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0)
- 2023(12372)
- 2022(10873)
- 2021(10249)
- 2020(8620)
- 2019(19867)
- 2018(19953)
- 2017(38245)
- 2016(21085)
- 2015(23759)
- 2014(23803)
- 2013(23406)
- 2012(21303)
- 2011(19175)
- 2010(19124)
- 2009(17656)
- 2008(17388)
- 2007(15297)
- 2006(13262)
- 2005(11817)
- 学科
- 济(78758)
- 经济(78639)
- 管理(64816)
- 业(58616)
- 企(50518)
- 企业(50518)
- 方法(37066)
- 数学(31725)
- 数学方法(31271)
- 财(22983)
- 中国(20159)
- 农(20141)
- 制(18670)
- 业经(18580)
- 学(18344)
- 地方(15056)
- 务(14673)
- 财务(14598)
- 财务管理(14567)
- 理论(14475)
- 企业财务(13776)
- 和(13314)
- 环境(13295)
- 贸(13178)
- 贸易(13170)
- 农业(13104)
- 技术(13000)
- 体(12829)
- 易(12776)
- 银(12772)
- 机构
- 大学(299146)
- 学院(296562)
- 管理(117900)
- 济(112642)
- 经济(109984)
- 理学(102328)
- 理学院(101163)
- 管理学(99293)
- 管理学院(98752)
- 研究(97556)
- 中国(71865)
- 京(64250)
- 科学(62108)
- 财(54643)
- 所(48976)
- 农(47402)
- 业大(45646)
- 研究所(44584)
- 中心(43867)
- 财经(43248)
- 江(43107)
- 北京(40555)
- 经(39138)
- 范(38657)
- 师范(38282)
- 农业(37148)
- 院(35677)
- 州(35014)
- 经济学(33339)
- 财经大学(32194)
- 基金
- 项目(205306)
- 科学(160581)
- 研究(149577)
- 基金(148306)
- 家(129256)
- 国家(128211)
- 科学基金(110077)
- 社会(92294)
- 社会科(87374)
- 社会科学(87354)
- 省(80651)
- 基金项目(79124)
- 自然(72770)
- 自然科(71031)
- 自然科学(71016)
- 自然科学基金(69684)
- 教育(68676)
- 划(67749)
- 资助(61279)
- 编号(61257)
- 成果(50151)
- 重点(45775)
- 部(44868)
- 发(42688)
- 创(42601)
- 课题(42161)
- 创新(39798)
- 制(39693)
- 科研(39312)
- 大学(38480)
- 期刊
- 济(123763)
- 经济(123763)
- 研究(86750)
- 中国(56726)
- 学报(49156)
- 科学(44136)
- 管理(44061)
- 农(43220)
- 财(42720)
- 大学(37182)
- 学学(34975)
- 教育(34372)
- 农业(29848)
- 技术(26238)
- 融(23696)
- 金融(23696)
- 财经(20862)
- 业经(19690)
- 经济研究(18851)
- 经(17639)
- 图书(15926)
- 问题(15836)
- 理论(15260)
- 科技(15107)
- 业(14842)
- 版(14205)
- 实践(14118)
- 践(14118)
- 技术经济(14005)
- 现代(13357)
共检索到429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贾羽洁
导电聚合物不仅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可加工性,而且还具有易成型,结构可设计,合成成本低等优势,因而备受关注。聚苯胺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聚合物之一,也是在各应用领域都有涉及的重要材料。为了满足各行业对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质的要求,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研究结构新颖,性能优越,制备方法简便的新型聚苯胺材料。这对于扩大聚合物种类和应用领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提出新型具有特殊结构聚苯胺-聚对苯乙烯磺酸(PAn-PSS)水凝胶的制备技术,通过对其结构和性质分析明确应用领域;设计该聚合物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材料途径,探明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国保
针对苯乙烯制备实训装置建设,结合实训目的阐述装置建设思路,围绕装置组成讨论并确定各组成系统的建设方案。实践表明,按该思路和方案建成的装置,性能稳定可靠,操作适应性强,能方便用于中职化学工艺类专业化学反应器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文
聚苯乙烯市场分析及预测徐文(南京市化工轻工总公司210018)聚苯乙烯(PS)是德国I.G法本公司(BASF公司前身)于1930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由于它具有质硬、透明、刚性、高绝缘性、低吸温性、价格低廉、容易染色等待点已成为当今四大通用塑料之一。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民 王克奇
以麦秸和废旧聚苯乙烯塑料为原料,采用冷混-热压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研究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复合材料密度、聚苯乙烯比例和施胶量等工艺参数对麦秸/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时间7min、热压温度190℃、聚苯乙烯比例为35%、施胶量3%、复合材料密度0·6g·cm-3和0·65g·cm-3时,压制出的麦秸/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达到刨花板国家标准(GB/T4897·1-4897·7-2003)要求,确定了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睿芳 张学龙
苯乙烯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石化产品,其价格影响因素复杂,波动较大。本文基于灰色预测和指数平滑预测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的线性加权平均的组合预测方法,并以2010年1月到9月的苯乙烯周平均价格作为历史数据,对2010年10月的4个周平均价格进行了组合预测。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大大减小,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瑞才 夏平 王康成
2氨基苯并咪唑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SMA)反应 ,经脱水闭环制得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聚合物 (SMI)。通过对聚合物 (SMI)红外、紫外、荧光光谱、GPC和热性能测试 ,表明其在保持了 SMA原有性能的同时 ,热稳定性有所改善 ,且具有荧光性能。研究了溶剂、p H、猝灭剂等对聚合物 SMI荧光性能的影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谢爱娟 武嘉奕 罗士平 薛冰 马江权 周国平 李群
把科研成果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设计了石墨烯/聚苯胺合成及应用的综合型实验。采用鳞片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水合肼还原得到石墨烯,并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聚苯胺杂化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衍射对所制备的杂化材料进行表征。通过测试裸露碳钢片、聚苯胺以及不同质量分数杂化材料的塔菲尔腐蚀极化曲线来衡量不同材料在涂料中的防腐性能差异。该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
石墨烯 聚苯胺 杂化材料 防腐性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 王亚军 李立杰 沈子伟 倪朝辉 谭凤霞 柴毅
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生物,三苯基锡和聚苯乙烯微塑料(R=200 nm)为染毒物质,进行三苯基锡单独暴露以及与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的毒性试验,揭示三苯基锡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规律以及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三苯基锡急性毒性的调节作用。在水温(20.0±1.0)℃、溶氧充足(≥6.5 mg/L)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设置6个浓度组(0.01、0.016、0.024、0.037、0.058和0.09 mg/L)和一个空白对照组,聚苯乙烯微塑料浓度为1 mg/L。结果显示,三苯基锡单独暴露对大鳞副泥鳅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086、0.037、0.026和0.019 mg/L,安全浓度(SC)为0.002 mg/L,药物蓄积程度系数(MAC)随实验时间延长呈较快下降趋势。三苯基锡与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实验结果表明,中高浓度组(0.037、0.058 mg/L)100%的死亡率较三苯基锡单一毒性结果均有延迟,而高浓度组(0.09 mg/L)无显著变化,表明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三苯基锡的急性毒性具有延缓作用且存在浓度阈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建峰 龙玲 于家豪
【目的】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自乳化苯乙烯丙烯酸酯(SAE)表面处理剂。在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带有亲水性羧基的丙烯酸作为乳化剂,丙烯酸既与其他单体发生交联反应,赋予最终产品良好的机械强度,其羧基的存在又赋予最终产品一定的亲水性。这样既可保证传统表面处理对装饰原纸纸张性能、尤其是关键参数适印性的提高,又能保持装饰原纸的吸收性。【方法】采用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单体,引入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制备自乳化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用作装饰原纸表面处理剂,考察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硬、软单体质量比对乳液性能及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使用扫描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强 曹爱丽 黄积涛 王友诚 孙继友
本文报道了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SMA)三元共聚单体浸入木材细胞壁与激活的纤维素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构成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SMA-WPC),经物理机械性能、吸水性、耐酸性检测,该材料硬度比素木提高了20%~35%,抗压强度提高了35%~45%,经98%浓硫酸3天浸泡,重量损失率下降22%,而在水介质8天浸渍,吸水率下降50%,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塑化前后的微观结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冠烽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磷酸法制备醋酸乙烯载体活性炭.探讨了温度、浸渍比和硝酸改性对载体活性炭的表观密度、醋酸吸附量和醋酸锌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其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浸渍比的升高,载体活性炭的醋酸吸附量、比表面积、微孔容积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醋酸锌吸附量则呈相反趋势;硝酸改性有助于表观密度和醋酸锌吸附量的提高;N2吸附等温线表明,竹节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和大孔结构;Boehm滴定和TG-MS分析表明,载体活性炭具有羧酸根和酚羟基表面官能团.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制得载体活性炭的醋酸吸附量、醋酸锌吸附量、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527.5 mg·g-1,70 g.L-1,999...
关键词:
活性炭 竹节 醋酸乙烯 载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蕴超 任晶莹 滕佳 赵建民 张天宇 王清
为阐明全球气候变暖和微塑料复合胁迫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免疫应答、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个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水平[无微塑料、小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SPS-MPs,6μm)和大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LPS-MPs,50~60μm)]和2个温度水平(20℃和25℃)对长牡蛎进行了为期21 d的单一和复合暴露,检测分析了各组长牡蛎血细胞功能[吞噬活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糖原含量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PS-MPs暴露能增加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ROS含量,降低血细胞吞噬活性,揭示SPS-MPs毒性作用更强。升温与微塑料的协同作用增加了长牡蛎消化腺组织中的糖原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升温与SPS-MPs复合暴露组长牡蛎消化腺组织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90 (heat shock protein90, HSP90)、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 IκB)和p53基因表达量进行免疫应答;升温与微塑料的拮抗作用增加了鳃组织p53基因表达量,揭示p53基因参与了鳃组织免疫调控。总之,升温与微塑料复合暴露能影响长牡蛎的氧化应激、免疫反应和能量代谢,升温与SPS-MPs长期暴露可能对长牡蛎的种群维持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长牡蛎 微塑料 升温 免疫 能量代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亚杰 马艳丽 代俊秀 任世学 方桂珍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对丙烯酸进行预聚,以Fe2SO4/H2O2体系引发酶解木质素(eHL)形成自由基,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将酶解木质素自由基与聚丙烯酸(PAA)进行接枝共聚制备酶解木质素接枝聚丙烯酸多孔水凝胶(eHL-g-PAA)。采用红外光谱(FTIR)、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进行表征,研究eHL和PAA质量比、P H值、温度对eHL-g-PAA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与聚丙烯酸接枝成功,形成了具有新型网络结构的eHL-g-PAA,eHL-g-PAA具有不规则分层次多孔结构。当eHL和PAA质量比为0.4∶1时,eHL-g-PAA的平衡吸水倍...
关键词:
聚丙烯酸 酶解木质素 多孔水凝胶 糠醛渣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宪 尹笃林
为了解改性Y分子筛(DUSY)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研究了DUSY在氧化苯乙烯与醇加成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及反应条件对该加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DUSY对该加成反应催化活性较高,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2h,反应物配比(氧化苯乙烯∶乙酵)为1∶3(摩尔比),1mol氧化苯乙烯催化剂用量为22.8g.
关键词:
改性Y分子筛 氧化苯乙烯 加成反应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然 韩松 王启立 吴祝武 江海深 倪中海 赵云
异构体是化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其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研究对功能材料的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基于教师前期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创新实验,将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融入应用化学创新实践课程。该实验制备合成了对位和间位连接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四苯乙烯-咪唑异构体,又通过材料结构表征、光物理化学性能、电化学性质、理论计算等多种研究手段探究了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该创新实验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为学生今后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