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3)
- 2023(6687)
- 2022(4962)
- 2021(4353)
- 2020(3562)
- 2019(7751)
- 2018(7735)
- 2017(14221)
- 2016(8204)
- 2015(9296)
- 2014(9273)
- 2013(8836)
- 2012(8122)
- 2011(7367)
- 2010(7323)
- 2009(6795)
- 2008(6694)
- 2007(6212)
- 2006(5644)
- 2005(5365)
- 学科
- 济(29821)
- 经济(29780)
- 管理(20977)
- 业(19347)
- 企(14872)
- 企业(14872)
- 学(11546)
- 中国(10760)
- 农(10383)
- 方法(9802)
- 业经(8486)
- 数学(8048)
- 数学方法(7919)
- 农业(7112)
- 财(6800)
- 地方(6415)
- 制(6263)
- 发(6069)
- 发展(5065)
- 展(5056)
- 体(5052)
- 环境(5019)
- 产业(4901)
- 技术(4869)
- 融(4843)
- 金融(4841)
- 银(4829)
- 贸(4821)
- 贸易(4817)
- 银行(4779)
- 机构
- 大学(121761)
- 学院(120141)
- 研究(50952)
- 济(42076)
- 经济(41062)
- 科学(37758)
- 管理(36683)
- 农(36641)
- 中国(36606)
- 理学(31272)
- 理学院(30741)
- 管理学(29767)
- 农业(29643)
- 管理学院(29608)
- 所(29572)
- 京(27837)
- 研究所(27373)
- 业大(26713)
- 中心(21676)
- 江(20040)
- 省(19193)
- 农业大学(18971)
- 财(18933)
- 院(18748)
- 室(17508)
- 北京(17266)
- 科学院(16588)
- 业(16567)
- 技术(16227)
- 实验(15755)
- 基金
- 项目(85563)
- 科学(64348)
- 基金(60944)
- 家(58612)
- 国家(58181)
- 研究(52458)
- 科学基金(46379)
- 省(34261)
- 自然(33719)
- 自然科(32843)
- 自然科学(32818)
- 自然科学基金(32257)
- 社会(31519)
- 基金项目(31393)
- 划(30062)
- 社会科(29605)
- 社会科学(29594)
- 资助(25185)
- 教育(23452)
- 重点(20744)
- 计划(20118)
- 发(19251)
- 科技(19032)
- 编号(19015)
- 部(17226)
- 科研(17206)
- 创(17185)
- 业(16714)
- 创新(16248)
- 农(16083)
共检索到186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凯 李双安 冯琳 姜维丹 吴培 刘杨 姜俊 邝声耀 唐凌 周小秋
本实验探索了肌醇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221.83±0.84) 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肌醇[27.0(基础饲料组,未添加肌醇)、137.9、286.8、438.6、587.7和737.3 mg/kg]的饲料10周。随后经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14 d攻毒实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与基础饲料(未添加肌醇)组相比,饲料中适宜水平肌醇组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PC)含量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u Zn-SOD和Mn 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GPx1a、GPx1b、GPx4a和GPx4b)、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GSTP1、GSTP2、GSTO1和GSTO2)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mRNA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此外,饲料中适宜水平肌醇上调了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了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a和b mRNA水平。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宜水平肌醇可激活鱼类头肾和脾脏Nrf2信号途径,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强抵抗嗜水气单胞菌致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能力。此外,以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ROS含量为标识,生长期草鱼肌醇需要量分别为452.1和449.0 mg/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雪峰 张海棠 陈洪雨 刘醒醒 戴茜茜 张方 葛亚明 王自良
【目的】研究镉对生长发育阶段小鼠脾组织及脾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揭示镉的免疫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生长期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镉低剂量组(LD50/100,经口灌胃测定镉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87mg/kg)、镉中剂量组(LD50/50)和镉高剂量组(LD50/25),饮水染镉40d时处死,分析脾脏相关参数和血液免疫指标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彗星试验研究脾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随着染镉剂量的增加,小鼠的脾脑系数和脾脏指数均增大;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率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不变,中值细胞比率、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降低;各镉剂量组小鼠脾脏组织的形态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真东 卢志杰 杨敏璇 黄垚 詹凡玢 李亚男 施斐 陈少君 李军 林蠡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溶血对肝脏的损伤机制,以揭示血红蛋白对机体的损伤作用。首先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发现注射血红蛋白组的肝脏组织中坏死细胞明显增多,普鲁士蓝染色揭示肝脏中存在大量的铁沉积,进一步的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的血红蛋白激活了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体内出血对肝脏的影响,实验通过体内注射苯肼模拟体内出血,H.E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大量的溶血导致肝脏细胞坏死和铁的沉积增加,通过检测肝脏中血红蛋白和铁含量发现,苯肼组中,肝脏组织血红蛋白和铁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铁含量的增加同时激活了肝脏组织中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次,实验检测了注射苯肼后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qRT-PCR结果显示,高剂量的血红蛋白激活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如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抑炎因子IL-10以及趋化因子IL-4和IL-8等。为进一步探究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对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以及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鱼体内的出血显著增加了肝脏氧化损伤作用,同时,qRT-PCR和酶活性检测结果揭示,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作用促进了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最后,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体内的出血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系统。研究表明,鱼体内大量出血释放的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的发生,促进了肝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同时也激活了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关键词:
草鱼 血红蛋白 氧化损伤 溶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睿 曹丽萍 杜金梁 徐跑 殷国俊
为了评价水飞蓟素(Silymarin,SM)对鲫(Cyprinus carpio)肝(细胞)的保护和抗氧化作用,分别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效果。在体外,利用8 mmol/L的四氯化碳(CCl4)作用肝细胞4 h构建鲫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飞蓟素(100、300和600μg/mL)对鲫肝细胞进行前处理(CCl4损伤前加药)、后处理(CCl4损伤后加药)和前后处理(CCl4损伤前后均加药),然后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上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体内,用含水飞蓟素的饲料(0.1、0.5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云 周璇 李惠侠 廖旭东 崔群维 李莲 王根林
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体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茶多酚对氧化应激所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与H2O2损伤模型组相比,20~100μg.mL-1茶多酚处理组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S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LDH与Caspase-3相对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其中以100μg.mL-1茶多酚处理组效果最显著,说明一定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亚亚 邢路娟 周光宏 张万刚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金华火腿粗肽液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金华火腿粗肽液为研究对象,建立PC12细胞过氧化氢损伤模型,测定不同质量浓度(200和400μg·m L~(-1))粗肽液对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渗漏率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经过尺寸排阻色谱分离的金华火腿粗肽液CPC,显著提高了受损细胞的存活率,同时提升了细胞中的CAT、SOD和gSH-Px酶活性,降低了细胞中mDA含量和LDH渗漏率,其中以400μg·m 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雨潇 秦婷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潘良坤
QseBC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细菌的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TCS),能感应细胞外环境因子信号,在调控细菌毒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QseC在识别和响应宿主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其对毒力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首先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NJ-35缺失突变株ΔqseC与互补株qseC+,分析了在NE诱导下野生株和突变株的体外毒力因子表达和鱼体死亡率的变化。结果表明,qseC的缺失抑制了NE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促生长作用,降低了NE对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溶血活性的增强作用及其对罗非鱼的致死率,而对运动性、脂肪酶与蛋白酶活性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本实验明确了嗜水气单胞菌QseC能够响应NE,从而调节菌株的毒力,对全面认识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并为探索疾病防控新技术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婷 习丙文 谢骏 潘良坤
为探明嗜水气单胞菌QseB在病原菌对鱼体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的识别和响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NJ-35的qseB缺失突变株(ΔqseB),比较分析了NE诱导后,野生株和突变株之间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和运动能力等与细菌毒力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鱼体致病力的变化。结果显示,qseB的缺失显著降低了NE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生物膜形成、溶血活性的促进作用,减弱了嗜水气单胞菌对奥利亚罗非鱼的致死率,而对细菌运动能力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NE对嗜水气单胞菌NJ-35生物膜形成和溶血活性的增强作用可能依赖于QseB,表明QseB在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并为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尧 贾睿 杜金梁 曹丽萍 顾郑琰 钱皓 郑涛 Galina Jeney 徐跑 殷国俊
为了解白芍提取物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将罗非鱼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trl组)、H_2O_2组、白芍提取物组(0.5、1.0、5 g/kg),饲喂60 d后,用H_2O_2处理24 h,在H_2O_2处理前后,分别采集血液、肝、鳃和肌组织,并测定肝损伤指标、氧化应激参数和基因表达。结果显示:白芍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清、肝和鳃的抗氧化能力。氧化损伤实验中,白芍提取物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丙二醛(MDA)水平;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上调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8基因表达;下调了IL-10基因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白芍提取物可提高罗非鱼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肝损伤和炎症反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金熠 唐彩婷 郭梦云 苏超茹 梁婷婷 黄维
通过自由基清除试验检测Biflorin和Isobiflorin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构建H_2O_2诱导的L02人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MTT法和化学荧光法测定两者对细胞存活率和ROS消除率的影响;运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两者对抗氧化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Biflorin和Isobiflorin有明显去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提升了被H_2O_2氧化后L02细胞的生存率和ROS去除能力,并能促使肝细胞Nrf2蛋白通过胞浆向核内转移,进而显著上调了抗氧化反应信号途径中HO-1、NQO-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Biflorin和Isobiflorin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调控抗氧化信号相关的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细胞的氧化损伤.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色原酮 自由基消除 氧化应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丹 李琰 胡宝庆 文春根
用109个细胞/mL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感染褶纹冠蚌,在注射后3、6、12、24、48 h分别取蚌的血清和肝胰腺,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在3 h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GPX活性分别在12、24、48 h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GSH含量分别在24、48 h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MDA含量分别在6、12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肝胰腺中GSH的含量在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和肝胰腺中H2O2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褶纹冠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玉健 胡林 张志祥 徐汉虹 廖美德 廖绍裕
【目的】研究光敏剂α-三联噻吩(α-terthienyl,α-T)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的毒杀活性及其机理。【方法】MTT法测定α-T对离体培养的SL细胞的细胞毒力,并与鱼藤酮进行比较。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的生成量,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相对含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α-T对SL生物膜及细胞器的影响。【结果】光活化后的α-T对SL细胞48h的IC50值为0.21μg·ml-1,而鱼藤酮为12.25μg·ml-1。同时发现α-T光照处理后细胞内MDA生成量与药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范丽君 曲迪 贾林芝 李艳东 赵云龙 王群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与CASP软件检测和分析了3种抗氧化剂(VC,VE和Zn2SO4)对氯化镉所致河蟹离体精子DNA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以5mmol.L-1氯化镉处理河蟹精子DNA,表征DNA损伤程度的4个参数(L tail,TailDNA,TM,OTM)值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加,表明该氯化镉浓度下已对河蟹精子的DNA造成严重损伤。在此基础上,将河蟹精子加入到分别含有不同浓度抗氧化剂的氯化镉(5mmol.L-1)溶液中,研究不同浓度抗氧化剂对精子DNA的保护作用。其中VC的浓度分别为:400μmol.L-1,1mmol.L-1,3mmol.L-1,5mmol.L-1;VE的浓度分别为:5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昱 彭新颜 黄萍萍 张翠云 张乐仪
研究蓝点马鲛鱼皮抗氧化肽FractionⅡ(14 ku)对氧化损伤Wistar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D-半乳糖(D-gal)建立衰老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D-Gal模型阴性对照组;D-Gal+维生素E(VE)阳性对照组;抗氧化肽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肝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盛钰 李达 赵玉娟 张雪 黄丽 赵玉鉴 杨贞耐
【目的】文章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0.1mmol·L-1和0.2 mmol·L-1浓度H2O2连续处理Caco-2细胞12—48 h造成氧化损伤,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和细胞裂解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物酶活性,评价植物乳杆菌C88对Caco-2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杆菌C88在1011CFU/mL浓度下,能显著提高细胞裂解液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T-AOC)能力(P<0.05);以及细胞裂解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P<0.05)、谷...
关键词: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抗氧化活性 益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