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1)
2023(4797)
2022(3801)
2021(3778)
2020(2816)
2019(6445)
2018(6242)
2017(11034)
2016(6344)
2015(7151)
2014(7278)
2013(6757)
2012(6214)
2011(5516)
2010(5708)
2009(5186)
2008(5359)
2007(4922)
2006(4386)
2005(4150)
作者
(16745)
(13757)
(13645)
(13202)
(8967)
(6652)
(6289)
(5235)
(5211)
(5166)
(4832)
(4629)
(4550)
(4321)
(4305)
(4224)
(4176)
(4162)
(4076)
(3947)
(3463)
(3404)
(3399)
(3282)
(3275)
(3236)
(3099)
(3060)
(2863)
(2728)
学科
(20918)
经济(20881)
管理(19767)
(18934)
(17182)
企业(17182)
(9404)
方法(7942)
(7572)
财务(7561)
财务管理(7541)
企业财务(7260)
中国(6843)
(6832)
(6636)
数学(6462)
数学方法(6376)
业经(6118)
理论(5098)
(4982)
教育(4789)
农业(4511)
教学(4296)
地方(4223)
(4072)
体制(4066)
(3888)
银行(3883)
(3626)
(3621)
机构
学院(85381)
大学(81776)
管理(28971)
(28884)
经济(28025)
研究(25400)
理学(23921)
理学院(23669)
管理学(23220)
管理学院(23054)
中国(21163)
(18140)
(17052)
(14844)
科学(14672)
财经(13610)
(12838)
(12337)
(12280)
中心(11910)
(11813)
师范(11698)
北京(11143)
技术(10979)
研究所(10837)
(10710)
职业(10574)
财经大学(10073)
业大(9608)
(9501)
基金
项目(48152)
研究(39621)
科学(36831)
基金(31845)
(26458)
国家(26135)
社会(22813)
科学基金(22488)
社会科(21431)
社会科学(21425)
(20142)
教育(19761)
编号(18699)
基金项目(16375)
(16291)
成果(15946)
自然(13444)
课题(13297)
自然科(13098)
自然科学(13096)
资助(12932)
自然科学基金(12859)
(11979)
项目编号(11679)
(11392)
重点(10910)
(10368)
(10296)
(10202)
规划(9995)
期刊
(39331)
经济(39331)
研究(28249)
中国(21058)
(17839)
教育(16890)
学报(11909)
管理(11876)
(10952)
(10742)
金融(10742)
科学(9480)
大学(9365)
技术(8611)
学学(8409)
业经(7418)
财经(7016)
农业(6861)
财会(6733)
会计(6053)
(5954)
职业(5898)
图书(5685)
经济研究(5502)
通讯(4649)
会通(4626)
问题(4463)
书馆(4429)
图书馆(4429)
(4384)
共检索到141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欧阳珍妮  
我国在《公司法》中对股东会1决议瑕疵之效力采取无效与可撤销的"二分法",但是目前"三分法"成为各国判例或学说承认的立法趋势,各国学说及判例均认为"三分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三分法"并不是简单地在"二分法"基础上加入决议不成立,而是以民法上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理解对股东会决议效力进行重新构建。但是,商事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快速、高效等特性,因此应当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秩序为出发点,对民法上的法律行为不成立与决议不成立予以区分。本文通过对决议不成立的探讨,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将"三分法"纳入我国现有《公司法》体系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海燕  莫敏  
公司股东会决议对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其内容和程序均合法、合理、正当,我国公司法构建了公司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然而,该制度只是一个框架,在诉权主体、诉权期间、诉讼担保等各方面都还未得到细化。文章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视角,探讨股东会决议瑕疵制度中存在的若干缺陷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在维护股东会决议效力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琴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公司诉讼的重要内容,诉讼中往往涉及公司经营状况与资产情况的确认。考虑到公司与中小股东在诉讼中的举证能力差异,为保障公司运营的效率和股东间实质公平的实现,以及避免累诉、实现案结事了的诉讼目标,人民法院依中小股东申请或依职权合理启动司法会计鉴定程序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康美  
股东出资瑕疵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虚假出资行为即出资不足或未出资;二是出资不当抽回行为;三是出资抽逃行为。无论哪种行为都会使公司资本受到影响,影响公司经营及带来外部交易的安全问题。由于股东出资瑕疵的存在会使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法》应该增加规定股东出资瑕疵赔偿责任,同时还应增加受让股东责任承担情形及协助抽逃出资人的责任承担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公司法人财产权和外部交易相对人的权利。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军  
晚近欧美投资条约规定了"法律上不成立之诉请"异议,意在遏制投资者提出的"轻浮之诉"。它源自美国BIT范本,但已有条约对该异议的规定较为简略,仲裁实践极少。仅有的Pac Rim案裁决的解释赋予仲裁庭很大自由裁量权。一些欧美投资条约同时还规定了"明显缺乏法律依据之诉请"异议。但两个异议程序的适用范围、审查标准实质相同。由于两者具有显著的同质性,同一条约规定两个程序实际上并无必要。至少,这些条约应该明确协调两个程序之间的关系。我国在中美和中欧BIT谈判中将直接面对这一问题,应妥善处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忠惠  周晓钰  
股东瑕疵出资包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两种形态。股东出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瑕疵出资行为不仅侵害了公司和其它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故公司债权人可以根据股东瑕疵出资的程度,根据“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来维护权益,或要求股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来直索股东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子龙  王历胜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应尽的基本义务,但股东出资瑕疵、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本文围绕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平衡问题考察了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本文认为,基于法定义务,出资瑕疵股东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向  
一、引言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始终是一个很难突破的难点和热点,对于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还在处于探索阶段,更没有现成的成功模式可以套用。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经营的电力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所以对电力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电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都势在必行。吴恒斌(2005)认为,就我国目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看,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当给企业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时,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但同时也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孟晖  吕婷婷  薛坤坤  
基于投资组合价值最大化理论,连锁股东具有治理协同与竞争合谋两种效应。因此,连锁股东能否对企业超额商誉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选取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超额商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连锁股东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抑制企业超额商誉,发挥治理协同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机构型连锁股东能显著发挥治理作用,非机构型连锁股东在抑制企业超额商誉方面不具有显著影响;在管理层持股、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连锁股东对企业超额商誉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为全面正确地认识连锁股东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监管机构合理引导连锁股东发挥作用、促进机构型连锁股东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根明  潘健康  康国庆  
明溪县林业股东会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赖根明,潘健康,康国庆林业是明溪县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兴旺所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全县到1992年春,已营造杉木、马尾松等速生丰产林35万亩,成为全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起步最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莉莉   田飞   许为宾  
ESG作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连锁股东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对企业ESG表现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历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水平及内部控制质量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即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信息效应及治理效应;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其强化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积极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媒体关注较高的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中,连锁股东对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灿坤  洪正  韩雨萌  
本文根据2012—2019年城商行数据,研究了民营股东对城商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发现民资持股能够降低城商行受到的行政处罚,提升城商行公司治理有效性。考虑地方政府的影响后这种效应仍然存在;且在地方政府持股总和最大的分组中这种效应更为显著。而民营大股东和本地民营股东降低行政处罚效果更为显著。另外,民营股东与城商行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较弱的城商行,民营股东能够更加显著降低行政处罚。本文的研究为城商行股权改革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银行领域的实践经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永哲  
股东会的决议,既是公司最高意思的决定,又是公司股东以其股东地位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方法,同时,公司法理历来遵循“股东表决权平等”原则,因此,如何确保股东通过股东会上表决权的行使,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如实反映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意志,实是公司立法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德文  刘定华  
由于股东权中以财产权为内容的权利即自益权的绝对化,导致控股股东的整个股东权被绝对化。在中小股东完全两权分离而控股股东没有甚至重新两权合一的背景下,表面分散的股东权实质上更为集中,中小股东权尤其是共益权部分受制度限制很难实现。以委托代理为核心的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由于受制于所有制的差异和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公司治理的全部问题。公司治理实质上是通过股东权的配置达到股东权的平等,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