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8)
- 2023(14573)
- 2022(12624)
- 2021(12072)
- 2020(10311)
- 2019(23847)
- 2018(24001)
- 2017(44863)
- 2016(24993)
- 2015(28735)
- 2014(29252)
- 2013(28302)
- 2012(26316)
- 2011(23571)
- 2010(23646)
- 2009(21940)
- 2008(21870)
- 2007(19972)
- 2006(17074)
- 2005(15131)
- 学科
- 济(96637)
- 经济(96510)
- 管理(71044)
- 业(65510)
- 企(55355)
- 企业(55355)
- 方法(47498)
- 数学(41241)
- 数学方法(40559)
- 财(26861)
- 农(25560)
- 中国(25007)
- 学(23706)
- 业经(20109)
- 制(19920)
- 理论(19648)
- 贸(18481)
- 贸易(18472)
- 地方(17926)
- 易(17909)
- 务(17185)
- 财务(17114)
- 财务管理(17059)
- 农业(16404)
- 企业财务(16090)
- 和(15930)
- 银(15238)
- 银行(15184)
- 行(14395)
- 技术(14360)
- 机构
- 大学(356911)
- 学院(355353)
- 济(134008)
- 管理(132224)
- 经济(130740)
- 研究(117078)
- 理学(113558)
- 理学院(112162)
- 管理学(109566)
- 管理学院(108938)
- 中国(87864)
- 科学(76097)
- 京(75882)
- 财(64059)
- 农(62863)
- 所(60627)
- 江(55990)
- 中心(55731)
- 业大(55301)
- 研究所(55109)
- 财经(50661)
- 范(50090)
- 农业(49745)
- 师范(49487)
- 北京(47395)
- 经(45815)
- 州(44509)
- 院(42177)
- 技术(41817)
- 经济学(40497)
- 基金
- 项目(235697)
- 科学(183627)
- 研究(169387)
- 基金(168414)
- 家(148211)
- 国家(146957)
- 科学基金(124911)
- 社会(103327)
- 社会科(97471)
- 社会科学(97442)
- 省(93742)
- 基金项目(88867)
- 自然(83359)
- 教育(81936)
- 自然科(81488)
- 自然科学(81463)
- 自然科学基金(79984)
- 划(79529)
- 编号(70256)
- 资助(70158)
- 成果(58307)
- 重点(53858)
- 部(51822)
- 课题(49661)
- 发(49078)
- 创(48400)
- 科研(45993)
- 创新(45183)
- 大学(44770)
- 教育部(44042)
- 期刊
- 济(147163)
- 经济(147163)
- 研究(100071)
- 中国(74157)
- 学报(61994)
- 农(55835)
- 科学(53760)
- 财(53115)
- 教育(49656)
- 管理(48237)
- 大学(46349)
- 学学(43254)
- 农业(37292)
- 技术(34257)
- 融(28754)
- 金融(28754)
- 财经(25171)
- 业经(24317)
- 经济研究(23045)
- 经(21652)
- 业(20325)
- 图书(20243)
- 问题(19271)
- 版(19104)
- 统计(18098)
- 技术经济(16922)
- 理论(16297)
- 贸(16191)
- 策(16184)
- 科技(16006)
共检索到529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亚倩 陈丽
联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网络和概念网络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社会网络形成所依托的交互过程也是孕育新概念、赋予概念情境化意义的过程。但是,如何表征概念网络、社会网络与概念网络之间具体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网络哪些特征能够反映概念网络的水平等问题都尚未解决。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10月开发了国内第一门cMOOC,本研究试图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LDA话题聚类模型等方法,对这门cMOOC的交互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反映个体社会网络地位的6个指标和1个特殊角色,从概念数量贡献度、概念热度贡献度和认知参与度三方面表征个体的概念网络特征水平,并对个体社会网络地位与其概念网络特征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可视化。本研究发现:(1)相对入度、相对出度、中间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更能反映个体的概念数量贡献度和概念热度贡献度;(2)k核更能反映个体参与交互时的平均认知参与度水平;(3)社会网络中意见领袖的概念网络特征水平往往更高。本研究从三方面考量了个体概念网络特征,并进一步发现了能够反映概念网络特征水平的个体网络地位指标,从静态网络的视角论证了社会网络和概念网络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假设,同时也为联通主义学习评价中用个体社会网络地位表征概念网络相对水平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玉娟 陈丽 许玲 高欣峰
联通主义理论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规律,学习者社会网络的形成是联通主义学习的重要过程,因此,深刻认识联通主义理论中的社会网络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内第一门cMOOC微信群中的交互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探究了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中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整个课程微信群交互形成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多中心的复杂网络;在中观层面,内部子结构形成了8个凝聚子群;在微观层面,度数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较高的节点(参与者)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联通作用。最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联通主义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符合联通主义课程的教师观;自组织是联通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联通主义学习者的网络地位可以反映其联通主义学习的情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雄志
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全球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网络时代成人教育探究式学习的内涵,提出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探究式学习的"6·3"教学模式。该模式为:设计三适应、推动三举措、增效三要素、指导三原则、教学三重点和学习三平台。"6·3"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又能使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使二者在网络环境下充分融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探究式学习 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慧敏 陈丽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知识的半衰期,并呼吁对新的教育规律的探索。联通主义作为当今知识爆炸时代的学习指导理论,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机制和效果需要进一步探明。基于联通主义指导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c MOOC)是联通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互实现外部人际网络和内部知识网络的建立。本研究以c MOOC微信群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探究学习者的外部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对学习者内部认知发展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网络中存在多个核心学习者,社会网络呈现"多中心"特征;(2)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交互的对象,并不需要课程教师等他人做中介;(3)学习者广泛存在于多个派系中,社会网络呈现"自组织"特征;(4)积极参与微信群互动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提升学习者知识生成的数量和质量;(5)学习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其联通主义学习是否成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海 刘幸
作为本科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课程资源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移动化和碎片化等特点。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需要统一规范,包括建设目标和课程特点、资源类型和技术参数、人员分工和选拔标准、建设周期和阶段目标、资源整合和教学设计等。从网络资源建设到学生开展网络学习,还需要做好平台开发、制度建设、配备支持服务等。
关键词:
网络课程资源 建设规范 支持服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学品 陈洪清 李翠白 黄成
在网络学习中,自我评价对学习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学习者自我评价意识淡薄以及自我评价能力不足的制约,自我评价很难落实在学习者的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为了促进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过程性、调控性和实时性,并从网络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构建自我评价的考量要素。
关键词:
网络学习 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小杉 陈丽 王文静 李艳燕
强调以学习者共同体为核心来开展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活动是联通主义区别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学习者共同体已成为联通主义学习范式下的知识生产群体,但其知识生产属性尚不明确,亟待更深一步探究。由此,本研究借助机器学习领域中的词向量(Word2vec)语义分析工具,以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代表的传统知识生产为客观参照物,在同一个主题下对联通主义视阈下的c MOOC "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的知识生产属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基于c MOOC的联通主义知识生产呈现出三种类别的属性,分别是:主题聚焦性、理念时新性和视野广角性。而以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代表的传统知识生产则呈现出分层结构性、特定群体关注性和物质供给侧重性三种类别的属性。基于以上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生产群体、思维理念以及实践应用等层面对比和剖析两类知识生产的影响和启示。作为以国内首门c MOOC为研究对象开展的联通主义知识生产属性与传统知识生产属性的对比实证研究,其结果不仅为国内、国际上以c MOOC为表现形式的联通主义知识生产实践提供了客观证据和直接指导,同时也首次探明了联通主义学习范式下的知识生产属性,为联通主义知识观及其知识生产理论的构建和充实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玉芬 刘跃明
本文运用行动研究法,依托网络课程,通过三轮教学实践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利用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关键词:
网络教学 行动研究 自主学习 高职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青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的内涵演变进行历时分析。与此同时,借鉴埃尔加的观点,将影响专业社会化的复杂要素归纳为组织环境、关系网络和个体特征。通过对国外成果的系统梳理,研究得出:学科文化和院系制度为博士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发展空间;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博士生获取信息及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种族与性别偏见已成为博士生专业发展的突出障碍,而学习动机、时间管理及心理素质是博士生调节外来影响,进而发挥能动性的关键所在。延续现有趋势,我国研究者可从三方面继续推进:关注专业社会化环境中系列要素的动态组合;借鉴社会化研究方法多角度呈现博士生教育现状;构建具有本土意义的专业社会化理论体系。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质量 专业社会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军 刘璐 杨阳
联通主义学习是一种在开放复杂信息网络环境下,以教学交互和知识创新为中心的学习,也是最直面学习复杂性的学习理论。以网络建构和知识持续创新为目标的联通主义学习超越了其他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认知。传统的分析方法虽然可以帮我们获得对学习的局部性认识,但很难与这两个目标直接吻合,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系统性方法体系。本研究基于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cMOOCs、学习分析的研究成果,以行动者网络理论、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参与模型、以及学习的复杂系统概念化框架为理论基础,提出三位一体的联通主义学习行为分析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强调应从复杂的集体学习行为和个体在系统中的学习行为两个视角对联通主义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具体维度包括网络导向维度的认知网络、概念网络、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内容导向的操作交互、寻径交互、意会交互和创新交互四类教学交互,以及过程导向的四类网络和四类教学交互随着时间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该方法体系将集体与个体视角相结合、过程与关系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能帮助我们形成对联通主义学习行为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该方法体系的完善与落实还有待脑与认知神经科学,以及学习分析技术与相关研究工具的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笛 李保强 蔡运荃
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空间中由学习者建立的一个虚拟社会形态,以交互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形成以学习为目的的社交网络。本研究基于弱关系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和消息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网络关系的微观结构和强度如何影响知识互动的过程和结果。数据证明弱关系是影响虚拟学习社区中信息扩散效率的重要因素,且与社区网络中的子群结构有一定关联。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闫鑫 孙建军
【目的/意义】为了探究高知识创造团体内部的合作关系分布,从而指导科研合作活动。【方法/过程】选取网络密度和聚集系数作为测度科研人员合作分布的指标,以图书情报领域两所知名大学的学者组成的28个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建立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与团体知识创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对于知识创造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聚集系数对于知识创造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高知识创造团体内部的合作关系分布在整个网络范围内而不仅是子群内部,因此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不仅应加强小团体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婧婧 牛晓杰 徐亚倩 杨业宏
联通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通过交互不断建立连接并逐步发展形成网络学习社区的过程,网络在联通主义学习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尽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已被应用于揭示联通主义学习中网络的静态特征,但对交互演化特征及机制展开的研究仍然较少。动态生长进化是联通主义学习的典型特征之一,因此,本研究尝试基于国内第一门cMOOC的交互数据,采用纵向概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互惠性、传递性、同质性、择优连续性四种效应进行了检验,以解释联通主义学习中社会交互的动态演化机制。深入了解学习交互的动态网络及其演化有助于我们探讨如何构建强大的同伴互助的学习社区,从而提升cMOOC中的在线学习体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戴心来 任丽燕 谌亮
网络教研是伴随着教育信息化而产生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如何提升教师的参与热情,形成教师间的深度交互,促进有效资源的协作生成,使网络教研真正发挥实效是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以社会性服务软件WIKI为依托,分析了其以非线性和自组织为主要特点的知识链接机制,探讨了将教师的网络协作引向深入的环境支持,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教研活动的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网络教研的发展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
网络教研 WIKI 交互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岩 董大海
伴随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拥有充分选择权的消费者却常常对特定的网络商店情有独钟。是缺乏转换的动机还是惰性使然?文章将依恋理论的应用拓展到B2C互联网购物情境,从新视角阐释了消费者为何会形成网店偏爱并与之维系持久关系的动因;构建并检验了网店方便性、娱乐性、社群感和顾客导向性为前因变量,网店依恋为中间变量,关系质量为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探查了网店依恋的前因与后果;考察并证实了消费者依恋焦虑水平是网店依恋与关系质量之间的调节变量,揭示了网店依恋与关系质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条件性;从理论上回答了消费者网店依恋的根源问题,为网络企业投资决策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制定有效的顾客保留策略提供了有益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