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5)
- 2023(9650)
- 2022(8030)
- 2021(7142)
- 2020(6047)
- 2019(12673)
- 2018(12418)
- 2017(22564)
- 2016(12783)
- 2015(14269)
- 2014(13932)
- 2013(13502)
- 2012(12429)
- 2011(11159)
- 2010(11007)
- 2009(9971)
- 2008(9559)
- 2007(8468)
- 2006(7346)
- 2005(6503)
- 学科
- 济(45250)
- 经济(45176)
- 管理(35481)
- 业(33210)
- 企(26259)
- 企业(26259)
- 方法(19509)
- 数学(16952)
- 数学方法(16744)
- 农(14640)
- 学(13964)
- 中国(13561)
- 财(13059)
- 业经(10836)
- 制(10643)
- 农业(9767)
- 贸(9507)
- 贸易(9505)
- 易(9245)
- 体(8647)
- 技术(8516)
- 地方(8444)
- 银(8089)
- 理论(8029)
- 银行(8026)
- 融(7804)
- 金融(7797)
- 行(7659)
- 务(7346)
- 财务(7316)
- 机构
- 大学(181799)
- 学院(180965)
- 研究(68980)
- 济(68620)
- 经济(67163)
- 管理(64393)
- 理学(56138)
- 理学院(55436)
- 管理学(54180)
- 管理学院(53900)
- 中国(49878)
- 科学(47730)
- 农(46664)
- 京(39435)
- 所(37777)
- 农业(37716)
- 业大(36534)
- 研究所(35140)
- 中心(30520)
- 财(30493)
- 江(27792)
- 院(25469)
- 农业大学(24628)
- 北京(24361)
- 财经(24271)
- 省(23635)
- 范(22814)
- 技术(22456)
- 师范(22288)
- 经(22259)
- 基金
- 项目(131932)
- 科学(101675)
- 基金(94921)
- 家(88731)
- 国家(87966)
- 研究(86741)
- 科学基金(72286)
- 社会(54176)
- 省(52758)
- 社会科(51180)
- 社会科学(51166)
- 自然(50182)
- 基金项目(50104)
- 自然科(49059)
- 自然科学(49037)
- 自然科学基金(48181)
- 划(45757)
- 教育(39736)
- 资助(38038)
- 编号(32770)
- 重点(30646)
- 计划(28609)
- 创(28061)
- 发(28052)
- 部(27949)
- 科研(26417)
- 创新(26282)
- 科技(26045)
- 成果(25606)
- 业(25135)
共检索到265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敬婷 李洪琴 罗莉 朱根廷 罗浩 钱前 孙玉轩 李赞
为研究肉骨粉替代鱼粉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设计通过调节油脂以及补充包膜赖氨酸、蛋氨酸,分别形成等氮、等脂、等赖氨酸、等蛋氨酸的日粮,进行饲养比较试验。试验分4组,对照组(D1)饲料鱼粉含量为12%,试验组(D2~D4)饲料肉骨粉分别替代鱼粉33.33%(D2)、66.67%(D3)、100%(D4)。试验选取体重(24.91±0.06)g的罗非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试验组(D2~D4)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内脏比、肥满度、全鱼水分、粗蛋白质与对照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冷向军 李小勤 李惠 刘爱君
以含9%鱼粉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0%,4.8%,9.6%,14.4%混合发酵蛋白(鲜杂鱼∶豆粕=1∶1)分别替代饲料中0%,3%,6%,9%鱼粉(相当于鱼粉用量的0/3,1/3,2/3,3/3)配制四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奥尼罗非鱼,考察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生长、营养物质消化率、体组成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共进行3个试验,试验Ⅰ、Ⅱ分别以奥尼罗非鱼稚鱼[(1.00±0.05)g]、鱼种[(17.57±1.06)g]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为期8周和4周的饲养试验;试验Ⅲ测定了奥尼罗非鱼鱼种对饲料干物质及蛋白质消化率。结果表明:试验Ⅰ中,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用量1/3、2/3时,奥尼罗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松 张敏 李小勤 赵金鑫 郑小淼 李百安 冷向军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肌肉成分和血淋巴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设计了鱼粉含量为21%的对照组饲料,以三种发酵豆粕W305、W738和Y647等蛋白替代对照组饲料中6%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饲料,投喂平均体质量5.1 g的凡纳滨对虾42 d。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在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具有最高的增重率;在发酵豆粕组中,以Y647组的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并达到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W305和W738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高;2)在肌肉成分方面,各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W305组肌肉粗脂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洪新 刘文畅 高启 王潮辉
为研究生物絮凝养殖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对照组)和生物絮凝养殖系统(实验组)饲养吉富罗非鱼(24.17±2.49)g 59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体中总氨氮(TAN)和亚硝态氮(NO-2-N)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48±14.66)和(33.77±34.57)mg/L。但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终末密度(FD)高达36.89 kg/m3,终末质量(FI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FCR)比对照组降低18.7%(P<0.05)。实验组饲料氮利用率为57.97%,显著高于对照组(4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尚卫敏 朱根廷 陈任孝 孙玉轩 钱前 潘瑜 王朝明 罗莉
为考察不同类型酸化剂对草鱼生长及生理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21%磷酸、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饲养初始体重为(10.33±0.03)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21%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均显著提高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磷酸组Mg和Cu,柠檬酸组Mg、Mn、Fe和Cu,乳酸组Mg、Fe和Cu,复合酸组Ca、Mg、Fe、Mn、Cu和Zn含量显著提高(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苟仕潘 陈乃松 徐祥泰 刘子科 尹佳
配制6种可消化淀粉水平(5.93%、8.71%、11.96%、15.11%、18.16%和21.74%)的等氮和等脂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血糖及非特异免疫等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28.36±0.10)g的大口黑鲈48 d,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为21.74%时,实验鱼的成活率最低(P<0.05)。可消化淀粉超过8.71%时,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达到最高(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团辉 高湘萍 梁萌青 王新星 郑珂珂 常青 吴立新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38.80±0.11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研究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用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的0(FM1为负对照,含豆粕55%、鱼粉19%)、0(FM2为正对照,含豆粕45%、鱼粉25%)、11%(FPH11)、16%(FPH16)、21%(FPH21)、26%(FPH26)制得7组等氮等能饲料。实验结果表明,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11%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FPH11、FPH16、FPH2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卞宇豪 杨航 许晓莹 林夏 曹凯林 李小勤 冷向军
为探究2种蛋白源单一和混合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学的影响,实验用发酵豆粕(FSM)、肉骨粉(MBM)和发酵豆粕+肉骨粉(FSM+MBM)混合物(1∶1)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FM,含鱼粉350 g/kg)中150 g/kg的鱼粉,使鱼粉含量降为200 g/kg,共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记为FM (对照组)、FSM、MBM和FSM+MBM组,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1.2±0.1) 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替代组的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但FSM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FSM+MBM组。此外,FSM组的饲料系数较对照组和MBM组显著升高。各组在全鱼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以及蛋白质沉积率上无显著差异,而FSM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FSM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显著增加,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在前肠形态学方面,各替代组的绒毛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SM组的绒毛高度、肌层厚度以及绒毛周长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在鱼粉含量为350 g/kg的饲料中,MBM、FSM+MBM混合物可以有效替代150 g/kg的鱼粉(鱼粉含量降至200 g/kg),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健康,FSM+MBM混合物替代鱼粉的效果优于FSM。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源的开发和低鱼粉饲料的配制提供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明明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伟 仲维玮 孙立威
分别用15.0%(对照组)、30.0%、45.0%、60.0%、75.0%的菜粕配制5种等氮(粗蛋白质为34.0%)等能(总能为19.2 kJ/g)饲料,饲养吉富罗非鱼幼鱼[初始体质量(4.82±0.46)g]10周,考察饲料中不同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肝脏组织结构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菜粕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60.0%和75.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的肝体比、脏体比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富罗非鱼全鱼营养成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婷婷 曹俊明 黄燕华 陈冰 王国霞 孙智武 刘群芳 刘晓玲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吉富罗非鱼(GIFT)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用720尾体质量为(3.27±0.04)g的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5种添加80、160、240、320和400 mg/kg GSH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7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20 mg/kg组罗非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DR)和肝脏RNA/DNA比值分别显著升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各添加组罗非鱼肝体比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160~320mg/kg组罗非鱼粗蛋白和240~300 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彦良 李二超 禹娜 田文静 江星 孙立梅 齐霁 陈立侨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为全鱼油(F1)、25%(F2)、50%(F3)和75%(F4)豆油替代组和全豆油组(F5),每组4个重复,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27±0.03)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6周,评价豆油替代鱼油的饲料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组幼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F4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1组(P0.05)。F4组幼蟹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5组最低。幼蟹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孔凡华 梁萌青 吴立新 郑珂珂 王新星 常青 龚蓉珠
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特定生长率(SG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各组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替代40%组与替代60%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菱鲆各组间肌肉中氟残留量没有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冷向军 孟晓林 李家乐 李小勤 华雪铭
为考察杜仲叶对草鱼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2%4、%杜仲叶粉或0.1%0、.15%杜仲叶提取物,饲养平均体重(425.8±37.6)g的草鱼。经60d饲养,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84.3%、92.2%、96.7%、88.2%、91.7%,饲料系数分别为2.01、1.87、1.82、2.03、1.9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杜仲叶粉显著提高了草鱼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添加2%杜仲叶粉、0.15%杜仲叶提取物有提高草鱼增重率趋势(P<0.10)。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表明,饲料中添加4%杜仲叶粉,0.1%、0.15%杜仲叶提取...
关键词:
杜仲叶 草鱼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肉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晓丽 王玲 宋凯 鲁康乐 张春晓 袁香丽
以鱼粉水平为30%的饲料为高鱼粉饲料对照组,以豆粕替代高鱼粉饲料中50%鱼粉形成低鱼粉基础饲料,低鱼粉基础饲料添加0、0.5%、1.0%、1.5%和2.0%低分子水解鱼蛋白,配制6种实验饲料,对初始体重为(0.44±0.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进行48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后采集样品,测定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肠道先天免疫缺陷基因(IMD)、对虾素3a分子(Penaie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亭亭 蔡完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6酵母硒、0.1%花粉、0.5×10-6酵母硒+0.1%花粉的混合物,投喂中华鳖幼鳖90d后。测定幼鳖的生长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同对照组相比,0.5×10-6酵母硒+0.1%花粉组能显著促进中华鳖的生长(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差异(P>0.05)。0.5×10-6酵母硒组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中SOD酶和GSH PX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56.06%、44.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