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3)
- 2023(11085)
- 2022(8910)
- 2021(8454)
- 2020(6960)
- 2019(15860)
- 2018(15715)
- 2017(29541)
- 2016(15999)
- 2015(18064)
- 2014(17494)
- 2013(17128)
- 2012(15194)
- 2011(13481)
- 2010(13872)
- 2009(13053)
- 2008(13352)
- 2007(12519)
- 2006(11157)
- 2005(10161)
- 学科
- 企(81528)
- 企业(81528)
- 业(78557)
- 管理(72636)
- 济(59310)
- 经济(59218)
- 财(26537)
- 方法(24626)
- 业经(24188)
- 务(21861)
- 财务(21826)
- 财务管理(21797)
- 企业财务(20758)
- 技术(19247)
- 理论(17111)
- 数学(15881)
- 数学方法(15694)
- 制(15530)
- 和(15329)
- 中国(15143)
- 划(14148)
- 技术管理(13791)
- 策(13365)
- 农(13157)
- 经营(12867)
- 企业经济(12714)
- 体(11404)
- 贸(10974)
- 贸易(10960)
- 易(10729)
- 机构
- 学院(225898)
- 大学(220266)
- 管理(96023)
- 济(86383)
- 经济(84302)
- 理学(81378)
- 理学院(80595)
- 管理学(79513)
- 管理学院(79077)
- 研究(62959)
- 中国(52038)
- 京(46128)
- 财(45086)
- 江(37314)
- 科学(36711)
- 财经(34744)
- 经(31218)
- 中心(30448)
- 所(30279)
- 州(30133)
- 北京(29118)
- 商学(27666)
- 范(27427)
- 商学院(27423)
- 师范(27196)
- 业大(26776)
- 研究所(26586)
- 技术(25789)
- 财经大学(25441)
- 农(25369)
- 基金
- 项目(140332)
- 科学(112781)
- 研究(108284)
- 基金(100425)
- 家(85044)
- 国家(84178)
- 科学基金(75809)
- 社会(68463)
- 社会科(64726)
- 社会科学(64704)
- 省(57824)
- 基金项目(53056)
- 教育(50967)
- 自然(48538)
- 自然科(47455)
- 自然科学(47444)
- 自然科学基金(46711)
- 编号(46225)
- 划(46046)
- 资助(39593)
- 成果(37415)
- 创(35877)
- 创新(32284)
- 课题(31064)
- 重点(30602)
- 项目编号(30229)
- 部(29991)
- 业(29864)
- 发(29141)
- 制(28133)
- 期刊
- 济(105023)
- 经济(105023)
- 研究(63685)
- 中国(51713)
- 管理(44433)
- 财(42384)
- 教育(30622)
- 科学(27750)
- 学报(27362)
- 技术(24237)
- 农(21978)
- 大学(21223)
- 融(19493)
- 金融(19493)
- 学学(19178)
- 业经(19006)
- 财经(17682)
- 经济研究(15492)
- 经(15290)
- 图书(15247)
- 财会(14984)
- 农业(14507)
- 技术经济(13379)
- 会计(12476)
- 科技(11985)
- 问题(11856)
- 现代(11700)
- 商业(11663)
- 坛(11273)
- 论坛(11273)
共检索到350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贡文伟 袁煜 朱雪春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联盟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探讨其内在影响机理,并重点分析探索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及不同类型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6家制造型企业的调研,搜集数据并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位置正向影响企业绩效;探索式创新在联盟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吸收性冗余资源负向调节探索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未吸收性冗余资源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联盟网络 探索式创新 冗余资源 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徐晓肆
拓展以互补性资产为主要内容的平台创新理论和以知识冗余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基础理论,分别引入企业价值网络和知识冗余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以216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在企业价值网络中随着知识冗余的变化,互补性资产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机理作用。研究发现:企业价值网络生态中可以利用的互补性资产越丰富,网络的运行越稳定,网络稳定性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一定水平的知识冗余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企业价值网络在互补性资产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知识冗余调节了互补性资产与创新绩效、企业价值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及其价值网络构建,提出重视利用互补性资产,关注价值网络关系的积极作用,保持适当的知识积累,并注意知识冗余与互补性资产、企业价值网络的交互作用的不利影响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秀辉 王群
为研究中小企业探索式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实际影响,以我国中小企业板块53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门槛回归方法,以冗余资源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中小企业探索式创新与财务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探索式创新对中小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以冗余资源为单门槛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当以财务冗余为门槛变量时,中小企业探索式创新对财务绩效呈先负后正的U型门槛效应;当以人力资源冗余为门槛变量时,中小企业探索式创新对财务绩效则呈先正后负的倒U型门槛效应。这意味着中小企业探索式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会随着冗余资源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研究结论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财务绩效,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丽萍 雷宇 陈鑫 杨翩翩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直接影响创新绩效且受制于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但现有相关文献中缺乏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影响创新绩效机理方面的学术成果。笔者根据知识基础理论和结构洞理论,构建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采用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变化方向和程度,以及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于其间发挥的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分别正向调节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尝试性地将知识基础理论和结构洞理论开拓至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应用范围,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丰富了公司治理和企业创新等学术领域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上市公司选聘独立董事和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龑钰
高管认知是企业价值活动、企业战略部署、企业团队行动背后所隐含的驱动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然而高管认知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仍不清晰。本文以366家企业数据为样本,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对高管认知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认知的三个维度可以直接影响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此,建议企业要做好高管战略共识培养工作,重视高管的交互记忆实践,并协助高管建构与时俱进的反思调节认知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远东
构建了组织遗忘、冗余资源、突破式创新和组织绩效的概念模型,以我国中部省份155家主要地市企业为调查样本,运用PLS-SEM和PROCESS工具实证分析了突破式创新在组织遗忘和组织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和冗余资源的负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遗忘对组织绩效具有正向作用,突破式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对组织遗忘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并且组织遗忘对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关系只有在冗余资源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才比较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龑钰 彭正银
冗余资源是否多多益善?不同形式、不同性质冗余资源的存在既能够帮助企业开发新机会,也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一直存在争议。已有研究大多从企业内部视角探索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首次引入网络视角作为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联盟数据库中2010—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而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负向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了在联盟组合情境下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同时企业应合理配置冗余资源,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努力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于飞 刘明霞 王凌峰 李雷
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理论,利用中国128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企业知识耦合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冗余资源对知识耦合与绿色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企业绿色创新呈U型关系,且存在"门槛效应";新技术领域与原有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冗余资源强化了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企业绿色创新的U型关系,从而负向调节新旧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耦合视角下知识基础动态变化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推动了知识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理论从一般创新向绿色创新研究领域的繁衍,丰富了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耦合方式展开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知识耦合 冗余资源 知识基础 绿色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梁凯
根据家族企业发展过程的现实情形,基于家族企业治理的相关理论,引入冗余资源这一情境因素来进一步分析非家族高管涉入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对2008—2020年家族上市企业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非家族高管的涉入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不同冗余资源对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异质性的调节作用,未吸收冗余促进非家族高管涉入与企业的研发投入的正向关系,而已吸收冗余则会产生负的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邹国庆 倪昌红
代理理论认为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组织理论则相反。西方的大多数研究都支持代理理论,但也有学者以转型期的中国为样本验证了两者间存在正向关系。基于战略的制度观,本文认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冗余资源以应对制度风险,这有助于提升绩效,但过量拥有却会导致成本的急剧上升并损害绩效。随着宏观制度质量(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微观制度(企业的治理水平)的改善,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随之减弱。基于对上市公司最新数据的分析基本支持了上述观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经济转型期,片面地看待两者的正向或负向关系都是不可取的,应该从制度的视角看待其内在关系。可以预期,随着市场转型的深入,企...
关键词:
组织冗余 企业绩效 市场化水平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君 刘春林
文章以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选取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可能受益的企业,检验了在突发情境下不同类型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机会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冗余资源 企业绩效 机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君 李晓翔
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威胁,也有可能是机会。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检验特定情景下,突发事件严重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从冗余资源对环境变化的缓冲吸收作用出发,检验冗余资源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论文以2003年我国非典为研究背景,选取在2003年公司年报中认为非典事件对其带来正面影响的医药类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表明,疫情的严重程度与这些公司的绩效成正相关关系,更重要的是,沉淀性冗余资源对这种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非沉淀冗余资源的作用则不明显。这说明,拥有更多的沉淀性冗余资源将有利于公司在遇到机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机会 冗余资源 企业绩效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婧 沈志渔
本研究从权变视角入手,对外部搜索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组织冗余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经由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外部搜索深度及广度对产品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未吸收冗余能够加强外部搜索深度及广度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已吸收冗余能够加强外部搜索深度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但是会降低外部搜索广度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外部搜索深度及广度能够协同性地提升产品创新绩效,这种协同效应在企业拥有较充分的冗余资源的时候显现得更加明显。
关键词:
外部搜索 产品创新绩效 组织冗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婷 菅利荣 郭秋云
基于人格特质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以冗余资源为调节变量、以工作形塑为中介变量的前摄型人格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利用195份银行员工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前摄型人格显著正向的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工作形塑在前摄型人格对员工创新绩效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冗余资源调节了前摄型人格与工作形塑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了工作形塑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敏
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冗余资源,企业利用其内部冗余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企业资源稀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限制,是一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而利用冗余资源进行技术创新要受到组织氛围、预期利益、非官方活动等关键因素的影响。文章以河南省283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对组织氛围、预期利益、非官方活动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营造"正激励"的组织氛围,满足员工的预期利益,支持非官方活动,能够使冗余资源更容易流向技术创新,形成外界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创新产出,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