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0)
2023(5820)
2022(4723)
2021(4242)
2020(3379)
2019(7376)
2018(7245)
2017(13169)
2016(7559)
2015(8373)
2014(8777)
2013(8276)
2012(7683)
2011(7061)
2010(7225)
2009(6479)
2008(6276)
2007(5571)
2006(5010)
2005(4398)
作者
(23325)
(19495)
(19200)
(18303)
(12323)
(9165)
(8856)
(7659)
(7536)
(6771)
(6699)
(6636)
(6340)
(6162)
(6089)
(6039)
(5828)
(5646)
(5634)
(5492)
(4838)
(4824)
(4734)
(4486)
(4320)
(4302)
(4256)
(4093)
(4032)
(3984)
学科
(32920)
经济(32879)
管理(18954)
地方(13961)
中国(12973)
(11873)
方法(8582)
(8431)
企业(8431)
(8149)
地方经济(7978)
数学(7525)
数学方法(7411)
(7280)
(6454)
城市(6403)
环境(6355)
(5750)
(5602)
业经(5543)
理论(5404)
(5095)
(4953)
金融(4945)
农业(4862)
城市经济(4681)
(4605)
(4509)
银行(4489)
(4377)
机构
学院(105728)
大学(104778)
研究(42770)
(38325)
经济(36975)
管理(35660)
中国(30302)
理学(29917)
理学院(29375)
管理学(28724)
管理学院(28515)
科学(28513)
(24477)
(22298)
研究所(20459)
(19677)
中心(18713)
(17367)
(17188)
(17074)
(16894)
师范(16876)
业大(16566)
农业(15573)
北京(15246)
(13996)
师范大学(13755)
(13536)
技术(13489)
财经(13232)
基金
项目(74973)
科学(58921)
研究(53675)
基金(52534)
(47471)
国家(47102)
科学基金(39467)
社会(33597)
社会科(31749)
社会科学(31743)
(30501)
基金项目(28072)
(26703)
自然(25408)
自然科(24797)
自然科学(24785)
自然科学基金(24250)
教育(24087)
编号(21751)
资助(20254)
(17748)
成果(17532)
重点(17519)
课题(16802)
(15246)
(14818)
计划(14676)
发展(14154)
国家社会(14021)
创新(14019)
期刊
(45678)
经济(45678)
研究(33323)
中国(24860)
学报(18913)
(17525)
科学(17376)
教育(15154)
大学(13487)
学学(12718)
(12534)
管理(12447)
农业(11861)
技术(9323)
城市(7770)
(7699)
金融(7699)
问题(7621)
(7435)
业经(7347)
资源(7012)
经济研究(6907)
(6129)
财经(6049)
(5575)
科技(5539)
(5350)
职业(5305)
现代(5215)
业大(5023)
共检索到163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裕祥  
继1988年初和1989秋两次出访联邦德国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对德国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考察,感到联邦德国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作体系方面确实积累了某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思考租借鉴。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是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结构的重要特色。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由于工业化迅猛推动城市化发展,以及大城市的“弊病”日益显露,客观实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远  
区域规划与管理是区域联合及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为了借鉴他国的经验,详尽地阐述了德国区域规划的概念,并重点从规划程序的法制化、专业部门和地方的规划关系、区域规划的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区域规划组织的实体化、通过法律协调各类规划、注重规划过程的协调性、规划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为了说明德国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最后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都市区通过区域规划协调解决城镇发展无序和土地利用不经济的案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卫东  
研究目的:系统探讨和研究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从空间规划的法律环境出发,系统地解析德国空间规划的内容体系。介绍德国空间规划、联邦州规划、发展规划和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出德国空间规划的特点。研究结论:规划应该根据空间特点制定和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芳  
前联邦德国土地整理规划基础和实施何芳一、土地整理的规划基础⒈规划体系前联邦德国各级政府都设有专管规划的机构,全国各州分区域、分层次进行规划。规划体系为四层次结构,即联邦级的全国规划大纲,州级的州区域规划纲要,地区级的地区规划和地方级的规划。联邦级规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厉义  
联邦德国金融体系简介厉义译一、概况1.强劲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银行业。银行业的发展既大大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又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以GNP来衡量的话,自1960年以来,银行业的业务量增长速度是整个经济产量增长速度的两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广文  尤阿辛.福格特  
联邦德国生态环境保护走过了一条污染-治理-预防的道路,即由技术性和应激性转为政策性和预防性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由环保活动家,大企业,学术界,地方及联邦各级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由一个国家级综合的监测体系监督执行。公众不仅有权力了解结果,而且也将参与政策措施的制订和监督。德国空间规划包含欧盟,联邦,州,区域,城镇和城市建设6个层面。空间规划,特别是生态环境规划已成为预防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措施。然而,联邦德国生态环境规划实施也面临个人交通和小企业污染以及环保成本提高造成企业区位劣势所带来的挑战。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政策措施的完善及生态空间规划的制订和监督落实.环境评价,特别是规划本身的环境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具体包括4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现从提高环保技术手段向预防污染产生转变;2)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的有效性;3)把空间规划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提高生态和环保目标的地位;4)在规划的技术层面上关注居住,休闲,交通和自然保护区用地的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木杉  
1984年3月初,联邦德国政府开始执行一项“婴儿激增计划”,政府每年将为这项计划拨款30亿美元,其中2000万美元将用于劝使未婚而怀孕的妇女不做人工流产。根据这项计划,所有育龄妇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董书慧  
联邦德国战后推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市场经济”,其创始人为L·艾哈德和A·缪勒—阿尔马克等人,这种经济体制与一般市场经济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但也有其独具特色的内容,即重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矫正市场运行中出现的偏差,通过收入再分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满银  
在全面建成、巩固小康社会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全面"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在探究国内外区域规划内涵、类型及其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的区域规划体系的迫切问题,依据中国区域规划发展的实践,按照区域规划的功能属性和空间尺度的不同,系统梳理和界定了中国区域规划体系的内涵、类型和功能,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规划分类体系,建议亟待全面形成不同空间尺度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科学分工、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统一开放和协同有力的区域规划体系,全面耦合不同空间尺度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各级各类区域规划体系的时空范围、目标、任务、措施和政策,以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有机协调统一的区域规划体系实施的强大合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建华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对技术未来的发展与其可能引起的各种问题及时地进行预测与评价,是制定正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杰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吾扬  
区位论(Location Theory)或称区位经济学、地理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优化的学问。从科学的横向关系来看,在经济学同地理学之间,发展了一系列交叉学科,主要是空间(或地理)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就科学的纵向层次而言,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都是应用理论学科,两者均为国民经济中的规划、计划、设计等应用学科服务,又要接受经济学和地理学共有的基础理论作指导。这里所指的基础理论就是区位论。可见,区位论是一个典型的边缘理论学科,也可以说,它既属于经济学,也属于地理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甜  姜瑶  隋承泉  
德国交流学习期间,作者走访调研多个城市,了解德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的相关知识,总结德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特色及德国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艺  张华  
近年来,国家级区域规划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意图,促进区域发展,本文针对规划区内资源条件优越,急需发展的"二线城市"展开分析。剖析"国家战略"背景下此类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反思传统规划的不适应性,针对发展特性提出相应的规划思想。最后以辽宁省庄河市规划为实例,从规划模式、目标分析及战略制定等方面,探讨了此类城市的规划在国家战略中的变革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