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
- 2023(123)
- 2022(110)
- 2021(144)
- 2020(107)
- 2019(324)
- 2018(278)
- 2017(468)
- 2016(220)
- 2015(201)
- 2014(228)
- 2013(217)
- 2012(174)
- 2011(177)
- 2010(182)
- 2009(144)
- 2008(155)
- 2007(135)
- 2006(132)
- 2005(92)
- 学科
- 农(1434)
- 农业(1072)
- 业(1048)
- 济(962)
- 经济(960)
- 收入(697)
- 分配(611)
- 方法(435)
- 数学(426)
- 数学方法(425)
- 贸(368)
- 贸易(368)
- 易(362)
- 地方(352)
- 中国(338)
- 业经(283)
- 村(274)
- 农村(272)
- 农业经济(243)
- 人口(241)
- 财(232)
- 管理(205)
- 发(191)
- 发展(175)
- 展(175)
- 劳(173)
- 劳动(173)
- 动力(172)
- 农业劳动(170)
- 劳动力(170)
- 机构
- 学院(3051)
- 大学(2912)
- 济(1437)
- 经济(1412)
- 管理(1093)
- 理学(975)
- 理学院(961)
- 研究(957)
- 管理学(942)
- 管理学院(932)
- 中国(732)
- 农(726)
- 财(561)
- 经济学(551)
- 科学(526)
- 经济学院(504)
- 农业(493)
- 京(491)
- 中心(489)
- 业大(482)
- 范(440)
- 财经(439)
- 师范(438)
- 所(425)
- 江(417)
- 社会(415)
- 研究所(398)
- 经(390)
- 发(376)
- 州(362)
共检索到4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瞄准"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目标,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与以工代赈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一、提高政治站位,合力推进易迁后扶湖北后续扶持实行"五级书记负责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21年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政策研究,加大实践活动,扎实推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阶段进展,有力促进巩固拓展易地搬迁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广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四川省巴中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求,按照"三完善四补齐三保障"(完善公共基础、公共服务、产业基础设施;补齐产业、就业、民生、治理短板;强化组织、资金、项目保障)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议题的讨论逐步聚焦至其实现路径与模式策略研究,各地也结合实际条件推动了一系列实践。针对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建设面临的若干共性问题(典型如劳动力流失问题、土地抛荒问题、产业动能问题、脱贫返贫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农产品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军
2018年4月,安康市以西部第一的成绩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这既是安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创新示范的艰巨挑战,也是安康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推动转型的重要契机,安康必须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紧迫感和为西部地区作出示范、为贫困山区作出样板的使命感,向国家呈交一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安康答卷"。安康是国家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创建两年来,安康正处在绿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先先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振兴始终是政策着力的重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处于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原有的产业扶贫政策面临"进退去留"的抉择。产业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整体看,安徽省产业扶贫为促进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政策实施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仍需重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改芹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农地权利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当前土地经营权性质悬而未决的状态及相关配套制度等欠缺不利于法律统一适用,不利于农地流转秩序稳定和农民利益保护。完善土地经营权释放土地要素活力,后续立法应以司法解释形式明确土地经营权性质,以“农地流转法定保险”代替“风险保障金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等相关配套。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经营权流转 立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建海 曹艳 王轶
基于2019年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税费减免政策能显著拉动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创业培训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能显著拉动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人数。异质性分析发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不能拉动生存型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创业培训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能显著拉动发展型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能显著拉动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东部地区金融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中部地区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创业培训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产业扶贫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拉动效应。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不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对当地就业劳动效应存在时滞性,创业培训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一般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产业扶贫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力求做到精准施策,进一步发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祖云 刘传俊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对乡村生产主义的反思产生了"后生产主义乡村"这一概念。西方后生产主义模式的驱动因素是多样的,在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些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经验证据。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乡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乡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乡村生产性功能的消解及其向非生产性功能的转化。中国后生产主义乡村功能可能有三种表现形式,即重新发现"农耕文化"的价值,重构"生活、生态与生产"兼具的乡村功能,以及发掘"乡村性"对于城市工业文明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曲恒 岳希明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邓曲恒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岳希明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依靠发展产业来建立促进农民增收与推动生活富裕的长效机制,这表明做好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条件。对于贫困乡村的产业扶贫而言,农业是最核心的产业,小农户是最大的现实。最关键是要转变工作思路,从抓生产到抓市场的转变,从抓规模抓产量提高到抓品牌抓质量提升转变,建立以品牌为导向的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推动乡村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经济优势。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 农业 小农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赋斌 李文静 帅传敏
本文基于中国8个省的1251户有效农户问卷,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光伏扶贫对促进乡村振兴在村级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以及农户生活等维度的政策效应,并通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替换变量等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光伏扶贫能够显著提升村级产业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但对提升村级治理的政策效应不显著。(2)从户级农户生活维度来看,光伏扶贫可以显著改善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但对推动就业的政策效应不显著。(3)稳健性检验表明,光伏扶贫有利于提升农户的生活满意度。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光伏扶贫对不同类型光照资源区的政策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对第一、二类资源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户生活层面,对第三类资源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方面;与非贫困户相比,光伏扶贫对贫困户的政策效应更加显著,即不存在“精英俘获”现象。由此可见,光伏扶贫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效应集中体现在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未来需将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推动就业等作为光伏扶贫的工作重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露 仲黍林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三阶段DEA模型以及Malmquist指数,在乡村振兴视角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产业扶贫效率进行了静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宏观经济、产业结构都会对农业产业扶贫效率造成显著影响,而且第三阶段所得到的效率值要大于第一阶段,同时约束我国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提升的因素主要为农业管理技术水平以及规模化生产水平。因此,我国各地区应该着重改善自身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且要完善农村农业管理经营模式以及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2023年是《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征信业管理条例》对保障征信业规范有序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征信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开设“十年征信路,奋进新征程”专栏,介绍人民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征信体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征信市场规范发展的工作成效,同时聚焦公众关切,普及征信知识,提升社会信用意识,进一步营造良好信用氛围。
关键词:
汇聚征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聚焦高质量 强化硬举措 持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走深走实
新时代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金融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扶持研究
面向经济主战场 聚焦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研究专刊”出版谈
聚焦“五个第一” 大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人才培养 助力乡村振兴——在2018年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摘编)
聚焦产业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第八届全国品牌农商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在栖霞举行
聚焦“三农”领域 深耕征信服务 助力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发展
政策何以塑造政治: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乡村政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