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3(1)
2022(11)
2020(2)
2019(5)
2018(3)
2017(1)
2016(2)
2015(2)
2014(1)
2012(2)
2011(3)
2010(3)
2009(4)
2008(1)
2007(1)
2006(2)
2005(1)
2003(1)
2002(1)
作者
(5)
(5)
(3)
(3)
(2)
亚军(2)
(2)
(2)
(2)
(2)
(2)
(2)
(2)
(2)
(2)
(1)
(1)
中信(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学科
中国(7)
(5)
经济(5)
地方(4)
地方经济(3)
学校(3)
理论(3)
世界(2)
学法(2)
教学(2)
教学法(2)
概况(2)
高等(2)
业务(1)
书刊(1)
事业(1)
(1)
保护(1)
决算(1)
(1)
(1)
制度(1)
(1)
(1)
劳动(1)
合作(1)
外经(1)
学理(1)
学理论(1)
(1)
机构
大学(40)
学院(17)
研究(14)
科学(13)
学学(10)
(10)
科技(10)
科技大(10)
科技大学(10)
西北(10)
(9)
农林(9)
学报(9)
教育(9)
(9)
自然(9)
自然科(9)
自然科学(9)
(8)
经济(8)
中心(7)
(7)
北京(7)
师范(6)
研究中心(6)
管理(6)
(6)
(6)
北京大(5)
北京大学(5)
基金
项目(6)
研究(5)
(4)
(4)
成果(4)
一流(3)
大学(3)
(3)
教育(3)
(3)
(3)
研究成果(3)
科学(3)
编号(3)
一流大学(2)
世界(2)
(2)
(2)
(2)
(2)
发展(2)
(2)
国家(2)
国际(2)
(2)
(2)
工程(2)
(2)
年度(2)
政策(2)
期刊
教育(18)
中国(13)
大学(13)
研究(13)
学学(10)
学报(10)
科学(10)
(9)
农林(9)
(9)
(9)
科技(9)
科技大(9)
科技大学(9)
自然(9)
自然科(9)
自然科学(9)
西北(9)
高等(7)
高等教育(7)
(6)
经济(6)
教研(5)
高教(5)
管理(4)
评论(4)
比较(3)
(3)
(2)
会计(2)
共检索到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传海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上海财经大学将牢牢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加快推进国际知名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2022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光明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光明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巨大变革与2022年光明发展取得的成效,谋划部署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光明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与目标任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丽娜  
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州立大学。建校近两百年来,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董事会、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大学治理的制度。正是共同治理制度,保障了弗吉尼亚大学的卓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奂奂  
高中与大学课程的有效衔接一直是各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美国已形成了AP课程、IB课程和双学分课程为主的三种高中-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其中以双学分课程最具代表性,它凸显了长期以来美国教育倡导的"追求卓越与平等合一"的基本精神。本文通过对双学分课程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质量保障以及财政资助问题的阐述,期望为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南宁在日前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表示(新华网10月10日报道),一流大学要为出色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观的培养,否则会"误人子弟"。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要承载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施晓光  
一是为什么要建设一流学科。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学科建设担负着基础性作用。学科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二是怎么去理解一流学科。第一个因素是声誉,表现在学科、高被引率产出、校友发展、用户对毕业生的反馈和评价等。第二个因素是身份的合法性。这个身份不仅仅是荣誉,也含有其背后的资源。身份的合法性包括官方认可和行业认证。这对建设一流学科非常重要。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娟  
构建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旨在能够形成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大科学、大成果研究模式,放眼全球,美国国家实验室在二战后迅速发展,成就了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其管理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绩效合同管理方式,明确政府与科研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权力与义务;二是政府通过多元主体参与、以事实与数据为基础的评估对科研组织的科学研究情况进行监管;三是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结构,集聚世界一流学者。这些经验为我国解决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存在的重复建设、政府与科研组织之间权责不清、内部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南宁  
温家宝总理在国庆六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过40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到那时,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丛斌  吴嘉琦  
本文通过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实施情况与特征,分析比较世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项目的建设背景、发展目标、战略举措、实施影响,总结了世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多维路径和共性规律,以期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与发展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中国科学院大学,"六星级"大学之一;经济与管理学院,教书育人,硕果累累;国家智库,创新为民。辉煌历史:建国初始,中国科学院即汇聚了一批从西方国家回国的,具有系统工程、数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对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中包括中国管理科学的开创者钱学森和大力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管理科学化运动的华罗庚,以及许国志、刘源张、马世俊等一批著名学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中国科学院大学,"六星级"大学之一;经济与管理学院,教书育人,硕果累累;国家智库,创新为民。辉煌历史:建国初始,中国科学院即汇聚了一批从西方国家回国的,具有系统工程、数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对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中包括中国管理科学的开创者钱学森和大力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管理科学化运动的华罗庚,以及许国志、刘源张、马世俊等一批著名学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忠萍  刘宏伟  汪传雷  叶春森  
介绍了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包括构建融合师资、加强课题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系统优化等,以期实现新内涵现代物流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黎  邢颖  
构建"卓越大学"是德国政府为了打造世界一流大学而提出的大学发展要求,经历了初步构想、实践探索和进阶调整三个发展时期。在初步构想时期,德国大学沿袭了侧重科学研究的主线发展思路,开始萌生"卓越大学"的建设构想;在实践探索时期,"卓越大学"的概念和框架开始孕育并逐步发展成型;在进阶调整时期,德国卓越大学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主题、以综合性为基本理念、以创新性为重要使命、以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推进卓越战略实施。经过这三个时期的探索与努力,德国"卓越大学"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国可借鉴其相关经验,重视高等教育全阶段各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顺应融合发展大势走合作化发展道路、核准自身定位走富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文化传承职能来培育我国"大学核心价值观",使"双一流"建设不断走向"卓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朱秋  屠可昕  
全球城市建设是当今世界各超大城市面临的战略任务,也是面向未来建设的战略目标。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首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示精神的需要,也是着力探索区别于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建设路径的中国特色全球城市建设新路径的需要。因此,实证研究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路径,对于新时代上海进一步深化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来说,可以明确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历史逻辑、科学把握未来的演进逻辑。本文研究发现,在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过程中,一般公共预算与上市公司活力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为了把脉和验证这一正相关关系并且从中提炼全球城市发展一般规律,本文构建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市公司活力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同时引入城镇就业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R&D人员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城市建设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市公司活力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活力,城镇就业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R&D人员对上市公司活力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全球城市建设演进路径的一般规律。由此出发,本文建议从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合理增速、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来提升上市公司活力,进而提升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文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报纸杂志上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文章不少,但多半是介绍性或解释性的,论证性的不多。至于消费经济方面的教科书和论著,基本上是消费经济学、消费方式和模式、消费结构、消费需要和心理为内容。关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除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知识书籍以外尚未见到一本这方面的科学著作。所以,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由严学军、王俊豪和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