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
- 2023(196)
- 2022(154)
- 2021(131)
- 2020(112)
- 2019(279)
- 2018(270)
- 2017(566)
- 2016(266)
- 2015(277)
- 2014(297)
- 2013(300)
- 2012(274)
- 2011(313)
- 2010(297)
- 2009(247)
- 2008(197)
- 2007(172)
- 2006(214)
- 2005(180)
- 学科
- 农(1494)
- 济(1286)
- 经济(1284)
- 农业(986)
- 业(801)
- 地方(574)
- 中国(544)
- 收入(460)
- 业经(431)
- 农业经济(383)
- 分配(365)
- 村(349)
- 农村(348)
- 及其(346)
- 策(328)
- 管理(328)
- 方针(322)
- 发(313)
- 政策(307)
- 发展(302)
- 展(302)
- 财(301)
- 述(294)
- 阐(294)
- 阐述(294)
- 方针政策(290)
- 制(282)
- 工作(272)
- 方法(241)
- 地方经济(229)
- 机构
- 学院(3505)
- 大学(3389)
- 济(1561)
- 经济(1534)
- 研究(1497)
- 管理(1293)
- 农(1206)
- 中国(1172)
- 理学(1096)
- 理学院(1084)
- 管理学(1055)
- 管理学院(1044)
- 科学(829)
- 农业(806)
- 财(738)
- 中心(724)
- 所(706)
- 京(698)
- 省(683)
- 江(678)
- 研究所(634)
- 范(629)
- 师范(627)
- 业大(623)
- 发(601)
- 发展(556)
- 展(553)
- 师范大学(519)
- 院(506)
- 社会(496)
共检索到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监管,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资金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川
“第一书记”驻村是国家以一种微观柔和的权力方式切入进了乡村社会,以期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出现新局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既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能促进乡村振兴,同时也是为淬炼“第一书记”提供了良好平台,使其思想认识、耐力定力、洞察力决策力、思维力协调力得到淬炼,从而提高素养。
关键词:
有效衔接 “第一书记” 认知 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焕贵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奋斗目标,是现阶段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大战略”在政策设计、资金安排、人员部署、体制机制上具有一脉相承的递进性和逻辑性。推进“两大战略”中“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在发展生产脱贫与产业振兴、易地搬迁脱贫与文化振兴、生态补偿脱贫与生态振兴、发展教育脱贫与人才振兴、社会保障兜底与组织振兴的有效衔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克岭 普源镭 唐丽艳
当前中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的政策叠加期和历史交汇期,探索两大战略的相互关系和互融程度具有战略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本文基于所构建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衔接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西南五省份2011—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西南五省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衔接的时空分异显著,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从2011年的初级协调过渡至2019年的高级协调;(2)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受到经济驱动力、产业带动力、基础设施推动力、环境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等多重驱动因子的影响,且单因子驱动力和交互因子驱动力间均存在差异性。基于结果成因及问题的讨论,本文从制定参与主体协调联动机制、构建持续发展观下新的农村产业体系、优化政策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衔接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怡 郭萌
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重点,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辨析以及意义论述研究,定量测量评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度的研究不多,更缺少针对重点区域14个曾经的“连片特困地区”整体情况的分析。对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原理测量了14个曾经的“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效益积累情况,梳理了五年来的动态演变,找出了短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深化对推进衔接的认识,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做出衔接安排;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实绩考核力度;持续培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精准施策,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怡 郭萌
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重点,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辨析以及意义论述研究,定量测量评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度的研究不多,更缺少针对重点区域14个曾经的“连片特困地区”整体情况的分析。对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原理测量了14个曾经的“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效益积累情况,梳理了五年来的动态演变,找出了短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深化对推进衔接的认识,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做出衔接安排;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实绩考核力度;持续培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精准施策,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四川省巴中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求,按照"三完善四补齐三保障"(完善公共基础、公共服务、产业基础设施;补齐产业、就业、民生、治理短板;强化组织、资金、项目保障)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军
随着后脱贫时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战略进一步的优化升级,职教集团在巩固深化扶贫成果、构建减贫防贫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作用优势日益凸显。反思当下职教集团接续扶贫工作在研究深度、顶层设计及实践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把握职教公益性内涵,明确巩固深化扶贫成果的方向要义;做好扶贫整体性规划,聚合多元巩固深化扶贫成果;回归教育扶贫语境,深化内涵式接续帮扶"等行动路径,实现集团发展与减贫防贫的有机融合,促进提升减贫防贫效能,为后脱贫时代教育减贫防贫持续发力贡献职教力量。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职教集团 扶贫成果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自治区财政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不断创新支农投入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全力以赴支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财政的基础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覃志敏
随着中央政策和各部委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已进入加快落实阶段。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实践对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元社会结构理论阐明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层实践的主要动力及治理的内在逻辑。以西部3个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探讨行政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3类基层实践类型的实践过程,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实践特色及形成条件。最后,讨论行政主导基层实践、市场主导基层实践和社会主导基层实践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覃志敏
随着中央政策和各部委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已进入加快落实阶段。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实践对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元社会结构理论阐明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层实践的主要动力及治理的内在逻辑。以西部3个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探讨行政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3类基层实践类型的实践过程,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实践特色及形成条件。最后,讨论行政主导基层实践、市场主导基层实践和社会主导基层实践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弯海川
新疆脱贫攻坚任务重,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有162万未脱贫人口。自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自治区财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遵循"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财政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强化扶贫政策落地,强化扶贫资金保障,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切实履行好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决支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南疆四地州 攻坚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议题的讨论逐步聚焦至其实现路径与模式策略研究,各地也结合实际条件推动了一系列实践。针对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建设面临的若干共性问题(典型如劳动力流失问题、土地抛荒问题、产业动能问题、脱贫返贫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农产品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瞄准"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目标,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与以工代赈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一、提高政治站位,合力推进易迁后扶湖北后续扶持实行"五级书记负责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齐巍巍
我国第一次连续5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1982年至1986年。时隔18年,2004年起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虽然文件序号只是一个排序的问题,但却是信号、导向和标志,体现了中央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围绕改革主线,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题为《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