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7)
- 2023(7216)
- 2022(5796)
- 2021(5370)
- 2020(4665)
- 2019(10047)
- 2018(9519)
- 2017(18798)
- 2016(9798)
- 2015(10593)
- 2014(10648)
- 2013(10396)
- 2012(9465)
- 2011(8510)
- 2010(8774)
- 2009(8749)
- 2008(7678)
- 2007(6957)
- 2006(5964)
- 2005(5696)
- 学科
- 济(35112)
- 经济(35072)
- 业(32696)
- 管理(27398)
- 融(26631)
- 金融(26631)
- 企(25715)
- 企业(25715)
- 银(24938)
- 银行(24928)
- 行(24102)
- 中国(19102)
- 方法(17172)
- 数学(15315)
- 数学方法(15155)
- 财(13821)
- 制(12972)
- 中国金融(11280)
- 险(10832)
- 保险(10740)
- 务(10645)
- 财务(10620)
- 财务管理(10600)
- 企业财务(10249)
- 地方(8597)
- 农(8590)
- 业经(8430)
- 学(7475)
- 体(7072)
- 理论(7044)
- 机构
- 大学(133738)
- 学院(133544)
- 济(55864)
- 经济(54577)
- 管理(50175)
- 中国(44854)
- 研究(43238)
- 理学(42326)
- 理学院(41874)
- 管理学(41081)
- 管理学院(40830)
- 财(30946)
- 京(27620)
- 科学(25655)
- 财经(24405)
- 中心(23445)
- 经(22194)
- 农(21988)
- 所(21431)
- 融(21395)
- 金融(21040)
- 银(20352)
- 江(19606)
- 银行(19529)
- 研究所(19477)
- 业大(18993)
- 经济学(18861)
- 财经大学(18707)
- 行(18252)
- 北京(17473)
- 基金
- 项目(89453)
- 科学(70589)
- 基金(67131)
- 研究(62487)
- 家(58718)
- 国家(58243)
- 科学基金(50433)
- 社会(41068)
- 社会科(39149)
- 社会科学(39138)
- 基金项目(35127)
- 省(34541)
- 自然(33376)
- 自然科(32689)
- 自然科学(32680)
- 自然科学基金(32127)
- 划(29084)
- 资助(28543)
- 教育(27936)
- 编号(23528)
- 重点(20417)
- 部(19609)
- 创(19174)
- 成果(18897)
- 发(18603)
- 性(18192)
- 创新(18014)
- 科研(17669)
- 国家社会(17607)
- 教育部(17072)
共检索到207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联盛
防范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是甄别和认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基本面紧密相关,往往呈现出非常强的"顺周期性",即当经济形势向好之时,系统性风险基本无影无踪;当经济形势较差之时,系统性风险反而会更加显著。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风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系统性风险 中国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功能,严重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当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不同时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靳凤菊
何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定义。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使经济和就业遭受重大冲击;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信息中断,融资、清算和支付结算、金融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的丧失;美国考夫曼认为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刘通
<正>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必然属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提高紧急状态下风险研判的准确性,完善系统性风险认定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2024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是防控风险的重中之重”“对系统性风险要有认定办法”。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认定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军
金融危机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了新一轮的总结和反思,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2010年6月29日,美国参众两院对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达成一致,标志着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时代。在这些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中,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和监管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瑾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国际组织和经济体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根本目标。本文在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并对上海市的情况开展实证研究。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压力 指数 评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争艳 任梦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新闻文本大数据构建了媒体风险感知这一主观指标,结合股票、债券、货币和外汇等金融子市场风险指标,使用CISS方法合成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RP-SRI),并将RP-SRI与只包含金融子市场风险指标的金融压力指数(FS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媒体风险感知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单向的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媒体能够捕捉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的微小变化,媒体风险感知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有传染效应。其次,就经济稳定问题而言,加入媒体风险感知的RP-SRI对经济下行风险爆发概率的识别能力相较于FSI要更强,可以更好地预测经济下行风险。最后,就金融稳定问题而言,RP-SRI可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迅速积累状态,实现预警金融风险的目的。本文丰富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体系,有助于监管部门及时进行金融市场风险防控和舆情管理,维持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剑 郑智勇 张梦婷
构建金融开放指标和不同风险面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分析金融开放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的传导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开放整体有效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宏观经济与货币流动风险,但加剧了外部市场与资产泡沫风险累积,且近期有进一步扩大不良影响的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存在传导机制且风险间会同向影响,扩散效应明显。根据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开放条件,中国应将深化金融开放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相结合,推动金融业全方位、有序开放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也是疏通系统内部风险消化渠道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传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涤龙 陈双莲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预防金融危机对于一国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地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是基本前提。本文基于CRITIC赋权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FSI),并从银行、房地产、股票市场和外部金融市场综合测度我国面临的金融压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在2008年末达到了金融压力指数的较大值,处于需要关注的金融压力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较为严重;从2012年开始,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达到较高水平,并且抖动较为严重,2012年2月和2013年2月的金融风险指数分别达到0.6747和0.6910,说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较为严峻,要谨防风险的意外冲击。整体来看,该方法的测度结果较好地吻合了我国的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贾翔夫 廖闻亭
本文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对杠杆率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测度杠杆率水平,基于8个经济部门的24个相关因子抽取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利用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构建杠杆率、金融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研究杠杆率和金融化的溢出效应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2004—2019年季度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的提升对宏观杠杆率产生正向冲击,对微观杠杆率产生负向冲击,且冲击在2008年后快速减小;宏观杠杆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负向冲击,而在2008年后转为正向且冲击逐渐增大,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与宏观杠杆率相反。这些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差异化影响,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黄岩渠 喻采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互信息系数网络模型,以我国上市金融机构2014-2016年总市值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互信息系数矩阵时间序列、各时点的最大生成树与相关性网络等研究了网络相关性、结构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的相关性与系统性风险没有单调关系,但可以用相关性预测系统性风险;网络结构在受到冲击后更加中心化;针对网络相关性、结构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性干预系统性风险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我国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相关性 结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近年来金融风险不停地在股票、房地产、债券、互联网金融和外汇等市场之间游走,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金融风险高发期。而增长持续减速导致实体经济投资回报下降,催生大量的僵尸企业并推动金融风险的快速积累;同时杠杆率剧升,流动性充裕与投资机会不足同时并存;一些领域的金融创新比如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在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而实施多年的"政府兜底"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建议政府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该高度关注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配合,保持经济与金融的相对稳定。第二,放弃政府兜底,强化市场纪律,及时释放风险点,尽快处置僵尸企业与僵尸金融机构。第三,改革金融监管框架,改善政策协调,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一旦条件成熟走向混业监管,建议考虑采用双峰监管模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王小腾
杠杆不稳定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隐患,因而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在金融动荡时期具有显著意义。为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影响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内部溢出效应,首先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中国几次"去杠杆化"政策时点进行补充分析,其次采用时变参数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Tvpdy)对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关联效应进行动态刻画。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影响,短期效应最为显著。近年来累积的外部市场与货币流动风险对宏观经济与资产泡沫风险起到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扩内需"去杠杆举措可有效缓释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而"防风险"措施则对整体风险的抑制效应较为稳健。另一方面,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效应明显。各子风险多为风险的净输入者,在经济过热或金融危机等杠杆异常波动时期,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外部市场风险后期有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风险溢出方向由输入向输出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