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8)
- 2023(9323)
- 2022(7363)
- 2021(6581)
- 2020(5679)
- 2019(12800)
- 2018(12613)
- 2017(25875)
- 2016(13628)
- 2015(15319)
- 2014(15388)
- 2013(15241)
- 2012(13858)
- 2011(12313)
- 2010(12336)
- 2009(11852)
- 2008(11831)
- 2007(10793)
- 2006(9404)
- 2005(8872)
- 学科
- 济(65516)
- 经济(65445)
- 业(45723)
- 管理(41987)
- 企(36653)
- 企业(36653)
- 方法(34245)
- 数学(31137)
- 数学方法(30975)
- 中国(18649)
- 财(18457)
- 农(15318)
- 制(13409)
- 业经(13369)
- 融(13321)
- 金融(13320)
- 银(13255)
- 银行(13245)
- 务(12994)
- 财务(12975)
- 财务管理(12949)
- 企业财务(12546)
- 行(12532)
- 贸(12456)
- 贸易(12450)
- 易(12107)
- 险(11057)
- 保险(10966)
- 农业(9986)
- 地方(9932)
- 机构
- 大学(202816)
- 学院(199117)
- 济(91309)
- 经济(89702)
- 管理(82575)
- 理学(70707)
- 理学院(70113)
- 管理学(69127)
- 管理学院(68757)
- 研究(60342)
- 中国(54892)
- 财(46803)
- 京(40625)
- 财经(37644)
- 经(34523)
- 科学(31188)
- 中心(30513)
- 经济学(30037)
- 江(29455)
- 财经大学(28565)
- 所(28239)
- 农(27751)
- 经济学院(27344)
- 北京(25589)
- 研究所(24921)
- 业大(24688)
- 商学(23973)
- 商学院(23763)
- 州(23541)
- 融(23473)
- 基金
- 项目(128718)
- 科学(104654)
- 基金(99966)
- 研究(93647)
- 家(84883)
- 国家(84241)
- 科学基金(75379)
- 社会(64496)
- 社会科(61389)
- 社会科学(61371)
- 基金项目(52312)
- 自然(48354)
- 自然科(47430)
- 自然科学(47422)
- 省(46865)
- 自然科学基金(46670)
- 教育(43399)
- 资助(42120)
- 划(39274)
- 编号(36439)
- 部(30408)
- 成果(29442)
- 国家社会(27859)
- 重点(27747)
- 教育部(27576)
- 人文(26770)
- 创(26577)
- 发(25582)
- 大学(25533)
- 创新(24923)
共检索到302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廖理 李梦然 王正位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还未有从微观数据角度探索利率市场化市场基础的研究。本文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数据,试图做出尝试。实证结果表明:非完全市场化的利率部分反映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但仍有相当高比例的违约风险未被反映在利率当中。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市场中的投资者是比较聪明的,他们能够借助借款人的公开信息识别相同利率背后所包含的不同违约风险。研究还发现,投资者的这种风险识别能力能够直接反映在一个成功订单的参与人数上,间接反映在订单募资成功所需的竞标时间上。这些结果说明,我国信贷市场中的投资者具有良好的风险判断能力,这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修华 孟路 欧阳辉
基于222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数据,本文在假设命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问题平台不同于正常平台的显著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投资者对于平台特征的识别。结果表明:平台背景、注册资本等特征变量并不能显著反映出正常平台与问题平台之间的区别,而管理层信息无披露、年化收益率高及没有第三方资金存管则是问题平台的显著特征。研究还发现,我国网贷市场中的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较低,他们偏好注册资本高、收益率低的平台,而忽视了管理层信息披露、资金存管等信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鑫
P2P网络借贷和传统借贷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借款人声誉作为一种信号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了借贷效率。本文以借款人过往逾期次数与成功借款次数作为声誉变量,实证研究了借款人声誉对违约风险的识别效应,同时发现随着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增加,这种风险识别效应也在增强,因此投资人和P2P平台可借助分析借款人声誉指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和监控决策,降低P2P网络借贷风险,使得P2P网络借贷成为传统借贷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借款人声誉 违约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张庆波 程健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报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 朱连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由于多方面原因,平台跑路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构建投资者保护机制,确保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投资者保护 资金安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霄 叶德珠
构建了一个信贷市场上借款人定价效率的测度模型,基于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P2P网贷平台"人人贷"中微观借款人的个体数据,使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方法,对借贷市场上借款人的定价效率及其对最终的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发现:(1)借款人系统性的风险认知错误导致市场利率低于实际利率11.8%。(2)借款人的异质性期望定价能够通过借款人的个人特征反映出来,借款人年龄、婚姻及教育水平能够显著地提高借款人的定价效率,年龄、性别和借款描述的字数增加了借款人定价中的不确定性。(3)借款人能够利用自身的信誉和学历优势进行差别化定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青 李增泉 徐伟航
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平台欺诈、倒闭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何从鱼龙混杂的P2P平台中识别、规避问题平台,是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平台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并从平台实力、标的特征、风控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构建变量和模型,以提炼能够甄别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奇高是识别问题平台的最重要变量;同时,实力薄弱、标的类型单一、风控能力欠缺,亦是问题平台的前兆。这些风险因素不但能预测新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对资深平台是否会出问题也有良好识别能力。在控制上述变量的条件下,其他变量(如保障模式、资金托管等)不再有预测力。本文从"平台风险"的新视角出发,拓展了P2P领域的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焰 张迎新 王琳
声誉作为信号传递信息,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信号作用有强弱特征,因此声誉的信息含量也在动态变化。本文利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的投资数据,考察了借款者声誉(成功借款次数)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及交易不确定程度对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声誉越高的借款者,其借款的可得性和投资者投资活跃度越高;进一步,投资者面临的交易不确定程度会增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如在信用等级较差、纯信用借款及早期交易阶段,借款者声誉对借款结果的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等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表明声誉的信息含量受其发挥作用环境的影响,即声誉对于降低经济主体的不确定感知程度越大,信息含量就越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海青
在信息不对称的P2P网络借贷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盛行。P2P网络借贷市场同传统的信贷市场一样,存在信贷配给现象,使得当利率高于一定水平之后借款利率的增加会降低借款成功率,平台整体借款成功率不高。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取决于借款利率和借款人还款能力及概率两个方面。此外,投资者在资金出借时会看重借款人成功借款信息和标的已有投资人数信息。为了使P2P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信息透明度尤为重要。我国应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步伐,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准入细则,落实责任制。同时,借款人应诚信借款和还款,构建良好的信用;投资者应理性对待利率与风险,丰富自身投资知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武军 冯雪岩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交易中介,体现出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那么,P2P网络借贷平台是否存在双边市场的显著特征"网络外部性"呢?本文选取了国内代表性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负的自网络外部性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同时显著存在,验证了P2P平台的"双边市场"属性。据此,文章指出,P2P网络借贷平台应以双边市场理论为指导,注重平台的价格总水平和优化价格结构,充分发挥交叉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作用,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做强;同时完善征信机制,提升平台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有效规避自网络外部性的负反馈作用,促进平台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姗 王飞
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网贷平台可持续经营的保障。文章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网贷平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指导利率与平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与平台交易效率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说明网贷平台制定高指导利率的做法能够提升交易效率,但却会导致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此外还发现,民营无背书平台普遍存在追求交易效率而忽视资源配置效率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资金空转以及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网贷平台需要权衡利弊,制定合理的指导利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熊建宇
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预测违约风险是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问题平台数量的重要措施。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平台停业、限制提现、跑路等问题频发,给行业的发展和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以国内某知名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平台近三年的历史成功借款记录和违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研究,得出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熊建宇
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预测违约风险是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问题平台数量的重要措施。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平台停业、限制提现、跑路等问题频发,给行业的发展和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以国内某知名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平台近三年的历史成功借款记录和违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研究,得出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红枫 徐瑞峰
本文基于"人人贷"平台的历史数据,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率定价,结果表明:仅有12.18%的贷款项目利率定价基本合理;高信用等级贷款项目利率大多被高估,低信用等级贷款项目利率大多被低估;利率被低估的借款人所属行业大多为低端服务业及其它聘用人员流动性较强的服务行业,利率被高估的借款人所属行业则大多属于农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他行业理论利率与真实利率差异不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会娟 廖理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技术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信用是影响P2P网络借贷交易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缺少高度透明的个人信用体系,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完全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做出。本文基于"人人贷"的数据,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信用评级越高,借款成功率越高且借款成本越低。进一步分析认证指标和认证方式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借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工作认证、收入认证、视频认证和车产、房产认证等认证指标。另外,相比单纯的线上信用认证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信用认证方式更能提高借款成功率并降低借款成本。本文的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