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6)
- 2023(8893)
- 2022(8030)
- 2021(7618)
- 2020(6396)
- 2019(14872)
- 2018(14944)
- 2017(29034)
- 2016(15807)
- 2015(17789)
- 2014(17717)
- 2013(17522)
- 2012(15904)
- 2011(14166)
- 2010(13839)
- 2009(12474)
- 2008(11862)
- 2007(10077)
- 2006(8592)
- 2005(7201)
- 学科
- 济(59840)
- 经济(59775)
- 管理(44551)
- 业(42289)
- 企(35715)
- 企业(35715)
- 方法(30264)
- 数学(26194)
- 数学方法(25892)
- 农(15223)
- 中国(14688)
- 财(14341)
- 学(14015)
- 业经(13323)
- 地方(12658)
- 理论(10614)
- 和(10418)
- 贸(10264)
- 贸易(10259)
- 农业(10235)
- 易(9923)
- 环境(9914)
- 技术(9862)
- 务(9561)
- 财务(9504)
- 财务管理(9490)
- 制(9166)
- 企业财务(8980)
- 划(8637)
- 教育(8634)
- 机构
- 大学(219979)
- 学院(217795)
- 管理(91085)
- 济(81461)
- 理学(80263)
- 经济(79574)
- 理学院(79390)
- 管理学(77956)
- 管理学院(77580)
- 研究(70024)
- 中国(49779)
- 京(46912)
- 科学(46348)
- 财(35431)
- 业大(34963)
- 所(34703)
- 农(34582)
- 研究所(32162)
- 中心(31392)
- 江(29552)
- 财经(29403)
- 北京(29343)
- 范(28789)
- 师范(28500)
- 农业(27244)
- 经(26792)
- 院(25850)
- 州(24583)
- 经济学(23228)
- 师范大学(23218)
- 基金
- 项目(158943)
- 科学(124272)
- 研究(115043)
- 基金(114888)
- 家(100292)
- 国家(99462)
- 科学基金(85582)
- 社会(70394)
- 社会科(66625)
- 社会科学(66606)
- 省(62537)
- 基金项目(62335)
- 自然(57558)
- 自然科(56201)
- 自然科学(56188)
- 自然科学基金(55133)
- 划(52645)
- 教育(52236)
- 编号(47413)
- 资助(47213)
- 成果(37475)
- 重点(35133)
- 部(34311)
- 发(33336)
- 创(33151)
- 课题(31841)
- 创新(30817)
- 科研(30696)
- 项目编号(29563)
- 大学(29518)
共检索到298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晓蕾  石建高  史航  刘永利  张忭忭  王鲁民  
                                    
                                
                            
                            研究聚己内酯(PCL)样条在海水中历经10个月的可降解性能。对每个月取样样品的降解性能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力学性能进行评价,并对试样的内部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观察。SEM照片显示,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材料内部并没有出现明显空洞和裂纹,但样品淬断面变得平整,显示材料的脆性增加。GPC结果显示,随着在海水中降解时间的增加,样品分子量及其分布均逐渐减小;样条的力学性能下降,由于水分子的增塑作用,在海水中降解4~7月期间,样条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的趋势变缓。DSC分析显示,由于分子链段的断裂和优先降解无定形区域这两方面的共同...
                            关键词:
                                
                                    
                                    
                                        聚己内酯  降解  结晶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晓蕾  石建高  王磊  刘永利  史航  王鲁民  
                                    
                                
                            
                            研究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在海水环境中历经8个月的可降解性能。对每个月取样样品的降解性能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重(TG)和力学性能进行评价,并对试样的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在海水中降解时间的增加,样品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均逐渐减小,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冲击强度均逐渐下降,而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由于水分子的增塑作用均出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SEM照片显示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材料内部逐渐出现空洞,结构变得松散。分析表明样品在海水中具有良好的降解性。
                            关键词:
                                
                                    
                                    
                                        聚乳酸  淀粉  降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彦辉  杜良伟  李红红  封国君  罗韬  
                                    
                                
                            
                            以功夫菊酯为目标,从生产拟除虫菊酯农药厂污水处理口的淤泥里筛选高效降解真菌,并对降解菌进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经形态学和18S rDNA测序鉴定,该高效降解真菌为青霉菌(PeNicillium SP.)。采用色谱法对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温度30℃,底物浓度50 mg/l时降解效果最好,7 D时对功夫菊酯降解率达到83.90%;该菌株还可降解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睹。
                            关键词:
                                
                                    
                                    
                                        功夫菊酯  生物降解  青霉菌  降解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爱艳  余雯雯  王越  石建高  张敏  
                                    
                                
                            
                            不可降解渔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和“幽灵捕捞”问题已严重威胁到海洋的生态环境,开发可降解渔具材料已经成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实验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淀粉(STR)/高密度聚乙烯(HDPE)/纳米蒙脱土(MMT)纳米复合纤维,研究MMT对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海水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MMT后,纳米复合纤维的熔融温度(T_(m))移向低温,结晶度增加,而断裂强度下降。此外,MMT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聚乙烯的玻璃态储能模量和内部损耗,但对淀粉相影响不显著。4个月海水降解结果显示,与STR/HDPE纤维相比,STR/HDPE/MMT纳米复合纤维失重率增加了约5%,纤维直径减小了约11%,这表明MMT加快了STR/HDPE纤维的降解过程。本实验系统研究了MMT改性淀粉基纳米复合纤维的海水降解性能,可为渔用降解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志俊  刘永涛  徐春娟  丁浩  余琳雪  艾晓辉  
                                    
                                
                            
                            为建立有效地去除淡水养殖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集长期受菊酯类农药污染土壤样品,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配制基础盐培养基对土样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出1株溴氰菊酯降解菌(SW),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通过改变温度、pH、接种量、药物初始浓度等外部条件研究菌株最适降解条件。结果显示: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120 h,SW对1.0 mg/L溴氰菊酯的降解率达76.4%。溴氰菊酯可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SW降解溴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4%。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1、0.5和1.0 mg/L时,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T_(1/2))分别为4.5、2.3和2.0 d。生物修复试验中SW对养殖淡水中0.5、5.0和50μg/L溴氰菊酯作用5 d后的降解率为21.6%,26.4%和53.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琪  梁英梅  田呈明  张长安  
                                    
                                
                            
                            为获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降解真菌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对土壤中分离纯化的真菌菌株依次经PBS双层培养基初筛、PBS复筛,并利用相应培养基测定其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PBS降解真菌菌株为HJ03,并鉴定该菌株为链格孢属真菌;该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物质,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对PBS薄膜的降解能力依次为葡萄糖>PBS乳剂>甘油>大豆油;降解过程出现2次增速阶段;该菌株降解PBS薄膜的最适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pH值为4.0~6.0。培养基中碳源PBS乳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雯  先锋  李长影  王家昕  李晓华  
                                    
                                
                            
                            以烟碱为唯一碳源,从湖北省襄樊烟草种植地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命名为DBA5。经常规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烟碱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nicotianae)。当烟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93.32%,生长旺盛。当烟碱质量浓度为5.0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65.10%。当烟碱质量浓度高于6.0 g/L时,DBA5菌株生长和烟碱降解均呈下降趋势,烟碱降解率低于7.5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占琴  闫紫薇  杨相昆  桑志勤  
                                    
                                
                            
                            【目的】通过对不同诱导期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棉花应用效果的研究,为降解地膜在新疆推广应用和棉田残膜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包括4个地膜品种:CK(常规PE膜),3种不同诱导期可降解地膜有BXS60、BXS90和BXS120,随机区组,3次重复。研究不同诱导期可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诱导期可降解地膜外观降解性、单位面积破损率、单位面积失重率差异明显,BXS60和BXS90 2个地膜品种基本达到D阶段,单位面积破损率在34%~58.3%之间,失重率在38.19%~46.5%之间。BXS120未到达C阶段,单位面积破损率和失重率均较低。BXS60和BXS90条件下植株较大,LAI持续时间较长,BXS90处理总光合势最高为1.34×106m2d·hm-2,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为1382.93 g·m-2、5644.1kg·hm-2,均高于CK的1301.9 g·m-2和5334.1 kg·hm-2。BXS60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低于CK,BXS120与CK接近。【结论】合适诱导期的可降解地膜(诱导期在90 d左右),既能满足棉花生长需求,又能及时降解,降低农田残膜污染,对新疆棉田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棉花  降解性  应用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岳龙  朱凤晓  王军玲  呼世斌  秦宝福  张磊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为环境中联苯菊酯的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从湖南某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以联苯菊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筛选,以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高效菌株,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降解的最佳温度、pH、接种量和联苯菊酯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好氧杆状菌,经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tsuruhatensis),命名为HLB-1。在pH7.0、30℃、接种量100mL/L、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5d,菌株HLB-1对200mg/L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可达74.5%。获得的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其...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戴尔福特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卢伟斌   胡海燕   冯宇娜   李皓   汪鲁   崔正国   曲克明   宋盈盈   崔鸿武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置3种INC和温度,测定了脱氮能效、有机物利用情况、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丰度来判定这2个因素对反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反应器最佳的INC为30 mg/L,60~90 d的平均硝酸盐去除率(NRE)达到99.12%,且无明显亚硝酸盐氮积累;在不同INC下,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丰度随INC升高而下降,分别为54.46%、39.96%和24.77%;T=25℃为最佳温度条件,其功能基因表达量除napA外均最高,后30 d的NRE为99.21%;T=30℃和T=25℃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丰度分别为55.86%和38.85%,而T=20℃的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28.87%);各系统的优势菌属都为红细菌属(Rhodobacter)。各系统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中,乙酸占比最高且其与丙酸的比值均>1,同时未检出丁酸,有利于反硝化进行。本研究认为,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形式的复合碳源可为海水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杜胜男   徐佳楠   熊飞   蔡徐依   葛朋彪   张六六   李娟英  
                                    
                                
                            
                            选取3种载体(凹凸棒土、卡拉胶以及硅藻土)进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制备,并对不同颗粒性能、污染物去除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颗粒性能研究表明:凹凸棒土与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卡拉胶机械强度低;在有营养补充的前提下,凹凸棒土和卡拉胶可以稳定释放1.50×10~(6)CFU/mL和2.60×10~(5)CFU/mL的微生物,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缓释性能较差;利用Monod方程拟合可得,对于COD_(Mn),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最大的比降解速率(μ_(max)),卡拉胶与之相当,凹凸棒土最低,同时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K_(s)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颗粒;同时,氨氮降解动力学也呈现了相似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分析表明:中性(pH=7)条件下,凹凸棒土、卡拉胶、硅藻土固定化颗粒降解COD_(Mn)的一级速率常数最高;凹凸棒土与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氨氮速率更高,卡拉胶在中性条件下降解氨氮速率最高。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COD_(Mn)、氨氮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凹凸棒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除了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 颗粒以外,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加,其余两种降解COD_(Mn)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_(1)值显著上升(P<0.05)。不同曝气强度下3种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COD_(Mn)一级反应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更高的曝气强度对氨氮降解有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义强  李新功  秦志永  卿彦  罗莎  
                                    
                                
                            
                            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木纤维/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改性剂种类、用量以及纤维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8%碱和3%硅烷偶联剂对木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均可以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8%碱+3%硅烷偶联剂协同改性处理效果最好,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木纤维质量分数为30%,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最大。
                            关键词:
                                
                                    
                                    
                                        木纤维  聚乳酸  改性处理  力学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海涛  于谦林  王丽红  董灵艳  贾立洪  张东楼  李腾飞  贾德新  
                                    
                                
                            
                            为了解决棉田使用PE地膜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棉花生长的影响。进行了3种可降解(氧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棉花对比试验,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3种可降解地膜降解速率及强度不同,当季质量损失率达26.06%79.96%,降解效果明显;降解诱导期相差15 d左右,具有一定可控性,降解后地膜残片变薄、变脆并紧贴地面,继续起到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棉花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相比,播种后50 d内日平均地温提高23℃,单株结铃增加1.3个,铃重增加0.7
                            关键词:
                                
                                    
                                    
                                        降解地膜  棉花  降解率  土壤环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闵明华  李雄  黄洪亮  张勋  张禹  刘永利  余雯雯  王鲁民  
                                    
                                
                            
                            为研究纳米蒙脱土(nano-MMT)改性聚乳酸(PLA)单丝在海水环境中的降解特性,试验测试了纯PLA单丝、0.5wt%、1.0wt%nano-MMT/PLA单丝在浙江舟山海域海水中15个月的降解特性。结果显示,纳米蒙脱土改性聚乳酸单丝在海水环境中自然降解9个月时间内,其力学性能和数均分子量下降较为缓慢;当降解时间超过9个月后,改性聚乳酸单丝的断裂强度和数均分子量呈加速下降趋势。表明改性聚乳酸单丝在海水中降解9个月后进入加速降解阶段,推断改性聚乳酸单丝在海水环境中的最佳使用寿命为9个月。加入nano-M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文文  刘晶晶  叶美玲  韩海涛  钟国华  
                                    
                                
                            
                            【目的】分离筛选甲氰菊酯的高效降解菌株,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果蔬残留危害的综合治理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采用基础盐培养基,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的污泥中筛选降解菌,以甲氰菊酯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以降解率为评价标准,确定高效降解菌株,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鉴定其种属,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分离得到甲氰菊酯高效降解菌株ZH-3,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ZH-3能有效降解25~300mg/L的甲氰菊酯,在1%接种量、30℃、pH8.0、160r/min条件下,3d内对50mg/L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85.3%。【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