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6)
- 2023(7204)
- 2022(6057)
- 2021(5237)
- 2020(4380)
- 2019(9539)
- 2018(8969)
- 2017(16418)
- 2016(9299)
- 2015(9764)
- 2014(9279)
- 2013(9138)
- 2012(8287)
- 2011(7322)
- 2010(7181)
- 2009(6477)
- 2008(6255)
- 2007(5570)
- 2006(4852)
- 2005(4036)
- 学科
- 济(33319)
- 经济(33283)
- 管理(25250)
- 业(25186)
- 企(18656)
- 企业(18656)
- 方法(16032)
- 数学(14586)
- 数学方法(14469)
- 农(10949)
- 财(9710)
- 税(8882)
- 中国(8483)
- 税收(8338)
- 收(8311)
- 贸(8200)
- 贸易(8198)
- 业经(8101)
- 学(8035)
- 易(7993)
- 农业(7927)
- 技术(6195)
- 环境(6150)
- 地方(5935)
- 务(5512)
- 财务(5511)
- 财务管理(5504)
- 制(5397)
- 产业(5356)
- 企业财务(5230)
- 机构
- 大学(130141)
- 学院(129964)
- 济(51757)
- 经济(50864)
- 管理(47792)
- 研究(46554)
- 理学(42619)
- 理学院(42114)
- 管理学(41258)
- 管理学院(41059)
- 农(34826)
- 科学(32966)
- 中国(32537)
- 农业(28224)
- 业大(27889)
- 京(26660)
- 所(25151)
- 研究所(23579)
- 财(23081)
- 中心(20601)
- 农业大学(19178)
- 江(18888)
- 财经(18804)
- 经(17293)
- 省(16683)
- 院(16523)
- 经济学(16056)
- 北京(15844)
- 科学院(15256)
- 室(14907)
- 基金
- 项目(98498)
- 科学(76419)
- 基金(72759)
- 家(68373)
- 国家(67842)
- 研究(62037)
- 科学基金(56332)
- 社会(40874)
- 自然(39458)
- 基金项目(39244)
- 社会科(38938)
- 社会科学(38926)
- 省(38866)
- 自然科(38606)
- 自然科学(38590)
- 自然科学基金(37941)
- 划(33887)
- 资助(28563)
- 教育(27750)
- 重点(22973)
- 编号(22226)
- 计划(21998)
- 创(21091)
- 发(21078)
- 部(20886)
- 科研(19916)
- 创新(19852)
- 科技(19655)
- 业(19421)
- 国家社会(17954)
共检索到178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建硕 张彦才 王丽英 李若楠 任燕利 翟凤芝 孙璇
为探究聚磷酸铵水溶肥对番茄的农学效应,该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聚磷酸铵水溶肥对秋冬茬设施番茄产量、品质、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磷(化肥磷P2O5)量为29 kg/hm2时,番茄单果重和产量均达到最高;番茄品质的各个指标均表现出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得到适宜施磷量为29 kg/hm2;不同施磷量处理之间番茄根的磷吸收量差异不显著;番茄叶、果实和全株的磷吸收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呈二次多项式关系,经拟合,番茄果实和全株磷吸收量最高时对应的施磷量分别为21.17,25.79 kg/hm2。综合分析,该试验条件下秋冬季设施番茄产量为42.88 t/hm2时,聚磷酸铵水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建硕 张彦才 王丽英 李若楠 吴硕 陈丽莉
为明确新型肥料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适宜的施用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聚磷酸铵水溶肥施氮量对秋冬季设施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与分配、土壤氮素平衡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施氮量为137.8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在0~116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果重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16 kg/hm~2时,单果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番茄品质的各个指标均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得到适宜施氮量为116 kg/hm~2。各个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番茄根和茎的氮吸收量差异不显著;番茄叶、果实和全株的氮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於丽华 韩晓日 娄春荣 高晓宁 董环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田间的盆栽条件下,滴灌较漫灌能够明显地增加番茄果实的干物重和果实的吸氮量,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在磷钾肥基础上配施氮肥对果实的干物重及吸氮量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可以提高番茄Vc含量;配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果实的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素的吸收,同时有机肥也能够明显提高果实中的糖酸比,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关键词:
滴灌 漫灌 施肥 番茄 产量 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恩平 李天来 葛晓光 刘俊东
在无土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钾营养对大棚番茄的光合特性与NPK吸收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等光合指标均以10.7mmol.L-1钾处理为最好。钾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除了与钾浓度有关外,还与氮素的水平有密切关系,适当的钾氮比例是提高光合作用的关键。合理的钾营养促进植株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更好地协调植株体内各器官的NPK合理分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9.8mmol.L-1氮,10.7mmol.L-1钾处理产量最高,单株产量达到1.427kg。
关键词:
钾 番茄 光合作用 产量 营养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征宇 孙永红 赵明 蔡葵 王文娇 陈建美
通过大田番茄试验,进行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土壤NO3--N和NH4+-N含量以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番茄各生育期土壤NO3--N和NH4+-N含量随无机N配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动态相似。番茄拉秧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N和有机C含量有明显变化,且均为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化肥处理。有机氮与无机氮配施比例为3∶2,对土壤N素矿化与固持、土壤全N与有机C的提升以及增加番茄产量较为有利。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肥料施用无相关性,可能是受番茄产量高低的影响。各处理的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下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陈丽莉 李若楠 翟彩霞 李巧云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模式下,鸡粪、牛粪和猪粪三种粪肥与化肥配施对秋冬茬和冬春茬设施番茄产量、果实营养品质和生育期根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牛粪和猪粪三种粪肥与化肥配施均能获得90~125 t/hm2的番茄产量,猪粪处理产量较高,鸡粪处理次之,牛粪处理最低,差异不显著。与鸡粪和猪粪处理相比,牛粪处理的果实硝酸盐含量和水分含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风味、品质和耐贮存性好,鸡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牛粪和猪粪处理,鸡粪处理的果实VC含量高于牛粪和猪粪处理,差异不显著。牛粪与化肥配施处理的根层土壤无机氮含量比鸡粪和猪粪处理低,没有出现明显的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 董彩霞 申长卫 雷锡琼 王硕 任丽轩 沈其荣
[目的]研究3种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西瓜氮、钾吸收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氮、钾营养与西瓜品质的关系。[方法]以‘西瓜8424’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有机肥种类为豆粕有机肥、猪粪秸秆有机肥、羊粪,其氮、磷、钾含量用无机肥调节一致。[结果]与豆粕有机肥处理和猪粪秸秆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羊粪时西瓜产量分别提高了19.1%和9.4%;与猪粪秸秆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羊粪和豆粕有机肥时西瓜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提高59.4%和35.6%;施用豆粕有机肥时西瓜的糖酸比最高,可溶性糖含量较猪粪秸秆有机肥处理提高了25.2%,可滴定酸含量比羊粪处理降低了30.3%。与羊粪处理和豆粕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
关键词:
有机肥 西瓜 品质 钾 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英英 张富仓 张燕 李静 强生才 吴立峰
【目的】水肥是限制作物增产的两大因子,不合理的灌溉与施氮不仅难于增加产量,还会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降低作物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温室蔬菜灌水和施肥存在的问题,通过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温室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水施肥制度。【方法】通过温室番茄小区试验,设常规沟灌施肥(100%ET0,N240-P2O5120-K2O150 kg·hm-2)以及3个滴灌水量(高水W1:100%ET0、中水W2:75%ET0、低水W3:50%ET0)和3个施肥水平(高肥F1:N240-P2O5120-K2O150 kg·hm-2、中肥F2:N18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淑红 于秀智 张恩平 周芳 谭福雷
本试验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以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偏施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对番茄干物质的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大于单施无机肥处理,株高、茎粗增幅分别达3.17%~10.27%和3.59%~18.80%。始收期番茄干物质显著增加,主要分配到果实和叶片,而分配到根的比例最低。平均值分别为55.34%、25.79%、16.61%,而根中比例为2.26%。长期单施无机氮肥或配施P、K肥都可以显著地提高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特别是配施K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配施K肥处理的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小于配施P的处理,表明施K能促进气...
关键词:
肥料配施 番茄 物质积累分配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德岭 安志信 闻凤英 吕玉平
采用45CaCl2标记的方法研究了番茄不同器官喷施萘乙酸对钙素吸收和运转的影响;根部标记45CaCl2的情况下,喷施萘乙酸的器官,单位干重45Ca的放射性强度及整个器官总放射性强度明显增加,尤以果实的增加幅度最为显著。叶面标记比根部标记更有利于钙素向果实运转。
关键词:
番茄,萘乙酸,缺钙病,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赵梅素 李若楠 翟彩霞 陈丽莉 翟凤芝 刘全清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以氮磷推荐有机肥(M0、M170N、M400N、M600N和M70P),按照氮素供应目标值和根层土壤氮素水平确定配施化肥的不同调控模式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推荐量的增加,番茄干物质量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氮推荐M400N和以磷推荐M70P处理的番茄产量较高,比M0处理分别增产7.7%和5.5%,显著高于对照。以氮推荐M170N和M400N处理的番茄果实品质较好,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Vc含量、可溶性糖和糖酸比,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兵丽 李艳行 杨文杰 于杰 苑爱静 李宁娜 邱炜红 王朝辉
【目的】探究不同降水年型及夏闲期降水量下磷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优化管理旱地冬小麦磷肥施用及稳产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基于陕西渭北旱塬2018年7月开始的冬小麦磷肥定位试验,设置优化施磷(+P)和不施磷处理(-P),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分析磷肥施用对冬小麦产量、降水利用效率、土壤贮水量、磷肥利用效率、冬小麦磷素吸收和土壤磷盈余的影响。【结果】干旱年和平水年小麦产量分别为3 432和4 549 kg·hm-2,而丰水年冬小麦产量可达7 634 kg·hm-2。与-P处理相比,+P处理显著提高小麦产量5.8%。冬小麦产量与年降水量、夏闲期降水量均呈线性加平台相关关系。干旱年,+P处理年降水利用效率和夏闲期降水利用效率显著低于-P处理,分别降低9.5%和8.0%,但在丰水年,+P处理年降水利用效率和夏闲期降水利用效率显著高于-P处理,分别提高13.1%和12.9%。平水年,1 m土层贮水量显著低于干旱年和丰水年,分别降低了10.8%和10.5%;在丰水年,磷肥施用对0—3 m土层贮水量无显著影响;在干旱年和平水年,+P处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P处理显著增加了29.1%和17.8%;磷肥利用效率随着年降水量和夏闲期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丰水年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较干旱年分别显著提高74.0%和176.3%。此外,丰水年,+P处理土壤磷盈余最少,与干旱年和平水年相比,分别显著降低了67.9%和62.9%。-P处理土壤磷均亏缺,且丰水年的土壤磷亏缺量显著高于干旱年和平水年。【结论】冬小麦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在不同降水年型有不同效应,故旱地冬小麦生产中施用磷肥时需要考虑降水量变化。夏闲期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相似的规律,因此应当更关注夏闲期降水量,以此来预测目标产量和优化磷肥施用量,保证合理施用磷肥和作物稳产增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万邦 王晓媛 于蓉 杜慧莹 刘声锋 田梅 郭松 魏兆辉
为了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西瓜适宜的水氮组合,试验设计不同水氮处理,研究水氮互作对西瓜叶片SPAD值、果实品质、产量和氮素吸收及利用等影响。结果表明,W1N4、W2N3、W2N4、W3N3、W3N4处理的SPAD值较高,施氮量为N2、N3时品质较佳,W3N4处理产量最高,为76 565.36 kg/hm2,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8.34%~37.57%;相比较其他灌水水平,灌水量为W1时,设施西瓜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W1N3、W1N4处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达到43.91,45.32 kg/m3,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14.00%~56.40%;W3N4处理果实氮积累量和总氮积累量显著最高,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22.75%~192.36%,17.00%~123.39%;W3N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与氮肥利用率显著最高,氮肥偏生产力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11.00%~343.68%,氮肥当季利用率比其他处理提高了3.34~10.02百分点。相关性分析表明,SPAD值、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氮积累量相互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植株氮积累量呈正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呈负相关。总之,施氮量为N2(80 kg/hm2)、N3(160 kg/hm2)时设施西瓜品质较好,灌水量W3(2 200 m3/hm2)与施氮量N4(240 kg/hm2)组合的增产效果最佳,高灌水量与高施氮量互作有利于西瓜吸收氮素,而低施氮量与高灌水量互作有利于氮肥的利用。
关键词:
设施西瓜 品质 产量 氮素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明慧 李洋 许德华 严正娟 王辛龙
【目的】探讨不同聚合度分布的聚磷酸铵(APP)施用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与传统正磷酸盐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施用土壤的差异,为APP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3种APP(18-58-APP、16-60-APP和11-37-APP,N-P2O5-K2O分别为18-58-0、16-60-0和11-37-0,聚合度分布分别为1-2、1-4和1-7)、MAP和DAP为供试肥料,在石灰性和酸性紫色土壤进行56 d的培养,测定各处理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很好的拟合两种紫色土壤对磷的吸附特征(R2 = 0.825~0.997)。在石灰性紫色土壤中,与MAP和DAP施用土壤相比,APP施用土壤对磷的吸附率降低15.1%~20.7%,解吸率提高4.5%~164.9%;APP施用土壤的Langmuir KL值、吸附自由能(|ΔG|)和Freundlich KF值分别降低20.4%~54.0%、3.3%~10.6%和23.8%~43.8%,土壤对磷的吸附结合力减弱,其中11-37-APP施用土壤相应值的变幅最大(KL、|ΔG|和KF值分别降低40.8%~54.0%、7.2%~10.6%和43.6%~43.8%)。在酸性紫色土壤中,不同磷肥施用对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影响不显著,但APP施用土壤较MAP和DAP施用土壤表现出降低磷吸附和促进磷解吸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铁铝氧化物和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与石灰性紫色土壤磷素吸附参数显著相关;土壤Olsen-P与酸性紫色土壤磷素吸附参数显著相关。APP施用石灰性紫色土壤中络合态铁铝氧化物降低,游离态铁铝氧化物增加,对磷的吸附降低且解吸增加。与石灰性土壤相比,酸性紫色土壤的有效磷含量更低、对磷的吸附能力更强,使得其吸附-解吸特征在短期内受不同磷肥影响差异不明显。【结论】APP施用紫色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受土壤性质和自身聚和度分布的影响,在石灰性紫色土壤中变化显著,且以聚合度分布更广泛的11-37-APP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聚磷酸铵 紫色土壤 吸附 解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凌潇 张俊威 李建明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番茄根系生长发育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探究二者调节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机制。【方法】试验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以金棚14-8番茄为试材,用20 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AE)作为灌溉依据,设置低量(0.8AE)、中量(1.0AE)和高量(1.2AE) 3种灌溉量,以蒸发皿累积蒸发量分别达到(10±2) mm时灌水(高频)和(20±2) mm时灌水(低频) 2种灌溉频率,共6个处理。通过测定灌溉前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番茄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植株不同器官干鲜质量,产量及植物营养元素累积量等指标,综合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番茄根系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营养元素吸收对灌溉量与灌溉频率的响应。【结果】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灌溉前后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均有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膨大期的根长、根体积以及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从开花坐果期到果实成熟期,番茄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G1根(根直径≤0.5 mm)、G2根(根直径>0.5mm~≤2 mm)和G3根(根直径>2 mm)总长不断增加。在果实成熟期,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根长(3 522.16 cm)、根表面积(984.35 cm~2)、G1根总长(2 458.53 cm)、G2根总长(1 023.25 cm)最大,高量低频处理的番茄根体积(24.35cm~3)最大。从开花坐果期到果实成熟期,番茄根系活力不断降低,开花坐果期高量低频处理番茄的根系活力最强(根系活力为211.91 mg/(g·h)),果实成熟期不同处理的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降低灌溉量可以提高番茄果实鲜质量占比,果实成熟期低量低频处理的番茄果实鲜质量占比最大(64.74%),但不同处理间果实干质量占比差异不显著,随着生育期推进,根、茎、叶的干鲜质量占比逐渐下降。增加灌溉量可以提高番茄植株K、N、P 3种元素累积量,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K(6 687.22 mg/株)、N(7 220.38 mg/株)、P(2 006.84 mg/株)累积量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了1.89%~26.57%,6.63%~35.40%,8.92%~33.97%。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番茄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所有处理中,高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果实产量最高(93.93t/hm~2),较其他处理提高了8.68%~34.47%;低量高频处理的番茄水分利用效率(31.33 kg/m~3)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2.62%~23.54%。根系形态指标中的根长、根表面积、G1根总长、G2根总长与植株全K、全N、全P累积量和番茄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量高频灌溉可以提高番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G1根总长和G2根总长,优化根系结构,提高番茄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最终获得了最大的番茄果实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