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
2023(2117)
2022(1698)
2021(1641)
2020(1394)
2019(3136)
2018(3037)
2017(6182)
2016(3270)
2015(3544)
2014(3466)
2013(3326)
2012(3113)
2011(2819)
2010(2898)
2009(2793)
2008(2859)
2007(2523)
2006(2210)
2005(2165)
作者
(8639)
(7199)
(7046)
(6711)
(4665)
(3395)
(3166)
(2707)
(2586)
(2541)
(2478)
(2475)
(2293)
(2262)
(2238)
(2195)
(2183)
(2159)
(2054)
(1866)
(1824)
(1753)
(1736)
(1671)
(1669)
(1557)
(1527)
(1524)
(1503)
(1465)
学科
(13513)
经济(13495)
(13025)
管理(12713)
(12520)
企业(12520)
方法(7638)
(7090)
数学(6853)
数学方法(6818)
(6031)
财务(6027)
财务管理(6024)
企业财务(5930)
(4543)
(3266)
体制(2938)
业经(2634)
(2519)
中国(2419)
土地(2388)
(2358)
金融(2358)
(2224)
(2103)
银行(2103)
人事(2084)
人事管理(2084)
(1970)
(1969)
机构
大学(48469)
学院(46987)
管理(20168)
(19351)
经济(18917)
理学(17354)
理学院(17223)
管理学(17034)
管理学院(16937)
研究(13704)
(12044)
中国(11400)
财经(9672)
(9647)
(8940)
财经大学(7509)
中心(6723)
科学(6548)
(6462)
(6310)
北京(6144)
商学(6059)
商学院(6015)
经济学(5949)
(5527)
金融(5408)
经济学院(5342)
研究所(5306)
(5246)
业大(5132)
基金
项目(29448)
科学(24089)
基金(23268)
研究(21691)
(19848)
国家(19694)
科学基金(17633)
社会(14821)
社会科(14139)
社会科学(14134)
基金项目(12124)
自然(11405)
自然科(11170)
自然科学(11166)
自然科学基金(11008)
教育(10204)
(10051)
资助(9551)
(8777)
编号(8584)
成果(7396)
(7363)
教育部(6705)
(6452)
人文(6421)
国家社会(6388)
重点(6223)
(6129)
大学(5832)
(5817)
期刊
(20557)
经济(20557)
研究(14187)
(11535)
中国(8456)
管理(7590)
(7066)
金融(7066)
学报(5879)
科学(5612)
财经(5502)
大学(4958)
学学(4696)
(4570)
(4564)
财会(3721)
教育(3549)
会计(3293)
技术(3072)
业经(3042)
经济研究(3041)
农业(2746)
问题(2704)
理论(2611)
通讯(2385)
会通(2380)
实践(2286)
(2286)
统计(2237)
(2034)
共检索到69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东德  
为规范股东的股东权配置行为,从公司契约理论的视角对股东权配置的性质、股东权配置的自由与强制、股东权配置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公司的自治性决定了股东权配置的契约属性,股东权的公司法配置和公司章程配置是两种相辅相成的配置途径,股东权配置的基本框架必须以股东的受益权为中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东德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权行使规则进行契约解释,揭示出公司法规则背后的法律经济学含义。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在于通过效率安排,节省公司参与者的交易成本。这从法律经济学上证明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行使规则的正当性。为了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富有效率、促进股东价值的法律,我国立法应该正确地反映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东德  
股东查阅权行使规则包括主体资格规则、查阅对象范围规则和正当目的规则。文章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查阅权行使规则进行了契约解释,揭示出股东查阅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首先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监督成本、强化股东监督以减少代理成本,其次在于防止股东滥用权利行使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我国股东查阅权立法应当正确地反映股东查阅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慧辉  汪建新  郑月  
我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容易受到控股股东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股权激励的行为引导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以2009-2015年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在不同性质控股股东的调节作用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信贷契约选择的不同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容易诱发管理层对信贷资金(特别是长期信贷资金)的偏好,而政府干预所形成的预算软约束使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进行自我保护。第二,非国有控股股东对股权激励效应的调节作用与其现金流权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传彬  
本文以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配置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水平越高,激励效果越好;第二,选择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效果好于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第三,激励期限越短,激励效果越好,最佳的激励期限为3~5年,股权激励短期效应明显。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东德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工具对股东权的本质作出全新的解释:股东权应当是一组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契约权利束。由此,我国公司治理应当采取股东导向模式,应当赋予股东充分的契约自由,促进股东从冷漠到关心的回归,充分发挥股东在公司自治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东德  
传统公司法理论没有解决股东权产生的经济根源,结合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公司契约理论为股东权产生逻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以财产权为起点,文章从契约理论上对股东权的产生逻辑进行了研究。股东权的产生逻辑取决于财产权的让渡、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契约的机制,这揭示了股东权的经济根源,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契约安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德文  刘定华  
由于股东权中以财产权为内容的权利即自益权的绝对化,导致控股股东的整个股东权被绝对化。在中小股东完全两权分离而控股股东没有甚至重新两权合一的背景下,表面分散的股东权实质上更为集中,中小股东权尤其是共益权部分受制度限制很难实现。以委托代理为核心的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由于受制于所有制的差异和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公司治理的全部问题。公司治理实质上是通过股东权的配置达到股东权的平等,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东德  
在公司契约理论之下,公司章程乃是作为公司参与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契约而发挥对公司事务的安排作用,这印证并超越了契约说的观点。具体功能上,公司章程具有对内的权利分配功能和对外的公示功能。而公司章程对股东权的配置为权利分配功能至关重要的部分,决定着股东权利的分配和行使,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司章程对股东权的配置功能,提倡契约自由、鼓励股东自治,我国应该借鉴英美公司法上公司章程的二元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冬蔚  熊家财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扩展的委托代理模型,考察大股东掏空对CEO薪酬契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导致CEO薪酬以及CEO强制性变更两者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均下降,同时,CEO在职消费上升,表明大股东掏空不仅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而且破坏公司治理并增加代理成本,因此,只有继续优化股权结构并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强化大股东、管理层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关系,切实改善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雳  温馨  
针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现实案例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产品和契约类型差异性的分析银行和客户所应承担义务的框架。产品风险性、收益性(两者都应考虑程度和概率)、流动性(包括期限和提前终止条件)三大要素的匹配程度可用来度量客户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性,从而评判银行适当性和告知义务的履行情况。银行与客户间的契约关系差异也很重要,从一次性契约、多次契约到长期契约,客户的审慎义务有所放松;而对于银行适当性、告知义务的要求也应逐渐降低,但信义义务相应增强,审查重点也更多地转向利益冲突的防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王敏  
财权配置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集团初始(财务)契约的不完备性所进行的修正。财权配置的契约结构不仅决定企业集团与市场的边界,也决定企业集团内部代理成本的结构。而代理成本和财务协同效应均衡,可以实现企业集团财权配置契约结构的优化,即财权契约安排的制度净收益最大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细雄  万迪昉  淦未宇  
突破传统的现金流分析思路,从金融契约和决策权配置视角分析了管理者激励问题,认为外部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决策权配置对经营者行动选择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产生重要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一般控制权分配并不必然与所有权相匹配,而是受到金融契约缔结过程中双方谈判力大小的影响,经营者最低让渡控制权大小受到投资者期望投资回报、市场监管环境和管理者团队声誉等五个因素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