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8)
2023(3845)
2022(3367)
2021(3177)
2020(2817)
2019(6813)
2018(6888)
2017(13373)
2016(7589)
2015(8620)
2014(8741)
2013(8418)
2012(7418)
2011(6663)
2010(7003)
2009(6331)
2008(6170)
2007(5381)
2006(4704)
2005(4132)
作者
(23543)
(19572)
(19482)
(18603)
(12504)
(9366)
(8837)
(7745)
(7489)
(6993)
(6677)
(6650)
(6559)
(6364)
(6127)
(6082)
(5982)
(5826)
(5662)
(5659)
(5046)
(5008)
(4846)
(4503)
(4497)
(4404)
(4396)
(4324)
(4067)
(3901)
学科
(30664)
经济(30641)
管理(20474)
(18186)
方法(17999)
数学(16732)
数学方法(16236)
(15562)
企业(15562)
(7134)
(6939)
中国(6625)
环境(6210)
理论(6136)
(5470)
业经(5347)
(4946)
(4882)
贸易(4877)
(4747)
地方(4629)
教学(4406)
(4389)
(4231)
农业(4199)
技术(4174)
(3647)
(3582)
银行(3564)
(3527)
机构
学院(105896)
大学(104483)
管理(40349)
(38915)
经济(38059)
研究(35680)
理学(35188)
理学院(34835)
管理学(33633)
管理学院(33479)
中国(25972)
科学(25460)
(22653)
(22532)
业大(19860)
(19577)
农业(18209)
研究所(18100)
中心(16192)
(16142)
(16096)
北京(14121)
技术(14036)
(13037)
财经(12973)
(12852)
(12710)
师范(12469)
(12203)
农业大学(11991)
基金
项目(74867)
科学(57321)
基金(52675)
研究(49545)
(48411)
国家(48068)
科学基金(40072)
(31293)
自然(28932)
社会(28794)
自然科(28318)
自然科学(28312)
自然科学基金(27771)
社会科(27357)
社会科学(27349)
基金项目(27054)
(26623)
教育(24261)
资助(23712)
编号(19821)
重点(17559)
计划(16431)
(15961)
(15813)
(15561)
成果(15121)
科研(14983)
科技(14930)
创新(14798)
课题(14613)
期刊
(38872)
经济(38872)
研究(26551)
中国(21545)
学报(21127)
(19946)
科学(18360)
管理(15458)
大学(15330)
学学(14669)
农业(13791)
教育(13030)
(12070)
技术(11803)
统计(8283)
(8165)
(7403)
(7243)
金融(7243)
决策(6838)
经济研究(6511)
业经(6404)
业大(6310)
财经(6030)
技术经济(5976)
科技(5882)
(5603)
农业大学(5230)
(5175)
资源(4790)
共检索到150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艳  董利锋  邓凯东  许贵善  刁其玉  
【目的】通过探索生长期肉用绵羊的甲烷(CH_4)排放规律,旨在建立相关的CH_4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饲粮NFC/NDF(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为0.78自由采食组的平均日增重作为饲粮NFC/NDF为1.03组和2.17组的限饲标准,在此基础下测定肉用绵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甲烷产量,并分析肉用绵羊不同体重阶段的甲烷产量与饲粮干物质基础下的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可消化营养物质摄入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间的回归关系。【结果】预测肉用绵羊生长早期(25—35 kg)CH_4产量的最佳一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为:CH_4(L·d~(-1))=-26.58×NFC/NDF+92.7(R~2=0.772,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一广  刁其玉  刘洁  姜成钢  邓凯东  屠焰  
【目的】研究日粮不同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性能对肉羊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并建立甲烷排放估测模型。【方法】选取8头月龄相近、体重(50.37±1.13)kg的成年杂交绵羊公羊(杜泊(♂)×小尾寒羊(♀)),分别饲喂8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不同(分别为51.83%、50.47%、44.58%、42.34%、38.20%、35.43%、30.10%和27.03%)的全混合日粮,进行8×4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试验分为4期,每期16 d,于第9—16天采用Sable呼吸测热系统测定甲烷,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8种日粮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的甲烷排放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红梅  屠焰  司丙文  聂明非  刁其玉  
【目的】在以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饲粮中添加不同配伍酶制剂,研究其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400只月龄(3月龄)和体重(26.95±0.91kg)相近的杜寒杂交公羔羊,分为4组(每组100只、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即对照组(基础饲粮无添加酶制剂),处理组Ⅰ(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复合酶制剂)、处理组Ⅱ(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复合酶制剂)和处理组Ⅲ(基础饲粮+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漆酶复合酶制剂);基础日粮为依据NRC(2007)配制精粗比4:6(第一期)和5:5(第二期)(DM基础)的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英杰  刘月琴  孙洪新  孙少华  李玉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在不同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与小尾寒羊的杂种优势。方法利用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4个国外引进肉羊品种及小尾寒羊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遗传检测,并测定4个引进肉羊与小尾寒的杂交效果。结果5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白头萨福克、黑头萨福克、道赛特、得克赛儿及小尾寒羊5个群体中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从不同品种看,道赛特羊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大,而小尾寒羊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小;经遗传关系分析,在引进的4个肉羊品种中,与小尾寒羊杂交优势由大到小依次为白头萨福克、黑头萨福克、道赛特、得克赛儿,与实际杂种优势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慧华  赵福平  张莉  魏彩虹  杜立新  
【目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种类丰富,畜禽品种数量约占全球已知种类的1/6,是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是在农业部的领导和组织下,经过8年的调查和编写而成,较好的总结了中国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地域分布和性能特点。文章对《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地方绵羊品种的重要生产性能相关性状作进一步分析,期望从中筛选出适合于肉用品种培育的素材。【方法】整理汇总《羊志》中地方绵羊品种的主要产地,以及体尺、胴体及繁殖方面共13个肉用相关性状信息。依据《羊志》将地方品种分为蒙古系、哈萨克系和藏系并对3大谱系进行多重比较,利用R语言中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信息较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富丽霞  马涛  刁其玉  成述儒  宋雅喆  孙卓琳  
【目的】在通过概略养分或可消化养分建立肉用绵羊常用精饲料可代谢蛋白质(metabolic protein, MP)的预测模型,为动物日粮的科学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选用14月龄,平均体重为(49.27±3.12)kg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1代肉用羯羊6只,采用尼龙袋法和改进三步体外法测定10种精饲料的瘤胃有效降解率、瘤胃非降解蛋白质(undegraded dietary protein, UDP)及UDP小肠消化率;另外选用10只体况健康、平均体重(47.43±4.41)kg的杜寒杂交成年公羊分11期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设11个处理组,其中1个基础饲粮组和10个试验饲粮组,试验组饲粮分别由高粱、玉米、大麦、小麦、燕麦、菜籽粕、花生粕、棉籽粕、豆粕及玉米酒糟(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DDGS)等替换基础饲粮中羊草、玉米和豆粕,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每期饲喂2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试验羊提前打好耳号,使用伊维菌素进行驱虫,单栏饲养。由于各组饲粮营养成分存在差异造成采食量不同,在预饲期观察并确定最低组的采食量作为限喂量,每天饲喂两次,分别于8:00、16:30饲喂,每次饲喂600 g,自由饮水。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尿嘌呤衍生物法(purine derivative,PD)测定微生物合成蛋白质(microbial synthetic protein,MCP),通过养分含量或可消化养分建立MP的预测模型。试验数据采用SAS 9.1中的NLIN程序计算a、b、c值和直线回归与多元回归程序分析建立MP估测模型,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LSD)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饲料的粗蛋白质(CP)瘤胃降解率和UDP小肠消化率均因饲料种类不同而异,高蛋白饲料的CP瘤胃降解率和UDP小肠消化率较高,10种精饲料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的范围在43.71%—60.87%之间,UDP小肠消化率的范围在80.10%—92.86%之间,其中燕麦饲料的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9种饲料(P<0.001),而其UDP小肠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9种饲料(P<0.001)。【结论】饲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与可消化蛋白质存在强相关性;饲粮中概略养分含量和可消化养分与MP存在相关性,可以通过饲粮概略养分含量或可消化养分比较准确地估测精饲料的MP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管峰  刘守仁  程瑞禾  代蓉  石国庆  艾君涛  杨利国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以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共553只个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BMPRIB基因在不同绵羊品种(系)中共有3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湖羊中仅有B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0%和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的研究发现:BB、B+和++基因型群体第一胎产羔数分别为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楼灿  邓凯东  姜成钢  马涛  纪守坤  陈丹丹  张乃锋  屠焰  刁其玉  
【目的】繁殖母羊不同生理时期的营养对其生产水平有极大的影响,配种期营养决定了受胎率,妊娠期营养决定了羔羊出生重、成活率和成长潜能,哺乳期营养决定了羔羊的生长率,而断奶后的营养补偿了妊娠期和哺乳前期所消耗的营养储备并为下一繁殖周期做准备。而能量代谢研究则是家畜营养研究的基础,肉羊上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幼畜和生长期,对哺乳期的研究甚少,严重制约了中国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用日粮饲喂量梯度方法,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空怀期和哺乳期能量的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特点。【方法】饲养试验需要控制非试验因素一致或凸显出单一因素,是营养需要量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结合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试验可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润莲  张微  朱晓萍  贾志海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日粮钴铜对肉用绵羊维生素B12营养状况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健康、体重相近(22.9±0.8)kg的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杂交一代羯羊,随机分为5组,定量饲喂5种不同日粮,即对照组日粮、4种不同比例的钴铜(0.3:10、0.3:20、0.6:10和0.6:20)日粮,试验期8周,试验中期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同时每两周采血样,用电化学发光法、气相色谱法及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维生素B12及叶酸含量、甲基丙二酸和同型半胱胺含量。【结果】肉羊日粮添加不同比例的钴铜,血液维生素B12的含量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周后趋于稳定。钴水平较高的后两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强  陆佩玲  刘建栋  傅抱璞  姚克敏  
发展了一个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兼具实用性和理论性的水稻生长模拟模型。它是在水肥适宜的条件下,以光、温因子模拟作物生长过程。其空间尺度是叶面水平的,时间尺度是逐时的,并且具有模拟冠层瞬时光合作用的能力。该模型由发育阶段、冠层光分布、冠层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增长等子模型组成。使用地理分期播种资料进行了检验,该模型可以解释在不同气候区域水稻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和播种期变化的925%~958%。使用常规气象资料,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南京、长沙、广州和贵阳等地杂交水稻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模拟结果表明,贵阳气温低、生育期长,其中稻生育期内温度适中、光照较强,干物质生产力高。广州气温高,中稻、早稻生育期短,产量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丽华  徐幸莲  周光宏  江芸  
将肠杆菌科细菌接种到宰后1 h的无污染的热鲜肉上,置于灭菌培养皿上并分别于5、10、15、25和30℃贮藏,建立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拟合特定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状况。对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时间建立平方根模型,结果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和0.98。用贮藏在8和22℃热鲜肉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生长试验值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并对偏差度、准确度、残差平方和及均方根误差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性高,可有效预测5~30℃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卫星  张启林  穆林  李洪  
为探索黔北麻羊的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以更好地服务于黔北麻羊的保种、选育和产业化生产,对10只黔北麻羊的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黔北麻羊的平均屠宰率为41.37%,净肉率为30.45%;羊肉水分含量为74.42%,脂肪含量为10.50%,蛋白质含量为20.78%;肌肉干物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80.50 mg/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43.52 mg/g,总氨基酸含量为727.14 mg/g;矿物质含量丰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子军  凌英会  任春环  程箫  郭晓飞  黄桠峰  陈家宏  赵有璋  章孝荣  
【目的】研究甘肃主要肉用绵羊品种(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蒙古羊、滩羊、小尾寒羊)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世界粮农组织和国际家畜联合会推荐的11对微卫星引物(CSRD0298、RM0509、URB0038、MCM0130、ILSTS004、MCMA008、MNS0094、CSSM0004、OarAE101、BM1329和OarFCB11),对5个肉用绵羊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11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肉用绵羊品种间均呈现高度多态性,构建的系统进化树NJ聚类图将国内的3个肉用绵羊品种(蒙古羊、滩羊、小尾寒羊)与引进的2个肉用绵羊品种(波德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施月园  王彦君  金光泽  刘志理  
【目的】构建小兴安岭8种阔叶树在不同叶生长期的叶面积经验模型,以期为快捷、准确地测定不同叶形阔叶植物的叶面积及其动态变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内的白桦、紫椴、色木槭、青楷槭、枫桦、水曲柳、春榆和裂叶榆8种阔叶树种为对象,在叶生长期(5月底)、叶稳定期(7月中旬)和叶凋落初期(9月初),分别测定叶长L、叶宽W及叶面积LA,并以叶长与叶宽之比(叶长宽比)的中位数为基准,将8种树种分为2组,构建适于预测不同树种在不同叶生长期的通用LA经验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精度;最后以2种灌木为例检验了经验模型预测其他阔叶植物LA的适用性。【结果】8种阔叶树种在不同叶生长期的LA最优模型均为幂函数;对叶长宽比小于1.5(中位数)的树种组,5和7月的LA经验模型为LA=0.618×L~(1.197)W~(0.806),预测精度为81%~96%,9月的经验模型为LA=0.581×L~(1.332)W~(0.671),预测精度为83%~94%;对叶长宽比大于1.5的树种组,5月的LA经验模型为LA=0.627×L~(0.975)W~(1.063),预测精度为91%~95%,7月的经验模型为LA=0.705×L~(0.876)W~(1.146),预测精度为92%~96%,9月的经验模型为LA=0.607×L~(0.970)W~(1.076),预测精度为92%~95%;利用这些模型预测毛榛(叶长宽比小于1.5)和暴马丁香(叶长宽比大于1.5)不同叶生长期LA的精度为88%~94%。【结论】对不同叶生长期需构建不同经验模型来预测LA,以叶长宽比为分类标准对多种阔叶树进行分类是可行的,且基于乔木树种构建的经验模型能有效预测灌木的LA,研究结果可为快捷、高效地预测其他阔叶植物的LA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柳杭   陈洋   段心明   孙丽敏   孙鑫铭   杨雨江   单雪松   姜怀志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毛兼用型绵羊新品种,探究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将对揭示该品种的种质特性和在肉羊主产区的示范推广提供充足的实验依据。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分别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和杜泊羊为父本,分别与小尾寒羊和乌珠穆沁羊2个地方品种进行杂交,对同龄后代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羊肉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2个地方品种的杂交后代从生长速度来看,均显著优于其他组合的杂交后代(P<0.05);从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来看6月龄和12月龄优于其他组合的同龄杂交羊(P<0.05);从羊肉剪切力和肌纤维直径来看,6月龄和12月龄显著低于杜泊与2个品种杂交后代(P<0.05)。通过综合比较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的F_(1)代优于与乌珠穆沁羊的F_(1)代。分析饲养改良后代的经济收益发现,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的后代分别较母本品种增加经济收益133.2~487.49元/只,较杜泊羊与2个地方品种杂交后代均增加100元/只以上。综上所述,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等本地羊的效果良好,是发展肉羊产业的优良种源,可作为商品肉羊生产的父本品种而广泛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