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3)
- 2023(9533)
- 2022(8579)
- 2021(8166)
- 2020(6895)
- 2019(16089)
- 2018(16189)
- 2017(31195)
- 2016(17238)
- 2015(19460)
- 2014(19465)
- 2013(19230)
- 2012(17692)
- 2011(15938)
- 2010(15852)
- 2009(14311)
- 2008(13901)
- 2007(11838)
- 2006(10398)
- 2005(8807)
- 学科
- 济(64986)
- 经济(64907)
- 管理(47502)
- 业(44838)
- 企(37574)
- 企业(37574)
- 方法(32191)
- 数学(27609)
- 数学方法(27261)
- 农(17523)
- 学(17003)
- 中国(15867)
- 财(15267)
- 业经(14456)
- 地方(13260)
- 理论(12021)
- 制(11988)
- 农业(11619)
- 和(11468)
- 贸(11246)
- 贸易(11241)
- 易(10873)
- 环境(10584)
- 技术(10416)
- 务(9936)
- 财务(9877)
- 财务管理(9860)
- 教育(9588)
- 企业财务(9345)
- 划(9296)
- 机构
- 大学(247348)
- 学院(243994)
- 管理(98943)
- 济(89874)
- 经济(87636)
- 理学(86626)
- 理学院(85615)
- 管理学(84011)
- 管理学院(83586)
- 研究(81836)
- 中国(57665)
- 科学(54746)
- 京(53514)
- 农(42502)
- 所(42000)
- 业大(40097)
- 财(39545)
- 研究所(38942)
- 中心(36147)
- 江(34725)
- 农业(33639)
- 北京(33630)
- 范(33567)
- 师范(33233)
- 财经(32630)
- 经(29711)
- 院(29649)
- 州(28389)
- 师范大学(27153)
- 技术(26032)
- 基金
- 项目(174845)
- 科学(136192)
- 基金(126050)
- 研究(125466)
- 家(111001)
- 国家(110085)
- 科学基金(93580)
- 社会(76148)
- 社会科(71972)
- 社会科学(71950)
- 省(68496)
- 基金项目(68129)
- 自然(63236)
- 自然科(61737)
- 自然科学(61717)
- 自然科学基金(60585)
- 划(58348)
- 教育(57234)
- 资助(51873)
- 编号(51392)
- 成果(41701)
- 重点(38967)
- 部(38031)
- 发(36612)
- 创(36098)
- 课题(35235)
- 科研(33803)
- 创新(33611)
- 计划(32615)
- 大学(32149)
共检索到340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钧林
>F0.01=5.99)。经LSR检验,变温层积(20~25℃45d+2~5℃ 45d)的发芽率最高,可达56.7%,且与其它各层积处理的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5℃层积90d、70d及对照(2~15℃层积90d)的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2~5℃层积30d的发芽率最低,仅为22%(表2)。以上试验小结为:(1)成熟且发育完善的肉花卫矛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条件下不能发芽,种皮透气性差是肉花卫矛种子休眠的原因。(2)层积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20~25℃45d+2~5℃45d变温层积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可达56.7%,解除了种子休眠。
关键词:
种子,肉花卫矛,休眠,解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那守海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理(0、100、300mg/L)。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经上述处理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同时,15~20℃、10d→0~5℃、20d的变温层积比其他恒温层积更加有效;层积处理效果比浓H2SO4、GA3的处理效果更好。对紫椴种子处理的最佳组合是以浓H2SO4浸泡种子30min,然后施以100mg/L的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宏 李正红 张艳丽 王雁 刘秀贤 万友名
以9月采收于西藏林芝县、米林县并经自然晾干、室内储存3个月的大花黄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GAs、乙烯利等处理对种子休眠的解除效应。结果表明:1)经7天常温清水浸泡后直接播种于露地苗床,种子于第140天发根,第288天发芽,至发芽结束共490天,发芽率35%左右。2)温度对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具显著影响,低于10℃及高于25℃培养的种子均不能发根,15℃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佳;15℃及20℃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理想。3)各处理与对照的发根率均可达96%以上。4)GA3处理大花黄牡丹生根种子可起到显著的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其中以300mg·L-1处理效果最佳。5)综合考虑上胚轴及下胚轴休眠解...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 种子 下胚轴 上胚轴 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秀琴 安蒲瑷 李庆梅
研究结果表明:紫荆种子用浓H2SO4酸蚀30min后,再于13~17℃条件下混湿沙层积20~30d即可解除休眠。最佳发芽条件为20℃夜/30℃昼,黑暗变温培养,其发芽率82%,成苗率80%,发芽指数9.41,活力指数73.78,根茎长7.92cm/株。若用250mg/L赤霉素水溶液浸泡种子24h,可代替湿沙层积,即发芽率90%,成苗率83%,发芽指数9.09,活力指数71.00,根茎长8.81cm/株。很明显地促进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关键词:
紫荆种子,双重休眠,休眠解除,促进萌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李天来 倪伟东
从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K.Koch)种子的形态、种皮电镜观察、种子各部分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和种子成熟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等方面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种子秋季采收后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是导致天女木兰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但其种皮透性良好;种子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和胚乳中;种子成熟时胚乳中高浓度的ABA、IAA及低浓度的GA3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又一原因。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抑制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丹 孙传清 屠乃美
种子休眠是内在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种子结构、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等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内在原因;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外源 GA3,ABA 及可溶性糖分均具有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休眠和促进发芽的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影响休眠的遗传位点进行定位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种子 休眠特性 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伟 杨奕 马绍宾 李江
以石蜡切片法、抑制物生物鉴定法及对比分析法开展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果实成熟时胚发育不完整,停留于球形胚阶段,胚的发育程度在果实成熟后不受采收时间的影响;滇重楼种子能正常吸水,不存在由于透水性差而引发的休眠;滇重楼外种皮和胚乳的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带外种皮的滇重楼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种子萌发时间显著延后,滇重楼外种皮抑制胚的形态后熟。基于研究结果,认为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
关键词:
滇重楼 种子 形态后熟 休眠类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洑香香 周晓东 刘红娜
山茱萸种子具深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需2年才开始萌发。本研究用500 mg.L-1GA3分别浸泡山茱萸种子3 d和5 d,结合不同层积处理(变温(5~30℃)层积)、低温层积(0~5℃)、低温层积1个半月后转入变温层积),以探索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并对层积前后的种子进行解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A3和层积处理都可促进种子休眠的解除;层积3个月的结果表明变温层积解除休眠的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变温层积次之,低温层积无效果,但低温层积7个月可使发芽率达到40%;GA3浸泡结合层积处理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处理前后种子的解剖结构变化表明:种子的休眠原因既有种皮的机械束缚作用(物理休眠),同时还存在胚的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广有 唐晓杰 高红兵 沈熙环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东北红豆杉种子内源激素 (赤霉素、脱落酸、玉米素、吲哚乙酸 )含量 ,并结合形态解剖、变温层积、种子吸水性和种皮透气性等试验 ,探讨了东北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解除休眠的技术 .秋季采收的东北红豆杉种子 ,虽然种胚结构完整 ,但体积小 ,不具备萌发能力 ,需要后熟 .风干种子形成大量脱落酸(ABA) ,种皮角质化、坚硬 ,阻碍了水气交换 ,幼小种胚被迫进入深度休眠状态 .解除休眠的技术是 ,机械磨损种皮 ,可通气、透水和减少萌发障碍 .流水冲洗 1周 ,将种子内的ABA含量降低到可以萌发的程度 .用赤霉素或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种子 ,可提前萌发 ,提高发芽率 ...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种子 休眠机理 解除休眠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海龙 杨玲 张建瑛 冯丹丹 范少辉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eed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rbus pohuashanensis were studied. These factors included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mbryos,the mechanical obstruction of the seed coat,the water and air permeability of seed coat,and the biologic inhibition of extracts ...
关键词:
花楸树 种子休眠 离体胚培养 低温催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尚旭岚 方升佐 徐锡增
研究了综合处理措施对青钱柳种壳结构和透性的影响,并对休眠解除过程的果皮浸提液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青钱柳种子木质坚硬的种壳结构;在酸蚀处理基础上再进行GA3浸泡和GA3拌沙层积处理,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种壳表面出现孔洞且逐渐变大,种胚含水量和种子呼吸速率显著提高,果皮浸提液抑制作用显著降低,裂口萌动种子中可能具抑制作用的物质种类减少。说明综合层积处理能有效破坏青钱柳种子坚硬的种壳结构,改善种皮透性,促进果皮中抑制物质的降解,从而加速种子休眠的解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日雯 樊富伟 孙天祎 辛如洁 宋文慧 关士鑫 孙晓梅
【目的】芍药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但其种子的双重休眠难以解除,严重阻碍芍药的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关键时期的酵母杂交cDNA文库,可用于筛选调控芍药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及互作蛋白。本文库的构建可为丰富芍药种子休眠调控研究提供科学支撑,能为芍药栽培育种和野生资源保护及利用奠定分子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休眠解除过程中5个关键时期的芍药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总RNA的提取和m RNA的分离,使用gateway方法构建cDNA初级文库,再通过LR重组,将初级文库重组到pGADT7-DEST次级文库载体上,构建出次级文库,最后经过酵母转化试验,将次级文库质粒转化到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中,构建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酵母文库。【结果】经鉴定,cDNA初级文库库容量为1.28×107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100%;cDNA次级文库库容量为1.12×107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100%;酵母文库滴度为7.0×107 CFU/mL,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96%。23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经NCBI比对后,按照功能将20个已知蛋白序列划分为8类,其中7个序列已被报道参与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结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酵母杂交cDNA文库构建的质量较高,具有较完整的基因信息,符合酵母文库筛选试验所需的标准,为构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旭岚 徐锡增 方升佐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婷 刘鹏 徐根娣
【目的】通过从种皮及内源抑制物两个方面探索栝楼(Trichosathes kirilowii Maxim)种子休眠原因,找出其萌发难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照完整种皮,设置了刀割种皮和去除种皮的处理,以探究种皮对栝楼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分种皮和种仁两部分分别用水、甲醇、乙醚提取其中萌发抑制物,并以白菜种子作为生物鉴定材料,测定其在各种提取物作为萌发基质下的萌发率、淀粉酶活性、苗高、根长及鲜重,以求确定抑制物的分布、极性并初步推测抑制物类型。另外,用GA3处理栝楼种子,并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比试验,以求探索栝楼促萌措施。【结果】去种皮处理组与对照...
关键词:
栝楼 萌发 种皮 内源抑制物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婕 张子晗 侯秋彦 喻方圆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