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1)
- 2023(17551)
- 2022(15150)
- 2021(14089)
- 2020(11960)
- 2019(27514)
- 2018(27361)
- 2017(53275)
- 2016(29433)
- 2015(33342)
- 2014(33539)
- 2013(33290)
- 2012(30979)
- 2011(28062)
- 2010(28244)
- 2009(26091)
- 2008(25887)
- 2007(23272)
- 2006(20317)
- 2005(18105)
- 学科
- 济(124319)
- 经济(124204)
- 管理(85572)
- 业(83059)
- 企(68080)
- 企业(68080)
- 方法(55849)
- 数学(48609)
- 数学方法(47992)
- 农(34596)
- 中国(31379)
- 财(29757)
- 地方(28592)
- 业经(27136)
- 学(25983)
- 贸(23058)
- 贸易(23052)
- 农业(22978)
- 易(22317)
- 制(21780)
- 技术(21386)
- 理论(19439)
- 和(19055)
- 环境(18844)
- 务(18419)
- 财务(18324)
- 财务管理(18284)
- 银(17931)
- 银行(17872)
- 策(17424)
- 机构
- 学院(424665)
- 大学(424161)
- 济(170978)
- 管理(167663)
- 经济(167133)
- 理学(144712)
- 研究(144245)
- 理学院(143072)
- 管理学(140641)
- 管理学院(139863)
- 中国(106227)
- 京(91979)
- 科学(90533)
- 财(76674)
- 所(73810)
- 农(71574)
- 研究所(67218)
- 中心(65276)
- 业大(64622)
- 江(63341)
- 财经(61211)
- 北京(58477)
- 范(56680)
- 农业(56224)
- 师范(56198)
- 经(55423)
- 院(52228)
- 州(51269)
- 经济学(50293)
- 技术(46117)
- 基金
- 项目(285905)
- 科学(223509)
- 研究(208988)
- 基金(204958)
- 家(178401)
- 国家(176925)
- 科学基金(150882)
- 社会(129515)
- 社会科(122765)
- 社会科学(122730)
- 省(112459)
- 基金项目(108771)
- 自然(98457)
- 教育(96055)
- 自然科(96035)
- 自然科学(96011)
- 划(94986)
- 自然科学基金(94273)
- 编号(86525)
- 资助(84989)
- 成果(70491)
- 重点(64187)
- 部(62811)
- 发(62273)
- 课题(59923)
- 创(58999)
- 创新(55070)
- 科研(54405)
- 教育部(53245)
- 大学(52568)
- 期刊
- 济(188257)
- 经济(188257)
- 研究(123242)
- 中国(79792)
- 学报(66927)
- 农(64778)
- 科学(61781)
- 管理(60185)
- 财(57663)
- 大学(49946)
- 教育(47269)
- 学学(46836)
- 农业(44735)
- 技术(39380)
- 融(35631)
- 金融(35631)
- 业经(31664)
- 经济研究(29606)
- 财经(29034)
- 问题(25094)
- 经(24827)
- 业(23435)
- 技术经济(22518)
- 图书(22325)
- 科技(20972)
- 理论(20246)
- 版(19707)
- 商业(19454)
- 现代(19450)
- 贸(19396)
共检索到622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丽平 苏玉娇
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网络联结组合使区域产业协作趋势可视化,有利于挖掘与促进产业发展融合,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区域与地区双重视角,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出发,依据"区域-技术"2模网络,探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的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并通过构建专利技术共现网络,明晰地区产业与技术领域的联结组合,评估判断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最后,根据现实需求,对区域产业协作进行动态效用最优规划,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即着重培育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拓展适应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一体化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三地产业的有效对接,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对接 区域经济 对接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智国 张文松
从跨区域协同的视角,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2008-2014年京津冀区域12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关村与天津、河北省11个地市的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产业基础、创新能力、经济体量等协同创新位势是决定跨区域产业是否协同创新的第一要素,跨区域创新投资、跨区域技术交易等协同创新行为是衡量区域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表征,协同配套环境是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跨区域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协同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焱 刘利东
抛开行政因素,单纯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来看,滨海新区可以被放在不同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去考量,这些空间依次为天津市、京津冀、环渤海、中国北部、东北亚乃至全球范围。实际上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滨海新区可以被看作是在不同空间尺度内发挥作用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的视角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临海工业带建设在京津冀区域中实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引擎的区域一体化的途径。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丁若虹 杨洪江
本文介绍了京津冀三地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京津冀三地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认为只要解决好统筹整合、协作平台搭建、加强协作意愿与扩大参与范围、补强三地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的短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京津冀图书馆协同发展前景看好。
关键词:
京津冀图书馆 协同发展 区域协作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课题组 穆乐华 景士晶 梁勇 高天晴
2015年中央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根据纲要精神,未来政府将积极促进三地融合,以北京外迁人口为主体的众多产业新城将诞生在周边地区。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工行对周边市场的按揭政策也应适时调整,如何找到新的市场格局下的发展机遇,防控风险,应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
京津冀 环北京 房地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霞 李国平 张丹
本文以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空间要素入手,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空间整合规律。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人口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呈现东南集中特征,另一方面,中小城镇分布以京广、京九、京哈铁路等为依托,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强向心分布;城镇带分布大体可划分为京广线、朔黄和石德线、京九线、京-津、京哈和京山线、张-承六个片区;经济发展呈现空间均衡的分散化趋势;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发达,随着经济发展的空间重心变化,区域内部各地区对外交通需求建设的空间分布也有所改变。最后,综合考虑京津冀区域人口、经济、城镇和交通体系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地区发...
关键词:
京津冀 空间结构 空间整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文钊 陈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其符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同时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自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以来,京津冀三地逐步形成了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的内首都圈与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4个市的外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诗凡
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区域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文章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产业份额的结构变化来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发现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低,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产业正在向天津和河北转移引起的。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经济一体化 区域分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卡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市问题、区域问题本质理解的变化,政策图景与政府注意力转换,以及政策场域的轮换更替等;其中,政策场域变化是新时期区域政策间断式变迁的核心推动力量,宏观政治体系的介入促进了政策系统的快速变迁。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治理政策 间断平衡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花 张杰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链,是提升区域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构建区域创新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而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指出了津冀研发水平滞后、区域科技产出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最后从注重城市分工与合作、精准对接市场重大需求、完善区域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探讨创新链视角下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一体化 创新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花 张杰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链,是提升区域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构建区域创新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而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指出了津冀研发水平滞后、区域科技产出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最后从注重城市分工与合作、精准对接市场重大需求、完善区域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探讨创新链视角下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一体化 创新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娟 刘守义
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地区之间生态效益的"外部作用"日益明显,"空间管制"成为理性政府的主要作为,要求其同时创新区域生态补偿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框架。京津冀由于府际关系协调不畅、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经济梯度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最终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亟待从革新政府治理方式、完善生态产业合作体系、规范区域生态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新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制度模式 京津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素敏 樊俊花
首先说明了构建京津冀区域蔬菜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京津冀区域蔬菜的物流信息化现状,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由政府支持、批发市场主导的京津冀区域蔬菜物流信息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查询平台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
京津冀 蔬菜物流 信息系统 构建框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铁军 赵迪
本文研究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物质代谢分析指标,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5~2012年间的物质代谢规模、强度、效率。结果表明:(1)京津冀物质代谢规模呈上升趋势,河北省物质代谢规模明显大于北京和天津;(2)河北和天津物质代谢强度呈上升趋势,北京市物质代谢强度呈下降趋势,且整体上低于河北和天津;(3)京津冀物质生产力2012年相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14.63%、74.38%和14.28%,环境效率分别提高了175.48%、86.65%、7.21%。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也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物质代谢 物质流分析 京津冀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