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6)
- 2023(14079)
- 2022(11714)
- 2021(10954)
- 2020(9288)
- 2019(21409)
- 2018(20517)
- 2017(39174)
- 2016(21377)
- 2015(24306)
- 2014(23639)
- 2013(23587)
- 2012(21967)
- 2011(19835)
- 2010(19709)
- 2009(18616)
- 2008(18834)
- 2007(16663)
- 2006(14362)
- 2005(12809)
- 学科
- 济(93216)
- 经济(93110)
- 管理(66128)
- 业(65047)
- 企(54308)
- 企业(54308)
- 方法(47318)
- 数学(42716)
- 数学方法(42457)
- 财(29083)
- 中国(24859)
- 农(23709)
- 贸(20144)
- 贸易(20138)
- 务(19781)
- 财务(19764)
- 财务管理(19723)
- 易(19660)
- 企业财务(18910)
- 业经(18644)
- 制(18576)
- 学(17852)
- 农业(15541)
- 地方(14254)
- 银(13954)
- 融(13921)
- 金融(13919)
- 银行(13900)
- 环境(13416)
- 体(13243)
- 机构
- 大学(319149)
- 学院(314180)
- 济(138055)
- 经济(135749)
- 管理(121689)
- 研究(108739)
- 理学(106333)
- 理学院(105172)
- 管理学(103722)
- 管理学院(103144)
- 中国(83594)
- 京(66194)
- 科学(65570)
- 财(64162)
- 农(57706)
- 所(55656)
- 财经(52081)
- 研究所(50807)
- 中心(49181)
- 业大(48701)
- 经(47738)
- 农业(46015)
- 经济学(44146)
- 江(43780)
- 北京(41591)
- 经济学院(40175)
- 财经大学(39206)
- 院(38418)
- 范(37625)
- 师范(37138)
- 基金
- 项目(212408)
- 科学(167967)
- 基金(159369)
- 研究(148056)
- 家(141468)
- 国家(140368)
- 科学基金(119483)
- 社会(98689)
- 社会科(93718)
- 社会科学(93690)
- 基金项目(84276)
- 省(79297)
- 自然(78259)
- 自然科(76535)
- 自然科学(76508)
- 自然科学基金(75273)
- 划(68687)
- 教育(67686)
- 资助(65155)
- 编号(55872)
- 部(49034)
- 重点(48418)
- 成果(45130)
- 创(44379)
- 发(44332)
- 国家社会(42286)
- 教育部(42139)
- 科研(41952)
- 创新(41660)
- 人文(40077)
- 期刊
- 济(141266)
- 经济(141266)
- 研究(89402)
- 学报(55636)
- 中国(55524)
- 财(52400)
- 农(50760)
- 科学(49236)
- 管理(42285)
- 大学(41242)
- 学学(39428)
- 农业(34057)
- 融(29363)
- 金融(29363)
- 财经(26949)
- 经济研究(24947)
- 教育(23387)
- 经(23070)
- 技术(22427)
- 业经(20888)
- 业(19787)
- 问题(19384)
- 贸(18627)
- 版(16235)
- 国际(16043)
- 世界(15763)
- 技术经济(15740)
- 统计(14984)
- 商业(14054)
- 财会(13852)
共检索到452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容 刘殿国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及绩效影响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深度和维度,相关理论也日趋成熟。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国内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国内上市公司尚处于股份有限公司初级阶段的特点,国外成熟的理论尚不能完全适合于中国情况,尤其是对特定行业和特定地区而言。中国各经济区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迥异,公司治理和业绩表现大相径庭。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公司决策、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分析尚不深入,尤其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wind数据库的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股东积极主义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子兰 刘万
本文主要讨论了美国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股东积极主义效应,这对中国的养老基金如何参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东积极主义 养老金积极主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志霖 郑飞虎
在外部治理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股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角色,对经理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一方面对激励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外部治理市场不能有效监督条件下,使大股东有机会通过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剥削中小股东财富,导致公司绩效下滑。在两种不同力量作用下,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关系。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关系加以研究,探寻适合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股东 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机构化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思考。文章对影响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东积极主义 产权安排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三强
在欧美等国表现活跃的外国对冲基金进入日本并推行股东积极主义已有1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些对冲基金在日本发展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效等与在美国大相径庭,这些对冲基金由活跃转为安静,对日本企业的影响也非常有限。研究指出,全球公司治理结构趋同下欧美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与日本"以企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之间的巨大摩擦与碰撞,是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而这种碰撞由于两种模式下企业属性、发展基础以及政治法律的路径不同,导致短期内难以调和。这些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各国公司治理有其自身特点,在推行"股东优先"理念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同时也要积极引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俊英
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是否能改善公司治理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争议形成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研究结果大多趋向于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在恰当的制度环境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还应该认识到这种监督机制并不完美,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机构股东的监督有时是一种补充,有时是一种替代,有时又会强化其他方法。我们需要将这种风险与监管的潜在收益和当前体制下必然存在的公司管理者滥用职权之间进行权衡。寻求在一定的监督、一定的机构投资者滥用权力的风险和一定的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滥用职权之间找到一个大致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东积极主义 公司治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严若森 吕志栋 李浩 周燃
基于股东治理视角,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系列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企业管理层环境关注度,是股东环境积极主义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较强、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国有产权性质企业中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前置因素研究,拓展与深化股东积极主义研究,从而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维安 王守志 王世权
本文通过对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治理水平和监事会的独立性成正比,与监事会行为有效性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构建前几位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垄断竞争型股权结构,更有利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改善。
关键词:
监事会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连燕玲 贺小刚 张远飞 周兵
本文对危机冲击下的大股东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相对于正常经营期间的大股东可能会相机地采取支持性行为或掠夺性行为,在危机冲击下的大股东则具有强烈的管家意识而非掏空侵占,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支持性的管家角色功能发挥的程度越高,绩效改善的程度越高;(2)相对国有大股东,家族大股东在危机冲击下承担着更为严重的经济和非经济性损失,从而使得他们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管家角色意识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3)处于低规范性制度环境下的企业大股东在危机冲击下面临更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和潜在的投资损失,这同样迫使他们发挥出更高程度的管家角色意识以规避利益损失和改进经营业绩;(4)家族大股东委派的CE...
关键词:
危机冲击 大股东行为 管家角色 企业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汪玉英
本文以2001-2003年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显著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负相关系数更大,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4)实证表明“过度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典型表现,这不仅符合“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推断,而且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融资约束”相反的“融资便利”来加以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宗明 蒋位
本文选择了 1 999年到 2 0 0 1年间 ,沪深两市 88家上市公司共 90项大宗国有股和法人股转让事件作为样本 ,分析股权的转让价格 ,发现样本公司的平均转让价格高于净资产价值近 3 0 %。笔者对影响转让价格的因素进行了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 ,发现随着转让股份比例的上升 ,转让价格也随之上升 ,并且在统计上显著 ;转让溢价高低与企业规模成反向变动 ,并在统计上显著 ;企业获利能力与溢价高低成反比 ,但没有发现在统计上显著。本文最后对大股东侵害度进行了国际比较。
关键词:
集中的所有权结构 控制权溢价 大股东侵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琪 孙玲玲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投资者、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辨别哪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提供了判断标准,为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其它应收款 公司治理 流通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鲁桂华 张静 刘保良
本文对大股东~(1)减持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业绩预告是否具有自利动机、有何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积极业绩预告的概率显著更高;在大股东减持年度,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的披露频率显著更高;且减持前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具有显著更高的超额回报。以上证据表明,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减持前发布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更大概率上出于大股东的私利,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披露的原则。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自愿性业绩预告动机的文献,为改进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大股东减持的监管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鲁桂华 张静 刘保良
本文对大股东(1)减持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业绩预告是否具有自利动机、有何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积极业绩预告的概率显著更高;在大股东减持年度,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的披露频率显著更高;且减持前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具有显著更高的超额回报。以上证据表明,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减持前发布的自愿性积极业绩预告,更大概率上出于大股东的私利,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披露的原则。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自愿性业绩预告动机的文献,为改进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大股东减持的监管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洋
文章针对创业板公司治理中的投资人代理问题,运用博弈模型分析机构投资者与不同投资人之间的行为,找出促进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量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相应的持股比例,提出在创业板中有选择性的放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的政策建议,从而推动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在我国创业板中首先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