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财(4)
- 业(2)
- 中国(2)
- 事业(2)
- 农(2)
- 农业(2)
- 分配(2)
- 地方(2)
- 收入(2)
- 政(2)
- 济(2)
- 管理(2)
- 经济(2)
- 融(2)
- 财政(2)
- 财贸(2)
- 贸(2)
- 金融(2)
- 中国金融(1)
- 人事(1)
- 人事管理(1)
- 关系(1)
- 农村(1)
- 出(1)
- 划(1)
- 区域(1)
- 区域环境(1)
- 咨(1)
- 咨询(1)
- 地方经济(1)
- 机构
- 学院(6)
- 中国(5)
- 大学(5)
- 研究(5)
- 部(5)
- 京(4)
- 南京(4)
- 州(4)
- 所(4)
- 科学(4)
- 财(4)
- 院(4)
- 学生(3)
- 局(3)
- 工作(3)
- 工作部(3)
- 教育(3)
- 林业(3)
- 研究院(3)
- 银(3)
- 银行(3)
- 中国人(2)
- 中国人民(2)
- 中国人民银行(2)
- 中国社会(2)
- 中国社会科学院(2)
- 中心(2)
- 亚(2)
- 人民(2)
- 人民银行(2)
共检索到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头号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15年6月亲临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5年1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闻令而动,在全国率先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采取超常规举措开展了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裴长洪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及更长时期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中国与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务实性进展,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不仅凝聚了各国共识,多渠道开展政策与设计思路的沟通,还拓展了区域次区域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人员往来、文明互鉴。当然,也存在企业投资服务体系不完善、商业金融机构服务跟进不及时等有待进一步加强之处。因此,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结合新发展阶段对开放型经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应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增强政策与管理、规则与标准的互认互通;完整、全面、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格局为基础实现"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求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周边及中东欧地区作为合作重心,布局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推动规则、管理、标准建设,加强创新合作,力争在国际经济治理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加强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增强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对外辐射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英 董佳音 王晓昆
长江经济带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良好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四方面效应:基础设施拉动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区域活力提升效应、营商环境改善效应,尝试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本文提出了下一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包括加强长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推动长江流域文旅提质升级,培育长江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文旅与长江自然生态相融合,加强长江文化国际交流传播,为讲好长江故事、保护传承长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参考。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立奎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河南省新乡市面对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发展岗位需求不匹配和就业条件、就业服务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就业的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凝心聚力、创新思路、克难攻坚,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构建和谐幸福新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丹 赵剑波 邓洲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根本转变,质量理念将渗透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中。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不能继续依赖传统要素投入数量和成本优势,必须转变新的发展动能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就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是要全面提升企业、产业和宏观经济等多层面、各领域的质量素质。推动效率变革,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更少的要素投入产生更多的产出收益。推动动力变革,是要从旧的以劳动力与资本密集投入为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新的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制度、理论、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塑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此外,高质量发展还受到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以及质量技术基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基础。笔者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变革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三个转变",持续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蒙高原
<正>重庆康华会计师事务所系1999年7月脱钩改制,2020年9月由有限责任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成立至今已经近40年。康华所目前专职专业人员252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00多人。在康华,我们深知人才是事务所发展的根本,是事务所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搭建平台,采取“三个注重”“四项举措”“两个要求”等措施,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忠诚可靠的人才队伍,确保“百年康华”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分享一下我们这些年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玉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牢记金融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担当作为,克难奋进,努力提升履职能力和治理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近期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有关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立足职能职责,高质量地完成好脱贫攻坚决战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工作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重要会议、关键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各级财政部门要深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会斌
资源配置创新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城市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如何参与其创新和发展,重点是推进"四个协同"。思想理念要协同党的十九大绘就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强调的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智库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对新型智库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通篇谋划。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强调了智库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历次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及地方社科院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方向。近年来,辽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坚持"智库立院,创新兴院,开门办院,人才强院"的办院方针,取得了智库建设新进展。在2019年9月召开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新时代智库建设论坛暨第22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上,辽宁社科院副院长牟岱的发言,介绍了近年来辽宁社科院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举措。本刊将牟院长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殷兴山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人民银行系统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建引领,以"四个坚持"为特色,推动党建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辖党员干部奋发有为。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主题教育 双基建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经济思想,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全面加强党对资金管理的领导,不断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谋划与储备,强化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创新政策和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和保障作用,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5%,超过序时进度0.9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人民
关键词:
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 全过程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理
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强化质量管理陈文理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市国营林场由于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一展”的方针,出现了木材产量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的好势头。但是,最近连续三年,在部、省造林抽查中,部分场营林质量达不了标。质量的问题,反映出我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惠哲 朱德峰 饶龙兵 林贤青 张玉屏
以高产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7954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对水稻中后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在单位面积穗数不占优势下,主要是通过改善水稻后期群体质量,促进大穗形成从而实现增产。在强化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下,抽穗期功能叶的配置比较合理,叶片宽且挺,能较好的截获光能,且水稻抽穗期至花后20 d的叶面积衰退率较少,有利于抽穗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积累,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保证水稻大穗形成。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群体质量 大穗 产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家寰 郭扬 王立刚 查正和
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是我国历史上由中央财政大规模支持职业教育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九年来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当前,探索如何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价,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此提出若干思考建议。
关键词:
中央财政 实训基地 质量监控 绩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