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1)
2023(8669)
2022(7859)
2021(7513)
2020(6271)
2019(14687)
2018(14794)
2017(28698)
2016(15693)
2015(17697)
2014(17679)
2013(17465)
2012(15830)
2011(14182)
2010(13898)
2009(12508)
2008(11945)
2007(10138)
2006(8668)
2005(7303)
作者
(45298)
(37204)
(36996)
(35142)
(23736)
(17906)
(16721)
(14884)
(14211)
(13190)
(12841)
(12335)
(11702)
(11666)
(11452)
(11278)
(11226)
(11165)
(10562)
(10522)
(9381)
(8976)
(8851)
(8426)
(8347)
(8341)
(8302)
(8123)
(7540)
(7483)
学科
(59288)
经济(59221)
管理(45815)
(42929)
(36798)
企业(36798)
方法(30069)
数学(26000)
数学方法(25708)
(15246)
(14429)
中国(14165)
(13980)
业经(13303)
地方(12127)
理论(10605)
(10368)
农业(10138)
技术(10135)
(10114)
贸易(10110)
(9802)
环境(9705)
(9626)
财务(9569)
财务管理(9555)
(9368)
企业财务(9073)
(8966)
教育(8681)
机构
大学(219340)
学院(217080)
管理(91444)
(81057)
理学(80452)
理学院(79589)
经济(79179)
管理学(78264)
管理学院(77888)
研究(69391)
中国(49469)
(46888)
科学(45915)
(35377)
业大(35082)
(34994)
(34434)
研究所(31846)
中心(31264)
北京(29404)
(29384)
财经(29354)
(28528)
师范(28251)
农业(27654)
(26786)
(25448)
(24579)
技术(23192)
商学(23029)
基金
项目(157271)
科学(122933)
研究(114195)
基金(113705)
(99060)
国家(98236)
科学基金(84555)
社会(69519)
社会科(65801)
社会科学(65782)
基金项目(61675)
(61660)
自然(56952)
自然科(55602)
自然科学(55592)
自然科学基金(54576)
(52040)
教育(51974)
编号(47220)
资助(46747)
成果(37604)
重点(34547)
(34133)
(32922)
(32707)
课题(31731)
创新(30591)
科研(30325)
项目编号(29462)
大学(29281)
期刊
(84024)
经济(84024)
研究(60725)
中国(36240)
学报(36192)
科学(32993)
管理(32205)
(31255)
大学(27039)
学学(25417)
(25056)
教育(24186)
农业(22642)
技术(18527)
(14365)
金融(14365)
业经(14168)
财经(13214)
图书(13187)
经济研究(12768)
理论(11860)
科技(11707)
(11242)
实践(11214)
(11214)
(11017)
问题(10839)
技术经济(10395)
情报(10329)
现代(9947)
共检索到297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阿日查  张剑  刘波  
为了解肉牛热应激研究进展,以"肉牛"、"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分子调控机制"、"热应激防控"等为关键词,检索、总结和归纳了2008—2018年来肉牛热应激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发现:一方面,热应激可降低肉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激活肉牛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T)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A);另一方面,热应激条件下肉牛可通过血液中miRNAs调控靶基因表达进而参与机体抗热应激反应。但在肉牛耐热基因筛选方面及热应激条件下肉牛营养标准的研究尚少,今后研究应根据不同程度热应激进而制定热应激条件下肉牛营养标准,在筛选肉牛耐热基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阿日查  张剑  刘波  
为探究热应激对内蒙古草原不同品种放牧肉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法对处于热应激状态下的不同品种放牧肉牛进行了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蒙古牛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P0.05);蒙古牛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P0.05),以上试验牛之间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热应激状态下,蒙古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较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凯佳  高腾云  潘军  曹玉凤  王笑笑  
【目的】研究喷淋与吹风对热应激肉牛生产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30头体质量、月龄和日增质量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A(对照组)、B(间歇性喷淋吹风组)、C(吹风组)3组,进行47d(预试期7d,正试期40d)的环境调控试验,每日定时测定畜舍内外的温、湿度和试验牛只的基本生理指标,定期测定每头试验牛只的采食量和体质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1)与A组相比,B、C 2组14:00时肉牛的呼吸频率均极显著降低(P0.05),但B、C 2组14:00直肠温度的升高幅度较05:30时有所降低。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中赞  王晓娜  李静  陈美月  许建文  栾新红  
为探讨抗应激添加剂对肉牛因运输应激导致机体应激蛋白表达波动的影响,揭示抗应激添加剂的作用以及肉牛运输应激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选择27头体重和体况相近的健康出栏育肥辽育白牛,随机分成3组(n=9),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基础饲粮,2个添加剂组饲粮中分别添加抗应激1号和2号,饲喂10d后,在20℃、相对湿度51%的环境条件下,以50~60km·h-1的速度在公路上运输5h,分别采集运输前及运输后的肉牛血液及运输后的肉牛肌肉组织,制备血清,提取组织RNA及蛋白,采用ELISA、q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HSP70含量和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HSP27、HSP70及HSP90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运输后各组肉牛血清HSP70含量显著高于运输前(p<0.05);添加剂组同对照组相比,运输前后血清HSP70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抗应激1号组肌肉组织HSP27、HSP70和HSP90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抗应激2号组肌肉组织中HSP90mRNA的表达量较抗应激1号组显著升高(p<0.05)。两个抗应激添加剂组肌肉组织HSP70和HSP90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运输使肉牛血清和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含量增加,而抗应激添加剂可影响运输后肉牛血清及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的水平,尤以抗应激1号作用更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冰  刘宏涛  周人纲  
高温及其他一些化学和生理胁迫能诱导机体产生热激蛋白。真核生物中热激因子调节热激基因的表达。在正常生长条件下 ,热激因子处于钝化的单体状态 ,而当热激时 ,热激因子形成三聚体并与DNA结合 ,同时通过转录激活域的活化而激活热激基因的表达。本文叙述了热激因子的结构及热激因子的活性调节方面的研究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雪洁  邢爽  赵少猛  周莹  厉秀梅  柳清秀  马丹丹  张敏红  冯京海  
【目的】探究热应激如何影响肉鸡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结构,为研究缓解热应激的不利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将144羽体重接近(1 771±40)g的35日龄AA雄性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3个处理组分别为适温对照组(TC)、高温组(HT)和适温采食配对组(PF)。TC组舱内温度维持(21±1)℃,肉鸡自由采食;HT组舱内温度维持(31±1)℃,自由采食;PF组舱内温度维持(21±1)℃,根据HT肉鸡的采食量饲喂。温度及限饲处理共持续7 d。【结果】研究发现,与TC组相比,HT组肉鸡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显著提高(P<0.01),PF组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降低(P<0.01)。HT组的采食量与PF组相似,但日增重显著低于PF组(P<0.05),料重比高于PF组(P0.05)。与TC组相比,HT组和PF组肉鸡回肠前段菌群sobs、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LEfSe分析发现(Score≥3),HT组和TC组之间存在18个特异属。PF组肉鸡回肠中这18个属的相对丰度与HT组接近,与TC组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回肠前段优势菌属中(TOP50),采食量与其中30个属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而体核温度和血清皮质酮仅与其中个别属的相对丰度相关。【结论】HT组与PF组肉鸡的体核温度和血清皮质酮存在明显差异,但采食量相同,结果回肠菌群的结构和组成相似;TC组与PF组肉鸡的体核温度和血清皮质酮相似,仅采食量显著不同,结果回肠菌群的结构和组成明显不同。表明持续热应激对肉鸡回肠前段菌群的影响主要与采食量降低有关,与体温或血清皮质酮升高无显著关系。相关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殷珂  田文儒  李华涛  
热应激(环境高温或热性疾病)致附植前胚胎发育阻滞/死亡是导致家畜(尤其是奶牛)夏季妊娠率低的主要因素,就热应激时附植前胚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的级联激活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阻遏细胞凋亡,促进生长因子表达等研究和热应激时MAPKs信号通路对牛附植前胚胎的信号调控进行综述,重点阐述MAPKs通路对附植前胚胎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附植前胚胎受热损伤和MAPKs信号通路的级联激活以及它们之间关联的研究进展的总结,并结合青岛农业大学产科实验室近年来对降低夏季由热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来揭示附植前胚胎耐热应激损伤的MAPKs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MAPKs信号通路在附植前胚胎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有重要位置。在热应激作用下,附植前胚胎经历氧化、凋亡和合成调节蛋白过程,胚胎能否存活,取决于其自身耐热能力及胚胎生存环境,并需要借助于信号通路的精细调控,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能通过MAPKs信号通路级联调控胚胎存亡。热应激时,MAPKs信号通路各成员在附植前胚胎中的生物学效应各不相同,并且相互联系,共同调控着附植前胚胎的分化、凋亡等过程,转导刺激信号,参与机体内的反应。热应激后胚胎细胞的生死取决于自身抗热能力(内因)和其在子宫/培养的生存环境(外因),并且内、外因素均与MAPKs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晓艳  周光宏  徐幸莲  杨曙明  钱永忠  叶志华  
肉的嫩度是肉品品质的首要指标,肉嫩度(特别是牛肉嫩度)的改善,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肉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肌肉的基本结构—肌原纤维和结缔组织入手,阐述了二者影响嫩度变化的理化机制,并介绍了目前在牛肉生产中所采用的嫩化技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长华  李德发  尹靖东  
免疫应激常常引起动物生长抑制,对畜牧生产造成一定损害。本文介绍了免疫应激的特点及其影响动物生产的免疫学机制,并综述了共轭亚油酸对免疫应激动物生长和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及调控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乔健  高铭宇  范春艳  欧德渊  刘文菊  
研究 4 0℃持续热应激对肉鸡动脉压的影响 ,探讨肉鸡热应激发生发展规律。将 6 0只 2 5日龄商品代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 ( 2 1~ 2 4℃ ,相对湿度 ( 5 0± 5 ) % )和试验组 ( ( 4 0± 0 5 )℃ ,相对湿度 ( 70± 5 ) % ) ,分组后自由采食和饮水 ,对肉鸡的股动脉压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 :热暴露使肉鸡平均股动脉压 ( ( 16 6 6± 0 4 7) ,( 10 81±1 5 9)kPa)、股动脉收缩压 ( ( 18 6 1± 0 4 8) ,( 12 0 0± 1 4 9)kPa)和股动脉舒张压 ( ( 15 6 8± 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志华  程康  张婧菲  王超  钟翔  张莉莉  王恬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酶解青蒿(EA)对肉鸡主要消化器官质量、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小肠黏膜中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1日龄健康雄性爱拔益加肉鸡14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饲喂基础日粮;酶解青蒿组(HS-EA组)饲喂添加1 000 mg·kg(-1)EA的基础日粮。CON组肉鸡饲养于22℃环境中,HS和HS-EA组肉鸡饲养在34℃环境中8 h(09:00—17:00),22℃环境中16 h(17:00—09:00)。试验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宇杰  卢浩诚  韩兆玉  李惠侠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芦丁对热应激下奶牛生产性能及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生理情况相同的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g芦丁,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 g芦丁,饲养期为60 d,采血测定生理指标,采集奶样分析指标。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对细胞进行热应激处理,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基(DMEM/F12+10%胎牛血清)添加40μg·mL~(-1)芦丁,RT-qPCR测定乳脂、乳蛋白及乳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评估芦丁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芦丁饲喂40 d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期第40天开始,试验组乳蛋白率与乳糖率均显著升高(P0.05),但试验组乳中脂质质量显著升高(P<0.05),乳中体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体外试验中对奶牛BMEC进行热应激处理后,添加芦丁显著提高BMEC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基因(DGAT2)、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SREBP1)、酪蛋白αs1基因(CSN1S1)、酪蛋白β基因(CSN2)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GLUT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结论]芦丁可通过提高乳脂、乳蛋白及乳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来提高乳品质和奶牛产奶性能,是一种优秀的植源性饲料添加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石立冬  翟浩杰  卫力博  牟玉双  李卓  姜晨  任同军  韩雨哲  
以初始体重为(32.28±0.20) g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作为研究对象,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通过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的牛磺酸[0% (T1,对照)、1.0% (T2) 和5.0% (T3)],配制3组试验饲料,养殖56 d后,水温(28±0.3) ℃,急性热应激30 min。取肝脏,使用RNA-Seq测序技术对3组红鳍东方鲀肝脏转录组进行分析,并分别对3个样品测序文库进行两两比较,设置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为P<0.05,共获得16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1个,下调基因56个。GO功能分析发现,在T3vsT1组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丝氨酸型肽酶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内肽酶活性、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和肽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发现,T2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与细胞粘附分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T3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代谢途径。选取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在急性热胁迫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可通过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升高,红鳍东方鲀主要通过代谢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本研究旨为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机制的影响和牛磺酸抗应激功能的发掘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