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3)
- 2023(7855)
- 2022(6556)
- 2021(6014)
- 2020(5058)
- 2019(11292)
- 2018(10763)
- 2017(21203)
- 2016(11248)
- 2015(12031)
- 2014(11811)
- 2013(11677)
- 2012(10487)
- 2011(9284)
- 2010(9164)
- 2009(8654)
- 2008(8906)
- 2007(7748)
- 2006(6771)
- 2005(6164)
- 学科
- 济(40632)
- 经济(40579)
- 业(37432)
- 管理(33887)
- 企(29846)
- 企业(29846)
- 方法(22406)
- 数学(20535)
- 数学方法(20417)
- 银(19136)
- 银行(18990)
- 制(17745)
- 行(17592)
- 财(15300)
- 中国(12322)
- 融(12154)
- 金融(12154)
- 务(11191)
- 财务(11190)
- 财务管理(11175)
- 险(10876)
- 保险(10785)
- 企业财务(10768)
- 度(10508)
- 制度(10502)
- 业务(10351)
- 农(10142)
- 贸(9561)
- 贸易(9547)
- 易(9179)
- 机构
- 大学(156757)
- 学院(154777)
- 济(65276)
- 经济(64034)
- 管理(63196)
- 理学(54306)
- 理学院(53782)
- 管理学(52975)
- 管理学院(52714)
- 研究(48479)
- 中国(48444)
- 财(34553)
- 农(31880)
- 京(31669)
- 科学(29205)
- 财经(27544)
- 农业(25479)
- 业大(25468)
- 经(25308)
- 中心(24808)
- 所(24359)
- 银(23017)
- 江(22809)
- 研究所(22147)
- 银行(21968)
- 财经大学(21133)
- 经济学(20666)
- 行(20425)
- 融(19770)
- 北京(19742)
- 基金
- 项目(106217)
- 科学(83787)
- 基金(81113)
- 家(72750)
- 国家(72152)
- 研究(69813)
- 科学基金(62248)
- 社会(47529)
- 社会科(45202)
- 社会科学(45185)
- 基金项目(43598)
- 自然(42933)
- 自然科(42029)
- 自然科学(42012)
- 自然科学基金(41345)
- 省(39437)
- 划(34244)
- 资助(33151)
- 教育(31170)
- 编号(25341)
- 部(23699)
- 重点(23526)
- 创(22429)
- 科研(21466)
- 创新(21085)
- 计划(20741)
- 教育部(20436)
- 发(20408)
- 国家社会(20370)
- 人文(19823)
共检索到23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鑫 王馨悦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全球经济普遍受到负面冲击,银行的风险承担和风险缓解措施成为社会和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对商业银行股东行政层级与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行政级别的提高对化解银行风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银行有更高行政级别的股东控股时,会缓解地方政府主导股权时银行的关联贷款问题,进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更高行政级别的股东控股会提高银行的股权集中度,改善银行经营状况,减少委托代理问题,进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因此,应适当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股东的行政层级,尤其是未上市商业银行以及经济欠发达地方的中小型城商行和农商行,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股东对贷款的操纵行为,改善银行治理,促进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化解和稳健经营,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股东行政级别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国强 刘兵勇
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少为宜?股权集中度是否存在合理的区间?为此,文章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从上市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股东制衡越强,风险承担水平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风险承担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在50%、20%、15%和10%以上时验证其与风险承担的关系,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低于10%后,股权持续分散、降低风险承担的效应递减。因此,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比例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保持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博华 张成虎 李崇
本文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宏观经济增长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三个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风险偏好渠道以及间接渠道,验证宏观经济增长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正向相关性。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商业银行与宏观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更强,即当宏观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东部地区商业银行会倾向于承担更低的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博华 张成虎 李崇
本文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宏观经济增长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三个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风险偏好渠道以及间接渠道,验证宏观经济增长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正向相关性。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商业银行与宏观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更强,即当宏观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东部地区商业银行会倾向于承担更低的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昕
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2年期间有关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3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金融数据,采用GMM一阶差分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利率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与否以及银行异质性是否并且如何作用于该渠道。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我国,确实存在着利率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并且利率政策的立场与银行的风险承担意愿及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低利率环境将导致银行更高的风险承担;(2)在我国,利率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依赖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规模,资本越充足、规模越大的银行其抵消利率政策影响的能力越强,其风险承担对利率政策的反应相对不敏感;(3)利率政策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国有大型...
关键词:
利率政策 银行风险承担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祁敬宇 刘莹
"双支柱"调控是中国在金融调控体系调整中的有益尝试,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总指数和分类指数,利用2009—2019年244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研究"双支柱"调控下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协调配合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削弱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效应。第二,不同类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有效性不同。第三,"双支柱"调控效果因银行性质存在异质性。第四,"双支柱"调控通过影响银行资产回报率和盈利波动性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第五,"双支柱"调控效果因经济周期具有不对称性,不对称性因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不同而异。本文研究为"双支柱"调控的效果提供经验证据,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晶 朱新蓉 李虹含
以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为依据,探讨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变动对其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机理。具体来说,即在愈益严格的资本监管下,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本与风险的联立方程模型,选取63家商业银行在2006~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检验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认为中国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基本有效,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本监管制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监管 风险承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邓月
本文选取2005-2012年涵盖174个国家3047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并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从全球视角探究政府控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政府控股会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提升银行的稳定性,但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控股银行的收益波动性和股本波动性反而增加,即风险承担水平增加。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政府控股虽然会降低银行的收益波动性和股本波动性,即收益波动风险降低,会增加银行的破产风险;另外,在金融危机前后,发达国家政府控股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政府控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
关键词:
政府控股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金融危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莉娅
选择中国7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指标,以外资持股作为战略引资指标,以信用风险和资产风险作为风险承担指标,基于2007—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集中度、战略引资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前五大股东持股同商业银行风险之间为U型关系,"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冲突两种风险存在于中国商业银行,外资持股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第二,股权制衡对大股东持股和外资持股的调节作用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第三,向好的经济环境、高资产收益率、更大的资产规模、更高的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战略引资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海明 许娟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一直是学界和监管部门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如何测度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不同的研究采用的指标并不相同。这些指标的有效性如何,之前的研究也基本未涉及。本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三种衡量方法的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资本充足法是最优的风险承担衡量方法;由于破产风险法与资本充足法的内在一致性,破产风险法可以作为衡量风险承担的替代方法,但这种方法并未考虑银行的特殊性;由于上市银行数目太少,以及保证指标有效所需要的许多限制条件,市场法只能作为衡量风险承担的辅助方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资本充足 破产风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尹威 刘晓星
纯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是其在盈利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平衡的行为。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由政策主导建立,地方政府会对其经营决策进行直接干预。此外,城市商业银行大多为本地经营,地方政府的城市治理行为也会对其风险控制造成影响。在政府控制和治理行为框架下研究政府行为是否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细化为信贷风险、贷款投放、流动性风险和偿付风险4类,以分析政府行为对其的影响。考虑到4种风险存在着一定的内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仲林
在国内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7—2013年国内88家商业银行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国内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承担水平低于最优风险承担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内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承担呈下降趋势,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下降的最为明显,而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却呈上升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小钢 罗欣 况雅琴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以2010—2021年22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与渠道。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运营成本和收入结构是导致这种非线性影响效应的重要因素。机制分析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通过影响其市场势力和资产负债端结构进而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银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银行应加强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差异化数字化转型布局,变革风险管理体制机制。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旭霞 李双建
准确量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基于2007-2022年中国377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实证测度了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的叠加作用最终导致银行实际风险承担高于前沿风险承担24.63%,即银行存在过度风险承担状况。通过细分样本分析发现,样本期间银行一直处于过度风险承担状态,且表现出较强的类型及规模异质性,即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小规模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相对较高。本文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程度加剧会显著增加银行过度风险承担,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金融创新能够削弱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验证了“金融创新促进论”假说。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评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状况,且对于当前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
区别于以往从宏观环境或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本市场投资者交易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关系主要由投资者情绪的中期成分所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投资者情绪的关注,尤其要重视投资者情绪的中期变化情况,避免出现过度乐观或迎合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