯 郭斌
在家族型上市公司中,创始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威剥夺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造成公司价值的损减。这时,经理人是否会为了保持"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职业操守与创始股东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本文基于社会资本分析视角,将创始股东控制权威视为对经理人的社会资本控制,将经理人保持职业操守赢得的收益归为从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中取得的社会资本支持。然后,根据上述两个概念构建了经理人决策模型,详细解读了国美电器治理实践中的"控制权冲突"事件。经研究得知:理性的经理人会综合权衡创始股东控制权威和保持职业操守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并以此选择是否争夺创始股东的控制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杰 纪秋蕾
风险投资与创始人的控制权之争在资本市场上屡有发生,但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事件对创始人及企业的影响,鲜有关注对风险投资的影响。借助赛富亚洲涉及的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本文立足投资机构及其投资的关联企业两个层面,考察风险投资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控制权之争严重损害了赛富亚洲的市场声誉,影响其募资、投资和退出表现,其募集和管理的基金规模、投资事件的数量和金额、成功IPO的数量均呈下滑趋势,表明风险投资声誉具有约束效应。(2)声誉的约束效应是可逆的,当市场意识到风险投资机构被误解而声誉恢复时,前述不利后果得到缓解。(3)针对赛富亚洲声誉的受损及恢复,其投资的关联企业分别表现出负面和正面的市场反应,表明风险投资声誉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风险投资声誉的约束效应,不仅丰富了我国制度背景下风险投资声誉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风险投资机构的健康发展、自我约束及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易阳 宋顺林 谢新敏 谭劲松
本文以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事件为例,通过资产专用性的视角,提炼基于堑壕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问题。案例分析表明,专用性资产是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专用性资产所形成的堑壕效应是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根据现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局限,本文还提出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的思路。本文对如何全面评价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企业的作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广奇 贺星 王欢
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有利于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及其绩效的提高,进而实现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以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民营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表明,创始人个人能力、人际网络资源以及创业激情是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控制权的合理配置是公司治理得以持续稳定的基础,对民营企业如何防止创始人控制权旁落,如何监督与制衡创始人的私利行为和决策失误风险,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