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
2023(565)
2022(470)
2021(419)
2020(380)
2019(772)
2018(747)
2017(1526)
2016(822)
2015(1015)
2014(1129)
2013(1063)
2012(1058)
2011(761)
2010(726)
2009(674)
2008(738)
2007(667)
2006(476)
2005(444)
作者
(2002)
(1566)
(1546)
(1419)
(1021)
(806)
(748)
(595)
(589)
(589)
(561)
(536)
(498)
(485)
(480)
(478)
(453)
(446)
(408)
(397)
(395)
(388)
(381)
(366)
(362)
(360)
(352)
(351)
(335)
(328)
学科
文化(3668)
(2319)
经济(2315)
(1994)
企业(1994)
理论(1879)
产业(1809)
市场(1781)
文化产业(1763)
文化市场(1763)
教育(1706)
方法(1633)
业经(1583)
(1478)
经济理论(1385)
企业经济(1299)
中国(1173)
管理(1140)
政治(1128)
思想(1118)
思想政治(1103)
政治教育(1103)
治教(1103)
德育(1086)
(1060)
研究(1025)
地方(901)
专题(878)
专题研究(877)
事业(756)
机构
学院(11093)
大学(10786)
管理(3477)
研究(2968)
理学(2908)
理学院(2837)
管理学(2758)
管理学院(2722)
(2710)
师范(2702)
(2471)
(2362)
经济(2353)
师范大学(2123)
中国(1893)
(1846)
科学(1828)
(1590)
教育(1576)
北京(1459)
职业(1412)
中心(1380)
(1356)
技术(1299)
(1282)
研究所(1128)
财经(1066)
(1029)
图书(1028)
职业技术(1000)
基金
项目(6887)
研究(6103)
科学(5318)
基金(4302)
社会(3884)
社会科(3630)
社会科学(3630)
(3397)
国家(3324)
编号(3032)
(3023)
文化(2985)
成果(2951)
教育(2892)
科学基金(2809)
(2417)
基金项目(2233)
课题(2067)
项目编号(2027)
(2014)
规划(1718)
(1621)
(1605)
重点(1582)
(1553)
资助(1542)
研究成果(1516)
(1460)
(1451)
(1445)
期刊
(3945)
经济(3945)
研究(3520)
教育(3473)
中国(2598)
学报(1813)
图书(1764)
管理(1621)
大学(1593)
科学(1554)
书馆(1526)
图书馆(1526)
学学(1395)
(1161)
(976)
(930)
论坛(930)
(914)
(825)
业经(775)
职业(742)
社会(739)
高等(717)
技术(716)
财经(716)
社会科(698)
社会科学(698)
(663)
农业(661)
高等教育(623)
共检索到17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刚  
经典诗文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从知识信息的角度去剖析、解构,应该聚焦文化符号,带领学生从文化层面去解读、感悟和建构。1.萃取。古典诗文的文化意象非常丰富,我们要有意识提取这些意象,引导学生特别关注这些特殊的字词,在知识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文本的感悟中进行赏析和品味,体会它们的特殊意蕴。如在教学《月是故乡明》《梅花魂》《丁香结》这类课文时,要依托“月”“梅花”“丁香结”这些文化意象展开阅读,体悟具体事物所寄托的特殊情感,进而感受作者此时此地那份不同寻常的人生情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建国  
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广告符号及其消费主义文化进行理性批判,是深刻认识消费社会的重要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立  
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这一符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品牌符号的塑造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品牌的塑造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本文就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城镇化迅速推进,如何通过软实力提升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彰显城市魅力,成为当前急需正视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之后,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保护……不一而足。纵观国内文化发展热,领导很重视,业界很热情;口号有之,行动亦有之。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运动式地推进,城市文化繁荣的胜算又有几何?著名画家韩美林曾说:"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亚民  
当前,随着经济与文化的日趋融合,以"符号"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符号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文化的符号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文化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在品牌构建中,应按照符号生产与消费的规律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特定的符号,从而增大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文章论述了符号经济时代的特征,阐明了文化在符号价值生成和消费过程的介入及传递方式以及符号消费与品牌形象、文化体验与品牌联想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基于符号价值体系的品牌构建的文化战略及具体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聂春艳  汪涛  魏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混搭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消费者的反应却各异。本研究基于空间隐喻的视角,以恐惧管理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混搭的不同文化符号在垂直空间的相对上下位置是否以及将会对消费者态度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文化符号之间是否存在实体交叉,当采用“外国文化-母国文化”的混搭方式时,也即外国文化在上而母国文化在下,消费者对文化混搭的评价将明显低于采用“母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混搭方式时,也即母国文化在上而外国文化在下,其中,感知文化威胁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但当处于上方的文化符号明显小于处于下方的文化符号时,上述主效应将不会存在。本研究率先从空间隐喻的视角探讨了混搭的文化符号的相对空间位置的影响,不仅是对现有的文化混搭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可为企业的文化混搭产品或营销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立学  路日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天然联系,本质上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但是,文化的育人功能并不会自动实现,必须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显现出来,概而言之,就是要以文化人。
关键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焱  
中国的法文化、法哲学从文明发端之初就融入民族文化体系并一直活跃在主流文化体系,数千年不断丰富、发展、扬弃,形成公平、正义的民族法制文化内核。从儒家先祖皋陶"神兽断狱"到"立公弃私、君臣上下皆从法"的法家,中华先哲从理论到实践均建立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公共秩序体系。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中国法制文化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法学思想,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大鸣  
本文以解说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为核心,通过探讨学校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领导的权威来源、道德目标等,论证了关注学校道德领导的必要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江庆华  
治理文化是决策团队在决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追求、态度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文化应当具有共同治理、依法依规、民主理性、责任专业和效率效益等特征。塑造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文化,是发挥文化治理功能、提升治理效能的诉求,是突破高质量发展困境、实现提质培优目标的要求。应当围绕价值观管理、领导力开发、和谐人际关系培育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敏  顾凤佳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标识性的作用和地位。而以互联网为平台建立的高等院校的主页,则是该院校文化的重要反映,它们为网络世界的大众提供了直观了解和感受这些院校内部活动和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运用符号学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六所远程高等院校主页的分析和解读,一方面试图探索这些院校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期望能够以此推动远程开放教育院校文化内涵的建设,推进国内远程教育文化内涵的发展进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云霞  缪荣  葛建华  
本文以文化动态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体系中符号的象征成分进行了研究,阐述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灵活运用符号性手段,诱发员工对抽象价值的共鸣,从而帮助员工形成协作性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敏燕  章立东  
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国际化品牌的塑造,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挖掘。传统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但这种编码化了的符号只有被解码,才能获得认同,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如何获取国际认同是传统陶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陶瓷符号的蕴含也会发生变迁。因此,陶瓷文化符号的认同也处在动态变化中,要根据时空变化去重新解码和获取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程  
网络视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其实质是一种消费的女性符号,既要认识到它对拓展女性话语空间、促进女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它给女大学生带来的伦理道德失范、女性主体意识弱化以及消费意识膨胀等消极方面。探讨通过拓展课堂外教育、提高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开设女性学课程、促进女大学生组织的发展等来营造社会性别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亮  张旭平  
基于一项中美学校之间进行的网上跨文化教育交流项目的实践考察,通过把布迪厄的符号权力和符号斗争的概念运用于跨文化交流的分析,研究了参加项目的中国师生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揭示和挑战中国师生社会认知中的二元固化模式,为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开辟了空间和可能性;通过增加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教育者创设能够真实促进跨文化的环境和增进跨文化理解,同时培养师生的平等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