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0)
- 2023(7628)
- 2022(6448)
- 2021(6000)
- 2020(5247)
- 2019(12019)
- 2018(11716)
- 2017(23009)
- 2016(12678)
- 2015(14070)
- 2014(13948)
- 2013(13868)
- 2012(12593)
- 2011(10696)
- 2010(10828)
- 2009(10337)
- 2008(11097)
- 2007(10023)
- 2006(8821)
- 2005(8101)
- 学科
- 企(83455)
- 企业(83455)
- 业(77125)
- 管理(70084)
- 济(53624)
- 经济(53533)
- 财(33057)
- 方法(27390)
- 务(27336)
- 财务(27328)
- 财务管理(27294)
- 企业财务(26204)
- 业经(20196)
- 数学(19761)
- 数学方法(19641)
- 技术(14291)
- 制(14178)
- 划(13456)
- 企业经济(12508)
- 经营(12369)
- 策(11894)
- 和(11649)
- 体(11590)
- 理论(10968)
- 人事(10954)
- 人事管理(10953)
- 技术管理(10913)
- 体制(10502)
- 决策(10309)
- 计划(10013)
- 机构
- 学院(179467)
- 大学(176741)
- 管理(81385)
- 济(73076)
- 经济(71623)
- 理学(69971)
- 理学院(69382)
- 管理学(68833)
- 管理学院(68461)
- 研究(46064)
- 财(43285)
- 中国(40764)
- 京(36402)
- 财经(33342)
- 经(30114)
- 江(27713)
- 商学(24963)
- 财经大学(24834)
- 科学(24758)
- 商学院(24750)
- 中心(22752)
- 北京(22254)
- 州(22111)
- 所(21369)
- 经济学(21020)
- 业大(20368)
- 经济管理(19795)
- 经济学院(18947)
- 研究所(18300)
- 工商(17802)
- 基金
- 项目(111465)
- 科学(91088)
- 基金(85065)
- 研究(82479)
- 家(71260)
- 国家(70572)
- 科学基金(64970)
- 社会(54692)
- 社会科(51950)
- 社会科学(51935)
- 基金项目(46249)
- 自然(43622)
- 省(43367)
- 自然科(42720)
- 自然科学(42713)
- 自然科学基金(42046)
- 教育(37753)
- 划(34915)
- 资助(34377)
- 编号(32724)
- 成果(25933)
- 部(25454)
- 创(25236)
- 业(24144)
- 重点(23579)
- 创新(23327)
- 人文(23212)
- 制(23078)
- 教育部(23053)
- 项目编号(22219)
共检索到268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霞 温军 赵玮
以政府控股公司为例,考察经营者股东权力关联、薪酬激励以及二者对企业绩效的交互影响,并基于2005~2011年431家政府控股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任命权力关联对两职合一公司绩效有消极作用,对两职分设公司绩效有积极作用,任职权力关联对企业绩效有消极作用;(2)领薪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但持股无助于改善企业绩效;(3)股东权力关联和领薪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交叉作用,股东权力关联和持股对企业绩效无显著交叉作用或存在负向交叉作用,后者主要表现为任命(任职)权力关联和持股交叉会损害两职分设公司的长期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萍 张睿 朱佳
高管薪酬不仅包括货币薪酬,还包括高管持股与在职消费。本文以2007年以前上市的133家A股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2014年年报相关变量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检验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激励效应、高管薪酬激励效应在中央政府控股公司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间的差异以及高管薪酬激励效应在"限薪令"政策颁布前后的差异。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有不显著正激励效应,高管在职消费有不显著负激励效应;中央控股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正激励效应显著高于地方控股公司,地方控股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负激励效应显著更高;"限薪令"颁布后高管货币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辉 张博 许宏
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存在着一定的激励扭曲(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现象。利用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国有控股对高管薪酬激励扭曲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与激励过度程度正相关而与激励不足程度负相关,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激励不足,且管理层权力越大越能减轻这种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对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设计其高管薪酬激励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国有控股 激励过度 激励不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文亮
选取2009—2015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查薪酬激励缓解大股东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的中介效应。Logit、Tobit模型与回归模型均发现大股东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CEO薪酬激励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28%。CEO薪酬激励是非国有企业样本的完全中介变量,CEO薪酬是国有企业样本的部分中介变量,其持股未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提升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水平是缓解大股东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为治理"一股独大"提供经验证据与研究思路。
关键词:
大股东 薪酬激励 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彭建霞 万可人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永洪 何凡
使用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首次宣布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2006—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企业绩效水平和企业绩效波动性为切入点,实证研究高管层权力、股权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层权力增大会显著加大股权薪酬水平和股权薪酬差距;(2)高管层权力对提升企业绩效水平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绩效的波动性;(3)股权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水平及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从高管层权力和股权薪酬差距的综合效应看,两者在提升股权激励绩效水平的同时显著地加大了企业绩效波动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新霞
基于集团管控视角,分析集团控股公司中经营者的股东权力关联、薪酬获取以及二者交互的绩效影响,并选取4424家上市公司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经营者的委派权力关联致使两职合一公司绩效恶化,但利于改善两职分设公司绩效;经营者的任职权力关联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但两职分设公司中总经理的任职权力关联却产生负面影响。经营者领薪和持股对公司绩效有积极作用,但两职分设公司中董事长领薪及总经理持股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从交互角度来看,股东权力关联和领薪(持股)对公司绩效存在积极的交互影响;然而,两职分设公司中董事长的股东权力关联和领薪以及总经理的股东权力关联和持股对公司绩效的交互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严由亮 李烨
本文以高管薪酬激励为视角,在统一的框架中探讨了高管薪酬激励、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收集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后,分别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股权制衡能否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即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地提升能够促进企业绩效地提高;股权制衡能够负向调节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即股权制度越高,高管薪酬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将会被削弱。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企业绩效 股权制衡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贵龙 柳建华 马新啸
如何改善国企高管激励机制是新时期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一环。本文以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年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性质、持股比例与委派高管的数据,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衡量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如何影响国企高管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单纯的非国有股东持股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无显著影响,但非国有股东向国有企业委派高管有利于改善国企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其次,非国有股东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升作用在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处于较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最后,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参与国企治理能有效抑制国企高管的超额薪酬和超额在职消费。以上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资本层面的混合,还需确保非国有股东在国企经营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民营资本的监督和治理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晖 马瑞 朱久华
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及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两方面,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在调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与管理者的年度报酬水平和股权激励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对薪酬业债敏感性也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有效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巩娜
基于公司高管及控股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手工收集数据,以2012—2013年民营上市公司为例,以行为理论、锦标赛理论以及堑壕防御理论为基础,并以民营企业控股股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公司特征,公司的治理结构特征会对高管薪酬的差距产生显著影响;而高管薪酬差距则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具有较高实际控制权的控股股东会抑制高管薪酬差距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笔者的研究结果为民营企业高管薪酬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岩 苑卉
本文基于权力经济学、契约理论和代理理论,以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比研究了中国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特征。研究表明,企业家的显性契约激励,即企业家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显著正向关系,并且其显性契约激励与隐性契约激励(即在职消费)是互补的;企业家隐性契约激励、组织资源等会显著影响企业业绩与企业家显性契约激励的作用关系,但不受企业性质的影响;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企业家的隐性契约激励明显高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权力经济学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且拓展了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企业性质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企业家 激励约束机制 显性契约 隐性契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和平 林卫斌
过去几年和今明两年间,随着对WTO分行业、分阶段开放承诺最后时刻的不断逼近,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和转型的时限性压力愈来愈大。一方面,改制和转型对制度创新与设计的理论智慧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改制实践积累不足,经验诱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李刚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考察现金股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层次下的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现金股利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条件下不显著;现金股利分配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合理分配现金股利可以作为抑制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烨 严由亮
本文以高管薪酬激励为视角,将高管薪酬激励、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以产权性质为依据,收集了20072015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面板数据,分别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股权集中度是否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国有企业中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在国有企业中对于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在民营企业中不存在显著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