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6)
2023(6791)
2022(5656)
2021(5074)
2020(4316)
2019(9720)
2018(9705)
2017(18208)
2016(10100)
2015(11405)
2014(11501)
2013(11228)
2012(10531)
2011(9519)
2010(9681)
2009(9243)
2008(9318)
2007(8804)
2006(7981)
2005(7288)
作者
(28520)
(24149)
(23712)
(22755)
(15205)
(11309)
(10790)
(9240)
(9008)
(8800)
(8301)
(8095)
(7920)
(7684)
(7633)
(7341)
(7057)
(6957)
(6909)
(6833)
(6105)
(5795)
(5690)
(5507)
(5439)
(5350)
(5341)
(5316)
(4817)
(4705)
学科
(42065)
经济(41989)
管理(36647)
(28219)
(24416)
企业(24416)
(13634)
(13395)
方法(12699)
中国(12243)
(11049)
数学(10429)
数学方法(10297)
业经(10042)
(9515)
土地(9417)
(9327)
地方(8345)
体制(8108)
(7489)
银行(7481)
(7479)
财务(7447)
财务管理(7427)
(7178)
(7157)
金融(7155)
企业财务(7067)
环境(6936)
技术(6921)
机构
大学(143210)
学院(141872)
(57811)
经济(56421)
管理(53259)
研究(48839)
理学(44239)
理学院(43687)
管理学(42997)
管理学院(42702)
中国(39364)
(32174)
(31648)
科学(27828)
(24254)
(24026)
财经(23673)
中心(23008)
(21878)
(21264)
研究所(20977)
北京(19859)
业大(19484)
(18444)
(18410)
(18367)
师范(18272)
经济学(18170)
财经大学(17334)
(17187)
基金
项目(90006)
科学(71208)
研究(68634)
基金(64999)
(56016)
国家(55536)
科学基金(47858)
社会(44490)
社会科(42058)
社会科学(42049)
(35293)
基金项目(34306)
教育(31826)
(29482)
自然(29342)
自然科(28574)
自然科学(28567)
自然科学基金(28037)
编号(27896)
资助(25533)
成果(24042)
(23278)
重点(20670)
(20581)
课题(20474)
(18940)
(18808)
国家社会(18637)
(17943)
教育部(17844)
期刊
(72762)
经济(72762)
研究(46782)
中国(38799)
(27104)
管理(21916)
(21082)
学报(20089)
科学(20078)
教育(18564)
大学(16179)
(15409)
金融(15409)
学学(14836)
农业(13353)
技术(12924)
财经(12686)
业经(11513)
(10930)
经济研究(10319)
问题(9545)
图书(7727)
会计(6836)
(6788)
(6684)
论坛(6684)
理论(6635)
现代(6619)
(6617)
科技(6515)
共检索到235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离不开完善的产权制度。明晰的财产权利,是公民、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基础。这种追求的合力将形成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题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翠英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曾一 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 是,由于前期思想与理论准备不足,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日益显现。 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制度方面的诸多漏洞,导致了农民无论作为个人还是 集体都无法享有法律在名义上赋予的农地所有权,从而在土地使用权、收 益权和转让权等各方面受到种种侵犯,最终造成农民的普遍贫困。要改 变这种现状,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伟   东野光亮   张凤荣  
编者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加入WTO,要求我们主动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用国际惯例和准则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非歧视待遇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例外和保障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等八大原则。其中非歧视待遇原则、公平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行为影响尤其大。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政府行政包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长青  周寅康  彭补拙  
产权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在分析产权制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差距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可持续土地利用为目标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土地权利制度创新是《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心。文章论述了四个命题,即,在既有土地物权体系下,不宜再创设一个新的物权类型"农用地使用权",也不宜使用"土地抵押权"这一模棱两可的术语,但相关权利的物权变动规则应在《土地管理法》之下得以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只能采取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等两种方式设立,其期限无需在法律上作出规定;并非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无需审批,其流转亦应放开;土地登记机构应当统一,登记的效力应当符合《物权法》的规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汉明  
关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钟汉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却没有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土地产权方面的关系,因而造成实际生活中,各级政府都认为自己拥有土地产权,但是,一旦发生土地管理责任,却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而互相推诿。我国城市土地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维新  
关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几点思考刘维新从所有权上讲,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在法律条文上是明确的,也是无争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权的法人代表不明确,是中央、省、市哪级政府?二是土地产权边界模糊;三是权能组成部分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等。因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保继刚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权利失败、机会缺失与能力匮乏。对于后两者,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而针对社区居民"无权"和"去权"的权利失败状况,学术界至今缺乏应有的关注。文章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起点,结合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剖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状态及其决定的旅游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在理论上和现实中的矛盾性,提出了"吸引物权"这一新型的产权权利,并指出我国农村社区参与权利失败的制度性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受限制支配、所有权主体"虚位"和吸引物权"缺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婉丽  佟绍伟  刘燕萍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为决策层和立法机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存在两种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种类不丰富、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应对两种土地产权给予平等的保护;细化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增加土地使用权的层次;完善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登记的法律效力;依法保护土地财产权;成立专门的土地争议调处机构,加大对土地争议的调处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玉波  
研究目的:以制度创新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切入点、路径、动力所在及关键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应该重点放在对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和完善上;以土地承包制度的改善为基本切入点;以增强集体土地的要素作用、促进集体土地产权流动为基本目的;其关键点在于区分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清勇  
土地吐生万物,陈列万物。对人类来说,土地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立身之地,是关键的生产要素,是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个人、家庭、企业乃至国家财富的重要载体,还是历代很多人的信仰对象和精神寄托。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地者,政之本也"。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提倡平均地权,认为"土地问题能够解决,民生问题便可以解决一半了"。1936年,毛泽东同志对访问陕甘宁边区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
关键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关永强  
近代中国的地权分配既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又与一系列现实问题紧密相关,因而一直以来为中国政府和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分民国时期、1950—1980年代和198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回顾了近百年来国内和国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调查和研究成果,并从调查资料的可靠性等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论,也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新时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背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