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8)
- 2023(3389)
- 2022(2776)
- 2021(2244)
- 2019(3963)
- 2018(3843)
- 2017(7480)
- 2016(3665)
- 2015(4172)
- 2014(4255)
- 2013(4392)
- 2012(4437)
- 2011(4352)
- 2010(4590)
- 2009(4418)
- 2008(4024)
- 2007(3696)
- 2006(3635)
- 2005(3433)
- 2004(3125)
- 学科
- 济(46099)
- 经济(46080)
- 地方(14153)
- 地方经济(11493)
- 方法(10673)
- 管理(10182)
- 数学(9709)
- 数学方法(9693)
- 中国(7414)
- 业(6688)
- 学(6679)
- 业经(6603)
- 经济学(5958)
- 环境(5074)
- 企(4705)
- 企业(4705)
- 农(4672)
- 产业(4480)
- 发(4472)
- 融(4373)
- 金融(4373)
- 体(4066)
- 制(3990)
- 资源(3973)
- 总论(3920)
- 和(3852)
- 信息(3724)
- 农业(3484)
- 及其(3475)
- 信息产业(3443)
- 机构
- 学院(66435)
- 大学(66179)
- 济(42715)
- 经济(42122)
- 研究(27418)
- 管理(22782)
- 中国(20127)
- 理学(19048)
- 理学院(18819)
- 管理学(18637)
- 管理学院(18501)
- 财(16369)
- 经济学(15191)
- 所(13702)
- 科学(13546)
- 经济学院(13295)
- 京(13110)
- 财经(13056)
- 研究所(12182)
- 经(11711)
- 中心(11176)
- 江(10009)
- 财经大学(9438)
- 院(9318)
- 社会(8898)
- 经济研究(8897)
- 科学院(8814)
- 北京(8544)
- 范(7896)
- 师范(7866)
- 基金
- 项目(37621)
- 科学(30092)
- 研究(28262)
- 基金(28089)
- 家(23607)
- 国家(23447)
- 社会(21327)
- 社会科(20350)
- 社会科学(20345)
- 科学基金(20154)
- 基金项目(14222)
- 省(14061)
- 教育(11727)
- 资助(11698)
- 济(11230)
- 经济(11146)
- 划(10999)
- 自然(10486)
- 自然科(10215)
- 自然科学(10213)
- 发(10117)
- 自然科学基金(10020)
- 编号(9894)
- 国家社会(9623)
- 发展(9035)
- 展(8928)
- 重点(8525)
- 部(8439)
- 成果(8066)
- 社科(7711)
共检索到111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夏婷婷 金熙悦
四川汇鑫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鑫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泸州老窖集团控股。公司现有注册资本金14亿元,以成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型金融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愿景,已构建“租赁+保理+典当+供应链贸易+资产管理”多元化生态发展模式,目前在上海、成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多地设立7家分子公司。汇鑫公司通过产品组合拳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林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高校视察,对高等教育作出批示指示,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从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合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高等教育体系。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是科学创新的主要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廖荣艳
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接着采用重心模型探究空间演变规律,并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整体偏低,存在不均衡性。(2)成渝地区东西方向非均衡性大于南北方向非均衡性,且环境效率空间异质性大于空间集聚性。(3)成渝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存在单门槛效应,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抑制作用减小。(4)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正向影响环境效率;而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则抑制环境效率的提升。因此,应该鼓励绿色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导高技术、低能耗产业集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廖荣艳
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接着采用重心模型探究空间演变规律,并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整体偏低,存在不均衡性。(2)成渝地区东西方向非均衡性大于南北方向非均衡性,且环境效率空间异质性大于空间集聚性。(3)成渝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存在单门槛效应,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抑制作用减小。(4)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正向影响环境效率;而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则抑制环境效率的提升。因此,应该鼓励绿色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导高技术、低能耗产业集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玉梅 易大智 陈颖
基于2014—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分别测度及评价二者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二者耦合协调测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成渝经济圈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数字经济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较低;(2)经济圈的二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态势,显示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贡献逐渐增强;(3)经济圈各城市的二者耦合协调程度不同,各城市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程度不一,形成不协调发展态势。据此提出成渝经济圈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传宪 程雯婷 陈扬秋 程艳楠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推进,客观可行的双城经济圈政府审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带,加强审计交流学习,进而促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研究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府审计服务建设,构建区域政府审计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政策措施落地,协同促进产业发展共融,用审计服务保障和助力经济圈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审计服务目前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建议。文章从可行性、必要性、审计合作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探索双城经济圈下的区域经济政府审计合作,剖析相关经济政策与责任的落实,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政府审计服务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子曦 青梅 杨玉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2006—2019年33个指标构成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寻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来源;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成渝高质量发展的分布及动态演进趋势;选择SDM双固定空间效用模型检验了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呈空间“U”型且“双核独大”结构。(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且存在极化现象。(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σ收敛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空间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空间相关性为负,表明经济圈内部呈现竞争关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明霞 刘磊
【目的/意义】分析预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44个市(区县)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前景,为区域碳达峰提供建议。【设计/方法】采用LMDI分解法识别成渝地区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及重点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情景分析和蒙特卡洛模拟对成渝地区及各市(区县)2020~2035年的碳排放量进行静态和动态模拟,测算演化路径与达峰概率。【结论/发现】静态模拟下成渝地区的碳排放仅在极低碳情景和低碳情景下可在2030年前达峰,动态模拟下的达峰概率为32.8%。绵阳市、遂宁市和眉山市等36个市(区县)在静态与动态模拟下均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等其他8个市(区县)在静态模拟的特定情景下无法实现碳达峰,在动态模拟下,成都市、泸州市、宜宾市和雅安市依然难以实现碳达峰目标,而南充市、自贡市、德阳市及乐山市的达峰概率分别为85.7%、55.42%、58.9%及20.4%。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育龙 潘昭宇
重庆、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两市历史渊源深厚,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互动显著,是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新时代优化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应在科学把握成渝地区空间结构和联系特征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统筹把握历史和未来的总体要求,以"双城驱动、两翼突破、轴带拓展、极点支撑"的思路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全域共兴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
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 优化空间结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史育龙 张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渝地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西部地区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具有建设双城经济圈的良好基础。应重点针对成渝地区在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短板,着力构建“双核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塑造以长江上游生态为屏障、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的高品质美好生活圈,打造成为内陆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雨娴
本文利用区位熵指数、专业化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测度成渝双城经济圈流通业集聚发展发现:经济圈流通业集聚双城特征明显,并且,马太效应显著。实证结果显示,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口密度对流通业集聚高效发展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促进效果,城镇化率对流通业空间集聚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因此应该扩大居民收入以提振内需,完善城市群人口流动的顶层设计,为流通业集聚高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欢 方行明 苏梦颖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进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关系,并通过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在环境规制约束条件下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间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但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类型转移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在提升本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同时,还存在较强的空间负外部性;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随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彦 张茹琪 曹宇芙
作为国家重要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高效的金融服务。基于2011~2020年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数字金融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根据综合指标体系估计结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表现出“双核驱动、两翼落后”的断层特征;(2)基准检验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且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的正向影响最大;分维度来看,数字金融对经济圈科技创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而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待提升;(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改善是主要的传导路径;(4)从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差异化发展和健全市场机制三方面,就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龚勤林 李源 邹冬寒
技术演化是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基于1999—2019年成渝地区142个县(市区)、637个专利技术领域的面板数据,考察技术关联、技术转移对成渝地区技术演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区域发展阶段和技术含量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关联、技术转移对区域技术演化均存在促进作用,同时,技术关联在先发地区和低技术含量领域的作用更显著,而技术转移在后发地区和高技术含量领域的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关联、技术转移对区域技术演化存在“倒U”型影响,邻近地区技术演化对本地具有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建议成渝地区同时发挥技术关联与技术转移的作用,在发达区域技术关联强的领域加大要素投入,鼓励技术落后区域进行技术引进,加强区域协作,破除研发要素流动壁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影 文传浩 沈体雁
绿色发展效率是绿色发展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基于静态与动态视角分别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测度2007~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法预测其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为0.882较高水平,呈现从“较高水平较大差距”向“更高水平较小差距”转变的时序特征,但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Malmquist均值为1.278,绿色发展效率高增长且总体快于长三角城市群;(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逐渐形成以“雅安-资阳-重庆”与“成都-遂宁-广安”为平行双主轴绿色发展高效率区,“宜宾-泸州”与“绵阳-达州”为两翼绿色发展低效率区的分布格局;(3)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技术效率提升的贡献率>规模效率提升的贡献率,并据此将其分为综合促进发展型、专项引领发展型、单项阻碍发展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