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5)
2023(1505)
2022(1280)
2021(1204)
2020(1031)
2019(2241)
2018(2262)
2017(3764)
2016(2304)
2015(2433)
2014(2271)
2013(2163)
2012(1919)
2011(1836)
2010(1926)
2009(1618)
2008(1607)
2007(1424)
2006(1323)
2005(1102)
作者
(8892)
(7376)
(7298)
(6914)
(4605)
(3664)
(3113)
(2883)
(2783)
(2582)
(2567)
(2563)
(2460)
(2429)
(2407)
(2310)
(2287)
(2265)
(2176)
(2149)
(2122)
(1878)
(1823)
(1758)
(1729)
(1682)
(1679)
(1659)
(1619)
(1615)
学科
环境(6931)
管理(5685)
生态(5191)
(4961)
经济(4958)
(4880)
资源(2991)
(2795)
规划(2501)
环境规划(2477)
(2452)
(2338)
(2133)
地方(2025)
(1981)
区域(1980)
区域环境(1878)
(1866)
(1597)
企业(1597)
(1596)
贸易(1596)
(1584)
农业(1583)
生态学(1513)
电子(1410)
业经(1391)
网上(1380)
网上贸易(1380)
方法(1358)
机构
学院(31292)
大学(29872)
研究(14933)
科学(13712)
(12071)
中国(9571)
农业(9559)
业大(9392)
(9335)
研究所(9063)
管理(7938)
(7238)
(7234)
(7195)
实验(7028)
经济(7020)
理学(6870)
实验室(6750)
理学院(6712)
(6536)
重点(6442)
管理学(6377)
管理学院(6344)
农业大学(6254)
中心(6084)
(6041)
科学院(5603)
环境(5439)
资源(5318)
(5282)
基金
项目(26469)
科学(18996)
(18315)
国家(18201)
基金(17719)
研究(14508)
科学基金(13786)
(11808)
自然(10901)
自然科(10479)
自然科学(10475)
自然科学基金(10267)
(10250)
基金项目(9949)
科技(8061)
社会(7603)
计划(7595)
社会科(7150)
社会科学(7148)
重点(7070)
资助(6956)
(6347)
专项(5915)
科研(5749)
教育(5714)
(5341)
(5222)
创新(5073)
(4735)
生态(4619)
期刊
学报(12315)
(10592)
(9694)
经济(9694)
科学(9444)
大学(7887)
学学(7862)
农业(7142)
中国(5880)
研究(5203)
林业(5149)
(4297)
业大(3843)
资源(3815)
生态(3203)
科技(2976)
(2938)
自然(2798)
农业大学(2756)
科技大(2306)
科技大学(2306)
业经(2288)
中国农业(2162)
管理(2023)
自然科(1951)
自然科学(1951)
农林(1759)
(1759)
(1757)
(1733)
共检索到42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飞  徐婷婷  张晓玮  赵长明  
通过测定CO2浓度倍增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气体交换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性状和生长特性,研究青藏高原特有种肋果沙棘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可显著提高肋果沙棘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幼苗营养器官(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且肋果沙棘趋于向地上部分(尤其是茎)分配更多的干物质。CO2浓度倍增使肋果沙棘幼苗比叶面积、平均单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分别降低27%,33%和41%,碳氮比增加73%,而叶片碳含量无显著影响。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不仅通过增加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累积产生明显的"施肥效应",而且通过降低比叶面积、平均单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颖  王开运  张远彬  邹春静  
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植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从多角度对这种影响进行研究,该文利用封闭式生长室系统控制CO2浓度和温度,以红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CO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以及二者同时升高对川西亚高山红桦幼苗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相比,CO2浓度升高处理显著增加了红桦细根的生物量(最大增幅达152%)、根幅(增幅为10%~22%)、0~10cm土壤层根系总长度、5~10cm层根夹角。②温度升高处理使红桦细根生物量2004年6、10月增加,8月减少,但只有0~5cm土壤层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根幅6、8、10月分别减少16%、7%、30%;5~15cm土壤层根系总长度、0~10cm土壤层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柯萌  贾夏  张春燕  王璐  张宁静  高云峰  王子威  
[目的]探究CO_2浓度升高与Cd污染耦合对刺槐幼苗根围土壤黄酮积累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矿区植被恢复及场地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先将供试土壤用CdSO_4·8H_2O处理,使土壤中Cd含量分别为0,0.45,4.5 mg/kg,放置暗处平衡5个月后,将Cd处理的土壤装盆,以刺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大气CO_2浓度和高浓度CO_2处理45,90,135 d后根围土壤及茎干、根系的总黄酮、槲皮素以及茎干和根系C、N、Cd含量,分析根围土壤总黄酮与茎干和根系总黄酮、C、N、Cd含量和C/N的相关性。[结果]当土壤中Cd含量为0mg/kg时,与大气CO_2浓度处理相比,高浓度CO_2处理根围土壤槲皮素含量显著增加(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韫  李响  张帆  廖苑如  
采用生长箱培养法,分别研究700与350μmol/mol CO2浓度下红松幼苗水分生理特征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研究表明:1)初始土壤含水率相同,相同条件培养5 d后高浓度CO2培养苗木土壤含水率较高;2)土壤含水率没有显著差异时,高浓度CO2培养导致苗木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地上部含水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升高;3)随着土壤含水率产生差异,高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低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水势升高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冷平生  马世超  李树蓉  郭平  
用BEM 1系统自动测控CO2 浓度 ,在塑料大棚内对国槐实生幼苗进行 6 0 0、80 0、10 0 0、15 0 0和 2 0 0 0μmol mol5水平CO2 气肥试验 ,每天施气 3~ 5h ,持续 80d。试验结果表明 ,CO2 气肥显著促进国槐幼苗的生长 ,以 15 0 0 μmol·mol- 1 CO2 气肥促生效果最佳 ,与对照比较 ,干重增加 4 1 4 5 % ,淀粉含量增加 4 4 95 % ,光合速率增加 16 0 % ;CO2 气肥同时使气孔阻力增加 ,这可能有利于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 ;CO2 气肥使叶绿素含量下降 ,电镜照片显示 ,高浓度CO2 气肥处理的国槐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罗勇  项文化  闫文德  
用Li COR 6 4 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樟树幼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对CO2 升高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樟树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10 :0 0 ,次高峰出现在 14 :0 0 ,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中午光照强度大 ,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汽压差达到最大值 ,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达到最小值 ,诱导叶片光合午休。正常大气条件下 ,樟树叶片光饱和点为 12 5 0 μmol·m- 2 s- 1 ,光补偿点 4 0 6 μmol·m- 2 s- 1 ,在 10 0 0 μmol·m- 2 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树伟  纪程  邹建文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升高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主要气候变化因子之一。大气CO_2浓度升高促进植被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进而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同时,大气CO_2浓度升高引起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目前,国际上有关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增加与其所引起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消长关系并不清楚。深入研究和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对定量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的固碳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及主要驱动因子,发现大气CO_2浓度升高显著促进植被生物量碳的累积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氮库储量,但却明显减少土壤活性氮源的供给。大气CO_2浓度升高可降低旱地CH4吸收汇的功能。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源效应完全抵消土壤的碳汇效应,并且抵消近50%以上的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且随其在大气中富集强度的增加呈减弱趋势。本文还提出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影响土壤-大气温室气体交换的主要生物和环境控制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估算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清明  刘彬彬  邹志荣  
【目的】探讨黄瓜幼苗对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的光合响应机理。【方法】以‘津优1号’黄瓜水培幼苗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大气CO2浓度(约380μmol.mol-1)和倍增CO2浓度(760±20μmol.mol-1)2个CO2浓度处理,裂区设对照、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3个水分处理,研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可显著降低Tr和Gs、显著提高Pn,从而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而且CO2浓度与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的Pn、Tr、WU...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阳  高士杰  李继洪  胡喜连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作物光合效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株高增加、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品质下降。因此,作物育种应培育相对晚熟品种,加强抗倒、抗病虫育种,注重品质改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玉洁  陶福禄  
以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特征与机理研究,对揭示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分别介绍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研究进展,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效应,以及CO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响应研究仍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①多因子协同效应;②不同品种的响应差异;③不同尺度水平的响应过程;④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欣伟  唐景毅  柳静臣  何怀江  董点  程艳霞  
研究幼苗土壤酶活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生态学过程的影响。本实验选取3年生红松和水曲柳幼苗,应用FACE系统,研究2种植物幼苗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在不同浓度N素(N0为不添加N,N1为加N 25 kg(hm2·a),N2为加N 50 kg(hm2·a))条件下,对CO2升高及增温的即时响应,共9种处理。结果表明:CO2升高对纤维素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有促进作用,对中性磷酸酶有抑制作用,对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与植物种类有关;增温对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对纤维素酶、淀粉酶及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洋  李清明  邹志荣  邓永玲  
【目的】揭示干旱条件下黄瓜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响应及调节机制,为设施CO2施肥或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及水分亏缺等逆境胁迫下,黄瓜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品种津优1号三叶期幼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CO2浓度倍增与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表达及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CO2浓度倍增显著提高了75 g/kg和100 g/kg PEG 6000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碱性转化酶活性及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而且CO2浓度倍增对50 g/kg PEG 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邸少华  谢立勇  郝兴宇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大豆生理的变化。本研究利用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进行了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变化受CO2浓度升高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蛋白含量和SOD、POD活性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中黄13在开花期蛋白含量增加44.20%,中黄35在鼓粒期蛋白含量增加49.31%;中黄13在开花期SOD、POD活性分别降低17.35%,27.26%,在结荚期SOD活性下降22.38%,中黄35在鼓粒期SOD、...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光影  刘景双  王洋  窦晶鑫  
为了研究CO2浓度升高和氮输入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变化,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系统为对象,利用开顶箱进行CO2浓度升高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不施氮、常氮和高氮处理分别增加23.78%、23.14%和34.18%.CO2浓度升高增加了小叶章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且当氮素供应充足时增加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有增加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小叶章生物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显著相关。CO2浓度升高和施氮通过影响植物生物量和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江  丁颖  娄向弟  姬东玲  张向向  王永慧  张伟杨  王志琴  王伟露  杨建昌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响应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以产量和物质生产对CO_2浓度升高响应有明显差异的水稻品种两优培九(LY)和南粳9108(NJ)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O_2浓度(A-CO_2,400μmol·mol~(-1))和CO_2浓度升高(E-CO_2,600μmol·mol~(-1))两个CO_2处理,高氮(HN,1.25 mmol·L~(-1) NH_4NO_3)和低氮(LN,0.25 mmol·L~(-1) NH_4NO_3)两个氮水平。分析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与生理活性、叶片和根系中细胞分裂素(CTKs)含量、氮素同化酶活性、叶片生理特性、光合参数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差异。【结果】(1)E-CO_2显著增加了LY总冠根数、总根长(LN水平除外)、总根表面积和平均直径,提高其根系呼吸速率和维持较高的根系氧化力,而对NJ无显著影响或表现相反;(2)无论氮水平如何,E-CO_2显著提高了LY叶片和根系CTKs含量,但显著降低了HN水平下NJ根系中玉米素核苷(ZR)含量;(3)在LN水平下,E-CO_2显著提高了LY叶片GOGAT、GDH活性,显著降低了NJ叶片NR活性。在HN水平下,LY氮同化酶活性在E-CO_2条件下都表现为提高,NJ仅NR活性提高;(4)在LN水平下,E-CO_2使得LY和NJ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提高了28.0%和29.4%。在HN水平下,两品种分别提高了41.0%和28.1%。LY光合响应大幅度提高归因于叶片最大羧化效率(V_(c,max))、最大光合电子传递效率(J_(max))、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等显著提高;(5)E-CO_2显著增加了不同氮水平下LY单株叶面积,对NJ无显著影响;(6)E-CO_2显著增加了LY各器官及总生物量,且HN水平增幅明显大于LN水平。E-CO_2并未显著影响不同氮水平下NJ的总生物量,显著降低了HN水平下NJ地下部生物量(-16.7%)。【结论】无论在HN还是LN水平下,LY物质生产和生理特征对E-CO_2的响应幅度与NJ相比更高。生育前期LY较优的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力、较高的CTKs含量、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较大的绿叶面积以及光合响应能力是其干物质生产对E-CO_2响应幅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