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0)
2023(4279)
2022(3694)
2021(3445)
2020(2939)
2019(6478)
2018(6249)
2017(11722)
2016(6751)
2015(7164)
2014(7117)
2013(7014)
2012(6688)
2011(6210)
2010(6078)
2009(5407)
2008(5510)
2007(4684)
2006(3961)
2005(3600)
作者
(22302)
(18674)
(18310)
(17749)
(12143)
(9156)
(8533)
(7299)
(7117)
(6601)
(6436)
(6257)
(6196)
(6114)
(6006)
(5808)
(5764)
(5588)
(5569)
(5296)
(4850)
(4685)
(4679)
(4414)
(4229)
(4218)
(4190)
(4143)
(3949)
(3873)
学科
(22923)
经济(22886)
管理(18196)
(17704)
(15027)
企业(15027)
方法(12088)
数学(10188)
数学方法(10049)
(9458)
(6709)
(6013)
中国(5548)
业经(4953)
(4732)
(4702)
财务(4693)
财务管理(4685)
企业财务(4545)
(4345)
金融(4344)
环境(4248)
(4240)
(4142)
技术(4132)
银行(4121)
理论(4092)
(4086)
(3945)
及其(3703)
机构
大学(96854)
学院(95228)
研究(36398)
(34067)
经济(33351)
管理(32650)
理学(29023)
理学院(28562)
管理学(27754)
管理学院(27585)
科学(27272)
中国(26105)
(25804)
农业(20945)
(20756)
(20405)
业大(19653)
研究所(19253)
(16501)
中心(15855)
(14117)
农业大学(13502)
财经(13492)
(13191)
(13079)
(12860)
(12532)
北京(12091)
实验(12073)
(11718)
基金
项目(71399)
科学(55362)
基金(53465)
(50314)
国家(50003)
研究(43017)
科学基金(41417)
自然(30628)
自然科(29976)
自然科学(29956)
自然科学基金(29422)
基金项目(28406)
(27990)
社会(27042)
社会科(25698)
社会科学(25690)
(24343)
资助(22602)
教育(19925)
重点(16898)
计划(16282)
(15461)
科技(14938)
(14821)
科研(14696)
(14482)
编号(14293)
创新(14075)
(13495)
专项(12666)
期刊
(33411)
经济(33411)
学报(26200)
研究(23309)
(23115)
科学(20555)
中国(19545)
大学(18476)
学学(17981)
农业(15772)
(12653)
管理(12390)
(8308)
业大(8108)
(7946)
金融(7946)
农业大学(6949)
(6786)
教育(6771)
财经(6703)
技术(6215)
(5765)
经济研究(5655)
科技(5578)
林业(5153)
业经(5055)
自然(4792)
中国农业(4552)
问题(4531)
资源(4486)
共检索到135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柴静茹  王荻  陈福广  曹永生  卢彤岩  李绍戊  
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是鲑鳟类细菌性冷水病(bacterial cold water disease,BCWD)的病原菌,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制约了鲑鳟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分析嗜冷黄杆菌肌肉注射感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后病原菌的动态组织分布情况,以期为BCWD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撑。以1.0×10~8 CFU/mL浓度的嗜冷黄杆菌CH06株菌液肌肉注射感染实验虹鳟,感染后12 h、24 h、96 h观察虹鳟临床症状及组织病变,并利用qPCR Taqman探针法检测各组织病原载量。患病鱼的临床病征表现为体色发黑、游动缓慢或不动、食欲不振,尾柄部注射处肌肉溃烂,鳃苍白,脾脏肿大,伴有腹水。组织病理观察显示,嗜冷黄杆菌感染后实验鱼注射处肌纤维断裂、溶解;脾窦扩张,其内充满红细胞;肾脏组织含铁血黄素增加,出现大量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qPCR检测结果表明,肌肉注射感染12 h后即可在脾脏、肝脏、肾脏、肠道、鳃、注射处肌肉、脑和尾鳍中检出嗜冷黄杆菌,注射处肌肉病原载量最高为(5.85±2.11)×10~5 copy/μL。感染后24 h,脾脏、脑中病原载量较12 h时上升最多,其他组织病原载量与感染12 h时水平一致,注射处肌肉病原载量为(6.48±2.07)×10~5 copy/μL,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福广  李绍戊  卢彤岩  
为了深入揭示我国鱼类病原菌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F. psychrophilum)的基因组进化及其致病机制,本实验对嗜冷黄杆菌毒力菌株CH0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分析及其毒力相关基因的挖掘。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CH06的基因组大小为2 836 981 bp,GC含量为32.56%,注释出2 437个编码基因。ANI分析结果显示,CH06与12株嗜冷黄杆菌的AI值均高于99%。因此,菌株CH06应属于嗜冷黄杆菌分支。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CH06含有5个插入序列、4个基因岛和3个前噬菌体,揭示这些可移动遗传元件推动了CH06的基因组进化。系统进化树和基因组共线性分析发现,CH06与菌株CSF259-93和FPG101亲缘关系较近。分泌系统分析显示CH06中存在完整的Ⅰ型分泌系统(type I secretion system,T1SS)和Ⅸ型分泌系统 (type IX secretion system,T9SS)。我们对所有的2 437个编码蛋白分析并在CH06基因组上鉴定出27种T9SS效应蛋白。此外,CH06中还存在10个组氨酸激酶蛋白和15个反应调节蛋白。这些结果表明CH06可能存在复杂的跨膜分泌毒力因子和感知环境变化并作出反应的机制。本研究对CH06的基因组进化以及毒力相关基因进行分析,为研究我国鱼类病原嗜冷黄杆菌的进化和多样性以及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庄许诺  陆芍华  严梦涵  何晴  包松英  江兴华  王全溪  
选取10头经检测确定为猪瘟抗原抗体双阴性的断奶外三元仔猪,随机分为A、B组,每组5头.A组(对照组)仔猪肌肉注射灭菌生理盐水(1 mL·头~(-1)),B组(兔脾淋组织注射组)仔猪肌肉注射兔脾淋组织(1 mL·头~(-1)).注射后的第3天,采集仔猪外周血,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并采用RT-q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B两组样品的测序长度均约为6×10~9 bp,测序质量符合要求;两组外周血细胞共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1 246个.GO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的生物过程有56个GO条目,细胞组成有19个GO条目,分子功能有10个GO条目.KEGG富集结果表明,共有17条显著性富集KEGG通路.本研究重点分析了A、B两组样品T细胞受体和Toll样受体的KEGG通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CD4/8、TCRα、AP-1、NAFT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转录组数据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兔脾淋组织肌肉注射第3天可显著影响猪外周血转录组谱,特别是可调节T细胞受体和Toll样受体的KEGG通路,提高猪的免疫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国基  闫超群  麻雨桥  谢顺  顾欣  曹莹  黄士新  黄显会  
【目的】开展了泰地罗新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体外抑菌活性中,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泰拉霉素为对照,测定泰地罗新对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中,选择菌量为1×10~(10) CFU·mL~(-1)的副猪嗜血杆菌细菌悬液0.5 mL·kg~(-1)bw作为攻毒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复制病理模型。将泰地罗新以2、4、8 mg·kg~(-1)bw 3个剂量,泰拉霉2.5 mg·kg~(-1)bw单次肌肉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仔猪;在病死猪病料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中,挑取分离纯化后的副猪嗜血杆菌菌落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检验目的 DNA片段碱基序列长度。【结果】体外抑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分别为0.06—8.00、0.06—8.00、0.25—1.00、2.00—32.00μg·mL~(-1),MIC50分别为0.5、2.0、4.0、0.5μg·mL~(-1),MIC90为2、8、16、1μg·mL~(-1),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强,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弱;DNA目标片段PCR扩增结果显示,PCR扩增目标片段长度均与文献报道中预测条带一致,特异性片段长度为820bp左右,结果表明,病死猪只均死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体内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增重分别为(2.5±0.2)、(2.9±0.2)、(2.9±0.3)kg,死亡率分别为40%、0、0,有效率分别为40%、100%、100%,治愈率分别为40%、100%、100%;泰拉霉素注射液组增重为(3.0±0.2)kg,死亡率为10%,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80%;感染不给药组增重为(2.1±0.1)kg,死亡率为70%。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高、中剂量组与泰拉霉素对照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能迅速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泰地罗新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与感染不给药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泰地罗新注射液按4 mg·kg~(-1)bw临床推荐给药剂量,可有效治疗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春云  谢骏  习丙文  梁利国  夏飞  潘良坤  
利用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WJ-8G FP)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进行浸泡攻毒试验,探究温度对浸泡感染后嗜水气单胞菌在团头鲂各组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立A组(水温25℃),B组(水温32℃),C组(水温25℃),其中C组为对照组。用菌株WJ-8G FP对实验组A、B进行浸泡攻毒,试验组C不进行攻毒处理,攻毒后分别于2 h、4 h、8 h、12 h、24 h采集各组鱼血液、脾、肾、鳃、肠道、肌肉,培养法统计分析各组织器官上的荧光细菌数量。实验结果显示,在各取样时间段实验组A(25℃)和实验组B(32℃)团头鲂各组织在均能检测到荧光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莹  苏胜彦  丁敬波  刘浩亮  袁新华  
【目的】研究IGF2b基因对建鲤生长及体型的影响。【方法】用含有IGF2b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注射建鲤背部肌肉组织,注射量分别为10,20和40μL/尾,阴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阳性对照组注射20μL/尾去离子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满9个月后,分别测量建鲤的各项生长指标。【结果】注射IGF2b基因的建鲤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厚、尾长均显著大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说明IGF2b基因在建鲤背部肌肉组织中过表达对鲤第2阶段生长同样具有促进作用,IGF2b基因在鲤背部肌肉组织中过表达对鲤的体型也有一定的作用。鲤的体长、体高、体厚的3D图也说明,随着IGF2b基因注射,鲤鱼倾向于具有更大的体长、体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虎成   李润波   赵彦华   徐晓雁   孙梦玲   夏爱军   薛晖  
为确定越冬期内江苏多地异育银鲫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健康样品和患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异育银鲫病害暴发过程中的细菌类型及特性。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患病样品中黄杆菌属丰度最高。在种水平上,患病样品中嗜冷黄杆菌的丰度最高,分别达到63.01%和61.31%,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55%。根据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结果,从患病样品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出优势病原菌NJ01,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NJ01菌株为嗜冷黄杆菌。人工感染NJ01菌株14 d后,1.7×10~6和1.7×10~7 CFU/mL两组的死亡率达到100%,感染症状和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鱼的肌细胞坏死,间质中充满了淋巴细胞;肝脏中细胞溶解坏死,细胞核消融;在脾脏中发现脾细胞散在坏死,伴随着充血的症状;肾小管上皮脱落,肾间质存在大量淋巴细胞。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NJ01菌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敏感。研究表明,优势菌NJ01是致病菌,可通过扰乱机体正常的免疫和代谢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嗜冷黄杆菌在异育银鲫中的致病性,这将为大宗淡水鱼“越冬综合征”的药物防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友明  李家乐  白志毅  
在室内水族箱养殖条件下,研究了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维生素C(Vc)对三角帆蚌血淋巴中3种主要抗氧化酶活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Vc对三角帆蚌血淋巴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酶的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钦  王明华  陈校辉  蒋广震  张世勇  钟立强  潘建林  刘文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殿福  吴雷  张学振  王力  陈菲菲  张峰  滕振雷  王龙  黄涛涛  田大才  
为了解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3种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分析3种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肉色、系水力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肌肉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2.91%、67.15%、73.02%,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2.39%、21.03%、22.11%,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4.64%、17.16%、5.11%。3种鱼肌肉的滴水损失、黄色值(b~*)、羟脯氨酸含量、内聚性均显著不差异(P>0.05)。3种鱼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而pH值的结果则与之相反(P0.05),但灰分、蒸煮损失、回复性均小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0.05),弹性和红色值(a~*)则均大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金辉  王庆奎  陈成勋  白东清  乔秀亭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50 g±12 g)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给试验鱼腹腔注射0.2 mL的灭活嗜水气单胞菌悬液(1.0×108cfu/mL)。分别在注射前(0 d)和注射后7、14、21、28、35、42 d取样,测定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LZM)活力、补体C3含量以及头肾和脾脏中IgM、IgT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疫苗能显著提高白细胞吞噬率(PP)和吞噬指数(PI)、LZM活力和补体C3含量,注射后21 d达峰值,PI、LZM和补体C3在42 d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惟东  冷向军  李小勤  李向南  徐捷  
分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100mg/kg的虾青素、角黄素,混合色素(50mg/kg虾青素+50mg/kg角黄素)饲喂初始体重为(56.60±0.63)g的虹鳟60d,考察虾青素和角黄素对虹鳟肌肉着色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了虾青素、角黄素和混合色素后对虹鳟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肌肉常规成分、肌肉失水率、含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虾青素组、角黄素组和混合色素组虹鳟肌肉的比色卡得分、红度、虾青素含量和血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虾青素组虹鳟肌肉比色卡得分(26.25)和红度值(18.40)显著高于角黄素组(22.38,14.13)和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英  王琨  张颖  霍堂斌  张澜澜  刘蔓  张贵学  
采用分步沉淀法提纯虹鳟卵黄蛋白,以同发育期二倍体虹鳟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三倍体虹鳟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进行卵黄蛋白原(Vg)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纯化蛋白为与卵黄蛋白原具有相似免疫原性的卵黄脂磷蛋白,呈雌性特异性。性腺发育Ⅲ~Ⅴ期的二倍体雌性虹鳟,血液和肝细胞呈卵黄蛋白原阳性,Ⅳ~Ⅴ期卵巢呈卵黄蛋白原阳性,各发育期肠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性腺发育至Ⅰ~Ⅴ期的三倍体雌雄虹鳟及雄性二倍体虹鳟,其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二倍体虹鳟外源性卵黄蛋白原在肝细胞内合成,经血液运送至卵巢,最终在卵母细胞中形成卵黄颗粒。由于三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受阻,无滤泡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成霞  张照斌  张清靖  刘盼  朱华  
克隆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αmRNA全序列。对其序列分析发现,虹鳟PPARα与其他脊椎动物PPARα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mRNA序列有66.4%~97.5%相同,氨基酸序列有69.2%~98.9%相同。DNA结合结构域和配体结合结构域从鱼类到人类高度保守,其中DNA结合结构域有88.0%~98.8%的氨基酸序列相同;配体结合结构域有74.6%~99.6%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虹鳟的PPARα基因与同属鲑科鱼类的大西洋鲑(Salmo...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纪利芹  孙国祥  王艺  杜以帅  李贤  刘鹰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β-葡聚糖对感染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应激过程的调节作用,在虹鳟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β-葡聚糖(0,0.05%,0.1%,和0.2%),投喂42 d后感染杀鲑气单胞菌,在感染后第2,4和6天取样检测血清应激指标的变化,第7天时统计虹鳟的存活率。结果表明,添加β-葡聚糖能显著提高感染杀鲑气单胞菌后虹鳟的存活率,其中0.2%剂量的保护效果最好(P<0.05)。0.1%和0.2%组的血清丙二醛(malondia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