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4)
- 2023(8364)
- 2022(7124)
- 2021(6397)
- 2020(5398)
- 2019(12310)
- 2018(11990)
- 2017(23622)
- 2016(12740)
- 2015(14689)
- 2014(14778)
- 2013(14902)
- 2012(13914)
- 2011(12516)
- 2010(12642)
- 2009(11828)
- 2008(11885)
- 2007(10964)
- 2006(9184)
- 2005(8052)
- 学科
- 济(60514)
- 经济(60472)
- 业(38804)
- 管理(37669)
- 企(30559)
- 企业(30559)
- 方法(27814)
- 数学(24676)
- 数学方法(24482)
- 农(18368)
- 中国(13999)
- 业经(13901)
- 地方(13329)
- 财(12940)
- 农业(11888)
- 学(11183)
- 贸(11178)
- 贸易(11177)
- 易(10835)
- 产业(10625)
- 制(9730)
- 环境(9038)
- 技术(8675)
- 和(8640)
- 银(7967)
- 银行(7946)
- 务(7903)
- 财务(7880)
- 财务管理(7855)
- 融(7665)
- 机构
- 学院(193471)
- 大学(190171)
- 济(82547)
- 经济(80939)
- 管理(74474)
- 理学(64504)
- 理学院(63828)
- 研究(63722)
- 管理学(62802)
- 管理学院(62449)
- 中国(46764)
- 科学(40076)
- 京(39684)
- 农(35750)
- 财(35031)
- 所(32662)
- 业大(30947)
- 研究所(29836)
- 中心(29811)
- 江(29073)
- 农业(28528)
- 财经(28309)
- 经济学(25720)
- 经(25471)
- 北京(24716)
- 范(24092)
- 师范(23842)
- 经济学院(23541)
- 州(23121)
- 院(22612)
- 基金
- 项目(129589)
- 科学(101308)
- 研究(94543)
- 基金(92227)
- 家(80169)
- 国家(79523)
- 科学基金(67526)
- 社会(59902)
- 社会科(56941)
- 社会科学(56923)
- 省(52816)
- 基金项目(48685)
- 划(43788)
- 教育(42772)
- 自然(42594)
- 自然科(41551)
- 自然科学(41538)
- 自然科学基金(40808)
- 编号(38937)
- 资助(37593)
- 成果(30615)
- 发(30258)
- 重点(29363)
- 部(28275)
- 创(27418)
- 课题(26980)
- 创新(25644)
- 科研(24821)
- 发展(24540)
- 国家社会(24470)
共检索到273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龙雪芬 王黎文 万强 杨春 赵曦然
[目的]厘清肉牛产业链损耗基本情况及原因,探究肉牛产业链减损模式,科学指导肉牛产业在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环节中的减损,有利于缓解我国肉牛在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压力,对我国肉牛实现增产、高效、优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全产业链跟踪调查方法,以山东、四川、内蒙古、吉林、宁夏五个主产区为重点调研地区,选取2022年不同规模的屠宰加工企业、运输企业、销售企业等经营主体,收集151份问卷。通过产业链损耗计算,得出不同环节、不同产品形态、不同规模的损耗情况;通过样本最低损失率、“剔除三倍标准差”等方法,得出肉牛减损潜力。[结果]产业链环节中,屠宰加工环节损耗率为11.06%,运输环节损耗率为6.16%,销售环节损耗率为7.50%;产品形态中,活牛到消费者环节,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的损耗率分别为6.48%、1.54%、5.64%,胴体到消费者环节,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的损耗率分别为2.38%、3.72%、5.49%;肉牛产业链环节减损空间为10.19%。[结论]屠宰加工环节损耗率最高;活牛到消费者环节热鲜肉损耗率最高,胴体到消费者环节冷冻肉损耗率最高;肉牛产业链经营规模越大,损耗率越小;宰后运输减损潜力最高,分割减损潜力最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燕枝 陈娆 郭静利
粮食始终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粮食生产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的喜人成绩,然而,受国际国内市场、资源承载压力、气候变化以及人口刚性增长等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粮食增产的巨大压力下,我国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浪费或损耗却是惊人的,为此,深入分析粮食全产业链的损耗及减少粮食损耗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粮食 从田间到餐桌 全产业链 损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芳芳 武拉平
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全产业链减损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供给。本文利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预测表明,2025—203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全产业链减损潜力为2000万~9500万吨不等,总体来看,能够保障三大主粮实现100%自给。建议构建粮食全产业链减损部门协作机制和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制定粮食减损的短期和中长期动态目标和工作方案;提高粮食供应端生产、存储和加工环节的减损技术和服务供给,实现减损于“技”;加大消费端爱粮节粮宣传,提高全民节粮减损认知,实现2030年联合国粮食减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胡向东 崔姹
为探讨我国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价格非线性波动及其传递特征,基于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国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价格数据,采用马尔可夫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价格存在2种不同的运行状态,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1个阶段为2012年初—2013年上半年,第2个阶段为2013年下半年—2015年;肉牛产业链在常规状态运行概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但两状态相互转换概率均较低,说明价格波动存在平滑性。肉牛产业链价格传递作用明显,架子牛价格在产业链价格传递过程中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东鑫 张冬平 张颖
近年来,我国牛肉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在肉牛产业链上游的活牛价格不仅没有明显上涨趋势,甚至还有所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养殖户对肉牛养殖的意愿不强,肉牛养殖规模出现萎缩,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本文对河南省肉牛产业链上各主要环节价格进行了调查,并对肉牛产业链上价格背离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琛 李怡靖
针对冷链物流企业配送问题,提出了同时考虑客户满意度和配送车辆的油耗、制冷消耗及货物本身随时间推移造成的损坏在内的损耗成本的数学模型,并结合高德地图提供的交通拥堵延时指数来描述实际交通路况以分析实际行驶时间。利用改进了邻域解产生方法的模拟退火算法对昆明某农贸市场的配送计划进行了求解,设计了两个对照实验,分别对原方案与只考虑损耗成本的方案、以损耗成本为目标的方案与最短路径为目标的方案进行比对分析,验证了模型与算法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降低损耗成本上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鑫 李典潼 曹建民
[目的]为了厘清中国南方地区肉牛生产的空间关联关系,挖掘南方地区牛肉增产潜力,探索统一的生产大市场建设路径。[方法]基于2008-2020年肉牛生产数据,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南方地区15个省份的肉牛生产空间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了各地区在肉牛生产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地位和传导方向。[结果](1)南方地区肉牛生产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其关联关系趋于稳定,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2)整体来看,关联网络中,安徽、贵州、四川、云南扮演“中心行动者”的角色;湖南、江西扮演“中介行动者”的角色,上海、福建、浙江、江苏扮演“边缘行动者“的角色。(3)生产板块已初具规模,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是动能传递的终点,是发展南方地区肉牛生产的钥匙。[结论]未来南方肉牛生产大市场建设应在大力发展西南肉牛优势养殖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湖南和江西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地理区位的优越性和中介功能。加强省际交流,改良牛种,保障溢出板块的生产动能,完善双向溢出板块的连接功能,挖掘接收板块的生产潜力,布局完善的生产功能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露 张越杰
本文依据14个省份的223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国肉牛产业链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肉牛产业链组织效率的提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产业链成员的合作意愿是影响最主要因素,产业链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影响的间接因素,而影响肉牛产业链组织效率的直接因素按其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业链成员的合作意愿、合作能力、产业链组织强度。
关键词:
肉牛产业链 组织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士军 刘晓洁 薛莉 唐振闯 刘刚 程广燕
【目的】对我国水稻全产业链损耗及浪费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分析产生损耗和浪费的主要原因,提出稻谷减损策略,为制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方法,对我国稻谷主产区(四省八县)进行全产业链(包括农业生产、收获后处理、贮藏、加工、流通和消费等6个环节)实地调研。【结果】从全产业链来看,水稻损耗和浪费率合计为13.64%,其中全产业链损耗率为8.42%,收割、收获后处理、贮藏、加工、流通各环节的标准化损耗率分别为2.84%、1.85%、1.21%、1.73%、0.79%,消费端浪费率为5.22%。损耗和浪费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分别满足145.5万人、90.4万人一年的大米需求。【结论】我国水稻全产业链损耗处于较高水平,亟需制定有效的减损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粮食供给水平。
关键词:
稻谷 全产业链 损耗 浪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永辉
本文首先从引起生态产业链系统失稳的因素出发,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动因,提出生态产业链治理体系构架;其次基于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治理实践,提炼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三种治理模式;最后分析了中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对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主要表现为博士生修业时间长、流失率高两个方面,认为专业类别、资助方式、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博士生学业进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美国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美国博士生教育 高损耗 毕业时间 流失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顺波 郭志勤
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地方政府和村集体在执行集体林权改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选择,得出在集体林权改革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地方科层损耗的产生起负影响的因素为:林业加工企业和林业投资者寻租资金、实施林改引起的林业加工企业利税和提供就业岗位的下降;对地方科层损耗的产生起正影响的因素为:中央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的监督能力、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力度、对积极行为的奖励力度、村干部的福利和村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降低集体林权改革地方科层损耗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博弈论 地方科层损耗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志强 赵争鸣 施博辰 虞竹珺 郑嘉霖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正成为新一代电网的关键设备,但其损耗建模和解算非常困难。DSIM软件适用于复杂结构电力电子变换器仿真解算,尤其是电力电子变压器。针对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该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损耗分析,并且例证了DSIM软件在复杂电力电子变换器系统损耗分析方面的有效性。建立了电力电子变压器损耗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单台电力电子变压器具有最优效率点;对于两台电力电子变压器集群运行,轻载时只运行单台电力电子变压器效率最优,重载时两台电力电子变压器同时运行效率最优。该文对损耗模型的分析,可以为电力电子变压器运行效率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露 张越杰
本文利用河南、吉林、甘肃、四川等14个省份341个养牛专业户(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选择模型,对肉牛产业链管理中养殖户(场)的组织模式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场)对不同肉牛产业链组织模式的选择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饲养规模、从事养牛时间、销售方式、资金可获取性、饲养技术获取途径、所属地区特征等因素对肉牛养殖户(场)参与肉牛产业链管理具有正向影响;决策者年龄及饲养类型对其有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红岩
从价值角度分析,产业链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分布,即价值链。在价值分布非均衡状态下,如何占领价值制高点成为长三角今后一个时期产业链整合和提升的基本方向。文章以此为契点,提出长三角产业链整合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价值链 二元结构 增长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