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3)
- 2023(4309)
- 2022(3614)
- 2021(3506)
- 2020(3075)
- 2019(7083)
- 2018(6964)
- 2017(13598)
- 2016(7553)
- 2015(8780)
- 2014(8643)
- 2013(8781)
- 2012(7747)
- 2011(6726)
- 2010(6816)
- 2009(6699)
- 2008(7434)
- 2007(6900)
- 2006(6224)
- 2005(5811)
- 学科
- 管理(42879)
- 企(39754)
- 企业(39754)
- 业(38940)
- 济(27326)
- 经济(27275)
- 财(19262)
- 务(17283)
- 财务(17261)
- 财务管理(17235)
- 企业财务(16663)
- 方法(16285)
- 数学(13155)
- 数学方法(13098)
- 制(9390)
- 业经(7365)
- 体(6474)
- 划(6330)
- 经营(6200)
- 策(6187)
- 理论(5877)
- 体制(5854)
- 人事(5629)
- 人事管理(5629)
- 公司(5603)
- 决策(5380)
- 计划(5145)
- 和(5130)
- 银(5069)
- 银行(5069)
- 机构
- 大学(107402)
- 学院(106778)
- 管理(49978)
- 理学(41358)
- 济(41043)
- 理学院(41032)
- 管理学(40710)
- 管理学院(40466)
- 经济(40031)
- 财(26641)
- 研究(26068)
- 中国(25648)
- 京(22308)
- 财经(19934)
- 经(18144)
- 江(16608)
- 商学(15092)
- 财经大学(15088)
- 商学院(14947)
- 北京(14243)
- 州(13499)
- 科学(13297)
- 中心(13182)
- 所(12542)
- 公司(12437)
- 经济管理(11381)
- 业大(11310)
- 经济学(11050)
- 会计(10990)
- 工商(10720)
- 基金
- 项目(60531)
- 科学(48679)
- 基金(46099)
- 研究(44601)
- 家(38332)
- 国家(37982)
- 科学基金(34856)
- 社会(28755)
- 社会科(27280)
- 社会科学(27269)
- 基金项目(24538)
- 自然(24015)
- 自然科(23502)
- 自然科学(23498)
- 自然科学基金(23152)
- 省(21971)
- 教育(21531)
- 资助(19675)
- 划(18370)
- 编号(18351)
- 成果(15146)
- 部(14399)
- 人文(13165)
- 教育部(13139)
- 重点(12649)
- 项目编号(12640)
- 创(12432)
- 性(12351)
- 大学(12139)
- 制(11991)
共检索到171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世勇
大股东与机构股东目前,对大股东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人们往往把其与控股股东视为同一概念。但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少数股东可能通过交叉持股等方式,用较少的代价获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这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并不高,从表面上看并非"大"股东,但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力 李广子 周铭山
关于增发新股折价原因的解释有多种,本文的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冲突是造成中国新股增发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利用1999—2008年上市公司所有公开增发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开市场增发公告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投资者情绪影响之后,公开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趋于不显著,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利益更加趋近,从而支持了刘力等基于二元股权结构对中国市场上公开增发公告负价格效应的解释,也从公司财务层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在统一不同股东利益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开增发公告价格效应为负的程度倾向于越大,越低迷则越小,说明投资者情绪对经典的公司财务结...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肖健
2002年Cording提出并购价值悖论,引起了学界对此命题的关注与研究热潮。本文借鉴社会冲突理论,对并购交易过程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冲突行为进行理论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冲突行为如何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结论如下:在公司并购过程中,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冲突,也可能选择合作。这主要由并购规模、激励水平、社会保护力量和冲突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一般地,并购规模越大,管理者更倾向选择冲突。此外,激励水平越高、社会保护力量越强和股东的冲突技术水平越高,管理者越倾向选择合作。并购交易中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模型较好地解
关键词:
并购价值悖论 社会冲突理论 代理理论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何源 白莹 杨平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负债融资会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产生代理关系,但由于二者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往往会出现冲突。文章利用静态博弈论的思想,基于股东与债权人目标函数的不同,探讨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成因;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缓和二者冲突及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利益冲突 静态博弈分析 负债融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钟颖
优先股的权利设计方式较为灵活。具有重要的商事价值,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改善公司治理。但是,优先股与普通股在收益权和控制权方面的差异化配置,使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在股利分配、股份回购、公司合并中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为防范这种利益冲突演变为利益失衡,应当按照利益平衡的理念,对优先股的发行条件、比例、对象和内容设定等进行必要限制,完善优先股表决权复活规则和分类表决制度,优化优先股赎回制度,严格限制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义茂 吴越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实上的保障性,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对农民股东与非农民股东实行区别对待并对其权利义务进行差异化配置具有现实必要性,但由此会产生农民股东与非农民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优先股作为股权配置的自治性安排,与农民股东的股权具有契合性,本文运用优先股理论对平衡农民股东与非农民股东的利益冲突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构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政
本文以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15日实施非公开发行的10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制度背景,考察发行折价与大股东利益动机的关系。发现大股东财富转移动机越强,上市公司发行折价越大,表现出壕沟效应和大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协同程度越高,发行折价越低;实际控制人类型,特别是国有与民营之间的发行折价没有显著差别。非公开发行折价影响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值得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关注,警惕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红霞 欧阳凌
基于股东与经理利益冲突的代理视角,从多样化投资理论、过度投资理论、经理偏向短期或长期项目等方面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综述,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认为增加经理人员的内在激励程度和外部控制权市场力量是提高投资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多样化投资 过度投资 投资短视 投资不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志刚
本文在企业家 (控制性投资者 )道德风险的框架下 ,探讨了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及其整合对降低由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的作用。我们证明 ,外部控制系统的存在 ,将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功能加强 ,从而使公司治理机制整体形成对企业家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约束。当企业家与分散投资者所签订的合约满足企业家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时 ,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表现为互补关系 ;否则 ,只有外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而不需要引入内部控制系统。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公司治理现有文献所认为的简单的单调关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劳拉·索乐亚 夏青
据称,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高层官员受贿丑闻已成为全球备受瞩目的利益冲突丑闻。在选择未来世界杯比赛主办国家、转播权、门票等事项中出卖投票权以获取个人利益的指控,揭示了实际发生或已被认定的重要利益冲突不仅会引起极大的名誉损害,还会使组织偏离其战略发展目标。就在FIFA事件受到极大关注之际,媒体也不断报道不同组织中已经显露出来的利益冲突事项。利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贺伟 徐涵
职业教育集团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根本动因在于其利益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文章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集团内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教育集团育人目标与企业营利、集团内同质成员间竞争与合作、集团内学生需求与市场需求等冲突,从利益相关者自身作用发挥程度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分析利益冲突产生原因,提出职业教育集团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路径:强化政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集团理事会,提升治理能力;注重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明确行业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集团内统一的标准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甄红线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从公司创造价值和价值实现角度看,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研究了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和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公司治理两种模式,笔者认为两种治理模式都有其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依据,二者的分歧多源于对基本理念、概念和范畴理解上的差异。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的实践,我国公司治理如果完全采用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模式,需要与之配套的成熟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即相对完善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在我国目前外部治理机制不成熟情况下,国有公司治理应借鉴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征雁 黄贤福
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开放,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风险日渐凸现。“海南发展银行”倒闭风波和成都某商业银行股东操纵关联授信事件使银行控制股东关联贷款成为监管者关注的重点。作为对现实的回应,银行控制股东关联贷款问题成为我国理论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控制股东 关联贷款 内部滥用 利益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