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6)
2023(7183)
2022(6392)
2021(5920)
2020(5498)
2019(12889)
2018(12813)
2017(26094)
2016(14303)
2015(15822)
2014(16129)
2013(16185)
2012(15351)
2011(13704)
2010(13933)
2009(13149)
2008(13605)
2007(12463)
2006(10671)
2005(9773)
作者
(41879)
(35368)
(35292)
(33858)
(22547)
(17124)
(16238)
(13746)
(13065)
(12593)
(11862)
(11838)
(11275)
(11248)
(11100)
(11064)
(10936)
(10523)
(10351)
(10216)
(8771)
(8758)
(8736)
(8071)
(8026)
(7908)
(7898)
(7737)
(7139)
(7070)
学科
(65272)
经济(65199)
(44647)
管理(43518)
(38005)
企业(38005)
方法(34819)
数学(31180)
数学方法(30959)
(20903)
(15371)
(14968)
财务(14953)
财务管理(14926)
企业财务(14408)
中国(13343)
(13015)
(12688)
业经(11741)
(11733)
贸易(11731)
(11404)
地方(10973)
农业(10054)
(9762)
金融(9760)
(9265)
银行(9237)
(9119)
(8887)
机构
大学(216596)
学院(212508)
(92044)
经济(90328)
管理(84787)
理学(73917)
理学院(73130)
管理学(71977)
管理学院(71571)
研究(68844)
中国(52219)
(44393)
(43907)
科学(41114)
(35818)
财经(35683)
(35581)
(32422)
研究所(32185)
中心(31697)
业大(31335)
(30905)
经济学(28802)
农业(28450)
北京(28095)
财经大学(26711)
经济学院(26275)
(26092)
师范(25776)
(24484)
基金
项目(137871)
科学(109214)
基金(102851)
研究(97751)
(89396)
国家(88684)
科学基金(76332)
社会(62839)
社会科(59699)
社会科学(59675)
基金项目(55027)
(51983)
自然(50783)
自然科(49693)
自然科学(49679)
自然科学基金(48872)
教育(45880)
(44492)
资助(43387)
编号(39115)
(32405)
成果(31887)
重点(30688)
(28336)
(28110)
教育部(27968)
科研(27178)
人文(26914)
大学(26477)
创新(26338)
期刊
(96525)
经济(96525)
研究(60159)
(36498)
中国(34379)
学报(33371)
(30482)
科学(30219)
管理(29357)
大学(25039)
学学(23814)
(20479)
金融(20479)
农业(20005)
财经(18662)
教育(16737)
技术(16616)
经济研究(15911)
(15854)
业经(14737)
问题(13599)
技术经济(11618)
(11302)
(11273)
统计(11257)
商业(10575)
理论(10482)
财会(10292)
(10004)
(9946)
共检索到30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贺赢  刘琛  
以开户注册账户性质为基准对股东进行划分有不妥之处,以持股份额的多少对股东类别进行划分具有科学性,并在此划分基础上对中外个人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的状况及投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机构化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思考。文章对影响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箐  
我国公司治理中一直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健康成长,而对于规避这一弊端的讨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持股股东,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制衡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单方面控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司治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志民  
本文对机构股东治理的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机构投资者作为大股东在“内部控制”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为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改革趋同的推动,将使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在分离基础上实现局部的统一,机构投资者因此成为解决公司控制权难题的制度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杨庆森  方园丽  
投资者情绪与企业经营决策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以往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文献简单地将投资者视为股票市场上的交易者,而忽视了其作为公司股东所扮演的公司监督者的角色。文章将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行为纳入投资者情绪的研究中,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减弱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而管理层会利用股东监督的减弱进行更多谋取自身私利的行为。文章的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CEO机会主义行为的渠道,对于全面认识资本市场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杨庆森  方园丽  
投资者情绪与企业经营决策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以往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文献简单地将投资者视为股票市场上的交易者,而忽视了其作为公司股东所扮演的公司监督者的角色。文章将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行为纳入投资者情绪的研究中,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减弱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而管理层会利用股东监督的减弱进行更多谋取自身私利的行为。文章的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CEO机会主义行为的渠道,对于全面认识资本市场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侠  马忠  
本文基于大股东掏空问题以及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利用手工整理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机构调研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有效抑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或有形资产比重较高时更加显著;进一步地,股权制衡和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控制程度会显著地影响机构调研与大股东掏空的关系;此外,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大股东掏空的度量方法之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削弱大股东的信息优势,有效监督和约束其私利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慧玲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对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惩罚,降低投资者的监督稽查成本,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从投资效率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对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治理效应,以及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控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但在两类不同产权公司中存在差异;机构持股变化在两类公司中均与非效率投资呈显著负相关,但其程度在非国有公司更为显著。这一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但其在国有公司中的治理效应受到限制。文章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及决策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我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德容  宋萌萌  黄鹏  
一、引言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IRM)诞生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产物。面对日益稀缺的投资性资本的激烈竞争和股权文化的勃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认识到,吸引和留住投资者,并与其保持良好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如今的IRM已不仅仅局限在公司财务信息的简单披露上,而是作为一种双向的战略沟通机制,将重点放在改善与投资者的关系上。其中,沟通对象扩展到了分析师、券商、媒体乃至所有投资者;沟通内容涵盖了更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英  潘爱玲  
资金直接被占用的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出现投资不足;在资金未被占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获取私有收益,需要增加控制性资源,从而导致了过度投资。在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比例越大、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越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就越严重。而股票的全流通、投资者保护程度、中小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有助于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琦  王寅  
本文从控股股东资产偏好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在股权集中型公司中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决策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投资者保护可以缓解因控股股东对流动性资产的偏好而形成的投资不足,但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取决于公司投资不足和控股股东资产转移两个方面的净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较好的投资者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投资不足,并抑制控股股东的资产转移动机,从而促使外部投资者对公司所持有的现金予以较高的价值评估。我们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较高的现金流权对应着较高的控制权,其结果是加剧公司投资不足,导致公司现金水平较高而现金价值较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婉君  
研究了2003~2005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大股东控制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资本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够积极发挥监督治理作用,减少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行为,进而提高公司资本支出水平,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毅  
以2005~2011年沪深两市A股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保护、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间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按照投资者保护程度的高低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8%时,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48%时,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建华  
基于2004~2011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结合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终极股东控制下的过度投资问题,结果发现,两权分离度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引发过度投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终极股东持有较多的现金流权时,可起到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同时,投资者法律保护也可抑制两权分离导致的过度投资,而这一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