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4)
- 2023(11130)
- 2022(9319)
- 2021(8441)
- 2020(6829)
- 2019(15222)
- 2018(14812)
- 2017(27094)
- 2016(15181)
- 2015(16761)
- 2014(16551)
- 2013(16171)
- 2012(15483)
- 2011(14213)
- 2010(14331)
- 2009(13322)
- 2008(13184)
- 2007(11916)
- 2006(10756)
- 2005(9845)
- 学科
- 济(65752)
- 经济(65678)
- 管理(40888)
- 业(40639)
- 企(30630)
- 企业(30630)
- 方法(22403)
- 中国(21468)
- 农(20418)
- 地方(19708)
- 数学(19041)
- 数学方法(18788)
- 业经(15899)
- 学(15364)
- 农业(14001)
- 财(13978)
- 贸(13557)
- 贸易(13546)
- 易(13082)
- 制(12048)
- 银(11714)
- 银行(11659)
- 融(11488)
- 金融(11488)
- 行(11257)
- 发(11164)
- 地方经济(10998)
- 技术(10968)
- 环境(10947)
- 和(9118)
- 机构
- 学院(220548)
- 大学(218899)
- 济(87669)
- 经济(85844)
- 研究(83333)
- 管理(78334)
- 理学(66976)
- 理学院(66065)
- 管理学(64654)
- 管理学院(64277)
- 中国(62492)
- 科学(54808)
- 农(49218)
- 京(47733)
- 所(45011)
- 研究所(41043)
- 农业(39184)
- 财(38845)
- 业大(38318)
- 中心(37194)
- 江(35088)
- 范(30406)
- 财经(30274)
- 北京(30243)
- 院(29922)
- 师范(29899)
- 省(28582)
- 州(27971)
- 经(27442)
- 经济学(26158)
- 基金
- 项目(146674)
- 科学(113689)
- 基金(104419)
- 研究(100839)
- 家(94688)
- 国家(93830)
- 科学基金(78172)
- 社会(63914)
- 社会科(60516)
- 社会科学(60500)
- 省(59085)
- 基金项目(55003)
- 自然(51832)
- 自然科(50687)
- 自然科学(50672)
- 划(50236)
- 自然科学基金(49787)
- 教育(45397)
- 资助(42512)
- 编号(39161)
- 发(37245)
- 重点(33771)
- 成果(31414)
- 部(30872)
- 创(30749)
- 计划(29303)
- 创新(28789)
- 发展(28719)
- 课题(28623)
- 科研(28361)
- 期刊
- 济(103836)
- 经济(103836)
- 研究(64491)
- 中国(50443)
- 农(45608)
- 学报(44060)
- 科学(38121)
- 大学(32036)
- 农业(31185)
- 学学(30506)
- 管理(30084)
- 财(28481)
- 教育(25575)
- 融(22200)
- 金融(22200)
- 业经(18834)
- 技术(18148)
- 经济研究(16704)
- 业(16494)
- 财经(14910)
- 问题(13605)
- 经(12899)
- 版(12200)
- 业大(12168)
- 科技(11664)
- 贸(11050)
- 商业(10835)
- 技术经济(10760)
- 农业大学(10419)
- 世界(10221)
共检索到343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建 佟广香 郑先虎 孙志鹏 吕伟华 孙效文 匡友谊
为阐明肌间刺缺失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发育时期肌肉发育的影响,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分析了斑马鱼不同肌间刺表型间5个肌肉特异性基因(mef2、myf5、myod、myog和sox6)在囊胚期(3hpf,hourspost fertilization)、原肠胚期(6 hpf)、体节期(12 hpf)、咽囊期(24 hpf)和孵化期(72 hpf)5个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了肌间刺缺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肌肉发育特异性基因的时序表达差异和肌肉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5个特异性基因在肌间刺缺失突变型与野生型斑马鱼各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yf5、myod基因在原肠胚期表达量升高,在体节期和咽囊期开始逐步下降;mef2、myog和sox6基因在囊胚期和原肠胚期表达量很低,在体节期和咽囊期表达量迅速升高,并在孵化期开始下降。此外,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的统计结果显示,肌间刺突变型与野生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推测肌间刺的缺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肌肉的发育没有影响。
关键词:
肌间刺 斑马鱼 胚胎发育 肌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笑星 佟广香 闫婷 董乐 孙志鹏 徐欢 唐国盘 匡友谊
为阐明cilp基因在斑马鱼椎骨和肌间骨发育中的作用,利用CRISPR/Cas9建立了斑马鱼cilp基因敲除纯合突变系(cilp~(-/-)),对其进行了骨骼表型的观察,并进一步采用qRT-PCR分析了14个骨骼发育相关基因在突变体胚胎发育阶段和成鱼骨骼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斑马鱼相比,90 dph(days post hatched)cilp~(-/-)斑马鱼的肌间骨数量显著减少了10.27%(P<0.05),而肌间骨的长度无明显变化;同时突变体斑马鱼中椎骨发生异常融合及髓棘缺失。qRT-PCR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ol1a1a、sp7、smad4a和smad5基因在胚胎发育的整个时期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突变体成鱼尾部骨骼组织中bmp2a、bmp2b、smad5、sp7、runx2a、runx2b和bglap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cilp基因敲除导致了BMPs和SMADs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并下调了下游的成骨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推测cilp功能缺失可能通过抑制BMPs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从而导致了肌间骨数量的减少和脊椎骨异常融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海英 杨启文 殷海成 宋平 张训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漪 胡瑞芹 冉皓宇 陈良标
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囊胚时期是胚胎发育过程的关键时期,利用i TRAQ蛋白质质谱分析技术,检测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sphere时期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并分析该时期表达的蛋白质的相应功能和参与调控的生物过程。以野生型斑马鱼发育至sphere时期即4 hpf的胚胎为样本,利用i TRAQ标记与LC-MS/MS串联质谱技术,结合数据库比对,对该时期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定分析。检测结果共鉴定到的总蛋白数为1 178个,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广泛参与了细胞信号传递、细胞运动和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物质合成与代谢等各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研究表明,利用i TRAQ标记的方法可以对4hpf时期的斑马鱼胚胎中的蛋白质进行有效的分离和鉴定,并初步建立了斑马鱼早期发育关键阶段sphere时期的蛋白质组表达图谱,以期为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学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秋燕 谢勇平 方展强
研究了重金属Zn2+和Cd2+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Zn2+和Cd2+对受精后24 h(24 hpf)的受精卵进行染毒实验,统计了斑马鱼胚胎48 hpf的卵凝结和心律,72hpf的卵凝结、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结果显示,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各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镉的毒性比锌大。斑马鱼胚胎对Zn2+和Cd2+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均为72 hpf。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72 hpf的发育毒性比48 hpf的发育毒性大。Zn2+和Cd2+在毒性单位配比为1︰1时,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趋向于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闫永健 赵海滨 郭炳冉 王雯雯 刘洁 罗在礼 时永香
为研究UVB辐射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波长302nm,强度分别为120、240、310、420μW/cm2的UVB照射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照射时间分别为1、3、5、10min,用于研究UVB照射对形态学及DNA损伤的影响;将原肠期、体节期胚胎及孵化后2d仔鱼经UVB照射,设立未经UVB照射组为对照组,观察记录UVB照射后胚胎发育情况,统计死亡率、畸形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不同UVB照射条件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照射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形态有明显的影响,能够造成尾部弯曲、围心腔扩大、脊柱扭曲等多种畸形甚至死亡;(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振禧 黄洪贵 吴妹英 赖铭勇 黄柳婷
研究不同温度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28℃温度范围内,斑鳜胚胎均能孵化出膜;随温度升高,胚胎发育达囊胚期、原肠期和出膜期的时间均相对缩短,温度对囊胚期前的发育进程影响较小,胚胎发育至囊胚期后,温度升高胚胎发育进程明显加快;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时间T与温度x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306 738x-2.463,R2=0.996 6(P<0.01);在18~26℃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到原肠中期的死亡率较低,孵化率较高,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温度达28℃时,胚胎发育到原肠中期的死亡率极显著上升,孵化率下降极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钢春 张守领 顾若波
设置10℃、15℃、20℃、24℃、27℃、30℃6个温度组和0‰、2.5‰、5‰、10‰、15‰、太湖湖水组6个盐度组,探讨了温度和盐度对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胚胎发育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9.5℃,适宜的发育水温为20~24℃。水温10℃时胚胎卵裂异常,未能进入原肠期;水温升至30℃时胚胎在发育至原肠期前后死亡。水温度为24℃时孵化时间仅为73.5 h,孵化率高达80%,畸形率为0,为最适孵化水温;水温对胚胎发育速率的影响后期较前期大。盐度实验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力,各盐度梯度下的胚胎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心雨 刘亚平 杜新路 严继舟
筛选小分子化合物促进组织再生仍然是再生医学的一个巨大挑战。前期研究提示神经递质在斑马鱼(Danio rerio)下颌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分别剪切Flk-GFP转基因斑马鱼成体下颌组织和1月龄幼鱼尾鳍,然后将其置入四种神经递质(牛磺酸、谷氨酸、甘氨酸以及γ-氨基丁酸)的浓度梯度环境中,培养5d后取成鱼下颌制作冰冻切片进行观察检测新生血管荧光量,对幼鱼尾鳍再生进行长度测量。结果显示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损伤组织的再生表现出促进作用,而牛磺酸和谷氨酸表现出在低浓度时促进与高浓度的抑制作用。胚胎培养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马广智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在14.0-16.8℃、22.5-25.0℃和28-30℃条件下,受精卵分别经过147 h、50 h和28 h发育而孵出。文中讨论了唐鱼胚胎形态及胚细胞的分化特点,以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
唐鱼 胚胎发育 水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鞠晨曦 李云 刘红 蔡生力
在实验室水温26±1℃、盐度28±1的条件下,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时间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受精卵属一端带有附着丝的沉性卵,呈长椭圆形,长径2.0±0.1 mm,短径0.95±0.1 mm;其卵裂方式为端黄卵盘状卵裂;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主要阶段: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呈现由橙黄色到棕黄色的变化;在26℃水温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200 h左右。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 胚胎发育 形态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晓华 昝瑞光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技术,对滇池高背鲫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酯酶(EST)同工酶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在从未受精卵到肝形成期的整个发育过程中,EST同工酶在4组胚胎上持续不断地表达了3条酶带,但第Ⅰ组胚胎在血液循环期以前未表达任何酶带。2,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从血液循环期起尤其到肝形成期,EST同工酶增加了新酶带。3,滇池高背鲫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EST同工酶表达也显示出它的特点:不同组胚胎之间存在相当明显而恒定的差异性,5组胚胎可划分为3种类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文 赵云龙 曾错 崔丽丽 李嘉尧 杨受保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糖类、蛋白质及氨基酸、脂类及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了解胚胎形态发生与营养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糖类总体含量很低。总蛋白与总氨基酸(TAA)的含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在必需氨基酸(EAA)中亮氨酸(Leu)和精氨酸(Arg)的含量较高,而在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较高。总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性脂和磷脂的主要脂肪酸均为C16:0、C18:0、C18:1ω9和C18:3ω3。研究认为:在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糖类主要参与多种特异复合物的合成以及甲壳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