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7)
- 2023(16244)
- 2022(14293)
- 2021(13383)
- 2020(11275)
- 2019(26056)
- 2018(26029)
- 2017(50856)
- 2016(27889)
- 2015(31264)
- 2014(31206)
- 2013(30902)
- 2012(28463)
- 2011(25587)
- 2010(25679)
- 2009(23835)
- 2008(23212)
- 2007(20514)
- 2006(17547)
- 2005(15261)
- 学科
- 济(111402)
- 经济(111284)
- 管理(77299)
- 业(73392)
- 企(60631)
- 企业(60631)
- 方法(53130)
- 数学(46410)
- 数学方法(45894)
- 农(29865)
- 中国(29759)
- 财(28431)
- 学(25860)
- 业经(23746)
- 地方(23635)
- 贸(20535)
- 贸易(20526)
- 易(19872)
- 制(19853)
- 农业(19663)
- 理论(18285)
- 务(18232)
- 财务(18156)
- 财务管理(18117)
- 和(17500)
- 企业财务(17120)
- 环境(17072)
- 技术(15979)
- 银(15917)
- 银行(15855)
- 机构
- 大学(394699)
- 学院(394461)
- 管理(154496)
- 济(153736)
- 经济(150199)
- 理学(134512)
- 理学院(132975)
- 研究(130742)
- 管理学(130518)
- 管理学院(129825)
- 中国(95261)
- 科学(84431)
- 京(83424)
- 财(69402)
- 所(66416)
- 农(66351)
- 业大(61279)
- 研究所(60996)
- 中心(59589)
- 江(58515)
- 财经(56536)
- 范(52976)
- 师范(52452)
- 农业(52378)
- 北京(52201)
- 经(51249)
- 院(47704)
- 州(46740)
- 经济学(46391)
- 师范大学(42371)
- 基金
- 项目(272992)
- 科学(213428)
- 研究(197103)
- 基金(196717)
- 家(171832)
- 国家(170442)
- 科学基金(145642)
- 社会(122190)
- 社会科(115586)
- 社会科学(115553)
- 省(107552)
- 基金项目(105544)
- 自然(96385)
- 自然科(94085)
- 自然科学(94060)
- 自然科学基金(92356)
- 教育(90833)
- 划(90695)
- 编号(81285)
- 资助(80813)
- 成果(65385)
- 重点(61584)
- 部(59717)
- 发(58408)
- 创(56134)
- 课题(55759)
- 科研(52754)
- 创新(52402)
- 教育部(50764)
- 大学(50555)
- 期刊
- 济(164460)
- 经济(164460)
- 研究(111760)
- 中国(67770)
- 学报(65003)
- 农(59256)
- 科学(59046)
- 管理(52646)
- 财(52399)
- 大学(47809)
- 学学(45130)
- 教育(41832)
- 农业(40716)
- 技术(33105)
- 融(29803)
- 金融(29803)
- 业经(28369)
- 财经(26647)
- 经济研究(26401)
- 问题(23187)
- 经(22678)
- 业(20934)
- 图书(20131)
- 技术经济(19058)
- 版(18707)
- 科技(18619)
- 理论(18537)
- 商业(18350)
- 资源(17745)
- 现代(17561)
共检索到55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 江佳遥 楼铱
基于城市群内部联系视角,重点研究浙中城市群空间和功能结构特征。研究通过抽样调查获取浙中城市群城市间人口出行相关信息,设计表征城市群人流联系特征的人流指数和出行目的指数,通过量化分析揭示浙中城市群空间上表现多中心网络状结构特征,功能上呈现多个经济中心并逐步弱化的行政中心结构特征,层级结构表现为扁平化。以此引导浙中城市群的功能规划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结构优化和功能互补。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内部联系 人口流动 结构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华友 蒋自然
文章从分析浙中城市群的时间演化和空间特征着手,依据城市流强度和倾向度两个指标,分析了浙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城市流结构及其内在功能联系,并对浙中城市群八个城市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提出了建议。最后,针对浙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现状提出政策响应,即加强浙中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促进"聚合主轴线"的形成和提升浙中城市群的外向度。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城市流 政策响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乜标
文章在对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进行理论考察的基础上,以浙中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提升城市群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互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小勇
外商直接投资与浙中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刺激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同时也对浙中地区的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需要有关部门在未来的引资工作中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导与控制,更好地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产生正的外部性。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浙中地区 挤出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守红 谭志美 曹炳汝
专业市场是浙中城市群最为鲜明的经济现象,推动着浙中城市群的发展演变。首先阐述了浙中城市群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浙中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经济联系,探讨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变。接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验证专业市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显示:在专业市场的带动下,浙中城市群已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群,人口集聚明显,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特别是义乌市的中心性明显提高,目前浙中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以"金华市区—义乌"为双中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专业市场与浙中城市群发展总体上存在很强的耦合协调性,但各县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井岗
城市群与群内高速公路,应在保证城市功能和高速公路的主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双方互动联合,以城市为点,以高速公路为线,以行政和经济区域为范围,发展服务区经济与道口经济,建立物流中心,建设城市经济带。
关键词:
城市群 高速网 城市经济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立军 唐耀林
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在崛起中的浙中城市群,各个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还相对较弱,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分析,结合各城市的发展态势和区位特点,将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确定为金华市区—义乌联合中心,并分析该联合中心的可行性及意义。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综合集聚指数 核心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东前,姚士谋,张红
文章分析了三级水平上的城市影响域 ,指出产业差异是形成城市间联系的基本动力 ,并通过交通和通讯网络得以实现 ,历史基础和城市等级规模在本区域城市联系的形成中具有特殊作用。进一步论述了差异巨大、结构畸形为特征的城市群等级规模特点 ,分析了职能结构细化特征 ,阐明了城市群空间网络框架、集聚分布型式和三级多核圈层分布规律。最后提出城市群结构优化的措施 :加快城市化进程 ,扩大城市群体规模 ,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西安的中心作用 ,形成以首位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内部联系网络 ,城市发展轴线的多元化和与周边城市群联系的强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庆
介绍了我国传统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几种典型发展模式与浙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以义乌为例实证分析了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最后从开拓创新、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几方面提出了我国区域民营快递业发展模式创新的举措。
关键词:
民营快递业 浙中城市群 发展模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荣庆 张伟华
在30多年前就推行现代生产性服务理念而得到迅猛发展的浙中城市群区域的几个专业市场,为浙中城市群区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目前也正在面临"后批发时代"的"拐点"式危机。以指数化竞争、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举措,将最终成就浙中城市群几个专业市场新一轮的创新冲动和内在活力,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焦利民 唐欣 刘小平
在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扩张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从城市群视角研究城市扩张的时空规律,对于理解城市扩张与城市群网络化组织结构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基于交通网络、引力模型和空间句法模型,结合1980、1990、2000和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建设用地扩张信息,计算城市扩张强度与速度指标;采用核心城市可达性与空间相互作用力强度分析城市的交通网络区位;采用空间句法模型计算城市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和城市在城市群交通路网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强度与核心城市可达性、核心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强度、空间句法变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扩张速度与上述指标在第一阶段(1980-1990年)和第二阶段(1990-2000年)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第三阶段(2000-2010年)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分布在城市群外围、交通路网联系程度较低的城市扩张速度更快,呈现出空间收敛的趋势。表明城市群中的城市空间联系在城市扩张中起到重要但又不断演变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和其他城市群城市扩张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喻微锋 蒋团标 刘祎
对云南滇中城市群和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昆明和南宁的城市流强度在各自的区域内都是最大的,城市的外向功能明显,能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但昆明对其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的能力比南宁更强;同时,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滇中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极不平衡,而北部湾城市群则存在城市发展差距太小的问题。应根据各自特点进一步强化两城市群的城市流,促进城市群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袁海圣
具有开放、动态、层次等特征的物流网络是城市群物流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通过对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节点城市关联量、吸引度、网络结构熵等结构测度指标的分析,指出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结构特征、发展规律,并对云南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结构展开研究可为城市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群 物流需求 网络化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小碧 陆立军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城市群、市场及产业经济系统的演进。现有研究也多关注到了三者各自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提出了"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和"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这两个概念后,构建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浙中城市群与"义乌商圈"协动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历史逻辑过程及内在机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邵丹
借助多源大数据研究核心与外围地区的集聚与扩散机制,识别核心区域范围,探讨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的联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研究结论包括:(1)西安核心城市呈现扩散背景下的集聚主导模式;(2)外围地区不同层级中心节点发育,局部网络化形态显现;(3)通勤是区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并与消费出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相比,大数据更加直观、更加精确地展示出城市空间流的特征,解释了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不同方式。分析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经过比对分析,认为模型对全域人口规模、主导产业结构等因素考虑不足。建议规划有序引导核心区域功能向外围扩散,加强节点承接能力建设,促进城市群网络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