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3)
- 2023(4428)
- 2022(3601)
- 2021(3314)
- 2020(2780)
- 2019(6641)
- 2018(6294)
- 2017(11001)
- 2016(6001)
- 2015(6843)
- 2014(6692)
- 2013(6441)
- 2012(5910)
- 2011(5304)
- 2010(5491)
- 2009(4960)
- 2008(4907)
- 2007(4701)
- 2006(4199)
- 2005(3632)
- 学科
- 济(23044)
- 经济(23030)
- 管理(14107)
- 业(10722)
- 中国(9156)
- 企(8694)
- 企业(8694)
- 地方(8001)
- 农(6745)
- 方法(6737)
- 业经(5703)
- 理论(5558)
- 数学(5168)
- 数学方法(5047)
- 教育(4796)
- 学(4567)
- 农业(4364)
- 贸(4065)
- 贸易(4058)
- 财(3998)
- 和(3968)
- 教学(3927)
- 易(3884)
- 关系(3879)
- 制(3637)
- 环境(3636)
- 学校(3474)
- 地方经济(3446)
- 发(3422)
- 策(3419)
- 机构
- 学院(77744)
- 大学(73938)
- 研究(27997)
- 济(27847)
- 经济(27126)
- 管理(25175)
- 理学(20731)
- 中国(20413)
- 理学院(20402)
- 管理学(19813)
- 管理学院(19640)
- 京(16974)
- 科学(16797)
- 所(13583)
- 江(13568)
- 财(13296)
- 技术(12872)
- 中心(12650)
- 范(12488)
- 师范(12393)
- 职业(12372)
- 研究所(12061)
- 农(11826)
- 州(11092)
- 北京(10941)
- 院(10741)
- 业大(10206)
- 师范大学(9677)
- 教育(9580)
- 财经(9528)
- 基金
- 项目(49897)
- 研究(40984)
- 科学(38664)
- 基金(32592)
- 家(28373)
- 国家(28080)
- 社会(23735)
- 科学基金(23444)
- 社会科(22214)
- 社会科学(22209)
- 省(21466)
- 教育(21188)
- 编号(18802)
- 划(17671)
- 基金项目(16765)
- 成果(16005)
- 课题(14870)
- 自然(13805)
- 自然科(13475)
- 自然科学(13471)
- 自然科学基金(13187)
- 资助(13038)
- 年(12827)
- 重点(12195)
- 发(11794)
- 项目编号(11020)
- 规划(10755)
- 性(10484)
- 部(10401)
- 创(10292)
共检索到13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卞成林
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生动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边疆民族院校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对标"双一流"建设,发挥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区位优势,对照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高水平特色学科和人才队伍,凝心聚力推进内涵式发展,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康翠萍 龚洪
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探索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一流建设之路和增强核心学科竞争力。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民族院校的特色优势学科进行合理定位定标,显然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论前提。本文在对"双一流"建设政策要素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科研水平提升、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维度入手,探讨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的定标路径。同时,从宏观规划、中观实施、微观建设三个层面,分析了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遵循中国特色与民族地区需求,遵循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与大学文化,遵循民族院校的现有卓越学科与跨学科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文凤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广西本科院校面临着人才集聚与管理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端人才匮乏、专业发展平台缺乏和人才效益发挥有限三个方面,且较外省一流高校突出。从原因分析来看,阻碍广西本科院校人才集聚和人才管理的因素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主要在于主观方面,一是追求高大上,缺少切合实际的人才需求规划;二是对待人才"增量"与"存量"的失衡;三是缺少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为实现人才的有效集聚与管理,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广西本科院校应厘清思路,科学规划和实施人才集聚和管理策略;创新学术管理和学术评价的机制,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学术管理和学术评价体系;制定、出台科学的人才管理政策,协调、平衡引进人才与校内人才的待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秋衡
第一,我们在探讨很多未来领域的时候,所谓的一流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未来方向标,而未来的一流创新领域和一流学科之间有点像塔尖和塔基的关系。未来尖端领域大多不显现为学科,但需要一流的塔基。因此真正一流未来领域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流塔基,一流学科首先是塔基的意义。第二,高校分类发展与管理涉及到内涵建设。自2017年1月开始,我国高校明确划分为研究型、应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胜才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适时调整,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为民族院校深化改革、提升内涵、特色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民族院校只有不忘初心、不改衷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践行宗旨来定义和丰富"一流"的文化内涵,以促进发展来诠释和标举"特色"的精神价值,才能提质增效、实现目标,发挥功能彰显特色。
关键词:
“双一流” 民族院校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政府和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需要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央建设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入选学科建设与未入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剑 朱立明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引起了社会集中关注与广泛热议。"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核心在于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学校的发展。"双一流"建设政策自提出以来,已经深刻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方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抽象的、无形的,表现为事物的内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长安大学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建校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
关键词:
长安大学 “双一流”建设 教育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贵龙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和知名度。强化"三个结合",充分发挥好高校党委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问题导向,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为"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欣欣 张晨宇 王菁 刘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17年11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特色视角下‘双一流’建设高端研讨会"。来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中国高教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浩
"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难得的战略性机遇。南京林业大学构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才特色发展;构建有行业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建成有特色的学科生态体系,推进学校高水平发展,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特色。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大学 人才培养 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谈"双一流"建设,就会偏离正轨,是不可能取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晓梅
高校育人的关键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学生的信仰指引。师资是大学的战略性资源,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高校要通过构建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融合。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高校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